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5.3.31—2025.4.3 第七周
3月31日 星期一
安心托幼活动
一、绘本阅读《我不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药时不哭是勇敢的表现,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我不哭”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2.通过绘本阅读、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应对困难的方法。
3.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不要哭,能够积极面对。活动准备:
《我不哭》绘本、课件,毛绒玩具(小熊、小猴子、小猫咪)、儿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教师播放一段哭声的音频,提问:“咦?是谁在哭呀?”引发幼儿的兴趣。
2.引出绘本《我不哭》,展示绘本封面,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二)讲故事。
1.图片引入,理解故事逐页展示绘本图片,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内容。提问:小熊在玩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出“不哭不哭,捡回来”)同样方式讲述小猴子、小猫咪的故事,引导幼儿学说“不哭不哭,爬起来”“不哭不哭,站起来”。展示小宝宝打针的图片,提问:小宝宝为什么哭?我们应该对他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不哭不哭,真勇敢”)
2.情境创设,体验情感创设情境:玩具太远拿不到、想玩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等。提问:如果你遇到了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并用“我不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互动环节。
1.游戏互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讨论交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练习巩固。
1.儿歌学习:播放儿歌《我不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加深对勇敢的理解。
2.图片排序:教师将绘本中的图片打乱顺序,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排序。
(五)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不哭》的故事,知道了跌倒了不哭、打针吃药时不哭是勇敢的表现。希望大家以后遇到困难时都能像故事中的小动物一样勇敢。引导幼儿用“我不哭”的语言给自己加油打气。
二、建构游戏:《楼房》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积木搭建楼房,认识楼房的形状和结构。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体验建构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楼房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教师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二)示范与介绍。
1.教师示范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楼房,边搭建边讲解:“我们先放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积木当作地基,然后再放几个小一点的积木当作墙壁,最后放一个三角形的积木当作房顶。”
2.介绍积木的形状和用途,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积木可以用来搭建楼房的哪些部分。
(三)互动环节,幼儿分组进行楼房搭建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合作。引导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思考如何让楼房更加稳定、美观。
(四)请每组幼儿展示自己搭建的楼房,并说一说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教师对幼儿的搭建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教师总结,强调楼房搭建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楼房,尝试搭建更多不同形状的楼房。
4月2日 星期三
安心托幼活动
一、音乐游戏:《蜜蜂做工》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拍手。
2.通过观察图谱和教师示范,学习节奏和歌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乐意与同伴一起进行节奏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对蜜蜂勤劳精神的认知和喜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指挥棒、贴绒小红花若干朵、蜜蜂头饰,《蜜蜂做工》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教师头戴蜜蜂头饰,用猜谜的方式引出蜜蜂,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猜猜我是谁?我有一对翅膀,会飞,还会发出嗡嗡的声音,我是谁呀?”(蜜蜂)引导幼儿讨论蜜蜂的特征和蜜蜂采蜜的情景。
(二)中间环节。
1.教师播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进场。
2.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上的花朵图案,讲解图谱的节奏。
3.教师示范拍手节奏,幼儿跟随练习。例如:一朵红花拍一下手,两朵红花连在一起拍两下手。
4.教师清唱歌曲《蜜蜂做工》,幼儿倾听,熟悉歌曲旋律。
5.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做工兴味浓,天暖花好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这几句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三)互动环节。
1.游戏:我是小蜜蜂。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戴头饰模仿小蜜蜂飞行,全体幼儿跟蜜蜂一起模仿小蜜蜂飞行,并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采蜜、跳舞、唱歌等。
2.分组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节奏练习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和发音。
(四)练习巩固,完整练习歌曲节奏和演唱,教师指挥,幼儿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和动作。鼓励幼儿用自然、清楚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五)教师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颁发贴绒小红花作为奖励。引导幼儿讨论蜜蜂的勤劳精神,教育幼儿要像蜜蜂一样勤劳,不要懒惰。
二、手指游戏:《我的身体会响》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身体主要部位的名称。学会用手指动作配合歌曲《我的身体会响》进行表演。
2.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模仿的能力。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增强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身体各部位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活动准备:
《我的身体会响》歌曲音频,身体部位图片,手偶或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律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引出身体部位的话题。(二)中间环节。
1.教师出示身体部位图片,逐一介绍并让学生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如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脚等。
2.播放《我的身体会响》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3.教师边唱歌曲边做手指动作,示范《我的身体会响》手指游戏,如用手指指眼睛、鼻子、耳朵等部位,并配合歌曲的节奏。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手指游戏,先慢速示范,再逐渐加快速度,让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进行手指游戏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准确、最整齐。
3.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手指游戏,鼓励其他学生给予掌声和鼓励。
(四)练习巩固,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手指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五)教师总结,强调身体部位的认识和手指游戏的玩法。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回顾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