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5.4.14—2025.4.18 第九周
4月14日 星期一
安心托幼活动
一、绘本阅读《点点点》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理解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2.通过点点、摸摸、拍拍等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阅读和游戏的快乐,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和合作分享的态度。活动准备:
绘本《点点点》、课件,红黄蓝点点服饰每人一件、丙烯颜料、透明魔法袋、地上贴好标记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出示透明魔法袋,激发孩子兴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让孩子们自选喜欢颜色的点点,变身小小魔术师,并认识绘本的封面、故事名字、作者。
(二)探索绘本。
1.出示黄点点,激发阅读兴趣:“今天,老师还请来了我的小伙伴,你们看它是谁?”调动幼儿思维,进行想象猜测:“黄点点会是什么呢?”
2.通过多种指令,完整感知图书。
(1)按一按,点点会变多:“按一下这个黄点,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一个黄点变成两个黄点)再来按一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变成了三个黄点)”
(2)点一点,黄点会变色:“现在用轻轻地点一点左边的黄点,小黄点变成了什么颜色?就是这样,再来点点右边的黄点,小黄点变成了什么颜色?”
(三)互动环节。
1.进行“开火车”游戏,幼儿根据教师指令做动作,向左转弯,向右转弯,感知点点的各种变化。
2.拍拍手游戏,让幼儿依次拍手一下、俩下、三下、四下、五下,观察点点变大的过程。
(四)幼儿分组,根据绘本内容自由模仿点点的变化动作。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和鼓励。
二、科学游戏:《水蒸气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初步了解水蒸气的形成过程,知道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2.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
热水数杯、玻璃片、透明杯子、有杯盖的杯子、操作材料包(含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事先在一个有杯盖的杯子里倒好热水,然后打开杯子,问:“小朋友们,老师口渴想喝水,可是杯子上飘起来的是什么呀?”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感知观察。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水蒸气吗?在哪里看到的呢?”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经验。
2.观察水蒸气:教师将热水倒入透明杯子中,让幼儿观察水蒸气从杯子里冒出来的样子。提问:“水蒸气是什么样子的呀?它是怎么来的呢?”引导幼儿描述水蒸气的特点。
3.实验演示:教师将一块玻璃片放在一杯热水上面,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小水珠。解释:“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就会变成小水珠。”
4.玩玩画画提问:“水蒸气还想和我们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想玩吗?”教师示范在窗上呼气作画,让幼儿观察窗上出现的水蒸气画。幼儿尝试在窗上作画,相互观赏玻璃上的画。
(三)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练习与巩固。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图片上有水蒸气或小水珠,并说明理由。
2.让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看到的水蒸气或小水珠的样子。
(五)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它是水受热变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就会变成小水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我们要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
4月16日 星期三
安心托幼活动
一、音乐游戏:《清洁歌》
活动目标:
1.熟悉《清洁歌》的旋律,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学会基本的洗澡动作,如搓手、洗脸、洗头、洗脚等。
2.通过律动、游戏、创编动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准备:
《清洁歌》的音乐,洗澡用具图片,如毛巾、肥皂、洗发水等,小花猫和小白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故事引入,教师出示小花猫和小白兔的图片,讲述故事:小花猫因为懒惰不爱洗澡,变得脏兮兮,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它玩。后来,小花猫在小白兔的帮助下,学会了洗澡,变得干干净净,大家都喜欢和它玩了。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洗澡吗?洗澡的时候都需要用到哪些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洗澡用具。
(二)了解《清洁歌》。
1.播放《清洁歌》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清洁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再次播放音乐,教师边唱边做简单的洗澡动作,如搓手、洗脸、洗头、洗脚等,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在唱歌的时候做了什么动作呀?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呢?”
(三)互动环节。
1.学习歌曲动作,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清洁歌》,并教幼儿做简单的洗澡动作。依次教幼儿洗手、洗脸、洗头、洗脚等动作。
2.游戏:洗澡大比拼,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手持一种洗澡用具图片。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做相应的洗澡动作。音乐停止时,教师随机说出一种洗澡用具,持有该图片的幼儿要迅速站起来,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练习巩固。
1.分组创编动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自由创编一套洗澡动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创编的洗澡动作,其他小组的幼儿观看并学习。
(五)教师总结,强调爱清洁、讲卫生的重要性。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清洁歌》,还一起做了很多有趣的洗澡动作。我们要记住,每天都要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卫生,这样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手指游戏:《种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掌握《种豆》手指游戏的歌词和动作,锻炼手口协调能力。
2.通过手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增强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卡通手偶若干,儿歌图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教师出示小手偶,与幼儿互动问好,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它是谁呀?”(出示手偶)手偶:“小朋友们好,我是豆宝宝,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手可以做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手指游戏《种豆》。
(二)中间环节。
1.教师示范《种豆》手指游戏,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教师:“我种了一颗豆,发了一颗芽……(依次展示手指动作)”
2.逐句讲解儿歌的歌词和动作,引导幼儿模仿。教师:“我种了一颗豆(伸出食指),发了一颗芽(食指弯曲)……”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手指游戏,反复多次,让幼儿熟悉歌词和动作。
2.分组进行手指游戏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最有节奏感。
3.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手指游戏,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4.全体幼儿再次一起做手指游戏,巩固练习成果。
(四)教师总结,强调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植物生长的过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玩手指游戏,锻炼手口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