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5.5.26—2025.5.30 第十五周
5月26日 星期一
安心托幼活动:大区角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建构区、编织区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周围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
2.喜欢区角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造、表现。
3.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5月28日 星期三
安心托幼活动
一、音乐游戏:《小天使》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熟悉《小天使》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会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2.通过听、说、唱、做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自我的认知和表达。
活动准备:
《小天使》歌曲音频、相关天使图片,天使翅膀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与幼儿亲切互动,通过提问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天使吗?小天使是什么样子的呀?”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告诉幼儿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小天使的歌曲《小天使》,并播放歌曲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二)欣赏与学习。
1.完整欣赏歌曲《小天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聆听,提问:“歌曲里讲了什么呀?”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小天使图片。
2.分段欣赏歌曲,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并用舞蹈动作示范。例如,当唱到“我是一个小天使”时,教师可以做挥动翅膀的动作。
3.带领幼儿一起模仿舞蹈动作,边唱边做,反复练习。
(三)互动环节。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舞蹈动作,进行练习和表演比赛。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纠正。
(四)练习与巩固。
1.教师播放歌曲《小天使》,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地做舞蹈动作。
2.邀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学习。
(五)教师表扬表现积极的幼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多进行舞蹈游戏。
二、手指游戏:《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熟练掌握猫和老鼠手指游戏的玩法,学会用手指灵活地表现猫和老鼠的动作。
2.通过参与手指游戏,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3.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猫和老鼠的手指偶、音乐《猫和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猫和老鼠》的音乐,展示猫和老鼠的手指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它们是谁呀?对,是小猫和小老鼠。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来听听音乐,看看手指偶表演吧。”
(二)了解时间。
1.教师示范猫和老鼠手指游戏的动作。小猫:伸出食指和中指,弯曲成猫爪的形状,轻轻晃动。小老鼠:伸出食指,弯曲成小老鼠的形状,在手指间穿梭。
2.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小花猫,喵喵喵,小老鼠,吱吱吱,猫捉老鼠,跑得快,跑进洞里,不见了。”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反复练习猫和老鼠的动作。
2.分组进行练习,让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猫,一部分幼儿扮演小老鼠,互相配合进行游戏。
3.提问幼儿:“小猫是怎么捉老鼠的?”“小老鼠是怎么逃跑的?”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与巩固。
1.幼儿自由练习手指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手指游戏,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五)总结。
1.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学会了猫和老鼠手指游戏。希望大家以后能够继续练习,把动作做得更熟练、更有趣。”
2.引导幼儿思考:“在游戏中,小猫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吗?我们应该怎样和好朋友相处呢?”培养幼儿的友爱意识。
5月30日 星期五
安心托幼活动
一、绘本阅读《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纽扣的基本特征(颜色、形状、大小),并能根据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配对。
2.通过听故事、观察画面、讨论和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教育幼儿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
活动准备:
绘本《一颗纽扣》、课件,动物头饰(小老鼠、小白兔、小狗、小刺猬等)、纽扣,纽扣图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教师出示一颗纽扣,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呢?”引导幼儿观察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
2.引出故事:“这颗纽扣是谁掉的呀?让我们跟随捡到这粒纽扣的小老鼠一起去寻找它的主人吧。”
(二)阅读与理解。
1.阅读故事。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故事,引导幼儿跟随故事轻声跟读。
(2)教师朗读故事,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描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小老鼠捡到纽扣后,它找到了谁?猜猜它会对小白兔说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想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情节,依次介绍小狗、小兔、小刺猬等动物的纽扣特征,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
教师小结:每个小动物的纽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相关。
(三)互动环节。
1.表演故事,请几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分别扮演小老鼠、小白兔、小狗、小刺猬等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对话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游戏体验,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特征的纽扣图片和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根据纽扣的特征为小动物找到正确的纽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找到纽扣的理由,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练习与巩固。
1.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特征的纽扣,让幼儿描述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
2.让幼儿互相交流,说说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是什么样子的。
(五)总结。
1.教师总结故事内容,强调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的道理。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老鼠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小老鼠的看法,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益智游戏:《分彩石》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认识不同颜色的彩石,并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
2.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分类盒,各种颜色的彩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彩石,提问:“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观察彩石的颜色。
2.引出游戏:“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分彩石的游戏,把相同颜色的彩石放在一起。”
(二)认识与学习。
1.认识彩石颜色,教师逐一出示不同颜色的彩石,引导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让幼儿从一堆彩石中找出指定颜色的彩石。
2.讲解分类方法,教师展示分类盒,讲解每个盒子的颜色代表什么。演示如何将彩石按照颜色放入对应的分类盒中。
(三)互动环节。
1.分组操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份彩石和分类盒。小组成员合作将彩石进行分类。
2.游戏竞赛教师设置计时比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分类最准确。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四)练习与巩固。
教师再次出示一些彩石,让幼儿独立进行分类。让幼儿交换分类盒,检查同伴的分类是否正确,并进行纠正。
(五)总结。
1.教师总结游戏过程,强调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2.提问:“你在分类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幼儿分享经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