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三班 付娜娜
2025.9.1—2025.9.5 第一周
下午班——
9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盒
观察重点:幼儿对搭建是否有兴趣。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纸盒等材料,引起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兴趣;
(2)提供数量充足的建构材料;
(3)鼓励幼儿自由搭建,及时肯定幼儿的搭建作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梯子真好玩》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平放的梯子上行走、跨过梯档,发展平衡能力和腿部力量;
2.乐于参与梯子游戏,在探索中感受运动的快乐,敢于尝试新玩法;
3.知道玩梯子时要排队、不推挤,学会在游戏中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矮木梯3-4个、彩色标记贴、小铃铛、软垫
活动过程
(一)热身:小脚丫动一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操:
在原地踏步,活动脚部,踮脚走和弯腰走,活动腿部。
2.出示梯子:“今天我们和梯子做游戏,它像一座小桥,我们能从上面过去吗?”
(二)游戏:梯子小桥真有趣
1.第一关:走“小桥”
(1)梯子平放地面,教师示范:“看老师一步一步踩在梯子的横档上,像走小桥一样慢慢走。”
(2)幼儿轮流尝试,教师在旁保护:“眼睛看着前面,小脚踩稳啦!”对胆小的幼儿,可牵手辅助。
2.第二关:跨过“小水沟”
(1)将梯子间隔一定距离摆放,梯档朝上,告诉幼儿:“这是小水沟,我们要跨过去哦!”
(2)教师示范跨跳动作(双脚并拢跳过梯档),幼儿分组练习,鼓励幼儿勇敢跨过“小水沟”。
3.第三关:送铃铛回家
在梯子末端挂小铃铛,让幼儿走过梯子后轻轻碰一下铃铛:“碰到铃铛就完成任务啦!”
(三)放松:小火车回站
1.玩累了,教师说:“小火车要回站啦!”幼儿排成一队,跟着教师在梯子旁慢慢走,做深呼吸。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故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盒
观察重点:幼儿对搭建是否有兴趣。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纸盒等材料,引起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兴趣;
(2)提供数量充足的建构材料;
(3)鼓励幼儿自由搭建,及时肯定幼儿的搭建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故事)活动——《母鸡露丝去散步》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知道母鸡露丝散步时经历的一系列小意外,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根据画面说出常见的动物和场景,尝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情节;
3.喜欢听故事,愿意参与模仿动作和猜测情节的游戏,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鸡和狐狸的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动物,引出故事
1.出示母鸡头饰,提问:“这是谁呀?(母鸡)它喜欢做什么呢?”2.播放散步音乐,教师模仿母鸡走路的样子:“今天,母鸡露丝要出门散步啦,我们一起看看它去哪里吧!”
(二)分段阅读,理解故事
1.阅读第1-3页(院子、池塘)
(1)出示PPT画面,提问:“露丝走到了哪里?它后面跟着谁呀?狐狸想做什么呢?”
2.阅读第4-6页(干草堆、磨坊)
(1)提问:“露丝走过干草堆时,狐狸怎么了?磨坊里有什么?狐狸变成什么样了?”
(2)小结:狐狸总是跟在露丝后面,可每次都不小心出事,露丝却不知道呢!
3.阅读第7-9页(篱笆、蜜蜂房)
(1)引导幼儿观察:狐狸被篱笆勾住、被蜜蜂追的画面,鼓励用“疼”“跑”等词表达,模仿蜜蜂飞的动作。
4.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强调狐狸的“倒霉”和露丝的“悠闲”,用不同语气区分两者。
(三)互动游戏:模仿与猜想
1.模仿秀:“我们来当小狐狸和母鸡吧!”
幼儿分组戴头饰,跟着老师模仿:母鸡“一步一步慢慢走”,狐狸“偷偷摸摸跟在后”,以及狐狸掉进池塘、被蜜蜂追的夸张动作。
2.猜一猜:出示下一页画面的局部,提问:“接下来狐狸会遇到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四)结束:散步小游戏
播放散步音乐,教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狐狸(或小鸡),边念简单儿歌,边在教室模仿散步场景,自然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盒
观察重点:幼儿对搭建是否有兴趣。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纸盒等材料,引起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兴趣;
(2)提供数量充足的建构材料;
(3)鼓励幼儿自由搭建,及时肯定幼儿的搭建作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快乐的脚踏车》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双脚交替蹬踏脚踏车,尝试控制方向,发展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乐于参与脚踏车游戏,体验骑车的乐趣,愿意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独立骑车;
3.知道骑车时要慢慢走、不碰撞,学会避开同伴,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脚踏车
活动过程:
(一)热身:小司机准备
1.教师扮演“教练”,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1)双手做握方向盘状,左右转动,双脚交替在原地做蹬踏动作。
(2)出示脚踏车,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骑脚踏车
1. 教师示范:
(1)如何跨上脚踏车(慢慢坐下,双脚踩稳踏板)。
(2)双脚交替蹬踏,让车子慢慢前进;想停下时,双脚踩地面“刹车”。
2. 幼儿尝试:
(1)每位幼儿一辆脚踏车,先坐在车上适应,教师帮助调整座位高度。
(2)鼓励幼儿先在原地蹬踏,再慢慢沿“车道”骑行,教师巡回指导。
(3)对不敢尝试的幼儿,可扶着车后座辅助3.游戏“小司机送货”:
在“车道”终点放几个小玩具当“货物”,让幼儿骑车到终点取一个玩具,再骑回来。
(三)放松:小司机休息
带领幼儿将脚踏车停回指定位置,拍拍腿、揉揉胳膊,做放松动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木头积木
活动目标:
1.能用建构材料建造简单的物体造型;
2.学会共同使用玩具,学习有顺序地收拾各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盒
观察重点:幼儿对搭建是否有兴趣。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纸盒等材料,引起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兴趣;
(2)提供数量充足的建构材料;
(3)鼓励幼儿自由搭建,及时肯定幼儿的搭建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心理健康)活动——《我又交了新朋友》
活动目标:
1.感受交新朋友的快乐,愿意主动和同伴打招呼、一起玩;
2.学习简单的交往方式,如“你好”“我们一起玩吗”,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友好;
3.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增强对集体的亲近感。
活动准备:
手偶、音乐《找朋友》、皮球、积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偶表演“小熊找朋友”
1.教师操作手偶:小熊独自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不开心。小兔走过来,微笑着说:“小熊,你好!我们一起玩皮球吧?”小熊点点头,和小兔开心地玩起来。
2.提问:“小熊一开始为什么不开心?后来怎么变开心了?”引导幼儿说出“有朋友一起玩”。
3.小结:有朋友一起玩真开心,我们也来交新朋友吧!
(二)学习:怎样交新朋友
1.示范友好的话:教师扮演“新朋友”,对幼儿说“你好,我叫XX,我们一起玩吗?”,引导幼儿回应。
2.学习友好动作:教幼儿微笑、挥手、轻轻握手,告诉他们“这样做,朋友会很开心”。
3.情景练习:请两名幼儿上台,鼓励他们用刚才学的话和动作打招呼,教师及时表扬:“看,他们成为新朋友啦!”
(三)游戏:找个朋友一起玩
1.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自由走动,音乐停时,找到身边的同伴,互相说“你好”并握手。
2.分组玩玩具: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放一份玩具,提醒他们“和新朋友一起玩,玩具要分享哦”。教师观察,帮助不太主动的幼儿融入。
(四)结束:分享快乐
带领幼儿念儿歌:“新朋友,拉拉手,一起玩,真开心!”,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盒
观察重点:幼儿对搭建是否有兴趣。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纸盒等材料,引起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兴趣;
(2)提供数量充足的建构材料;
(3)鼓励幼儿自由搭建,及时肯定幼儿的搭建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儿歌)活动——《小小蛋儿快开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活泼的节奏,初步学会念儿歌,尝试模仿蛋儿“裂开”和小动物“出来”的动作;
2.能根据儿歌内容联想到常见的蛋生动物,体验猜动物的乐趣;
3.喜欢参与集体歌唱和表演,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蛋形卡片、儿歌、幼儿人手一个纸质“小蛋”
活动过程:
(一)导入:神秘的“蛋宝宝”
1.出示蛋形卡片,摇一摇:“这是什么呀?(蛋)蛋里面藏着谁呢?我们请它出来好不好?”
2.模仿“敲蛋”动作:“笃笃笃,蛋儿门快开!”边说边慢慢打开卡片,露出小鸡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念儿歌,做动作
1.教师慢速念儿歌,配合动作。
2.播放儿歌音频,带领幼儿跟念2-3遍,重点模仿“敲蛋”“开门”和动物叫声、动作。
(三)游戏:蛋儿变变变
1.幼儿戴上“小蛋”道具,教师说:“我们都是小蛋儿啦,听信号开门哦!”
2.念到“快出来”时,幼儿打开“蛋”,教师随机说动物(如“嘎嘎嘎,是小鸭”),幼儿模仿对应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3.出示不同蛋形卡片,让幼儿猜里面的动物,巩固“蛋生动物”的认知。
(四)结束:蛋儿回家
念儿歌最后一句:“宝宝出来真开心!”,引导幼儿把“小蛋”放回筐里,边放边说:“蛋儿回家啦,下次再玩!”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