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刘雨婷
2025.10.9—2025.10.11 第六周
下午班——
10月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聪明的小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小手帕,大灰狼头饰一个;音乐,铃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妈妈要带小鸡宝宝们去草地上玩。”鸡妈妈带领小鸡到“草地”上。
教师:我们来和小手帕一起来跳个舞吧。妈妈带小鸡做各种运动(弯弯腰,踢踢腿,伸伸臂,蹦蹦跳,把手帕丢一丢等)
(二)游戏:我的小手帕不见了。
1.教师:我的小鸡宝宝都是最聪明最能干的,现在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谁的耳朵最最灵,妈妈拍铃鼓,小鸡听鼓声跑步。鼓声快,就快快跑;鼓声慢,就慢慢跑;等妈妈的鼓声一停,你们就赶快把自己的小手帕藏在身体的任何地方,最好让妈妈找不到。
2.幼儿游戏,教师根据游戏情况请个别幼儿说说小方巾藏在哪里?(藏在袖子里,藏在衣服里,藏在背后,藏在屁股下等)
3.讨论:有两只小鸡同样把小手帕藏在袖子里,为什么一个的手帕被我发现,一个没有被我发现呢?(因为他把手帕变小了)
4.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小手帕变小?(把小方手帕团或折小)
5.幼儿第二次游戏,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创造,想出与众不同的藏法。
(三)游戏:小鸡和大灰狼。
1.玩了这么久,肚子都饿了,我们去找点食物吧!不过,我们要小心不要被大灰狼发现。如果听到“狼来了”的声音,就马上躲在小手帕下面不动,要不就会被大灰狼抓住。
2.老师扮演“大灰狼”蹲在一角,幼儿听音乐学小鸡走、找食物等动作。当听到“狼来了”的声音时,“小鸡”马上用方巾把自己盖住,或蹲或站或趴。这时“狼”来了,它边检查边说:“真想找小鸡当点心呀!咦,这儿怎么都是五颜六色的花呀!看来今天又要饿肚子了。”狼没有找到小鸡,就离开了。
(四)结束活动。
大灰狼走了,小鸡宝宝出来吧。今天玩的真开心呀,小鸡宝宝和妈妈回家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扭扭棒、双面胶、矿泉水瓶
活动目标:
1.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生活物品、美术作品。对美的形象有一定的反应。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0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美术)活动——创意的瓶子(绘画)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的基本外形特征(瓶身、瓶口、瓶底),了解可通过线条、图案、色彩装饰瓶子。
2.尝试用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大胆创作独特的瓶子图案,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3.体验创意绘画的乐趣,愿意分享自己设计的“瓶子故事”,增强表达欲。
活动准备:
课件、白色画纸(提前画好简单瓶形轮廓)、油画棒、水彩笔、实物瓶子(透明瓶、卡通瓶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瓶子王国的邀请”。
1.教师出示神秘礼盒,摇一摇发出轻微声响,提问:“猜猜礼盒里藏着什么?它能装水、装糖果,还有圆圆的肚子、细细的脖子哦!”
2.拿出实物瓶子,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瓶子是怎样的?有胖有瘦,有高有矮,今天瓶子王国邀请我们当设计师,给瓶子穿上‘花衣服’,你们愿意吗?”
3.播放课件,展示创意瓶子图片(如“彩虹条纹瓶”“小动物脸瓶子”),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二)示范讲解:“给瓶子穿‘花衣服’”。
1.教师拿出画好瓶形的画纸,提问:“我们先给瓶子设计‘衣服花纹’,可以用什么线条?(幼儿回答后,示范画直线、波浪线)还可以画什么图案?(示范画圆点、小花朵)”
2.引导幼儿思考“瓶子的故事”:“我的瓶子是‘装月亮的瓶子’,所以我要在瓶身画月亮和星星,你们想让瓶子装什么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将想法融入图案。
3.强调绘画要点:“先画花纹,再涂颜色,颜色要涂满,不要涂到瓶子外面哦!”
(三)幼儿创作:“我的创意瓶子”。
1.幼儿自主选择绘画工具,在画纸上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对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们先从简单的圆点开始,一圈一圈画在瓶身上,就像给瓶子戴了项链!”对图案单一的幼儿:“要不要给瓶子加个‘小帽子’(装饰瓶口)?再画点小草绕着瓶身,瓶子就更漂亮啦!”
2.鼓励幼儿边画边说自己的瓶子故事,如“我的瓶子装了好多小蝴蝶,它们会飞出来跳舞!”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瓶子派对”。
1.将所有作品贴在“瓶子王国展示墙”上,邀请幼儿轮流介绍:“请你告诉大家,你的瓶子叫什么名字,能装什么?”
2.教师和幼儿一起点评:“这个‘水果瓶子’画了苹果和香蕉,颜色好鲜艳!那个‘彩虹瓶子’的线条好流畅!”,肯定每个幼儿的创意。
3.总结:“今天我们都成了厉害的设计师,瓶子王国的国王肯定很喜欢这些漂亮的瓶子!”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10月11日 星期六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1.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瓶子哈哈镜》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装水的瓶子能让物体“变形”,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简单现象。
2.尝试用不同水量、不同形状的瓶子进行实验,学习用语言描述物体变形的样子(变胖、变瘦、变大、变小)。
3.对科学实验产生好奇,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塑料瓶(圆形、方形、圆柱形)若干、清水、滴管、白色卡纸(画有简单图案,如小房子、小兔子)、抹布、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哈哈镜的秘密”。
1.教师出示哈哈镜图片,提问:“小朋友们见过这个吗?在哈哈镜里,我们的脸会变成什么样呀?(引导幼儿回忆:变胖、变高、变矮)”
2.神秘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它也能像哈哈镜一样让东西变样,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透明瓶子,“这个空瓶子能让东西变形吗?我们来试试!”
(二)探索实验1:空瓶子VS装水瓶子。
1.教师将白色卡纸(画有小兔子)放在桌上,先用空瓶子罩在图案上,提问:“小朋友们看,小兔子变样了吗?”(引导幼儿观察:没有变化)
2.往瓶子里装满清水,再罩在小兔子图案上,追问:“现在小兔子怎么了?和刚才一样吗?”(鼓励幼儿说出:变大了、变胖了)
3.请2-3名幼儿上台尝试,用装水的瓶子观察卡纸上的其他图案,验证“变形”现象,教师小结:“原来装了水的瓶子,就像哈哈镜一样,能让图案变样!”
(三)探索实验2:不同瓶子、不同水量的变化。
1.分组实验:将幼儿分成4-5组,每组发放不同形状的瓶子(圆形、方形、圆柱形)、清水、滴管和卡纸。
2.引导探索:“用圆形瓶子和方形瓶子看同一个图案,变形的样子一样吗?”(如圆形瓶让图案变胖,方形瓶让图案边缘变直)“往瓶子里加少量水和加满水,看图案有什么不一样?”(如少量水让图案轻微变形,满水让图案变形更明显)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实验边分享:“你用的是什么瓶子?看到的小房子变成什么样啦?”
(四)总结分享:“瓶子哈哈镜的发现”。
1.集中交流:请每组选一名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如“我们用圆形装满水的瓶子,看到小兔子变胖了!”“方形瓶子装少量水,小房子的边没有变弯。”
2.教师总结:“装水的瓶子就像‘瓶子哈哈镜’,瓶子的形状不一样、装的水多少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变形的样子也会不一样,真奇妙!”
3.延伸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透明的东西装水后,能让物体变样呢?(如玻璃杯、鱼缸)”激发幼儿后续探索兴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一课题: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五周
下一课题:豆豆一班陈晨 第二周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