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七周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果果二班  王玉

2025.10.13—2025.10.17  第七周

上午班——

10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细嚼慢咽真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要细嚼慢咽,才能吃饱吃好,使身体强壮;

2.注意吃饭安全,养成认真吃饭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飞飞吃饭”图片;《体内探险》动画视频;“食物的体内旅行”图片;《吃饭安全》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飞飞吃饭”,引出活动主题。

飞飞吃饭时为什么会咳嗽?(被食物噎到、呛到)

你有被食物噎到、呛到的经历吗?是怎么发生的?

小结:吃饭时太着急、太大口、说笑打闹很容易被食物噎住、呛到,发生危险。

(二)播放动画视频《体内探险》,引导幼儿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

你知道食物进入身体后会发生什么吗?一起看视频了解吧。

小结:食物进入嘴巴后,牙齿先把食物嚼碎嚼烂;接着,嚼碎后的食物通过细细长长的食道来到胃;胃像一个大袋子,帮助我们进一步消化食物;最后,食物来到小肠和大肠,它们帮助我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三)出示图片“食物的体内旅行”,引导幼儿了解吃饭时要细嚼慢咽的原因。

食物在我们的体内会经过很多内脏器官,如果食物没有咬碎咬烂就吞下,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食物在哪位小朋友的身体中消化得更快?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食道比较狭窄,如果吞下的食物太大,很容易卡在食道中发生危险;当食物来到胃里,细碎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因此食物中的营养也更容易被小肠和大肠吸收。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也能避免我们发生一些危险。

(四)播放动画视频《吃饭安全》,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吃饭时的注意事项。

吃饭时细嚼慢咽有这么多好处,如果没有细嚼慢咽很容易发生危险。吃饭时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呢?一起看视频了解吧。

小结:吃饭时不要着急,先吹一吹,小心烫伤,小口小口慢慢吃;不贪玩乱跑,认真拿好餐具,做到安全进餐。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活动——《趣味套圈》

活动目标:

1.学习单手掷圈套物的基本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投掷的准确性;在垫子上进行多种方式移动,增强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

2.理解游戏规则,尝试探索套圈的技巧(如力度、方向的控制)。

3.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在竞赛游戏中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套圈,垫子,趣味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嗨,小朋友们大家好,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一会儿要进行体能活动,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呢。那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了防止我们的关节受伤,老师来带我们执身一下做运动吧!

(二)学习“套圈”的本领

1.教师示范讲解:

动作要领:双脚前后分开站,手拿圈圈在耳边。眼睛看好小目标,轻轻一抛套中间。

强调:圈要平行抛出,而不是砸过去或扣下去。

2.幼儿分散练习:

幼儿每人一个圈,面前放一个近距离、大目标的物品(如倒扣的筐)进行练习,主要感受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动作。

(三)游戏“勇者大闯关”

1.布置场地: 将垫子连接成几条“挑战通道”,通道尽头1.5-2米处摆放目标物(由近及远,由大到小设置不同难度)。

2.讲解规则:

幼儿分成4组,站成四路纵队。

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出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手脚着地爬、熊爬、滚、跨跳等)快速通过垫子通道。

到达投掷线后,拿起一个圈,尝试套前方的目标物。

套中与否,都只套一次,然后从侧面跑回,与下一位队员击掌,排到队尾。

下一名队员出发。

3.开始游戏: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有序游戏。第一轮可尝试,第二轮可进行小组计数比赛(套中一个得1分),看哪队套中的最多。

4.教师观察:关注幼儿的动作安全和规则遵守情况,及时鼓励和指导。

(三) 结束部分:放松整理

1.评价小结: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努力、进步和遵守规则的行为。可以请幼儿分享套中的小秘诀。

2.放松运动:

“彩虹雨”:幼儿坐在垫子上,用圈轻轻按摩自己的手臂、腿部。

“吹泡泡”:深呼吸——吸气时双手举圈向上,仿佛吹个大泡泡;呼气时慢慢放下,泡泡破了。

“温柔的圈”:两人一组,用圈互相轻轻滚动按摩后背。

3.整理器材:“我们一起把游乐场收拾干净吧!”引导幼儿帮忙将圈和目标物分类收好,放回原处。

三、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磁力片、积木

活动目标: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0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自主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洞》

活动目标:

1. 探索纸洞的大小与纸张折叠、剪裁方式之间的关系,感知其变化规律;

2. 能动手尝试用不同方法剪出能穿过人的纸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实验,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活动准备:

多张A4纸(每人至少2-3张)、幼儿安全剪刀。

活动过程:

(一)挑战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张A4纸:“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老师能用这张小小的纸,剪出一个大洞,这个大洞可以让整个小朋友都钻过去!”

2.邀请幼儿预测:“你们觉得可能吗?”记录下他们的猜想。

3.宣布挑战任务:“今天我们的科学挑战就是,剪一个能让自己钻过去的‘神奇纸洞’!”

(二)探索与尝试

1.自由探索:

发放纸张和剪刀,鼓励幼儿先用自己的方法尝试剪一个尽可能大的洞。

2.启发引导:

教师请幼儿停下来,展示一个剪成功的作品或自己演示关键步骤。

关键提问:“我们发现只剪中间,纸很快就被剪断了。怎样才能剪得更长,把纸变得更大呢?有没有办法把纸变得‘长长的’再剪?”

3.学习新方法:

示范讲解“来回折叠剪法”:

将A4纸长边对折,像扇子一样来回反复折叠。

在折叠好的纸带上,从折痕处开始画线(直线、波浪线均可),强调起点和终点不能剪断。

沿着线剪,最后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分享与验证

1.作品展示:请成功的幼儿展示自己的“神奇纸洞”,并尝试从洞里钻过去。

2.交流讨论:“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剪,洞会变得这么大?”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方法把纸的边剪成了很长的“一条线”。

3.活动总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通过改变剪的方法,把一张小纸的边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圈。只要肯动脑筋,就能创造奇迹!”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1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滑梯》

活动目标:

1.知道滑滑梯等大型玩具的正确玩法。

2.了解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幼儿玩滑滑梯的录像。

2.小狗手偶、图片、儿歌《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小狗怎么了?

寻找教室内哭声的来源,找出受伤的小狗。

"小狗为什么哭呢?它怎么受伤了?"请幼儿猜想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二)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小结:小狗玩滑滑梯时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所以受伤了。

(三)宝宝玩滑滑梯时有没有受过伤?你是应该玩滑梯?

播放录像,与幼儿共同讨论玩滑滑梯的正确方法。

幼儿叙述"录像中小朋友是如何玩滑滑梯的?"

幼儿讨论"你是怎样玩滑滑梯的?""怎样玩滑滑梯才是安全的?""你觉得那种方法又好玩又安全?"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确的?做了不正确的动作,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小结:玩滑滑梯时,大家不拥挤排好队;一个一个从楼梯走上去;坐稳后头朝上往下滑。

(四)带领幼儿到户外玩滑滑梯。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材料:黏土

活动目标:

1.接触和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物,从周围事物中获得美的感受。

2.喜欢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感、所见、所知、所想和对事物的情感体验。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10月1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体验美发带来的视觉冲击。

2.感受美发所产生的乐趣和美感。

3.教育幼儿养成梳洗和定期理发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梳子、皮筋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各类绘本、手偶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语言的乐趣。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一课题:第六周

下一课题:已经是最后一篇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