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小城堡》
活动目标:
1.学会拼小城堡,增强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结构游戏的乐趣,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3.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学会自己收玩具。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雪花片若干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拼好的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你们看,这么大的房子像什么呀?(城堡)城堡和我们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这些城堡长得都一样吗?
(二)教师讲解拼搭过程
1.教师示范拼搭
2.幼儿尝试自己拼搭
(三)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不能和小伙伴抢雪花片,并保持地面的整洁。
2.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拼。
3.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作品。
(四)幼儿拼搭,教师在旁指导。
二、体育游戏
(一)《切水果》
1.熟悉歌曲旋律,感应2/4拍节奏。
2.能听着琴声伴奏,演唱歌曲。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水果卡片若干。
2.经验准备:知道水果的流程:先洗干净,再削皮,最后切成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小熊过生日,它买了好多的水果,准备请大家吃,看看它都买了些什么水果?(教师依次出示卡片、苹果、香蕉,幼儿回答?)
师:这些水果能直接吃吗?(引导幼儿说出先洗干净,再削皮,最后切成块。)
(二)学唱歌曲
1.动作,切水果。(模仿切水果个别动作)
师:我们洗干净,削了皮要怎么做?
师:是的,要切。怎么切,看老师切。(教师示范模仿动作)
(三)欣赏歌曲,分析歌曲
师:老师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宝贝们听,宝贝们在也可以跟老师小声唱。
师:好听吗?宝贝们先跟老师来学学《切水果》这首歌曲的动作。(以此类推教动作)
(四)教师范唱歌曲,分段唱歌曲,用肢体,语词律动感应歌曲。
师:宝贝们现在跟老师来唱第一句切切切苹果再加上动作一起来。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集中教育——健康:《走独木桥》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尝试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行走,体验游戏的乐趣。
2.学习在平衡木上走,双手侧举调节身体平衡。
3.能在平衡木上平稳地走。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在低矮物体上行走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配套资源: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队列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列练习。
(二)学习基本动作
1.将平衡木两两拼在一起,变成四长条,请幼儿各自找到一个位置站在平衡木上,随教师口令做手举高、弯腰、踏步、转身等动作。(重点:提示幼儿控制好身体,不要从平衡木上掉下来)
2.请幼儿分成四组站在起点处,听到“开始”口令后,一个接着一个走过平衡木,然后返回起点。(重点:提示幼儿将双手打开以保持平衡)
3.提高难度,要求四组幼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走完,然后返回起点。超过规定时间就会有“大鳄鱼”(教师扮演)出现,去抓最后的幼儿。(重点:通过时间限制和角色增加进一步提高要求)
4.继续提高难度,在每条平衡木的两端或中间放置积木,请幼儿通过。(重点:提醒幼儿跨过障碍物时速度要慢,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5.再次增加难度,将两个积木距离较近地放在一起,鼓励幼儿尝试连续跨过去。
(三)游戏练习动作
1.游戏一:快乐过桥。
(1)将幼儿分成两组,平衡木两端各站一组,让幼儿面对面站好。听到教师口令后,两边幼儿同时出发通过小桥。
(2)鼓励幼儿合作过桥。(重点:在两人同时通过的地方,提醒幼儿必须两人都通过且不掉下
2.游戏二:聪明的青蛙。
(1)教师扮演鳄鱼,全体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青蛙,师幼一起绕着平衡木慢慢“游”或者小青蛙停止游戏一次。
(2)游戏可反复进行,注意提醒小青蛙上桥的时候不要推挤。
下午班——
9月13日 星期三
下午活动
一、美工游戏:《吃水果》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装饰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和成功感。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水果,多种装饰材料(软管、纸杯、塑料瓶、彩带、丝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讲讲议议:
1.出示部分幼儿于家长一起制作的水果娃娃。请这些幼儿介绍一下如何做的?用的什么材料?
2.启发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打扮水果娃娃?
(二)幼儿操作
1.找个好朋友一起打扮。
2.重点观察:幼儿使用材料情况?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的?
(三)交流分享
你的水果娃娃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
二、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引导对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进行改编。
2.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活动准备:会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
(二)请说说玩游戏时哪个部分能改动,使游戏更好玩。激发改编游戏的愿望。
(三)引导自愿分组,分别从形式、规则、说儿歌的方法、最后定格的造型、游戏的人数等几方面探索游戏的不同玩法。
(四)引导交流游戏玩法、总结游戏经验,提出新问题并不断改进完善新玩法。
上午班——
9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木工坊、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下午班——
9月15日 星期五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体会毛毛虫破茧而出的过程。
2.学习用“如果我是毛毛虫,我喜欢吃…”和“如果我是毛毛虫,我会…·做”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3.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绘本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毛毛虫
1.观看课件,了解毛毛虫出壳的过程
你看到了什么?毛毛虫在干什么?
2.老师出示故事绘本,请幼儿欣赏
“毛毛虫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国姿幼儿园,爬到了我们的舞蹈教室,爬到了这本故事书里,看,它来了…·”老师出示故事绘本,请幼儿欣赏。
(二)讲述故事:毛毛虫饿了
1.教幼儿认识封面,告诉幼儿故事名字和书的作者
2.老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毛毛虫吃了几个苹果?我们一起来吃一口,(啊呜),小朋友你们吃饱了吗?(吃饱了),可这只毛毛虫还是觉得很饿,我们来看看它又找到了什么?
3.进行句式练习:如果“我是毛毛虫,我喜欢吃…”
分别请幼儿来用句式说话,引导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破茧而出变蝴蝶
1、观看课件:破茧而出
二、体育游戏
(一)《丢手绢》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灵敏性快速反应能力及自控能力。
2.锻炼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手绢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做热身活动,集体幼儿做拍手操。
(二)游戏《丢手绢》。
1.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个幼儿手持手绢。
2.持手绢幼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表演节目或背诵儿歌,若在唱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逐丢手绢的幼儿,若追上就要请丢手绢幼儿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3.幼儿重复游戏。
4.活动结束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放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