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同曦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同曦园区

课题:2023.11.6-2023.11.10第十周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三班  彪序华

2023.11.6—2023.11.10第十周

上午班——

11月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活动:《预防秋季传染病》

活动目标:

1.树立预防秋季传染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知道秋季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

3.掌握一些预防秋季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传染病,

课件准备:组图“可怕的传染病”;组图“秋季传染病”;组图“预防方法”;组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组图“可怕的传染病”,师幼交谈,引出秋季传染病,引导幼儿感受传染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秋天来了,小朋友都穿上了什么?(长袖/外套……)

——秋季早晚气温变化大,如果不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我们对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变弱,很容易受到传染病的“攻击”。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你知道传染病是怎么进行传染的吗?

小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病毒可能会通过病人、或病人碰运,或

者是喷溅出的口水、飞沫传染。出示组图“秋季传染病”,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办法。

2.秋季都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出示组图“秋季传染病-流感”,引导幼儿了解流感,知道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

小结:得了流行性感冒,又叫做流感,得了流感会让我们发烧、全身没力气、怕冷、头疼、咳嗽等。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病毒会通过飞沫等传播,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也很快。狡猾的流感病毒会通过很多途径一次又一次地传给很多人,让大家生病、难受。如果小朋友得了流感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3.出示组图“秋季传染病-腮腺炎”,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腮腺炎。

小结:流行性腮腺炎会导致脸颊一侧或两侧肿大变形,在张嘴或咀嚼时会感到疼痛,甚至还伴随发热、头疼、怕冷等症状,如果吃酸酸的食物还会让临近的耳朵、下巴和咬合面等位置感觉疼痛。腮腺炎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如果接触了沾了感染者口水的餐具或玩具等,也有感染的风险。按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哦。

4.出示组图“秋季传染病-水痘”,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水痘。

小结:小朋友感染水痘后,睑上、身上会冒出一颗颗红色斑疹,慢慢发展成水疱。长水痘的地方,会很痒,但千万不要用手抓;如果不小心抓破水疱,会在身上留下疤痕哦!水痘的传染性很强,除了飞沫传播,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过的衣服、用具等也很容易被传染。长水痘的小朋友一定要做好隔离与消毒,等完全好了才能去幼儿园哦。

4.出示组图“秋季传染病-诺如病毒”,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诺如病毒。

小结:感染诺如病毒会让人呕吐、拉肚子、头疼、发烧。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它会藏在病人的排泄物中,当病人呕吐、拉肚子时,病毒就会随着这些排泄物污染周围的环境,如果人们吃了带有病毒的食物或碰了带有病毒的物品后不洗手,病毒就会跑进人们的身体里,感染更多的人。如果不小心感染诺如病毒,一定要隔离治疗。

5.出示组图“秋季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的症状。疱疹性咽峡炎常常表现为发烧、喉咙痛、咽部长小疱疹等,它主要由接触了被污染的手、食品、物品等传播。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我们要少去人多的地方,也不要和别人共用餐具,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6.出示组图“预防方法”,鼓励幼儿分享预防秋季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小蜗牛》

活动目标:

1.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学唱歌曲。

3.了解蜗牛的特征,体验蜗牛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鼓、蜗牛PPT、美丽的风景背景、蜗牛房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1.了解3/4节奏强弱弱的特点

——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敲打鼓声,咚哒哒,强弱弱,敲四下)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敲鼓并说咚哒哒咚哒哒)

2.现在老师要敲出两种不同的鼓声,你们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第一种:咚咚咚,敲四下,第二种:咚哒哒,敲四下。

——告诉我,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3.第一种鼓声他的声音大小都是一样的,咚咚咚(敲鼓,并说),第二种鼓声他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敲鼓并说咚哒哒,强弱弱强弱。那我们把这种第一拍是强拍,后面两拍是弱拍的节奏叫做强弱弱的三拍子。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伸出小手,用小手拍咚哒哒咚哒哒。

——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拍出强弱弱的声音呢?你来说。我们学一学。那今天我们就要用这种强弱弱的声音来学习一首歌曲。

4.学唱歌曲

——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好朋友,瞧!他是谁?(出示PPT)(小蜗牛)

——那小蜗牛长得怎么样呀?哦,小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圆圆的壳,那这个壳有什么用?(这个壳像房子一样,可以躲在里面,很安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呦呦,背着房子去旅游,呦呦。(出示图片贴在卡纸上)

——它的头上有什么?(触角)那我们给他一个好听的词,叫小犄角。

——好,现在伸出你的两根小手指,当小蜗牛的小犄角。伸出两只小犄角,呦呦,一边看来一边走。呦呦(出示图片)

5.小蜗牛开心的时候会唱歌,它唱:咿呀而哟,呀咿而哟。我们来学一学。

——小蜗牛唱的这么开心,那他会回头吗?(不会)

——小蜗牛说:我从来不回头不回头。

6.老师现在把我们刚才所说话的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看,指着图谱念儿歌,要求幼儿一起念)(我是快乐的小蜗牛……)

——现在我们用三拍子的节奏来年这首儿歌,跟着老师一起念。(边敲鼓边念)

——老师把这首儿歌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快乐的小蜗牛》,你们听:开始唱,并敲鼓。

7.你喜欢哪句?我们来学一学。(钢琴伴奏,敲鼓)现在老师弹琴,老师大声地唱,你们小声的唱。(弹琴,敲鼓)现在老师轻轻地唱,你们大声地唱。(弹琴,敲鼓)

8.趣味性演唱和表演

(1)(出示ppt)现在老师这里有三只蜗牛,一只蜗牛妈妈,两只蜗牛宝宝。蜗牛妈妈这么大,走路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很响)老师很响的敲下鼓。那蜗牛宝宝这么小,走起路来怎么样?(轻轻地走)所以蜗牛宝宝轻轻地走路没有声音。所以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应该是咚--没有声音(边敲鼓边解释,第一拍敲鼓,二三两拍不敲,以前一拍动作延伸后两拍)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伸出小手,拍手练习咚-的节奏,第一拍拍手,后两拍延续拍手之后的伸展动作),要求有一个老师安排敲鼓。

3、练习完之后,要求小朋友用所学拍手的动作一边唱歌一边拍手,之后也可以拍腿。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拍手唱歌动作,要求有个老师在一旁敲鼓,一个老师弹琴。

(3)现在,我邀请小朋友上来做游戏,请五位小朋友上来按咚-哒-哒的节奏敲鼓,其他小朋友来唱小蜗牛的歌曲。请五位小朋友轻轻搬起小椅子面向大家坐好,然后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鼓和一根棒。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开始敲鼓,老师在一旁用铃鼓稳定节奏,其他小朋友大声唱歌曲。

(4)现在我来当蜗牛妈妈,蜗牛妈妈要带宝贝们出去旅游了。谁愿意上来当蜗牛宝宝?(点5个、10个、全班小朋友上去饶教室一圈) 

(5)排好队后,老师在前面做咚哒哒有关三拍子节奏的动作,幼儿跟在后面学做,也可以是幼儿自己想的三排节奏的动作。要求一边做动作,一边大声唱歌,坐在位置上的小朋友也一起大声唱歌。(要求有个老师弹琴,有个老师敲鼓)

 

 

 

 

 

 

二、体育游戏:(一)《抢椅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信号开展抢椅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和速度。

2.在游戏中解决人多位子少的问题,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音乐、活动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听信号做动作。

 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围着椅子做相应的热身动作。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反应能力,请小朋友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快快走、慢慢走)

小结:小朋友真棒,反应都很快。

2.利用多种感官分辨信号进行抢椅子的游戏。

师:接下来的游戏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亮,小耳朵最灵,速度最快。

(1)交代规则。

幼儿面对椅子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小朋友不管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信号必须是“3”才能快速奔跑至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每一次游戏老师都会拿掉椅子,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到旁边休息。

3.幼儿游戏。

(1)用听觉来分辨信号。

(2)用视觉来分辨信号。

(3)用多种感官有效辨别各种信号。

老师根据当时幼儿表现情况进行小结。

4.让幼儿想办法,探索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坐下。

(1)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2)尝试几个幼儿坐一张椅子。

5.庆祝胜利,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体育游戏:(二)《拍手臂》

活动目标:

1.会唱歌曲《小手臂》

2.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小手臂》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小手都能做什么,告诉幼儿小手有手心和手背和手臂,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边念歌词边做动作,请幼儿观察,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游戏的玩法。

3.注意语速稍微慢一些,请幼儿观察,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游戏的玩法。

4.示范的动作要尽可能夸张,让幼儿看清楚。如:当唱到“拍手心”时,要尽量将手臂伸出去,手心朝上拍;当唱到“拍手臂”时,拍自己的手臂。

5.完整地唱一遍歌曲,同时伴随歌曲做动作,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做。

6.重复游戏2-3次,直到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游戏的玩法。

 

 

三.篮球游戏

 

 

 

 

 

 

上午班——

11月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 集中教育

科学活动《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说,积极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叶子在形状颜色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树叶娃娃、课件、各种形状的树叶。

活动流程:

1.开始部分:

导入:创设范围,引发幼儿的兴趣。请幼儿唱《会跳舞的叶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动作,来表现自己对叶子的认识。

2.基本部分

(1)老师利用两个树叶娃娃的对话,引起幼儿兴趣。

(2)模仿活动:学树叶飘的样子。(看课件)

(3)观看叶子图片,扩散思维活动。

(4)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娃娃。

(5)再看看树叶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像什么?

幼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星星。

 

幼儿:像弯弯的眉毛……

师总结:树叶的形状不同,有椭圆形﹑五角形等……

3.活动结束:

老师和幼儿一起将操作的结果展示给其他幼儿欣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颜色辨辨辨》

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颜色带来的乐趣。

2.认识黑色、白色、绿色三种颜色并能准确说出他们的名称。

3.能够将相同颜色的事物进行配对。

活动过程:

1.认识基本颜色:介绍红、黄、蓝、绿、紫、橙、黑、白等基本颜色的名称,并引导幼儿通过视觉感知正确识别颜色的能力。

2.颜色辨别游戏:

(1)四色识别游戏:展示一张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片,并鼓励幼儿重复说出每种颜色的名称2。

(2)颜色配对游戏:教师准备好一组彩色纸片或小玩具,把它们打散并随机放置,要求幼儿把相同颜色的物品找出来,并配对放在一起。

(3)综合练习:颜色闪光灯游戏: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纸片或小玩具制作闪光灯,灯光亮起的时候,要求幼儿说出对应的颜色名称。

(4)颜色找不同游戏:教师准备两组相同颜色的物品,但在其中一个物品中加入一个不同颜色的物品,要求幼儿观察并找出哪一个物品颜色不同,并说出它的名称。

 

 

 

二、体育游戏:(一)《老鹰捉小鸡》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和反响本领,学会躲闪。

2.通过幼儿对民间游戏的了解,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弘扬我国民族文化。

3.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宽敞平坦的活动区,鸡妈妈、老鹰的头饰;鸡宝宝胸饰若干;录有民间童谣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幼儿跟着鸡妈妈挥动翅膀,活动身体。

2.幼儿扮演小鸡,一位老师扮演鸡妈妈,另一位老师扮演老鹰。

(1)师:小鸡宝宝们,鸡妈妈我呀想带你们出去玩玩,你们想去吗?鸡宝宝按顺序排好队,跟着妈妈出发吧。 (幼儿在童谣音乐声中,走进活动场地同时做准备活动并队列训练)

(2)师:哎呀,谁来了?(老鹰来了)快到妈妈身后躲起来。 (师幼玩老鹰捉小鸡游戏)

4..归纳总结

(1)游戏时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不推不挤,注意安全。

5.放松活动

(1)孩子们真棒,你们出汗了吗?我们一起休息休息吧!

 

 

体育游戏:(二)《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已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外形。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西瓜的外型特征。

师:小朋友们!西瓜长的什么样子?

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2.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师: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圆圈)。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一个圈,师幼共同有节奏的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大家做吃西瓜的状态,游戏继续开始。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三、篮球游戏

 

 

 

下午班——

11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特色绘本活动《谁吃了我的苹果》

活动目标

1.猜想是谁偷吃了苹果,初步感受故事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

2.能自由表演故事角色,愿意用语言,动作、表达故事中细腻而美好的情感。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故事的主人公看起来不太好呀,找到它在哪儿,看看它是怎么了?(主人公是小老鼠,它哭了看起来很伤心)

2、观察画面,推测小老鼠哭的原因是什么?(发现旁边的苹果,推测可能是因为苹果被吃的只剩核了,所以哭了)

3.你还发现了什么?(老鼠手上的铁锹)

4.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大胆清测发表意见,设置悬念,引出后文)

5.小老鼠发现了什么?(苹果)

6.这个苹果甜不甜呢?(肯定很甜,苹果虫最喜欢甜甜的苹果了)

7.明明已经找到了吃的,小老鼠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不太开心呢?(够不到苹果,没法吃呢)

8.你有办法可以帮助小老鼠?试一试。

9.结束活动。

 

 

 

二、体育游戏:(一)《寻宝藏》

活动目标:    

1.喜欢在小区自然的环境中,尝试新奇的、有野趣的活动,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2.初步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活动准备:    

1.怪兽,宝藏,勇士奖章各若干    

2.投掷工具:海洋球,沙包,酸奶瓶,报纸团,可乐罐等。    

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走过独木桥,跳过大石头,来到森林里。

2.引出游戏主题。    

(1)接到电话:森林里发现宝藏,可是却有很多怪兽守卫着这些宝藏,我们只有打败了怪兽才能得到珍贵的宝藏,讨论:我们该怎么办?鼓励幼儿自由说说消灭怪兽的各种方法。    

3.引导幼儿做些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压压腿、乘飞机、侦察怪兽、跳伞、打怪兽等)。    

4.委派几名勇士侦察并报告怪兽躲藏的地点。    

5.老师提供多种打怪兽的武器和野战装备,鼓励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武器打怪兽。师:苹果队的勇士们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败怪兽?

6.寻宝藏(配合柔和的音乐)    

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寻找宝藏(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7.延伸活动    

(1)休闲活动:交流分享找到的宝藏,和同伴说说:你找到了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运动情况擦擦汗。    

(3)为找到宝藏的勇士们颁发勇士奖章。    

(4)整理收拾好我们的武器装备回家了。

 

体育游戏:(二)《快来拍拍》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和掌握拍球的运动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增强手臂的力量,培养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意志。

活动准备:

篮球、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单手夹球踏步进入场地,双手持球在场地中听信号进行快走、慢跑交替活动。

2.在音乐声中幼儿跟随教师的示范做头颈、上肢、腰腹、下肢、手腕、脚踝等关键部位的肢体活动。

3.教师观察指导幼儿进行拍、踢、滚、投、抛接球等运动。

4.体幼儿按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拍球。教师观察幼儿拍球的能力和水平。

5.集中幼儿,请个别拍球能力差的幼儿示范,要求小朋友找出不能连续拍球的原因,再请个别拍球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拍球示范,教师总结、提示正确的左右手拍球要领。

6.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中数数的方法继续进行左、右手拍球练习。

7.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站立在场地一端,场地对面一端对应四个组放置四张凳子,幼儿听信号进行推滚球锻炼。

8.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讲评后,带领幼儿跟随轻松的音乐坐在球上各自做放松活动:拍腿、体屈伸展、慢扭腰等。

9.教师小结活动:带领幼儿单手夹球踏步退场。

 

 

三.花样篮球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