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二班 刘孟婷
2024.4.22—2024.4.26 第九周
上午班——
4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语言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
2.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4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美工区材料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熟练运用美工区材料
2.幼儿能够自主创作想要创作的作品。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小雨点》(儿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舞幼儿主动参加欣赏及仿编活动,指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伴共享;
3.情愿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幽默。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刚刚发生了什么?(下雨了)来了一个小伴侣,谁呢?我们来和他跳个舞《小雨点》
2.谁来了?《小雨点》唱着什么歌?(滴答)滴答下来干什么?(滑滑梯)
二、欣赏文学作品
1.小雨点从哪里下来?(天空)天空怎么下来的?(跳下来)唱着什么歌?(滴答)跳下来干什么?幼儿集体看录音
提问:跳到哪儿了?教师演示立体教具。是不是调到这些地方?看PPT出字图
2.教师:调到这些地方干什么?(滑滑梯)教师演示看PPT出字图把什么当做了滑梯?(屋顶,树叶,我的雨伞)一个个正着往下滑,他们欢乐吗?
三、完好讲解并描述
1.教师:小伴侣,听到小雨点唱歌了吗?我们一起和他唱歌吧!
2.师幼一起完好讲解并描述
四、创编
教师:小雨点还跳了哪?出示实物:小草,花,蘑菇引导幼儿依据散文结构创编讲解并描述,小伴侣想一想,小雨点还会跳到什么地方?出示实物:衣服,雨鞋,汽车
活动延伸:
小伴侣,看看小雨点除了条到这些地方上,它还调到了什么地方?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4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水区材料、赶海服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支持策略: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观察;
(3)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减少游戏的盲目性。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小蜜蜂》(律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
2.学习思辨,用语言、动作、游戏棋等表达对勤劳与懒惰的认识;
3.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图片各一张。暖和的春天来到了,花园里飞来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故事演示,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教师在电脑里播放完整的故事课件,提问:
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
2.人们为什么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
3.一开始,蝴蝶为什么想不明白蜜蜂要这样做?后来小蝴蝶想明白了吗?你觉得它是怎样想的?
4.小蝴蝶后来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5.这个时候你又喜欢谁?为什么?
三、联系生活,表达对勤劳的认识
1.知道勤劳的好处与懒惰的坏处。
讨论:勤劳的人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懒惰、贪玩有什么不好。
2.通过劳动者劳动的录像,感受周围人的勤劳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提问:小蜜蜂因为勤劳,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为我们带来了美味的蜂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觉得哪些人也是勤劳的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什么呢?(播放劳动者劳动的录像)
3.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勤劳的意愿。
(1)语言表达。你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吗?你想为大家做什么事情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展示部分劳动情景的照片或图像)
(2)动作表达。“我来做,你来猜:请幼儿两两结对,一个做劳动动作,另一个猜他做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做的,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做动作,幼儿集体猜测。
四、下游戏棋,丰富对勤劳的认识
1.在大屏幕中介绍棋谱。
这里有个棋谱,原来是“勤劳游戏棋”,这个棋应该怎样下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了解起点、终点,中间遇到表示勤劳的图片则进格,进格数看旁边的数字就知道,遇到表示懒惰的图片则退格或回到起点,也要看旁边的数字。骰子抛到哪个数字就进几格,每个幼儿拿个小人儿表示自己,比比谁先到终点)
2.教师和一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两两游戏(棋谱中表示勤劳和懒惰的图片各不相同,棋谱附后)。
4.提问:你从游戏棋中懂得了哪些勤劳的知识?(让幼儿通过对棋谱中图片的回忆来巩固、丰富对勤劳的认识)
小结:勤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幸福。我们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样,做一个勤劳的人,回报大家对我们的爱。
五、歌曲表演。
升华情感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一下吧。(播放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师幼一起边听边表演,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教授简单的劳动技能。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