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同曦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同曦园区

课题:第六周(2024.10.8—2024.10.12)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果果二班  张敏

2024.10.8—2024.10.12第六周

下午班——

10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西南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技能练习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一、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拼图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思路技巧。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10月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跳高杆、单元桶、垫子、滚筒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一、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木工坊、阅读室

材料:各类图书、操作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0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亲亲家乡的泥土》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受家乡泥土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泥土的感受。

活动准备:

1. 收集来自家乡不同地方的泥土样本。

2. 放大镜、小铲子、小桶等工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展示泥土样本,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是泥土。

教师接着问:“这些泥土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出今天的主题“亲亲家乡的泥土”。

2. 观察泥土

3. 教师将泥土样本分发给幼儿,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泥土的颜色、颗粒大小等。

4.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泥土,感受泥土的质地,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鼓励幼儿闻一闻泥土的味道,说说有什么感受。

5.讨论泥土的作用

教师提问:“泥土有什么用呢?”引导幼儿讨论泥土的作用,如可以种植植物、可以盖房子等。

6.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泥土的其他作用,如泥土可以制作陶器等。

7.游戏环节

玩“泥土接力赛”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用小铲子将泥土从一个小桶传递到另一个小桶,看哪个小组传递得最快。

玩“泥土造型”游戏,让幼儿用泥土塑造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小动物、花朵等。

8.总结

 

上午班——

10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手工活动——《捏泥人》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泥人的传统艺术形式,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

活动准备:

彩色橡皮泥若干、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1.导入

展示泥人作品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是泥人。

教师介绍泥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泥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2.观察泥人

再次展示泥人作品,让幼儿仔细观察泥人的形状、颜色、表情等。

提问幼儿:“泥人是用什么做的?”“泥人有哪些颜色?”“泥人的表情是怎样的?”等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示范捏泥人

教师拿出一块橡皮泥,向幼儿示范捏泥人的基本方法,如揉、搓、捏、压等。

先捏出一个圆形的头部,再捏出身体、四肢等部分,最后用牙签等工具刻画细节,如眼睛、嘴巴、衣服的花纹等。

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要边做边讲解,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步骤。

4.幼儿动手操作

给幼儿分发橡皮泥和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捏泥人。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个性的泥人作品。

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橡皮泥放入口中。

5.作品展示与分享

让幼儿把自己的泥人作品放在展示台上,互相欣赏。

请几位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泥人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捏。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上午班——

10月12日   星期六(补周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土的由来》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土是如何形成的,增加对自然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岩石、沙子、泥土的样本、图片或视频资料、小铲子、小桶等工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

展示岩石、沙子和泥土的样本,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土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2.观察样本

把样本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观察岩石、沙子和泥土的不同之处。

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受它们的质地。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讲述土的由来

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讲述土的形成过程。

告诉幼儿,土是由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下,逐渐破碎成小块,变成沙子。沙子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变化,就形成了泥土。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风化、侵蚀等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

4.实验演示

准备一个小罐子,里面装上一些小石块。

让幼儿用小铲子轻轻地敲打罐子,观察小石块的变化。

向幼儿解释,这就像大自然中的风化作用一样,小石块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逐渐破碎。

5. 总结

总结土的由来是大自然的产物。鼓励幼儿多观察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