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刘孟婷
2024.9.18—2024.9.20 第三周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左右手交替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左右手交替运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够清晰分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准确说出至少三种常见垃圾的所属类别;
2. 培养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主动参与分类实践,提升动手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幼儿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四类垃圾桶模型、各类垃圾的实物或卡片、垃圾分类的动画视频、宣传海报、用于奖励幼儿的小贴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因垃圾乱堆导致环境恶劣的动画短片,提问幼儿感受并引出垃圾分类主题。例如:“小朋友们,看到这么脏的环境,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它变干净呢?”
二、知识讲解
1.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海报,讲解四类垃圾的标志及特点。比如可回收垃圾标志像循环箭头,代表可再利用资源;厨余垃圾有食物图案,是吃剩的食物等。
2.展示不同垃圾实物或卡片,邀请幼儿判断所属类别并说明原因,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和补充。
三、游戏环节
1.开展“垃圾分类小能手”游戏,将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些垃圾卡片,让他们合作将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正确分类多的小组获胜并获得小贴纸奖励。
2.进行“我指你说”游戏,教师指向垃圾桶模型,幼儿快速说出该类垃圾的名称或举例。
四、创意活动
1.鼓励幼儿用废旧材料(如可回收垃圾中的纸盒、塑料瓶等)制作手工艺品,如纸盒小房子、塑料瓶花朵等,在创作过程中再次强化垃圾分类意识。
2.组织幼儿绘制垃圾分类主题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或幼儿园宣传栏,向其他小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延伸:
在班级设置垃圾分类角,放置四类垃圾桶和各类垃圾卡片,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继续练习垃圾分类。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2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二、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手工)——《彩链》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剪、贴、卷等技能制作彩链,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水平;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能够选择协调美观的颜色组合制作彩链;
3. 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胶棒、铅笔、绳子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播放轻柔音乐,教师提前在教室悬挂好多条色彩斑斓的彩链,引导幼儿进入教室后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教室变得多漂亮呀,这些像彩虹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出来?”从而引出活动主题——制作彩链。
二、示范讲解
教师拿起彩色纸张,展示制作步骤。首先,将彩色纸用剪刀剪成宽度均匀的长条状(根据幼儿年龄和能力,可适当调整纸条宽度);然后,拿起一条纸条,在一端涂抹胶水或者用胶棒均匀涂抹,将纸条卷成一个小纸环,并轻轻按压使其粘贴牢固;接着,再拿另一条纸条穿过第一个纸环,同样在纸条一端涂抹胶水后卷成纸环并与前一个纸环相连接;以此类推,不断连接纸条,逐渐形成一条长长的彩链。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事项以及胶水的正确涂抹方法。
三、小组合作创作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充足的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有的幼儿负责剪纸条,有的幼儿负责卷纸环,有的幼儿负责连接纸环等。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制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与鼓励,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如相邻纸环可以选择不同颜色,使彩链更加美观。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
当各小组的彩链制作完成后,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制作好的彩链悬挂在教室指定区域或者手持彩链向其他小组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小组的创作思路、制作过程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有趣事情。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最后,教师对所有小组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幼儿们的努力与创意,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如合作默契小组、色彩搭配最美小组、制作最精细个人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制作好的彩链带回家,装饰自己的房间或者送给家人朋友,增强幼儿的成就感与分享意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