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周佳丽
2024.11.4—2024.11.8 第十周
下午班——
11月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节奏型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节奏型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生活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在生活区自主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能够和同伴进行合作游戏;
2.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游戏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惊险的美工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美工活动中常见的危险工具,如剪刀、美工刀等,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2.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在美工课上遭遇危险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轻微划伤后的伤口处理、异物入眼的应对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良好习惯,如有序摆放工具、不随意挥舞工具、专注操作等,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PPT中小朋友们在上美工课的欢乐场景图片,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片,他们在做什么呀?你们喜欢上美工课吗?”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分享自己在美工课上的愉快经历。然后话锋一转,展示另一张因美工工具使用不当导致受伤的图片,提问:“哎呀,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为什么会受伤呢?”引出活动主题——惊险的美工课,引发幼儿对美工课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认识危险工具及隐患
1.教师逐一拿出准备好的美工工具,如剪刀、美工刀等,向幼儿介绍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同时,展示PPT中相应工具的特写图片,详细讲解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剪刀的刀刃很锋利,如果不小心碰到手指就会划伤;美工刀的刀片很尖锐,使用时用力不当可能会割破皮肤等。在讲解过程中,邀请个别幼儿上台触摸工具,但要强调只能轻轻触摸,不能随意摆弄,让幼儿直观感受工具的危险性。
2.播放PPT中因美工工具使用不当引发的意外事故视频,如小朋友在剪纸时将手指剪破流血、在使用美工刀时不小心割伤手臂等。观看视频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这些事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受伤呢?”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正确使用美工工具的重要性和方法,如使用剪刀时要握住剪刀的把手,不能将剪刀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使用美工刀时要将刀片推出合适的长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手部稳定等。
三、正确使用方法示范
1.教师再次拿起剪刀、美工刀等工具,为幼儿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示范时,动作要缓慢、清晰,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要点。例如,使用剪刀剪纸时,要将纸张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右手握住剪刀的把手,将剪刀口对准纸张的边缘,然后轻轻开合剪刀进行剪纸;使用美工刀切割纸张时,要用左手按住纸张,右手握住美工刀,将刀片与纸张成一定角度,然后缓慢地推动美工刀进行切割。示范过程中,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模仿操作,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展示PPT中正确使用美工工具的示范图片或视频,与之前错误使用的案例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正确使用方法的理解和记忆。然后,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幼儿使用剪刀和纸张进行简单的剪纸练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纠正不正确的操作行为。
四、应急处理措施学习
1.教师创设一些美工课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场景,如手指被剪刀轻微划伤、眼睛被胶水溅到、异物进入鼻腔等,向幼儿提问:“如果在美工课上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思考应对方法。
2.播放PPT中急救处理的动画演示,如手指划伤后如何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创可贴包扎;眼睛进异物后如何用清水冲洗、不能揉眼睛等,并结合动画进行详细讲解和现场演示。演示过程中,使用准备好的模拟受伤场景道具,如创可贴、生理盐水、棉签、眼罩等,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参与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应急处理措施。例如,教师将生理盐水倒在棉签上,为“受伤”幼儿清洗手指伤口,然后贴上创可贴,并向其他幼儿讲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组织幼儿进行应急处理措施的实践操作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设置一个模拟受伤场景,让幼儿互相扮演受伤者和急救者,练习手指划伤、眼睛进异物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技能。
五、总结与强调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美工课上常见的危险工具、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美工课安全的知识,谁能来说一说剪刀应该怎么正确使用?如果手指被划伤了怎么办?”通过提问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2.再次强调在美工课上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美工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正确使用工具,遇到意外情况要冷静处理。同时,教师可以在美工区张贴安全提示标语和正确使用美工工具的图片,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设置“安全小卫士”岗位,让幼儿轮流担任,负责监督其他幼儿在美工区的工具使用情况,发现不安全行为及时提醒和纠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节奏型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节奏型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豆腐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幼儿通过故事学习,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种类以及豆腐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和文化知识;
3.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和人际交往意识,让幼儿懂得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展示PPT中豆腐店的外观图片,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呀?你们有没有去过豆腐店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引出活动主题——豆腐店。
2.教师拿出一块豆腐,让幼儿观察、触摸、闻一闻,提问:“这就是豆腐,它是什么样子的?摸起来什么感觉?闻起来有什么味道?”激发幼儿对豆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故事讲述与理解
1.教师开始讲述《豆腐店》的故事:“在小镇的街角,有一家小小的豆腐店。每天清晨,豆腐店老板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准备制作豆腐。他先把一颗颗饱满的大豆浸泡在水里,大豆们在水里欢快地喝着水,慢慢地变得胖乎乎的。然后,老板把泡好的大豆放进石磨里,用力地推磨,白色的豆浆就像牛奶一样流了出来。豆浆被倒进大锅里煮熟,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老板往豆浆里加入一种叫卤水的东西,豆浆就开始凝固,变成了白白嫩嫩的豆腐。豆腐店的生意可好了,有很多顾客来买豆腐。有的顾客喜欢买嫩豆腐,用来做汤;有的顾客喜欢买豆干,炒着吃特别香。老板总是热情地招待每一位顾客,脸上洋溢着笑容。有一天,来了一位小朋友,他从来没有见过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老板就耐心地给他讲解,还让他亲手摸了摸还没成型的豆腐脑。小朋友开心极了,他说以后要把豆腐的制作过程告诉更多的人。”讲述过程中,教师展示PPT中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故事里豆腐店老板是怎么做豆腐的呀?有哪些顾客来买豆腐?他们买豆腐做什么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三、知识拓展
1.展示PPT中各种豆腐制品的图片,如豆腐脑、臭豆腐、豆皮等,教师介绍:“除了我们故事里提到的嫩豆腐和豆干,还有很多其他的豆腐制品哦。豆腐脑像软软的果冻,吃起来甜甜的或者咸咸的;臭豆腐闻起来臭臭的,但是吃起来却很香;豆皮可以用来包菜吃,也很好吃。”让幼儿了解豆腐制品的多样性。
2.再次展示制作豆腐的工具和原料图片,教师详细讲解豆腐的制作过程:“大豆要先浸泡,让它吸收足够的水分,这样才能磨出更多的豆浆。磨好的豆浆要煮熟,不然会有毒哦。然后加入卤水或者石膏,豆浆就会凝固成豆腐。不同的凝固剂和制作方法会做出不同种类的豆腐。”帮助幼儿深入了解豆腐的制作原理。
四、角色扮演
1.为幼儿发放角色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豆腐店老板、顾客、小朋友等角色,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角色的语言和表情,如老板要热情、顾客要有礼貌、小朋友要好奇等。例如,扮演老板的幼儿可以说:“欢迎光临,请问您想要点什么豆腐?”扮演顾客的幼儿可以回答:“我想要一块嫩豆腐,谢谢。”
2.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在角色扮演中,你扮演的是谁?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和小伙伴们一起表演开心吗?”通过讨论,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角色特点,同时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有关豆腐及传统美食制作的绘本,让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丰富幼儿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了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11月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二、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音乐)——《小脚》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歌曲《小脚》活泼欢快的节奏和旋律,能准确跟唱歌曲,提升幼儿音乐感知与演唱能力;
2.引导幼儿通过歌曲理解小脚的功能,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小脚动作相关的舞蹈,增强幼儿身体协调性与创造力;
3.借助集体演唱和舞蹈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PPT中小朋友们穿着不同鞋子、用小脚做各种动作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小脚都在做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如走路、跑步、跳舞等。接着让幼儿们站起来,一起跟着老师做简单的小脚活动操,如踮脚尖、脚跟点地、双脚交替跳动等,活动小脚关节并引入活动主题。
二、歌曲学习
1.播放《小脚》歌曲动画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与旋律,观看后提问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如“小朋友们,这首歌曲听起来是不是很开心呀?”
2.再次播放歌曲,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拍手或跺脚,感受歌曲的节拍。之后逐句教幼儿歌词,例如:“小脚,小脚,真能干,能走路来能跑步。”教唱时,让幼儿跟着重复,同时做出相应的小脚动作,帮助记忆歌词与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邀请幼儿一起跟唱,多次练习后,逐渐加快演唱速度,确保幼儿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三、舞蹈创编
1.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创编舞蹈动作,提问:“我们的小脚会这么多事情,那怎么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展示,如单脚跳表示跑步,双脚交替轻踏表示走路等。
2.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整理和串联,形成一套简单的舞蹈。为幼儿发放小鞋子道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与节奏。
四、表演展示
组织幼儿分组或集体进行《小脚》歌曲与舞蹈的表演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表演结束后,邀请幼儿互相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小组或哪位小朋友的表演,为什么。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与创意,再次强调小脚的重要性和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投放《小脚》歌曲的伴奏音乐及其他与身体部位相关的歌曲,鼓励幼儿自主演唱和舞蹈创编,巩固幼儿音乐技能与创造力。
2.请幼儿回家后为家长表演《小脚》,并与家长一起讨论小脚还能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增进亲子互动与交流,同时强化幼儿对身体部位功能的认知。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