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周佳丽
2024.11.25—2024.11.29 第十三周
下午班——
11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节奏型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节奏型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豆浆煮沸才能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豆浆中含有有害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皂素等,知道豆浆必须煮沸才能去除这些有害物质,保障身体健康,从而培养幼儿健康饮食的意识;
2.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豆浆从生到煮沸过程中的变化,理解煮沸豆浆对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喝未煮熟的豆浆,耐心等待食物煮熟后再食用等,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展示PPT中小朋友们喝豆浆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喝豆浆吗?豆浆是什么味道的呢?”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喝豆浆的经历和感受,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拿出一杯生豆浆和一杯煮沸后的豆浆(分别装在透明且有标记的杯子里),让幼儿观察两杯豆浆的外观,提问:“这两杯豆浆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你们猜猜它们是不是都能直接喝呢?”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引出活动主题——豆浆煮沸才能喝。
二、认识生豆浆的危害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生豆浆里其实藏着一些‘小坏蛋’,像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皂素。如果我们喝了没有煮沸的生豆浆,这些‘小坏蛋’就会在我们的肚子里捣乱,让我们的身体不舒服,可能会肚子疼、拉肚子、呕吐哦。”同时展示PPT中因饮用未煮沸豆浆导致身体不适的案例图片或视频,让幼儿直观地看到生豆浆对身体的危害,引起幼儿的重视。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生豆浆里会有这些有害物质呢?这些有害物质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具体伤害呢?”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生豆浆危害的原理。例如,幼儿可能会说:“生豆浆没有煮,所以有细菌。”教师可以回应:“生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皂素并不是细菌,它们是大豆本身含有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我们身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刺激我们的肠胃,所以我们不能喝生豆浆。”
三、豆浆煮沸实验
1.教师进行实验演示:首先,将生豆浆通过滤纸和漏斗过滤到锅里,去除杂质,让幼儿观察生豆浆的颜色和状态(呈淡黄色、有一定的浑浊度)。然后,把锅放在电磁炉上开始加热,同时插入温度计,让幼儿观察温度的变化。在加热过程中,教师用勺子不断搅拌豆浆,防止豆浆粘锅,并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豆浆的变化:“小朋友们,看豆浆开始冒小泡泡了,这时候的温度是多少呢?”随着温度的升高,豆浆的泡泡逐渐增多、变大,当温度达到约90℃时,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豆浆表面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假沸”,即豆浆表面产生大量泡沫并向上涌起,但此时豆浆并没有真正煮沸。教师解释:“这就是豆浆的‘假沸’现象,看起来好像煮开了,其实还没有,里面的有害物质还没有被完全去除哦。”继续加热,当温度达到100℃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后,豆浆的泡沫变得更加细腻、稳定,教师告诉幼儿:“现在豆浆才是真正煮沸了,那些有害物质已经被消灭掉了。”
2.分组实验观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在教师的安全指导下,靠近电磁炉观察豆浆的加热过程(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安全),重点观察“假沸”现象和真正煮沸时豆浆的状态变化。教师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观察情况,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如“为什么会有假沸现象呀?”“煮沸后的豆浆为什么颜色变深了?”等,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四、讨论与总结
1.实验完成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看到了豆浆从生到煮沸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豆浆要煮沸才能喝呢?”引导幼儿回忆实验过程中豆浆的颜色、状态、温度变化以及“假沸”现象等,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生豆浆是淡黄色的,煮的时候先冒小泡泡,然后有很多大泡泡,还有假沸,最后真的煮沸了,颜色也变深了,这样才能把有害物质去掉,我们喝了才不会生病。”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梳理,强化幼儿对豆浆煮沸重要性的理解:“非常正确,豆浆只有经过充分煮沸,里面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皂素等有害物质才能被破坏,这样我们喝下去的豆浆才是安全健康的。所以,小朋友们以后一定要记住,豆浆必须煮沸才能喝哦。”
2.展示PPT中正确饮用豆浆的健康提示,如“喝豆浆前要确认是否煮沸”“豆浆不要空腹喝,最好搭配一些面包、饼干等食物”等,教师进行讲解和强调,帮助幼儿养成正确饮用豆浆的良好习惯。
五、品尝豆浆
1.教师将煮沸后的豆浆稍微冷却后,为每个幼儿倒一杯,同时发放一些小点心,如饼干。让幼儿在品尝豆浆的过程中,感受煮沸后豆浆的美味和安全,进一步加深对活动主题的印象。
2.引导幼儿说一说煮沸后的豆浆味道怎么样,与之前看到的生豆浆有什么不同,如“煮沸后的豆浆喝起来香香的、滑滑的,没有生豆浆的那种生味”,培养幼儿的口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豆浆,并向家长宣传豆浆必须煮沸才能喝的健康知识,让幼儿成为家庭健康小卫士,将健康饮食的理念传递到家庭中,促进家园共育。同时,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其他豆类饮品或食品的制作方法,如绿豆汤、红豆沙等,丰富幼儿的饮食文化知识和家庭生活乐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节奏型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节奏型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我升中班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多种常见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腐竹、豆干等,了解其名称、外形特征、口感及营养价值,丰富幼儿的饮食认知;
2.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与豆制品有关的生活经历,如品尝过的豆制品美食、参观豆制品加工厂等,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的自信;
3.通过讨论、比较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发现不同豆制品之间的差异,激发幼儿对豆制品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展示PPT中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开心吃早餐的图片,图片中有喝豆浆、吃油条豆腐脑的场景,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片里的他们在吃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食物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引出活动主题——我最爱的豆制品。
2.教师拿起一杯豆浆,向幼儿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为后续认识豆制品做好铺垫。
二、认识常见豆制品
1.教师依次将准备好的豆制品实物展示给幼儿,如豆腐、豆浆、腐竹、豆干等,每展示一种,就详细介绍其名称、外形特征和口感:
-豆腐:“这是豆腐,它白白嫩嫩的,像一块柔软的小方块。摸起来滑滑的,吃起来软软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可以做成很多美味的菜肴,比如麻婆豆腐、鲫鱼豆腐汤。”
-豆浆:“这是豆浆,它是白色的液体,像牛奶一样。喝起来香香甜甜的,有浓浓的豆香味。豆浆富含蛋白质,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哦。”
-腐竹:“这是腐竹,它看起来像一根根黄色的小棍子,表面皱巴巴的。吃起来硬硬的,但泡发后就会变得软软的,很有嚼劲,可以用来炒菜或者凉拌。”
-豆干:“这是豆干,它比豆腐要硬一些,有很多种形状,像长方形、正方形等。它的味道比较浓郁,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炒着吃。”
在介绍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闻气味、品尝等方式,全方位地感受不同豆制品的特点。例如,给幼儿发放小勺,让他们品尝一口豆浆,感受豆浆的味道;让幼儿用手轻轻触摸豆腐,体会豆腐的柔软质地等。
2.展示PPT中豆制品制作过程的动画或视频片段,如大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卤制成豆腐的过程,以及腐竹的制作过程等,向幼儿简单介绍豆制品的制作原理,让幼儿了解到它们都是由大豆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三、分享与讨论
1.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自己与豆制品有关的生活经历,如:“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都吃过哪些豆制品呢?在哪里吃的?和谁一起吃的?你最喜欢吃哪种豆制品?为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故事。例如,有的幼儿可能会说:“我在早餐店喝过豆浆,吃了油条,豆浆甜甜的,很好喝。”有的幼儿可能会说:“我在家里吃过妈妈做的麻婆豆腐,辣辣的,很下饭。”教师在小组间巡回倾听,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更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经历。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幼儿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可以在分享结束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当一名代表分享完自己在早餐店喝豆浆的经历后,其他幼儿可以提问:“你喝的豆浆是甜的还是咸的?”或者分享自己对豆浆不同口味的喜好:“我喜欢喝咸豆浆,里面有油条碎和葱花,可香了。”教师在旁边引导幼儿进行互动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豆制品知识问答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豆制品知识问答卡片”,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知识问答游戏。我会拿出一张卡片,上面有一个关于豆制品的问题,你们谁知道答案就举手回答,答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哦。”
2.开始游戏,教师依次出示卡片,如“豆腐脑是用什么凝固而成的?”“豆干是怎么做出来的?”等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抢答。对于答对的幼儿,教师给予小贴纸奖励,并表扬其聪明好学;对于答错或不知道答案的幼儿,教师耐心讲解正确答案,帮助幼儿巩固豆制品知识。
五、总结与拓展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中认识的各种豆制品及其特点、营养价值,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豆制品,谁能来说一说豆腐是什么样子的?豆浆有什么营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强化幼儿对豆制品的认知。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道豆制品美食,如亲子共同完成一道豆腐炒菜或自制豆浆,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回园后与其他幼儿分享。同时,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其他与豆制品相关的事物,进一步拓展幼儿对豆制品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延伸:
1.在图书区投放更多关于健康饮食、豆制品知识的绘本和图书,如《豆豆家族大集合》《健康饮食之豆制品的奥秘》等,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和探索,丰富幼儿的饮食文化知识。
2.开展“豆制品创意美食制作”活动,让幼儿分组利用各种豆制品制作创意美食,如豆腐沙拉、豆浆布丁、腐竹卷等。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食材搭配和制作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心得。通过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豆制品的多样性和美味。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东南小圆
游戏材料:万能工匠、轮胎车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各类绘本故事书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安静耐心的进行阅读;
2.尝试通过图片复述故事的内容。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