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同曦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同曦园区

课题:第十六周(2024.12.16—2024.12.20)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周佳丽

2024.12.16—2024.12.20 第十六周

下午班——

12月1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提胯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提胯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1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我不欺负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明白欺负他人是不正确的行为,了解欺负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2.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一些友好交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3.鼓励幼儿养成友善、互助、合作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亲切温和的语气讲述:“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在幼儿园里和小伙伴们相处的事情。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然后简单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同伴交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出活动主题——《我不欺负人》。

二、认识欺负行为

1.展示PPT中一些幼儿欺负他人的图片,如推搡、打骂、抢夺玩具等场景,逐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到哪些行为属于欺负行为。

2.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现一个小朋友因为经常欺负同伴而被大家疏远,最后自己感到孤单难过的情节。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视频里的小朋友为什么会被大家疏远?他心里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思考欺负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让他们能够体会被欺负者的痛苦和欺负者最终可能面临的后果。

三、讨论友好相处的方法

1.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和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比如都想玩同一个玩具,应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教师将幼儿提出的方法一一记录在黑板上,如轮流玩、一起合作玩、互相商量交换玩具等。

2.展示PPT中一些幼儿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图片,如合作搭建积木、互相分享食物、一起帮助摔倒的小朋友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小朋友的做法好不好?这样做会让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正反对比,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同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正确处理矛盾方法的认识。

四、角色扮演

1.设置几个常见的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情景,如争抢图书、排队时插队、不小心碰到对方等,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前,教师先和幼儿一起回顾情景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在该情景中如何运用友好相处的方法解决问题。

2.幼儿表演时,教师在一旁仔细观察,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讨论。针对表演中幼儿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恰当进行分析,如有不恰当的地方,引导幼儿一起思考如何改进,再次进行表演,直到幼儿能够正确运用友好的方法解决矛盾为止。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往技能。

活动延伸:

在班级的语言区投放更多关于友好相处、解决矛盾的故事书和绘本,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和讲述,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友好交往的理解和认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提胯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提胯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1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冬天是什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鼓励幼儿学说散文诗中的语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发展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幼儿感受冬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同时展示一些冬天的雪景图片,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画面,然后提问:“小朋友们,刚刚你们在脑海里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呀?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引出活动主题——冬天,接着教师说:“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关于冬天的散文诗,名字叫《冬天是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

1.教师播放散文诗《冬天是什么》的音频,同时展示配套的图文PPT,让幼儿完整地欣赏散文诗。欣赏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散文诗里都提到了冬天的哪些东西呀?”引导幼儿回忆散文诗的内容,初步了解散文诗的大意。

2.再次播放散文诗音频,这一次教师分段播放,并在每段播放后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例如,第一段中提到“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青蛙啊,刺猬啊,熊啊,蛇啊,都不见了。”教师展示冬眠动物的玩具模型,提问:“为什么这些动物都不见了呢?它们去哪里了呢?”让幼儿理解动物冬眠的现象,并学说这一段散文诗中的语句;第二段提到“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教师展示雪花模型和冰块,让幼儿感受雪花和寒冷的冬天,引导幼儿学说“满天飘起了雪花”“大地变白了”等语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逐步深入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三、朗诵散文诗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散文诗,教师朗诵一句,幼儿跟着朗诵一句,朗诵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模仿自己的语气、语调、节奏,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例如,在朗诵“冬天是个魔术师”时,声音可以稍显神秘;朗诵“他‘呼’地一吹”时,可以做出吹气的动作,同时语调稍重且拉长音,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散文诗的情感。

2.采用多种朗诵形式,如分组朗诵、男女幼儿对诵、个别幼儿朗诵等,增加朗诵的趣味性,同时也给每个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提高幼儿朗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朗诵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朗诵得真有感情,声音也很响亮”“这一组小朋友配合得非常好”等,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拓展与想象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散文诗里说冬天是个魔术师,那你们觉得冬天还会像什么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冬天像个白色的童话世界”“冬天像个冷酷的巨人”等,教师对幼儿的创意回答给予肯定和赞扬,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根据自己对冬天的理解和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绘画结束后,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画中的内容,如“我画的是冬天的树林,树上都挂满了雪花,像白色的花朵”,将语言表达与美术创作相结合,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更多关于冬天的绘本和诗歌集,如《雪花人》《冬爷爷,谢谢您》等,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感受冬天的美好和文学作品的魅力。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12月2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二、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律动)——《蚂蚁小兵运粮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节奏的快慢,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境,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鼓励幼儿运用身体动作、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蚂蚁运粮的过程,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蚂蚁在洞穴内外忙碌的动画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视频里这些勤劳的小蚂蚁在做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从而引出活动主题——蚂蚁小兵运粮忙。

二、音乐欣赏与感知

1.教师播放《蚂蚁小兵运粮忙》的乐曲,让幼儿安静地倾听,同时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和节奏变化,如乐曲开头节奏稍慢,表现蚂蚁们在洞穴中休息或商量运粮计划;中间部分节奏加快,体现蚂蚁们出洞寻找粮食并忙碌搬运的情景;结尾部分节奏又逐渐放缓,代表蚂蚁们运粮成功回到洞穴。听完乐曲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听了这首曲子,你们觉得小蚂蚁们在运粮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再次播放乐曲,教师展示与乐曲节奏匹配的图谱,图谱中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条表示乐曲的快慢节奏,如用波浪线表示缓慢的节奏,用密集的小点表示快速的节奏等。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跟随乐曲节奏进行拍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乐曲节奏的感知和理解。

三、身体动作表现

1.教师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情境,创编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如双手放在头顶模仿蚂蚁触角、弯腰屈膝模仿蚂蚁行走、双手交替向前做搬运动作等,示范给幼儿看,并带领幼儿跟随乐曲进行动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己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蚂蚁运粮的过程,如有的幼儿可能会创编出蚂蚁发现大粮食时高兴地跳跃动作,或者几只蚂蚁合作搬运大粮食时的相互配合动作等。

2.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一组幼儿表演时,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动作是否与乐曲节奏匹配、是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蚂蚁运粮的情景等,教师对幼儿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

四、打击乐演奏

1.教师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沙锤等,并示范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在乐曲中所表现的节奏型。例如,木鱼可以在乐曲缓慢部分用较慢的节奏敲击,模仿蚂蚁在洞穴中的安静氛围;响板可以在乐曲节奏加快部分用快速的节奏拍打,表现蚂蚁们忙碌运粮的脚步声;沙锤则可以在乐曲高潮部分轻轻摇晃,营造出热闹的运粮场景。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分组进行打击乐演奏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的节奏和自己对蚂蚁运粮情境的理解,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出相应的节奏,在演奏过程中,鼓励幼儿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演奏声音,相互配合,保持整体演奏的和谐统一。练习结束后,各组幼儿进行演奏展示,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欣赏并给予评价。

五、绘画创作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蚂蚁运粮的过程,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刚刚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了小蚂蚁运粮忙的情景,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有趣的过程画下来吧!你们可以画小蚂蚁在洞穴里商量事情、出洞找粮食、搬运粮食或者回到洞穴的画面哦。”

2.为幼儿提供绘画材料,幼儿自由创作蚂蚁运粮主题绘画。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线条表现蚂蚁的形象和运粮的场景,如有的幼儿可能会画一只巨大的蚂蚁背着一颗比它身体还大的粮食,旁边还有几只小蚂蚁在帮忙;有的幼儿可能会画蚂蚁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狭窄的小路上搬运粮食等。绘画完成后,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和创意。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与蚂蚁或其他小动物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毛绒球等,鼓励幼儿继续创作以小动物生活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如蚂蚁的家园、蚂蚁搬家等立体场景作品,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