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同曦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同曦园区

课题:2024.12.2—2024.12.6 第十四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三班  孙欣悦

2024.12.2—2024.12.6 第十四周

上午班——

12月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空地

游戏材料:大帐篷、野餐垫、露营装备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整体与部分》

活动目标:

1.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认识到一个整体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

2.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型拼图、整体与部分的图片卡片、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讲述小蚂蚁搬家的故事,故事中蚂蚁们需要将一块大食物分解成小块,然后一起搬运回家。通过故事,引出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吗?

(二)拼图游戏

分发积木或拼图给幼儿,引导他们尝试将小块拼接成完整的形状或图案。

师:这些小块是什么?它们是怎么组合成这个整体的?

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个整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部分会怎样,并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拼图经验,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图片配对游戏

教师分发整体与部分的图片卡片给幼儿,每张卡片上要么是一个完整的物体,要么是该物体的一个部分。

幼儿需要找到与之配对的卡片,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张卡片上是完整的蛋糕,另一张卡片上是蛋糕的一片切片。

配对完成后,教师请幼儿分享他们的配对理由,进一步加深对整体与部分概念的理解。

(四)观察与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讨论它们是否也可以被看作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桌子是由桌面、桌腿组成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空地

游戏材料:大帐篷、野餐垫、露营装备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捉迷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的跑、跳、躲闪等身体动作,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增强对空间位置的理解,学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和躲避;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轮胎、单元桶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

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如头部、肩膀、手臂、腿部等部位的旋转和拉伸,以及简单的跳跃动作。

(二)游戏规则

1.游戏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捉迷藏,并解释游戏规则:一部分幼儿扮演“寻找者”,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躲藏者”。躲藏者需要利用轮胎和单元桶作为藏身之处,而寻找者则需要找到所有躲藏者。

2.规则说明:躲藏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藏身之处,不能超出场地范围。寻找者不能推搡或伤害躲藏者,只能用手触摸来确认是否找到。游戏结束后,双方角色互换。

(三)一起捉迷藏

1.第一轮游戏:

教师先示范如何躲藏和寻找,确保幼儿理解规则。

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寻找者,另一组扮演躲藏者。

游戏开始,寻找者开始寻找,躲藏者则利用轮胎和单元桶藏身。

当所有躲藏者都被找到后,或规定时间结束,双方角色互换。

2.第二轮游戏:

根据第一轮游戏的情况,教师可以调整场地布局或增加难度,如增加轮胎和单元桶的数量,或缩短寻找时间。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藏身方式和寻找策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四)放松活动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帮助幼儿恢复体力。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乐高室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不同积木进行拼搭,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感受游戏的快乐,乐于与同伴进行游戏。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五、晨间自主活动

4.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5.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6.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六、自主游戏

3. 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4.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空地

游戏材料:大帐篷、野餐垫、露营装备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七、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八、主题活动

社会(安全)活动——《安全小乘客》

活动目标:

1.知道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事项;

2.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

3.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愿意遵守交规。

活动准备:

PPT、“这样坐车对不对”插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激趣,引导幼儿回忆乘坐校车时自己在车上做过的事。

师:你们平时是怎样来幼儿园的?

师:校车上能不能做这些事呢?

小结:乘坐校车这类型公共交通工具时有些事能做,有些事可能会造成危险,就不能做。

(二)交通小判官

出示图片“这样坐车对不对”,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

1.出示图片1。

师:他们是怎样上校车的?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出示图片2。

师:上车找到座位后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出示图片3。

师:校车开动了,小朋友拿着尖尖的玩具在玩,这样对吗?为什么?能在车上吃东西吗?为什么?头和手能伸出窗户外面吗?为什么?

4.出示图片4。

师:校车到站要下车了,应该怎样下车呢?

小结:乘坐校车时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也能保护他人的安全。

(三)安全小乘客

师幼一同玩乘校车游戏,巩固幼儿关于乘车的规则与注意事项。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老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乘客上车之前要说“暗号”,“暗号”就是幼儿说一条自己知道的乘车规则或注意事项,说不出的幼儿可重复前面幼儿说的内容。游戏过程中若有幼儿违反规则:不说“暗号”上车或者上车之后不遵守乘车规则,则该幼儿就不能继续游戏。

2.师幼一起游戏,巩固幼儿的相关经验。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空地

游戏材料:大帐篷、野餐垫、露营装备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套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合作,培养初步的团队协作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积木、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进行简单的肢体伸展运动,头部、肩膀、手腕、膝盖等部位的转动和拉伸,为游戏做准备。

(二)游戏介绍

教师向幼儿展示积木搭建的简易目标物(小塔、小房子等),并解释游戏规则,幼儿需手持呼啦圈,站在一定距离外,尝试将呼啦圈套在目标物上。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推挤、保持适当距离等。

(三)套圈游戏

1.分组进行,每组轮流尝试套圈,先让幼儿自由练习,感受手眼协调的重要性。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调整姿势。

2.设定比赛环节,每轮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赛,成功套中目标物的幼儿所在小组可获得积分。设置不同难度的目标物,增加游戏挑战性。

(四)放松活动

进行简单的放松操,帮助幼儿从游戏中逐渐平静下来。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牙刷、牙齿模型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刷牙齿。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12月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三、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空地

游戏材料:大帐篷、野餐垫、露营装备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角色头饰、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让幼儿学习如何放图书,懂得爱护图书。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