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同曦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同曦园区

课题:第十四周(2025.5.12—2025.5.16)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刘孟婷

2025.5.12—2025.5.16 第十四周

上午班——

5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马克笔、颜料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被拒绝了没关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被拒绝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知道被拒绝了不要伤心、生气,要正确面对。

2.引导幼儿学习被拒绝后的积极应对方法,如理解他人、尝试其他办法、寻求帮助、自我调节情绪等,提升心理韧性。

3.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营造包容、理解的同伴交往氛围。

活动准备:

制作包含同伴交往中被拒绝情景(如想一起玩游戏被拒绝、想借玩具被拒绝)、积极应对方法(理解对方、换种方式、自我安慰)的PPT,以及准备情绪卡片(开心、难过、生气、平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PPT首页,展示一个小朋友想和同伴一起玩游戏,却被摇头拒绝,满脸失落的画面,提问:“小朋友们,看看他怎么啦?你们有没有被别人拒绝过,心情是怎样的呀?”引出活动主题,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感受被拒绝的情绪。

二、认识被拒绝的正常性

1.切换PPT,展示更多同伴交往中被拒绝的情景(想加入绘画小组被说“我们不想和你一起画”、想借故事书被回“我还要看,不借”),讲解:“在和小朋友一起玩、交流的时候,有时候会被拒绝,这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是很常见的,很多小朋友都遇到过。”

2.请幼儿分享自己被拒绝的经历,如“我想和明明一起搭积木,他说不想和我搭”,教师给予共情回应“被拒绝的时候,心里肯定不好受”,让幼儿知道被拒绝是普遍存在的,减少孤独感。

三、学习积极应对方法

1.展示PPT中被拒绝后的积极应对方式:

-理解他人:呈现小朋友被拒绝后,心里想“他可能现在不想玩,没关系”的画面,讲解“有时候别人拒绝我们,不是不喜欢我们,可能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想先做完自己的事,我们要理解”。

-尝试其他办法:展示被拒绝后,小朋友换个游戏邀请同伴、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情景,讲解“被拒绝了,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办法,找其他小朋友一起,或者换个游戏,说不定就能开心玩啦”。

-自我安慰与调节:呈现小朋友被拒绝后,深呼吸、对自己说“没关系,我可以自己玩一会儿,等下再找朋友”的画面,讲解“我们也可以自己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被拒绝没什么大不了的,先开心做自己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寻求帮助:展示小朋友找老师、班长倾诉,寻求建议的情景,讲解“要是心里特别难受,也可以找信任的大人、小伙伴说一说,他们能帮我们想办法”。

2.请幼儿结合情绪卡片,模拟被拒绝后的情绪变化和应对,如拿到“难过”卡片,表演被拒绝后难过,然后通过深呼吸、自我安慰,换成“平静”卡片,教师引导“你看,这样做心情就变好了”。

四、情景模拟实践

设置情景模拟游戏,播放PPT中不同的被拒绝情景(如想一起玩拼图被拒、想加入跳绳队伍被拒),请幼儿分组进行应对演练,其他幼儿观察评价,如“他被拒绝后,理解对方可能在忙,然后去邀请其他小朋友,做得真棒,这样就又能开心玩啦”。

五、总结与鼓励

总结被拒绝是正常的,以及应对被拒绝的好办法,鼓励幼儿在以后遇到被拒绝时勇敢面对,如“以后再遇到被拒绝,别害怕、别伤心,记住我们学到的办法,相信你们都能开心交朋友”,同时表扬幼儿在分享、演练中展现出的积极态度。

活动延伸:

1.在班级设置“被拒绝应对角”,投放各种被拒绝情景卡片、情绪卡片,幼儿可随时抽取进行应对练习,巩固积极应对策略。

2.开展“拒绝与接纳”主题绘画活动,幼儿画出自己被拒绝或拒绝别人的情景,以及后来的解决办法,制作成“情绪故事画册”,在班级分享交流,加深对人际交往中拒绝与接纳的理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东边长廊

游戏材料:跑酷组合、梯架组合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能大胆进行尝试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跑酷组合和梯架组合进行搭建赛道;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乐高室

材料:乐高室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搭建现象。

2.对搭建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5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美丽的大海》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广阔,认识大海的基本特征(如蓝色的海水、海浪、沙滩、海洋生物),能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大海的场景。

2.通过欣赏图片、故事聆听、创作表现等活动,提升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感知力和艺术创造力,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大海的美和自己的创作思路。

3.激发幼儿对大海、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初步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海风景的高清图片、视频(包含海浪、沙滩、海洋生物);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手工材料(蓝色黏土、贝壳、彩沙、塑料小海洋生物模型);海洋污染危害的简单图片(如海洋垃圾、石油泄漏)。

2.经验准备:幼儿通过图书、电视等对大海有初步认知,或有去过海边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走进美丽的大海”

1.播放大海波涛汹涌、海浪拍岸的视频,提问:“小朋友们,这是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如“是大海,有蓝色的水”“海浪在哗哗响,还有沙滩”,感受大海的广阔与声音,开启活动。

2.展示大海风景图片(阳光沙滩、五彩贝壳、游动的小鱼),提问:“大海美不美?你觉得大海哪里最美?”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大海美的感受,如“沙滩金黄的,踩上去软软的”“海水蓝蓝的,像一块大玻璃”,激发对大海的喜爱。

二、认识大海的特征

1.图片欣赏与讨论:

逐一展示大海不同元素的图片,如蓝色海水、层层海浪、金黄沙滩、贝壳、海鸥、小鱼、海豚等,引导幼儿观察:“海水是什么颜色?海浪怎么动的?沙滩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大海的特征——蓝色的海水、不断涌动的海浪、松软的沙滩、多样的海洋生物。

结合图片讲解:“大海里的水因为太阳和天空的映照,看起来蓝蓝的;海浪会一波一波地往岸边跑;沙滩上有漂亮的贝壳,是大海送给我们的礼物;还有好多小鱼、海豚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它们是大海的孩子。”

2.故事联想:

教师讲述简单的海洋故事《大海的一天》:“早上,太阳升起,大海醒了,海浪轻轻拍着沙滩,贝壳在沙滩上晒太阳;中午,小鱼们在海水里游来游去,找食物吃;晚上,月亮出来,大海变得静静的,准备睡觉啦。”让幼儿闭上眼睛联想大海的场景,加深对大海特征和氛围的感受,提问“你想到的大海晚上是什么样”,鼓励创意表达。

三、创作表现——“我心中的大海”

1.创作形式介绍:

提供绘画和手工两种创作形式,让幼儿选择:

绘画:用水彩笔、油画棒画出大海的场景,如蓝色的海水、金色沙滩、游动的小鱼,可添加太阳、云朵等。

手工:用蓝色黏土做海水,彩沙铺沙滩,贝壳、塑料海洋生物模型布置海洋场景,创作立体的大海。

教师示范简单创作技巧,如“画海水可以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现海浪的层次”“用黏土搓成条,做出海浪的形状”,启发幼儿创意。

2.幼儿创作:

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开始创作“我心中的大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创意,如“你的大海里有彩虹鱼,真特别”“用彩沙做出了沙滩的花纹,像真的沙滩一样”,同时提醒材料使用安全(如黏土不入口、彩沙不乱撒)。

四、分享与环保引导

1.作品分享:

幼儿展示自己的大海作品,介绍创作思路:“我画的大海有很多海豚在跳舞”“我的手工大海里,小鱼在找贝壳朋友”等,锻炼语言表达,分享对大海美的诠释。

2.环保讨论:

展示海洋污染的简单图片(如沙滩上的垃圾、海水里的油污),提问:“这些大海怎么了?我们怎么保护大海?”引导幼儿思考,如“不能往大海里扔垃圾”“要爱护海洋生物,不抓它们”,培养初步的海洋环保意识,教师总结“大海给我们带来美丽和快乐,我们要爱护它,让大海一直美下去”。

活动延伸:

1.美工区深化:在美工区投放更多海洋材料(如蓝色亮片、渔网),让幼儿创作更丰富的海洋场景,如“海底世界”立体画,持续表现对大海的创意。

2.自然角探索:在自然角饲养小型海洋生物(如小海螺、寄居蟹,注意合法合规与养护),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活,记录“海洋朋友的一天”,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与爱护之情。

3.家庭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海洋纪录片,交流大海的知识;若有条件,一起去海边游玩,亲身感受大海,并用绘画、拍照记录,回园分享“我和大海的故事”,强化对大海的热爱与环保行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雨靴、雨鞋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现有材料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美工区材料、自然材料等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5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二、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美术)——《有趣的盐画》

活动目标:

1.了解盐画的创作方法(盐+胶水+颜料),能用盐和颜料创意制作盐画,表现简单图案(如花朵、动物、风景);

2.感受盐画独特的纹理效果(盐吸收颜料呈现的斑驳感),激发对创意绘画形式的兴趣,提升动手操作与色彩搭配能力;

3.体验创作盐画的乐趣,萌发对自然材料(盐)艺术运用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盐画作品图片、创作过程视频,展示盐画的独特效果,引发幼儿好奇。

2.细盐、白胶(或胶水)、水彩颜料(液体状,如红、黄、蓝等基础色)、绘画纸、画笔、调色盘。

3.教师提前制作的盐画范作(如花朵、小房子),供幼儿参考创意。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1.出示盐画作品,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有什么不一样?猜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引发对盐画材料、效果的好奇。

2.播放盐画创作视频片段,揭秘:“原来用盐和颜料就能画出这么特别的画!今天我们也来当‘盐画魔法师’,用盐变出漂亮的画!”

二、创作讲解

1.材料介绍:展示细盐、胶水、颜料,说:“这些就是我们的魔法材料,胶水画线条,盐来变魔法,颜料让画变漂亮!”

2.分步示范:

用画笔蘸胶水,在绘画纸上画出图案(如一朵花:先画花瓣轮廓,再画花蕊),提醒“胶水线条要清晰,这样盐才能‘抓住’”。

快速在胶水线上撒盐,轻轻晃动纸张,让盐均匀粘在胶水上,多余的盐倒回容器(保持桌面整洁)。

待盐粘牢后,用水彩颜料稀释(水多颜料少),用画笔轻轻点染或涂刷在盐覆盖区域,观察盐吸收颜料后呈现的独特纹理,如“看,盐把颜料吸进去,画出的线条像雪花一样!”

可示范多种图案,如花、树、小动物,启发幼儿创意。

三、幼儿创作

1.分发材料,鼓励:“选你喜欢的图案,用胶水和盐变魔法!可以画花朵、小怪兽,或者你想到的任何东西,让盐画变得独一无二!”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操作要点:“撒盐要轻轻的,颜料水别太浓,这样盐的魔法才明显哟!”;鼓励创意,如“你画的爱心盐画,染成粉色一定像糖果,试试看!”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

1.幼儿展示盐画作品,介绍:“我画的是盐画小花,蓝色的花瓣像大海里的花朵”“我做的盐画小怪兽,盐让它的身体有奇怪的花纹,好酷!”,分享创作体验与发现。

2.总结拓展:“盐和颜料一起,画出了这么特别的画!原来生活里的普通材料,也能变成艺术魔法。回家后,试试用盐和其他颜料,说不定能变出更奇妙的画!”

活动延伸:

1.科学区:开展“盐的魔法实验”,探索盐在不同液体(水、油)中的溶解情况,关联盐画创作原理,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2.美工区:提供更多自然材料(如沙子、咖啡渣),尝试创意绘画,拓展对“生活材料艺术化”的探索。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