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刘孟婷
2025.5.19—2025.5.23 第十五周
上午班——
5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预防夏季传染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水痘等)的症状和传播特点。
2.引导幼儿掌握预防夏季传染病的方法,如勤洗手、吃干净食物、防蚊灭蚊、保持环境清洁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增强幼儿夏季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制作包含夏季常见传染病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的PPT,如手足口病的疱疹表现、细菌性痢疾与饮食的关系、蚊虫传播疾病的画面,以及洗手、吃熟食、防蚊的正确做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PPT首页,展示夏天小朋友们在泳池、公园开心玩耍但也有小朋友生病的对比画面,提问:“夏天到啦,我们能开心玩,可也有‘小病菌’会出来捣乱,猜猜它们会让我们得什么病呀?”引出夏季传染病主题。
二、认识夏季传染病
1.切换PPT,展示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水痘等夏季常见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图片(如手足口病的手、足、口腔疱疹,细菌性痢疾的腹泻、腹痛表现),用简单语言讲解:“夏天天气热,这些‘小病菌’很活跃,手足口病会让我们手上、脚上、嘴巴里长小泡泡,细菌性痢疾会让我们拉肚子、肚子痛,可难受啦。”
2.继续播放PPT,呈现夏季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动画(如手足口病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水源传播,细菌性痢疾通过吃了不干净食物传播,蚊虫传播乙脑等疾病),讲解:“这些传染病会通过我们的手摸东西、吃的食物、蚊子叮咬等方式传播,所以夏天要特别注意。”
三、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展示PPT中预防夏季传染病的方法,分点讲解:
-勤洗手:播放七步洗手法步骤图,强调“夏天出汗多,手上容易沾病菌,饭前便后、玩完回来都要好好洗手,尤其是吃水果、吃饭前”,带领幼儿一起模拟洗手。
-吃干净食物:呈现吃熟食、洗净瓜果、不喝生水的画面,讲解“夏天食物容易坏,要吃煮熟的饭菜,水果要洗干净,不能喝生水,不然‘小病菌’会跑到肚子里”。
-防蚊灭蚊:展示挂蚊帐、喷驱蚊液、清理积水(蚊子滋生地)的情景,讲解“蚊子会传播疾病,晚上可以挂蚊帐,出门喷驱蚊液,还要把家里、外面的积水倒掉,不让蚊子生孩子”。
-保持环境清洁:呈现打扫房间、清理垃圾的画面,讲解“夏天细菌容易繁殖,要经常打扫房间,把垃圾及时倒掉,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干干净净”。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夏天能做到的预防措施,如“我会让妈妈给我喷驱蚊液”“我会把水果洗干净再吃”,强化记忆。
四、情景模拟与巩固
设置情景模拟游戏,播放PPT中不同夏季生活场景(如小朋友要喝生水、吃没洗的水果、在有积水的地方玩耍),请幼儿判断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喝生水不对,里面有病菌,会生病,要喝凉白开”。
五、总结倡议
总结夏季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倡议幼儿在夏天做好自我保护,如“夏天到了,我们要当健康小卫士,勤洗手、吃干净食物、防蚊子,让‘小病菌’不敢靠近我们”。
活动延伸:
1.在班级设置“夏季健康小明星”评比栏,根据幼儿在勤洗手、吃干净食物等方面的表现,每周评选“健康小明星”,激励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开展“夏季卫生大检查”,检查家里食物是否干净、有无积水滋生蚊子等,制作“家庭夏季健康清单”,拍照分享到班级群,互相学习。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东边长廊
游戏材料:跑酷组合、梯架组合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能大胆进行尝试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跑酷组合和梯架组合进行搭建赛道;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乐高室
材料:乐高室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搭建现象。
2.对搭建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5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海水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海水带来的“礼物”,如海盐、海洋生物(可食用的鱼类、贝类等)、美丽的贝壳与珊瑚等,感知海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贡献。
2.通过故事聆听、实物观察、讨论交流、创意表现等活动,提升对海洋资源的认知力和想象力,能用简单语言描述海水礼物的特点和用途。
3.激发幼儿对大海的感恩之情,培养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海盐、贝壳、珊瑚标本(仿真)、海洋生物模型(如鱼、虾、贝);海水礼物相关的科普图片、视频(海盐制作、海洋生物捕捞、贝壳工艺品);绘画工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黏土、彩纸、贝壳碎片、胶水);海洋污染对比图片(干净海滩与垃圾海滩)。
2.经验准备:幼儿对大海有初步认知,知道海水里有生物,见过食盐等海洋产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大海的神秘礼盒”
1.教师拿出一个密封的“大海礼盒”,说:“小朋友们,大海给我们准备了好多礼物,猜猜礼盒里有什么?”请幼儿轮流触摸、猜测,激发探索兴趣。
2.逐一展示礼盒中的物品:海盐、贝壳、小鱼模型,提问:“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呀?大海还能送给我们什么礼物呢?”引出活动主题。
二、认识海水的礼物
1.实物观察与讲解:
展示海盐,让幼儿观察颗粒形态,触摸感受:“这是海盐,大海晒干水分后形成的,我们做菜离不开它,尝尝味道(提前准备小量杯稀释的盐水,安全品尝)。”
出示贝壳、珊瑚标本(仿真),引导观察花纹:“这些是大海送给沙滩的礼物,贝壳可以做成漂亮的装饰品,珊瑚是小鱼的家。”
展示海洋生物模型,讲解用途:“大海里有很多鱼、虾、贝类,它们是我们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营养。”
2.视频拓展认知:
播放简短视频《海水的礼物》,展示海盐制作过程、渔民捕捞场景、贝壳工艺品制作,提问:“视频里大海送了哪些礼物?人们怎么利用这些礼物?”引导幼儿回答“盐能吃”“贝壳做项链”“鱼可以吃”等,梳理海水礼物的种类与价值。
三、讨论与创意表现
1.感恩与分享:
提问:“大海送给我们这么多礼物,我们应该怎么感谢它呢?”引导幼儿说出“不往海里扔垃圾”“爱护小鱼”等,培养感恩意识。
2.创意创作:
绘画组:用彩笔画“我收到的大海礼物”,如装满鱼的渔网、贝壳项链、海盐罐子,鼓励添加“保护大海”的元素(如禁止扔垃圾的标志)。
手工组:用黏土制作“海底宝藏盒”,用彩纸折小鱼、贝壳碎片粘贴装饰,表达对海水礼物的想象,教师巡回指导,如“你的贝壳项链有彩虹颜色,真漂亮!”
四、环保教育与总结
1.对比讨论:
展示干净海滩与垃圾海滩的对比图片,提问:“哪张图片里的大海更开心?为什么?垃圾会怎么伤害大海的礼物?”引导幼儿理解“垃圾会让小鱼生病”“贝壳被污染”,萌发环保意识。
2.制定小约定:
师生共同制定“保护大海小约定”,如“不乱扔垃圾”“告诉爸爸妈妈爱护海洋”,并在纸上画下约定内容,张贴在班级公告栏。
3.教师总结:“大海给了我们好多礼物,我们要像保护朋友一样保护它,让礼物永远美丽!”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科学区:投放海盐结晶实验材料(浓盐水、蒸发皿),观察水分蒸发后形成盐的过程,记录“盐的诞生”。
美工区:提供更多贝壳、海螺,制作“海洋礼物”主题拼贴画,或用黏土塑造海底场景,强化对海水资源的认知。
2.家庭任务:
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家里的海洋礼物”(如海盐、海鲜干货、贝壳饰品),拍照记录并带到幼儿园分享,同时讨论“如何减少海洋垃圾”,绘制“家庭环保计划”。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雨靴、雨鞋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现有材料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美工区材料、自然材料等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5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各类绘本故事书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安静耐心的进行阅读;
2.尝试通过图片复述故事的内容。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