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刘孟婷
2025.6.16—2025.6.20 第十九周
上午班——
6月1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文明养犬》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文明养犬的基本要求(牵绳、清理粪便、避让他人等),知道不文明养犬的危害。
2.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识别不文明养犬行为,能主动提醒或远离,增强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3.培养幼儿关爱动物、尊重他人的意识,促进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活动准备:
制作含文明养犬场景(牵绳遛犬、清理粪便)、不文明养犬危害(犬只伤人、污染环境)的PPT;文明养犬宣传小卡片(图文版)。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PPT中“小狗乐园”画面,提问:“小狗很可爱,可要是在外面遇到不拴绳的小狗,你会害怕吗?”引出文明养犬话题,聚焦安全与文明。
二、认识文明养犬
1.展示PPT文明养犬场景:牵绳遛犬,主人清理粪便,避让行人、小朋友,讲解“养犬要拴绳子,这样小狗不会乱跑伤人;拉了便便要清理,不然会把环境弄脏,别人不小心踩到也难受”。
2.对比不文明养犬画面(犬只乱跑、粪便不清理),提问“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问题”,引导幼儿发现“会吓到人、让环境变脏、可能咬人”,理解危害。
三、辨别与应对
1.播放PPT中不同养犬场景(拴绳/未拴绳、清理/未清理粪便),请幼儿辨别“文明还是不文明”,说明理由,如“这只小狗没拴绳,是不文明的,会吓到小朋友”。
2.讨论“遇到不文明养犬怎么办”,总结方法:远离危险犬只,告诉大人(老师、家长),或礼貌提醒“叔叔阿姨,给小狗拴上绳子吧,这样更安全”(在大人陪同下)。
四、宣传小使者
1.发放文明养犬宣传小卡片,幼儿分组设计“文明养犬标语”,如“小狗拴绳,出行安心”“便便清理,环境清新”,用绘画、简单文字装饰卡片。
2.鼓励幼儿在园区、社区(有大人带领)发放卡片,向身边人宣传文明养犬,实践“文明小使者”角色。
五、总结强化
总结文明养犬要点“拴绳、清理、避让”,强调“我们要爱护小狗,也要保护自己和他人,一起做文明小公民”,鼓励幼儿监督、宣传文明养犬行为。
活动延伸:
1.班级“文明养犬”宣传角:投放宣传卡片、幼儿设计的标语,持续强化认知;开展“文明养犬”主题绘画,制作成手册向更多人宣传。
2.家庭实践:和家长讨论家庭养犬(如有)的文明做法,或观察社区养犬行为,记录“文明养犬小事例”,回园分享,推动家庭、社区共筑文明。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1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东边长廊
游戏材料:跑酷组合、梯架组合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能大胆进行尝试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跑酷组合和梯架组合进行搭建赛道;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乐高室
材料:乐高室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搭建现象。
2.对搭建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物体与轮廓的配对》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感知物体与轮廓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特征,找到匹配的轮廓图,提升空间认知能力。
2.通过实物操作、轮廓拼图、生活场景寻找等活动,锻炼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能用语言描述“这个积木的轮廓像三角形”。
3.激发幼儿对形状匹配的兴趣,发现生活中物体与轮廓的对应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不同形状的实物(如正方体积木、圆柱体水杯、三角形饼干模具);对应形状的轮廓图卡片(画在硬纸板上);“轮廓迷宫”操作板(物体轮廓与路径结合的拼图);生活中物体轮廓的图片(如汽车、苹果、椅子)。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基本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有简单的拼图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轮廓捉迷藏”
1.教师出示一个被布遮住的正方体积木,只露出部分轮廓,提问:“小朋友们,猜猜布后面是什么?这个轮廓像什么形状?”引导幼儿根据轮廓猜测物体,引出活动主题。
2.展示轮廓图卡片,说:“今天我们要帮物体找到它们的‘影子轮廓’,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探索物体与轮廓的配对
1.实物与轮廓匹配:
分发不同形状的实物(如圆柱体、三角形积木)和对应的轮廓图卡片,幼儿分组进行匹配游戏,教师引导:“拿起积木,看看它的底面是什么形状,再找到一样的轮廓图。”
分享交流:“你是怎么找到匹配的轮廓的?这个圆柱体的轮廓和正方体的轮廓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总结“通过看物体的边和角来匹配轮廓”。
2.轮廓拼图挑战:
提供“轮廓迷宫”操作板,幼儿需要将物体模型沿着对应的轮廓路径移动,如“把三角形积木沿着三角形轮廓线放进迷宫终点”,锻炼精细动作和轮廓对应能力,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积木的每个边都要和轮廓线对齐”。
三、生活应用与创意表现
1.生活场景寻找:
展示生活中物体轮廓的图片(如汽车、苹果),提问:“这些物体的轮廓像什么?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它们的‘轮廓影子’吗?”幼儿自由寻找,如“窗户的轮廓是长方形”“时钟的轮廓是圆形”。
2.创意轮廓画:
幼儿用黑色马克笔在纸上画出实物的轮廓(教师提前准备好实物,如玩具车、杯子),再用彩笔填充颜色,制作“物体轮廓画册”,教师鼓励“画出你最喜欢的物体轮廓,看看像不像”。
四、总结与延伸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根据物体形状找轮廓,原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影子轮廓’。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玩‘轮廓猜谜’游戏哦!”
2.活动延伸::
数学区:投放更多物体与轮廓的配对卡片、立体轮廓拼图(如不同角度的正方体轮廓),深化空间认知;提供“轮廓拓印工具”(如形状模板),幼儿拓印后进行创意添画。
家庭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拍摄“家里的物体轮廓”照片,打印后剪成轮廓图,玩“亲子轮廓配对”游戏,并用照片制作“轮廓相册”回园分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1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雨靴、雨鞋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现有材料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美工区材料、自然材料等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6月2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马克笔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各类绘本故事书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安静耐心的进行阅读;
2.尝试通过图片复述故事的内容。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