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胡天乐
2024.9.9—2024.9.13 第二周
下午班——
9月9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室《小鸡咕咕》
材料:彩纸、画笔、双面胶。
活动目标:
1. 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 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彩纸,画笔,双面胶。
2. PPT
活动过程:
1. 教师向幼儿课程所需材料;
2. 教师向幼儿展示撕碎彩纸的魅力,激发幼儿创作欲;
3. 请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教师简评作品。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故事《弯弯的路,直直的路》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体会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弯路、直路在生活中的作用。
3.学习词语“绕来绕去”、“笔直笔直”。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马路”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条马路有什么不同?
2.幼儿根据自身经验谈谈走弯弯的马路和直直的马路时,我们走路的动作、姿势有什么不同?
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
二、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弯弯的路,直直的路》,引导幼儿了解弯路、直路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二段。
教师提问:汽车开上山时,在直路和弯路上分别发生了什么?直直和弯弯修的路分别是什么样的?
2.弯弯把路修到城里发生了什么?他怎么解决的呢?直直修完直路又发生了什么?
三、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三段,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结果,并感受弯路、直路的不同作用。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弯弯和直直该怎么办呢?他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呢?直路和弯路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四、播放故事视频《弯弯的路,直直的路》,引导幼儿体会相互合作的要性。
1.教师提问:可以只修弯路不修直路吗?或者只要直路不要弯路吗?
2.出示组图“弯弯和直直”,引导幼儿理解并运用词语“绕来绕去”、“笔直笔直”。
五、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找出幼儿园里弯弯的路和直直的路。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4.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5.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6.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3. 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4.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积木、纸杯、瑜伽砖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多种建构方法建构三维围合结构的物体,布局合理,结构牢固。
2.尝试使用多种建构的材料组合搭建,并根据建筑物特点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不被欺负有办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欺负行为,认识到欺负行为的危害性。
2.培养幼儿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学会友善相处,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活动准备:
1.PPT
2. 玩具,椅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播放欺负行为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看。
2.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认识到欺负行为的危害,如影响他人的心情、伤害他人的身体、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等。
二、主体活动
1. 教师向幼儿介绍PPT中的欺负人的行为,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欺负行为,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和应对欺负行为。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果你看到别人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到及时制止欺负行为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部分幼儿扮演欺负者,一部分幼儿扮演被欺负者,还有部分幼儿扮演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欺负行为的危害,并学会如何正确应对。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欺负行为的危害和如何避免欺负行为。
2. 教师鼓励大家互相尊重、友善相处。
3. 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活动评价: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理解了欺负行为的危害和如何避免欺负行为。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应对欺负行为。
活动延伸:
1.定期举行类似的活动,让幼儿持续关注和认识欺负行为的危害。
2. 教师可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
3.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欺负行为,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