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潘月
2024.12.23—2024.12.27 第十七周
上午班——
12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阳台上的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基本功能,认识阳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掌握在阳台上玩耍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保护自己。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养成遵守安全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提问幼儿:“你们家有没有阳台?你们喜欢在阳台上做什么?”引出阳台的话题。
2.展示图片:向幼儿展示阳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阳台上的环境和设施。
二、认识阳台安全隐患
1.讲解安全隐患:结合图片或视频,向幼儿讲解阳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攀爬阳台栏杆、在阳台上奔跑打闹、将身体伸出阳台外等。
2.提问互动:提问幼儿:“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三、学习阳台安全规则
1.介绍安全规则:向幼儿介绍在阳台上玩耍时需要遵守的安全规则,如不攀爬阳台栏杆、不在阳台上奔跑打闹、不将身体伸出阳台外、不随意扔东西等。
2.展示安全标识:展示安全标识卡片,让幼儿认识并理解这些标识的含义。
3.情景模拟:使用阳台模型或玩具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习和实践阳台安全规则。
四、巩固与延伸
1.学唱《阳台安全歌》:播放《阳台安全歌》儿歌音频,引导幼儿学唱儿歌,通过儿歌加深对阳台安全规则的记忆。
2.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长、孩子等),模拟在阳台上的安全行为。
五、结束部分
1.活动总结: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阳台安全的重要性,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2.安全承诺:引导幼儿做出安全承诺,如“我承诺在阳台上玩耍时会遵守安全规则,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阅读室——《大嗓门妈妈》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2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认识桂花》
活动目标:
1.了解桂花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花期以及桂花的多种用途。
2.通过观察、闻香、触摸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爱护植物、尊重自然的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话题引入:播放桂花香气的录音或展示桂花香包,提问幼儿:“你们闻到什么味道了吗?这是什么味道?”引出桂花的话题。
2.展示桂花:向幼儿展示桂花实物或图片,让幼儿初步感受桂花的美丽和香气。
二、观察与感知桂花
1.观察桂花形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桂花的形态,包括花朵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花瓣、花蕊等细节。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桂花的特征,并在观察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2.闻香识桂花:让幼儿闻一闻桂花的香气,引导他们描述桂花香气的特点,如浓郁、清新等。
3.触摸感受:让幼儿轻轻触摸桂花的花瓣和叶子,感受它们的质地和触感。
三、了解桂花的生长环境与花期
1.展示生长环境图片:向幼儿展示桂花生长环境的图片或模型,介绍桂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通常生长在南方地区。
2.讲解花期:告诉幼儿桂花的花期通常在秋季,是秋天的代表花卉之一。
四、探索桂花的多种用途
1.介绍用途:向幼儿介绍桂花的多种用途,如制作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香包等。可以展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
2.互动体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幼儿品尝一下桂花茶或闻一闻桂花香包,让他们亲身体验桂花的用途和魅力。
五、结束部分
1.活动总结: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桂花的美丽、香气和多种用途,以及我们要爱护植物、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2.儿歌学习:播放《桂花谣》儿歌音频,引导幼儿学唱儿歌,通过儿歌加深对桂花的认识和喜爱。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画笔、蛋糕盘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12月2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美轮美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