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安全制度
1、幼儿园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及运动器械的使用安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及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2、教师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登记手续。
4、定期向幼儿及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在幼儿园在危险的地方张贴醒目的安全警戒标志,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5、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
6、认真贯彻卫生防疫部门下达的有关食品卫生的规定,严把食品的进园关和食品入口关,严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7、药物必须妥善保管,吃药时要仔细核对,剧毒药品要有专人管理,并严禁放在班上。药物管理和服用应由保健医生负责。
8、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应以幼儿的安全为第一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考虑周详,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提前做好活动前的安全预案,并上报教体局批准备案。
9、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周活动,至少进行安全演习一次。
10、幼儿来离园严格实行家长接送制度,并由门卫加强管理,防止幼儿出大门走失。禁止外来人员来园玩耍、借宿。
二、安全教育制度
幼儿园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效果,为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特制定以下安全教育制度:
1、安全领导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并不定期研究幼儿园安全工作。
2、每学期对全园教职工进行一次及以上安全培训,并每半月召开一次教师会议,指导教师安全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通过网站、果果乐园报纸、家长会、宣传橱窗、和家长信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
4、通过一日活动、游戏、安全演习、参观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三、交接班制度
1、严格执行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2、教师、保育员必须按上下班时间进行交接,下一班保、教人员不到岗,上一班人员不得离开幼儿。对离岗、迟到者按考勤制度处理。
3、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必须如实反映孩子在园情况,如有特殊情况需做文字记载。
4、接班人员在接班时要清点幼儿人数,全面了解幼儿的健康、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交班老师协商解决。任何人不得推委。
5、交接班前后时段发现的意外,由规定时间的当班人负责。
6、交接班记录每学期末应上交给园领导,平时要随时抽查。
四、外出活动安全制度
1、全体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幼儿的安全负责。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外出活动万无一失。
2、实行组织幼儿集体外出活动申报审批制度,全园性的活动,要上报教体局,由主管领导审批备案后方可进行,并做好活动预案,组织和抓好师生的安全。
3、教师要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水塘和其它危险物。
4、每次活动必须事先作出计划和安排,分管领导安排后勤人员跟随照顾。
5、出发前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清点幼儿人数,检查幼儿衣物和身体。
6、行进时工作人员应时刻走在幼儿队伍的外侧和两头。
7、车辆必须要有正规的营运执照客车,上车时老师组织幼儿有秩序地上车,行车时,不能让幼儿探头手出窗外。下车时,必须有一名工作人员先下车接孩子。
8、活动时,每换一个活动地点或内容都要及时提醒幼注意安全,并清点人数。所有教职工各司其职,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幼儿的安全。
9、幼儿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结束活动。
五、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幼儿不得独自入园和回家,必须要家长亲自接送。
2、教育幼儿行走或奔跑时,手中不拿尖锐物品。
3、教育幼儿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幼儿外出活动时,教师要组织好幼儿。
4、幼儿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人带领。
5、幼儿乘坐公共汽车、须在老师组织下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6、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
7、老师通过故事、儿歌、游戏、参观警察叔叔指挥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8、教职员工要加强自身交通安全法规的学习。
六、饮水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园师生饮用水的管理,确保全园师生的身体健康,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闲杂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幼儿园。
2、保证幼儿充足的饮水供应,不喝隔夜水。
3、饮用水由专人负责,专人分管,其他人不能随意注水。
4、所有饮用水具、餐具要定时清理、定期消毒,保育员下班之前清洗保温桶。
5、幼儿进餐、饮水或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
6、水瓶等用具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7、教育幼儿不饮用生水。
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在厨房及各楼道口配置消防灭火器,并定期请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更新。保证各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2、总务主任为消防安全责任人,所有教职工均为义务消防园。
3、定期向教职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讲座,传授消防安全知识,并组织参观和消防演习活动,教职工人人学会使用灭火器。
4、组织开展消防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掌握粗浅的消防安全知识。
5、幼儿园内严禁吸烟,严禁幼儿玩火、玩电以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并严把入园关,严禁幼儿带危险物品入园。
6、定期检查幼儿园用电线路以及煤气、电器等器材的使用安全,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请有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解决。
7、厨房由后勤主任专门管理,每天检查液化气罐、电器及厨房用火安全,并做好台帐记录。
8、每天行政值班人员对活动室、幼儿卧室的用电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9、每年组织一次及以上疏散演习活动,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向园领导汇报,万一发生火灾,首先应迅速组织幼儿按园定的路线进行疏散,严禁组织幼儿参加救火行动。
八、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制度
为了切实落实我园的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园安全工作检查,确保我园的安全工作做好。
2、职责明确,切实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每个教师负责每天检查班级的安全情况(电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体的使用情况;环境安全隐患等);保育员负责检查班级的卫生、午睡室的安全卫生;门卫检查大型玩具安全;食堂人员每天来园、离园必须做好食堂安全卫生检查,以确保食堂无任何隐患存在。后勤人员检查办公室安全情况。园安全领导小组则作定期与不定期抽查。
3、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各负责人对自己所负责的范围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园领导小组汇报,同时发动全园每位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关心幼儿园的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汇报。
4、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安全检查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全园性的安全普查,同时有园分管领导等作不定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决。
5、开发家长资源,接受各方监督。检查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各负责人不得弄虚作假,要如实汇报工作,接受领导的检查。同时发动家长资源,关心幼儿园,监督幼儿园的卫生安全工作。
九、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教师当班期间一律不得擅自离岗,如需上厕所可托人暂管(其它事情不可)。如因离岗等失职出现事故,一切责任当事人自负。
2、对因体罚或因此造成的事故,当事人承担所有责任。
3、凡须送医院治疗(习惯性脱臼除外)均属事故,幼儿走失后又领回或独自离园也属事故。
4、凡出现事故,当事人当年均不得评优。
5、所有幼儿园物品不得私自借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园长同意,如有损坏或遗失,由该物品的保管人追赔。本园教职工所借物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6、物品保管人员因主观不慎造成物品损坏、霉变、遗失、被偷等情况,按物品价值80%赔偿。
7、各班保持清洁、卫生。教具、玩具、餐具按期消毒、清洗,被子勤洗勤晒,按照一类园标准严格执行,缺少一次,保育员扣4元。
8、平时检查、发现幼儿拖鼻涕、指甲长、拖鞋带、掉裤子及时予以记载,参与期终和年终的考核。
9、购进食品要经保健医生验收,如果进变质和“三无”食品时,采购员自付往返路费,第二次出现视为事故处理。如幼儿吃到变质食品,而造成后果,要追究保管员、保健医生、分管主任和园长的责任。根据后果的轻重罚款50——1000元。
10、饭菜内吃到脏物或危险物品,饭菜糊、生、苦现象扣除当事人安全奖,食堂负责人安全奖的二分之一。发现饭]菜剩余过多,造成浪费应给予处理。
11、若发现领发食品不洗手或不用食品夹,发现一次,罚款一元,分
12、发现传染病,未及时采取措施而造成传染病漫延,扣保健医生和分管领导及园长当月安全奖。
十、午睡管理细则
为有效指导、规范教师和保育员的工作,保障幼儿午睡时的安全,特拟定此细则,要求保教人员共同遵守。
指导当班教师应做到:
1、早班教师到园打开卧室窗户通风。
2、午餐后,组织幼儿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嬉戏喧闹,脚步放轻,组织上、下铺幼儿分别进入寝室;加强对上铺幼儿的管理。
3、养成幼儿按要求将上衣、鞋、裤子分别放在固定位置的习惯;
4、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冬天盖好肩部,夏天盖好肚子;
5、检查幼儿衣物,预防幼儿玩别针、扣子等小玩物上床出现伤害;
6、做好与保育教师的交接工作;
7、下午班教师根据规定及时到寝室与保育教师共同做好幼儿起床工作,特别是上铺幼儿的下床。
保育教师应做到:
1、12:30分前完成班级卫生及其他工作,到卧室值班,并与教师做好交接。
2、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冬天盖好肩部,夏天盖好肚子;
3、执行半小时巡查制度,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4、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制脱落钮扣,看睡要坚守岗位,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或做私活、看书、打瞌睡等;
5、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应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6、定时晾晒垫絮,并定时通知家长清洗被套、床单、枕头,根据季节及时更换厚、薄被。
7、提前唤醒上铺幼儿。与下午班教师共同做好幼儿的起床工作;
8、逐个检查幼儿服装,整理幼儿床铺。
9、保育教师下班前关上门窗。
十一、幼儿进餐管理细则
为保障幼儿安全、科学进餐,制定本细则。
当班教师应做到:
1、进餐前半小时安排安静活动,饭前不批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