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2023.10.23—2023.10.27 方一蕙第八周备课

上午班——

10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安全:《预防秋季传染病(二)》

活动目标:

1.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提高防范意识。

2.  初步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

3.  掌握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及感染后的处理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晨间检查”图片;“手足口病”组图;“狡猾的病毒”组图;“手足口病的防治”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晨间检查”,师幼交谈,引出手足口病。

——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朋友来到幼儿园,要先做什么呢?(排队进行晨间检查)

——晨检时,医生老师会摸摸我们的额头,看看小手和嘴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检查有没有剪指甲、有没有生病、有没有带玩具和危险品……)

小结:每天早晨入园,医生老师会为小朋友们检查身体,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不舒服的地方。

(二)出示组图“手足口病”,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

——豆豆在晨检时发现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我们快去看看吧。

1.出示组图“手足口病-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豆豆的身上长了什么?长在了哪些地方?

——你知道豆豆是怎么了吗?

小结:原来豆豆得了手足口,手足口可能会让我们的手、脚、嘴巴、背、屁股等各个位置长小红泡泡,这些小泡泡和米粒差不多大,感觉不痛、不痒,也不会结疤。如果身上出现这样的小红泡泡,就有可能是得了手足口。

2.出示组图“手足口病-2”,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其他症状。

——你们之前有得过手足口吗?

——得了手足口,我们的身体还有哪里会难受呢?

小结:手足口病会先让我们的身体感到不舒服,可能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喉咙痛等症状,还有可能会不想吃饭、感觉没精神,之后身上的一些地方,比如手、脚、嘴巴,就会长出小红泡泡。

(三)出示组图“狡猾的病毒”,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手足口病的的传播途径。

——豆豆为什么会得手足口呢?一起去看看他周末都做了什么吧。

1.出示组图“狡猾的病毒-1”,引导幼儿知道手足口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

——豆豆和得了手足口的牛牛一起玩,牛牛身上的病毒是怎么传给豆豆的?

小结:手足口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当得了手足口病的人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病毒会随着口水或飞沫散发到空气中,如果我们呼吸了这些空气,就有可能被传染。

2.出示组图“狡猾的病毒-2”,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直接传播方式。

——这回病毒又会怎么传播呢?

小结:接触手足口病人的时候,我们的身上可能也会粘上病毒,如果用带病毒的手摸鼻子或者嘴巴等地方,病毒就有可能跑进我们的身体里,让我们生病、难受。

3.出示组图“狡猾的病毒-3”,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间接传播方式。

——狡猾的病毒还会藏在哪里呢?

——病毒还可能藏在手足口病人接触过的东西上,如果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碰了带有病毒的物品后不洗手,也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四)出示组图“手足口病的防治”,鼓励幼儿分享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了解感染后的处理方式。

——每年的夏天和秋天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病毒会趁小朋友抵抗力变弱的时候,攻击我们的身体,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己呢?

1.出示组图“手足口病的防治-1”,引导幼儿了解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提高防范意识。

——疫苗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记得按时接种手足口疫苗,给身体穿上一层坚固的盔甲吧。

——勤洗手也是预防手足口很重要的一步,还记得七步洗手法吗?一起来试一试吧!

——当你想咳嗽或打喷嚏时,记得用纸巾或手臂遮挡,这样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

——增强体质,坚持锻炼身体,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也十分重要。

——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少去人多、密闭的地方,在室内时要经常开窗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

2.出示组图“手足口病的防治-2”,引导幼儿了解感染手足口后的处理方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手足口。

——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不害怕,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尽快去看医生。如果真的得了手足口病,应该居家休息,提醒爸爸妈妈做好隔离与消毒;同时吃一些有营养、比较软的食物,提高抵抗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对抗病毒。

小结: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传播,但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就能很好地预防它。如果我们不小心感染了手足口病,也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隔离,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阅读区(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

2.  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3.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毛毛虫》

一、音乐游戏:《毛毛虫》

活动目标:

1. 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 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 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毛毛虫图片,苹果相关图片,毛毛虫啃苹果音效,《毛毛虫啃苹果》动画,《毛毛虫啃苹果》歌曲音频、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播放音频,引导幼儿猜测。

——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

——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二)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123变苹果”。

1.毛毛虫这么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我们小朋友就变成苹果送给它。来!不同的小朋友变成不同的苹果!

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造型。

——1,2,3,变!

(三) 播放歌曲《毛毛虫啃苹果》,引导幼儿欣赏。

1. 播放动画视频,引导认真观看。

——毛毛虫还喜欢啃各种苹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毛毛虫啃了几个苹果?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

2.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并播放对应的歌曲段落。

——毛毛虫是怎么咬小小苹果的?毛毛虫是怎么咬大大苹果的?毛毛虫是怎么咬红红苹果的?毛毛虫是怎么咬绿绿苹果的?

(四)再次播放动画,引导幼儿学唱。

1.再次播放动画视频,请幼儿认真欣赏。

——毛毛虫是用什么节奏啃苹果的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2.出示图谱,幼儿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

3.请幼儿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

(五)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要变的苹果,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六)播放课件,引出毛毛虫变蝴蝶,活动结束。

——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

二、体育游戏

(一)《水果蹲》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各类水果名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6.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一些时令水果,与幼儿交谈有关水果的知识经验。

2.准备实物水果和水果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 以律动《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二) 品尝水果

1.出示水果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品尝水果。

2.个别提问,边出示卡片: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样?你还吃过其他什么水果?

(三)教师示范念读,幼儿学念儿歌“水果蹲”几遍。

(四)教师介绍游戏“水果蹲”玩法,规则:

1.幼儿戴上胸卡扮演各种水果宝宝。

2.幼儿听老师口令念儿歌,并根据内容做下蹲动作玩游戏。

3.不符合儿歌内容做动作的幼儿就淘汰出局。

4.提醒幼儿要记住自己是扮演什么水果宝宝。

(五)幼儿玩游戏。

1.请能力强的幼儿戴上水果胸卡游戏。

2.幼儿戴上水果胸卡按儿歌内容玩游戏,老师及时提出游戏中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3.幼儿分组念儿歌玩游戏。

4.增加水果品种,幼儿自选水果胸卡听口令儿歌玩游戏。

5.幼儿自由分组玩游戏。

(二)《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

1. 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动作。

2. 能手脚自然协调的向指定方向爬行。

3. 积极参加体育游戏,感受小蚂蚁完成搬豆任务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材料准备:沙包若干、篮子四个、攻门两个、爬行垫两块。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 导入游戏情境。

——小朋友,今天跟方老师来玩一个游戏,你们是小蚂蚁,我是蚂蚁妈妈,天气真晴朗,小蚂蚁们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2. .播放音乐,教师和孩子一起做热身运动。

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幼儿自由探索爬的动作

——小蚂蚁我们的身体都运动开来,我们要来学本领了,看见前面的大城堡了吗?我们爬过草地去看一下吧!

(二)教师示范,重点强调跪在垫子上,手掌掌心撑在垫子上,与肩同宽,眼睛看着前方,朝着目标爬。

(三)幼儿个别、集体练习爬的动作。

游戏《小蚂蚁运粮》,巩固手膝着地爬的动作要领

——蚂蚁宝宝真厉害,本领都学会了,冬天到了,我们要去寻找粮食过冬了,现在我们要到把河对岸的粮食运回来,下面要听清楚游戏要求了,找到粮食的时候,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运一袋粮食,多了爬不动的,记住了吗?在粮食的过程中会有困难,我们要勇敢,我们要先走过独木桥,再用“妈妈”教你们的本领爬过草地,穿过山洞,才能找到粮食,然后把粮食运回家。蚂蚁宝宝们,出发啦!

游戏方法:小蚂蚁排好队,先走过独木桥,爬过“草地”,穿过“山洞”,然后把粮食运回家。

游戏规则: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运一袋粮食。

活动结束

(四)活动结束

庆祝小蚂蚁完成运粮任务,感受喜悦的心情。

——蚂蚁宝宝运回来了这么多食物,这个冬天我们就会过的很丰盛了,蚂蚁宝宝们真棒,给你们点个赞!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10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吹泡泡》

活动目标:

1.  练习听信号做指定动作。

2.  培养观察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3.  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吹泡泡玩具若干。

2.  环境准备:宽阔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吹泡泡,激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呀?那老师来吹一吹泡泡,你们仔细看泡泡。等会儿我会请你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二)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泡泡。

——泡泡五颜六色,而且是圆圆的,可漂亮了,今天,我们来做个吹泡泡的游戏。我们也来做一个又大又圆又漂亮的泡泡好不好?

(三)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

教师和幼儿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必须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形队。边走边念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重复几遍后教师说:“泡泡飞高了。”幼儿两臂上举。教师说:“泡泡飞低了。”幼儿原地下蹲。重复数次。教师又说:“泡泡破了!”幼儿发出“啪”的声音,同时四散地跑开。听教师说:“吹泡泡了!”大家又拉成圆圈站好,

教师要严格要求幼儿要把圆圈拉得又大又圆。

(四)游戏重新开始。教师可以适当让幼儿多玩几次。

(五)结束活动

1. 评价幼儿表现,为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 放松整理。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生活区、阅读区、科学区、益智区、美工区(美术室)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这是谁的手和脚》

活动目标:

1.  认识不同动物手脚的外形特征。

2.  了解不同动物手和脚的功能。

活动准备:

1.  课件准备:“动物”组图。

2.  纸面教具:《连一连》。

3.  材料准备:笔。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手脚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我们的小手和小脚长什么样?

——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小结:我们的每一只手和每一只脚都有五根指头。小手可以用来做手工、玩玩具等;小脚可以用来走路、跑步等。

(二)出示组图“动物”,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手和脚的外形特征与功能。

1.出示组图“动物-1”,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手和脚。

——小动物的手和脚和我们的很不一样,你们都认识哪些动物的手和脚?

——你们猜,这会是什么动物的脚/手?

2.出示组图“动物-2”,引导幼儿了解动物手脚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小鸭的脚长什么样?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

——小猫的爪子上有什么?它可以帮助小猫做什么?

——猩猩的手臂看起来怎么样?可以帮助猩猩做什么?

——小鸟的爪子看起来像什么?它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本领呢?

小结:小鸭的脚掌有蹼,像小扇子,可以让小鸭在水里划行;小猫的爪子有厚厚的肉垫,可以帮助小猫跳跃;猩猩的手臂长长的,很强壮,可以让它在树上荡来荡去;小鸟的爪子细细长长的,像钩子一样,可以帮助它稳稳地站在树枝上。

(三)发放学习单《连一连》,巩固幼儿对动物手脚外形特征的认识。

——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用笔把小手小脚和它们的主人连起来。

二、体育游戏

(一)做冰块

活动目标:

1.能模仿老师动作,根据指令控制身体。

2.能自由创编动作,发号指令进行游戏。

3.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对集体游戏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健康操热身。播放健康操音乐,师幼共同做健康操热身。

2.导入:谈话导入。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出门的感觉如何,引出冰冻概念。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幼儿初步练习。教师创设情境“寒冷的冬天来了,风呜呜地刮,雪嗖嗖的下,小班的小朋友们变成了冰冻人”。

幼儿探索玩法,总结游戏规则。

2.:讲解规则,深入剖析,听口令游戏练习。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做动作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发号口令,幼儿模仿老师动作,进行原地单人游戏。找两位幼儿当老师发号口令,其余幼儿两人一组分组进行游戏。

3.:巩固提升,游戏冰冻人过小桥。幼儿自由讨论冰冻人游戏的其他玩法。教师出示小桥,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所有幼儿在黄线后面,听音乐边跳舞边走路,向小桥位置靠近,逐一排队通过小桥。

(2)过程中音乐停止,老师喊冰冻人,所有人模仿老师动作,音乐开始老师喊冰化了,游戏继续。

(3)所有人通过小桥结束游戏,过程中有乱动的幼儿请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播放音乐,幼儿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团结一心,根据口令做游戏每个动作都做得特别标准,顺利地通过了小桥,我们在平时也要团结合作,就能战胜所有困难。

(二)大球小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用脚尖踢球,掌握自己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2.感受参与游戏比赛的快乐。活动准备:皮球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一起慢跑,并适当加入一些模仿开车的动作。

(二)活动进行。

1.集中幼儿整理队形队列,将队伍变成女生组和男生组。

2.由老师准各好物品,并向幼儿讲解比赛规则,再由老师进行示范。

3.女生组和男生组进行比赛。

(三)活动结束

1.在音乐伴奏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惫中身体。

2.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器材。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10月2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艺术:《秋天的水果》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圆形展开联想,抓住水果的主要特征进行添画。

2.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水果”组图。

2.纸面教具:《水果添画》。

3.材料准备: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水果”,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说说水果的异同。

——你认识这些水果吗?

——它们长得一样吗?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这些水果的形状都是圆圆的,但它们颜色不一样,长得也不一样。苹果头上长辫子,橘子脸上长麻子,西瓜穿着花衣裳,葡萄像个小珠子。

(二)发放纸面教具《水果添画》,鼓励幼儿根据水果的主要特征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圆形展开想象。

——画纸上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这个圆形我们可以让它变成水果,想一想,它可以变成什么水果?

——我们怎样把它变成你们说的那些水果呢?

2.教师示范如何添画。

——我们可以在圆形的顶端画一条小辫子,把小辫子向圆形里面延伸一点点,再画上短短的一条线,苹果就画好啦。

——我们还可以把圆形变成其他水果,小朋友试一试。不要忘记给水果涂色。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评价。

——你最喜欢谁画的水果?

——为什么?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建构区、生活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科学室)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

2.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

3.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