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1—2023.3.15 第三周
上午班——
3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预防春季传染病》(健康)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季常见传染病。
2.尝试说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培养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图片;“春季传染病”组图;“预防传染病”组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图片“春”,引导幼儿感受春季天气特点,知道春季易发传染病。
师:春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热、闷……)
小结:春天天气炎热,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病毒等也变得更加容易滋生和繁殖。所以,春天也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二)活动展开
1.出示组图“春季传染病”,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主要传播途径及预防办法。
师:春季都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它们又有什么症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出示图片“春季传染病-手足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足口。
师:豆豆怎么了?(发烧了、长水疱了……)
师:身上哪些地方长了水疱?(手、脚、嘴巴)
3.出示图片“春季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师:贝贝的嘴巴怎么了?里面长了什么?(咽部长了水疱)
4.出示图片“春季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细菌性痢疾。
师:米娅为什么会肚子疼?(吃了隔夜的西瓜)
5.出示图片“春季传染病-传染性结膜炎”,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传染性结膜炎。
师:珊珊的眼睛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红红的;用脏手揉眼睛)
6.出示图片“春季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师:飞飞的手上为什么起了这么多红红的小点?(被蚊子叮咬的)
师:了解了这么多的春季传染病,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远离传染病呢?
师:当你感觉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这个春天,我们要做好防范,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不给细菌和病毒留机会,预防春季传染病,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四、户外体育游戏:《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123,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123,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123,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6.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7.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8.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投放塑料插塑玩具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围合、叠高技术和彩色积木搭建出花婆婆的院子。
2.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提供彩色几何形状的小积木、圆形的小花片等塑料插塑玩具等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爱卫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天冷注意不弄湿衣服。
2.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能及时回应大人的问题,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下午班——
3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彩色泡泡》
活动目标:
1.尝试自由选择色彩用印章印画,体验印画的乐趣。
2.感受大大小小圆圈的泡泡,能用多种颜色的颜料印画。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纸张,如彩色卡纸、手工纸、等。
2.固体胶,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谈话引出主题
1.教师边吹泡泡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
教师总结:泡泡啊,圆溜溜,一个个,一串串,有大的,有小的,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真漂亮。
(二)活动操作
2.示范讲解。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印章的用法:任选一个瓶盖,用手指捏着,任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把他放在纸上按一下,一个有颜色的泡泡就出现了。
3.幼儿练习。
鼓励幼儿用不同大小的印章、多种颜色的颜料印满整张画面。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们将自己桌子上的碎纸屑收拾干净。
2.表扬幼儿作品,将幼儿作品放上主题墙进行展示。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鸟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从20-25厘米的高处往下跳。
2.能听指令进行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高20-25厘米的小椅子或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热身活动。
幼儿扮演小鸟,跟着鸟妈妈(教师)一起练习飞行,双臂上下挥动,在场地慢跑。
师:小朋友们好呀!我是鸟妈妈,你们扮演小鸟跟鸟妈妈一起游戏好不好呀!我们一起练习飞行吧!
(二)热身运动:跟着儿歌练习下跳的动作。
1.请幼儿站在小椅子或平衡木上,表演小鸟站在枝头上的情景。
2.小鸟和鸟妈妈一起拍手念儿歌《小鸟做游戏》。
师:我们一起拍手学习唱“小鸟做游戏”儿歌吧!(黄鸟绿鸟站站好,拍拍翅膀轻声叫,飞呀飞呀飞到地,捉到虫儿吃个饱。)
3.念完儿歌后,请幼儿双脚并齐,轻轻从椅子上跳下、落地,注意身体的平稳;然后,在场地中做小鸟飞、找虫吃等动作。
4.幼儿听到鸟妈妈说"天黑了,小鸟要回家了"时,回到小椅子或平衡木上。游戏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
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2. 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并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参与体育运动,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上午班——
3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蚂蚁找朋友》(语言)
活动目标:
1. 观察和描述蚂蚁,鼓励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2.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对自然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蚂蚁模型或图片、放大镜、绘本《蚂蚁找朋友》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观察与讨论:
出示蚂蚁模型或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如触角、腿、身体结构等。
(二)活动展开
2.绘本阅读:
让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解一起阅读绘本,了解蚂蚁的友情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绘本中的情节和角色,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提问与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蚂蚁的特点和习性,如蚂蚁是如何找食物的、它们是怎么与同伴交流的等。
(三)总结与分享:在活动结束前,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体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户外体育游戏:《穿山洞》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钻的基本动作。
2.初步懂得轮流的含义,学会一个跟一个走,并遵守游戏规则。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一块平整的空地、小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准备活动:队列队形的练习。
将幼儿按照红、黄、蓝、绿四种小火车排成四列纵队,练习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齐。
(二)展开部分
2.组织幼儿玩游戏:钻山洞。
(1)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双手架起当山洞,可请5、6组幼儿站成一排,双手架起当山洞,其他幼儿用正面钻的方式钻过山洞。
(2)增加游戏难度:开火车。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放音乐小火车,跳快乐的火车舞。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格子画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美工区材料自由创作,掌握绘画技巧。
2.愿意动手动脑探究益智区的玩教具。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爱卫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天冷注意不弄湿衣服。
2.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能及时回应大人的问题,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下午班——
3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蜗牛穿衣服》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的身体构造和色彩
2.能够运用搓、团的技法,用粘土和棉签制作蜗牛
3.体验在活动中制作蜗牛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观察过蜗牛的经验
2.超轻黏土、棉签、卡纸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人,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昨天小蜗牛跟我说它的小伙伴们生日到了,想让小朋友们一起准备小惊喜,那我们来一起给它的小伙伴们准备手工画像吧。
(二)幼儿欣赏感知蜗牛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1.教师出示多张各种各样蜗牛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我们要给蜗牛准备画像,那蜗牛长什么样,都有什么呢?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
(三)教师示范讲解如何搓、团。
1.教师展示搓和团的动作。
2.小朋友们蜗牛的壳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在制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搓一下或团一下的技巧。老师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 是怎么搓和团的,小朋友们仔细看哦。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给幼儿分发材料并出示各种蜗牛的图片,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塑造(五)作品分享交流
2.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已制作的蜗牛。
二、户外体育游戏:《推笼球》
活动目标:
1. 练习钻、推等运动技能。
2. 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
3. 喜欢参加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篮球、标志捅。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热身。
(二)游戏讲解
1. 向幼儿展示小球,并引导他们观察和触摸小球。
2. 引导幼儿讨论小球的特点和用途,激发他们对推小球游戏的兴趣。
活动一:推小球比赛(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 在场地上设置起点和终点,并在中间随机放置几个标志物作为障碍物。
3.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推小球从起点到终点,避开障碍物。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4. 让幼儿进行几轮比赛,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
活动二:目标投掷(15分钟):
1. 在场地上设置几个目标区域(可以用彩色标志物标识)。
2. 让幼儿依次站在起点,用手推小球尽量准确地投向目标区域。
3. 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力度。
活动三:小球接力赛(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两个队伍,站成一列。
2. 第一个队员将小球推给下一个队员,依次传递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后,再传递回队伍的前面。
3. 第一个完成接力的队伍获胜。
4. 鼓励幼儿在传递小球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平衡,加强团队合作。
(三)总结活动:
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2. 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并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参与体育运动,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上午班——
3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毛毛虫出壳》(艺术)
活动目标:
1.愿意用毛毛虫出壳和走路的动作表现欢快的音乐。
2.表达对毛毛虫出壳的喜爱。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毛毛虫出壳》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春天来了,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在小树林里,有个小小的毛毛虫,(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躺在蛋里面,快要出壳啦!毛毛虫揉揉眼睛,动动手和脚,于是很快就爬出来了。它们爬出来会干什么呢?(找东西吃、找妈妈、跳舞等)
2.感受毛毛虫出壳音乐,表现毛毛虫出壳的动作。
(二)欣赏毛毛虫出壳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毛毛虫出壳时,会在蛋里干些什么?(会扭扭屁股、伸伸手腿等)
师:你们看到我这只毛毛虫出壳时做了哪些动作?(幼儿练习)
1.讨论:
我在蛋壳里先做了什么动作?后做了什么动作?
我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毛毛虫站起来了?
(音乐结束时,毛毛虫就要站起来,摆个毛毛虫钻出来的造型)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毛毛虫出壳。
师:谁想做毛毛虫呢!
3.师幼一起学毛毛虫的样子。
师:他们会了,你们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毛毛虫出壳吧!
4.幼幼一起学做毛毛虫出壳动作。
师:毛毛虫们,请你找个好朋友一起面对面的到中间树叶上来出壳吧!(播放整首音乐,和幼儿一起表演毛毛虫出壳动作,重复玩几遍)
师小结:毛毛虫们太可爱了,它们都从蛋里快乐地爬出来了。
(三)结束活动。
师:毛毛虫们,你们从蛋壳里刚出来肚子饿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吃的食物吧!(离开活动室)
四、户外体育游戏:《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2.加强腿部力量,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地垫若干,小青蛙头饰若干,插塑玩具若干。
2.环境准备:
在场地上画线,把场地分成三个区域:池塘、小河、稻田。
在池塘中分散摆放地垫,作为荷叶;在小河中有序、连续摆放2--3行地垫,作为荷叶;在稻田里随意摆放插塑玩具,作为害虫。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 小蝌蚪变青蛙。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小蝌蚪”在“池塘”里自由地游呀游,然后根据教师的指令,用肢体动作表现长出了后肢,长出了前肢,尾巴不见了,变成了小青蛙,跳跳跳,呱呱呱,跳到“荷叶”上,回到了家的情节。
(二) 展开部分
2.小青蛙学本领。在歌曲《小青蛙找家》的伴奏下,小青蛙在池塘里自由游玩,练习跳的本领,如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跳上“荷叶”、从“荷叶”上跳进“池塘”等。
小青蛙捉害虫。“小青蛙”沿着荷叶跳上河对岸、来到稻田里捉害虫,然后再游过河,回到池塘里。
(三)结束部分
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2. 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并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参与体育运动,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提供昆虫图卡、放大镜等,供幼儿观察画面细节,认识各种小虫子。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在益智区发展精细动作。
2.能大胆在音乐区展现自己。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爱卫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天冷注意不弄湿衣服。
2.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能及时回应大人的问题,做有礼貌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