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占文凤
2024.5.13—2024.5.17 第十四周
上午班——
5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我和动物做朋友》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朋友,体验交朋友的愉快心情。
2.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交朋友的方法。
3.根据画面信息猜测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想和你做朋友》绘本视频及组图;“吼吼和妙妙”图片;“吼吼交朋友”组图;“其他方法”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图片“吼吼和妙妙”,引导幼儿说说之前的交友经历,引入绘本主题。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说说之前的交友经历。
师:你有好朋友吗?他叫什么名字?
师: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呢?
小结:我们会和好朋友一起玩捉迷藏、娃娃家、搭积木,还会和他一起快乐地在操场上玩耍……有好朋友真是太开心了!(教师根据幼儿实际回答总结)
2.出示绘本图片“吼吼和妙妙”,引入绘本主题。
师:这张图片上是老虎吼吼、熊猫妙妙和熊猫奇奇。吼吼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猜一猜他想做什么?(想和奇奇妙妙一起玩)
师:原来吼吼想和奇奇妙妙交朋友,他有没有成功呢?我们一起去绘本里看看吧。
(二)分段播放绘本视频及图片《我想和你做朋友》,引导幼儿欣赏绘本,根据画面信息猜测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欣赏绘本《我想和你做朋友》P2-9。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妙妙和兔一一在做什么?(搭积木)她们搭的积木怎么样?(很漂亮、像城堡)
师:吼吼也站在一旁看她们搭积木,仔细看看他的表情和动作,猜猜吼吼可能在想什么?(也想和她们一起搭积木)
师:吼吼想和妙妙做朋友、一起搭积木。于是他想了什么办法?(做鬼脸)
师:你觉得这个方法有用吗?
(2)播放绘本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绘本P2-9的内容。
师:吼吼用做鬼脸的方式有没有和妙妙交上朋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师:吼吼想用表演鬼脸绝技来和妙妙交朋友,但是他失败了。吼吼还会用什么方法交朋友呢?我们接下去看看吧。
2.引导幼儿欣赏绘本《我想和你做朋友》P10-17。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回到家,吼吼向妈妈求助。吼吼妈妈给他提了什么建议?我们一起来听听。
师:原来吼吼妈妈的建议是,让吼吼和妙妙一起玩喜欢的玩具。第二天,吼吼带了什么玩具?(玩具大卡车)
师:吼吼举着玩具大卡车,朝妙妙跑去,但他怎么了?(吼吼摔倒了)
师:吼吼摔倒后,又发生什么事?(他把所有东西都撞飞上天了)
(2)播放绘本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绘本P10-17的内容。
师:这次吼吼和妙妙有做成朋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部分的内容吧。
师:原来吼吼不小心踩到了皮球,摔坏了大卡车,还撞飞了许多玩具。这下,妙妙还会喜欢吼吼吗?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吧。
3.引导幼儿欣赏绘本《我想和你做朋友》P18-28。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吼吼回家和妈妈讲述了今天发生的事,这一次,吼吼妈妈跟吼吼说了什么方法?(直接和妙妙说“我想和你做朋友”)
师:于是第二天,吼吼走到妙妙身边准备开口,但发生了什么事?(吼吼打嗝了)
师:吼吼打了许多的嗝,妙妙是什么反应?(跑走了)
师:妙妙跑走了,她是去做什么呢?(拿水给吼吼喝)
师:喝了水以后吼吼不打嗝了,和妙妙大声说“我想和你做朋友”。小朋友们觉得这次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
(2)播放绘本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绘本P18-28的内容。
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看这部分的内容吧。
小结:经过吼吼的一番努力,他终于和妙妙做成朋友啦,真令人感到高兴呀。
(三)完整播放绘本视频及图片《我想和你做朋友》、组图“吼吼交朋友”,请幼儿完整欣赏,回顾吼吼交朋友的方法,体验交朋友的愉快心情。
1.播放动画视频及图片《我想和你做朋友》,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体验交朋友的愉快心情。
师:让我们完整欣赏一下这个故事,看看吼吼都用了哪些方法和妙妙交朋友的呢?
2.出示组图“吼吼交朋友”,引导幼儿回顾吼吼交朋友的方法。
师:一开始,吼吼自己想了什么方法?(扮鬼脸)
师:扮鬼脸失败之后,吼吼妈妈给吼吼的建议是什么?(一起玩喜欢的玩具)
师:最后,吼吼是用什么方法和妙妙交朋友的?(对妙妙说“我想和你做朋友”)
(四)出示组图“其他方法”,引导幼儿了解交朋友的其他方法,愿意与同伴交朋友。
师:除了绘本里提到的,你还知道有哪些交朋友的好方法呢?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微笑交朋友哦。向对方先微笑,如果对方也对你微笑了,那你就交到了一个新朋友啦。
师:赞美别人可以交到朋友哦。你可以和他说“你真棒、你的裙子真漂亮呀、你的玩具真有意思。”
师:想要和他一直做朋友,还需要有礼貌哦。如果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玩具,要说“对不起”。如果朋友给你分享好吃的,要说“谢谢你”。
师:你有没有想和谁做朋友呢?快用这些方法试一试吧。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能通过观察和欣赏,初步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地进行创意和想象。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揪尾巴》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追躲的乐趣。
2.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
3,能大胆尝试彩色布条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1. 自备材料:彩色布条人手1条
2. 热身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儿手拿彩色布条,随音乐自由舞动。
师:我们用漂亮的彩条来跳舞吧!
(二)活动展开
1.大胆探索彩色布条的各种玩法。
师:我们不仅可以用彩条跳舞,还能玩很多游戏。你们试试看,可以怎么玩?
幼儿分散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游戏分享。
师:老师发现你们想出了很多不同的玩法,谁想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是怎么玩的?
师: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玩一玩吧!
教师小结:原来简单的彩条也能这么好玩,老师也有一种玩法,一起来玩一玩吧!
3.游戏:揪尾巴。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游戏玩法:幼儿将彩色布条固定到身后当作“尾巴”。幼儿自由分成两组,5-6人为一组。教师数“1、2、3”, 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四散跑开,并瞅淮机会揪老师的“尾巴”,但不得推拉,注意安全。先揪下老师的“尾巴”的一方为胜。
(2)幼儿开始游戏,并讨论:怎样不被对方揪掉尾巴,而自己却能揪掉别人的尾巴?在跑动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3)幼儿反复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用彩色布条玩了很多游戏,还知道了在相互追逐时应怎样保护自己。现在,我们把彩条小布连接在一起,变成火车开回教室吧!
二、体育游戏
(一)《开飞机》
活动目标:
1.练习双手侧平举、 进行下蹲、脚尖走、钻过山洞等的不同动作。
2.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变化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用橡皮筋系在两个大的椅子上、七把小椅子、平衡木、绘制的假山、大树,创设情境。
2.音乐《这是小兵》《碰一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飞行员训练营, 你们知道飞行员是干什么的吗?你们想当飞行员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会很多的本领,你们有信心吗?
2.让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准备接下来的训练吧(听音乐、做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在飞行员训练营,我是你们的教官,你们一定要听好我的指挥, 不能自己乱跑。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训练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2.请飞行员们开启你们的飞机,准备起飞喽!
3.指导幼儿练习飞高飞低的动作,要求幼儿掌握下蹲飞,脚尖踮起飞的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地上试飞,并提醒幼儿在飞的过程中注意听指挥,注意不碰撞。
5.穿过山洞:请幼儿说说怎样穿过山洞,穿过山洞时要注意什么?掌握要领(教师示范——个别练习——集体练习)
6.飞过树林:掌握要领,脚尖踮起飞(个别示范-集体练习)
7.飞过独木桥:鼓励幼儿勇敢的走过去。
8.整体练习:穿过山洞——飞过树林——飞过独木桥——飞回机场休息
(三)结束部分
庆祝活动——音乐游戏:碰一碰
(二)《快乐拥抱》
活动目标:
1.对玩圈感兴趣,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再快乐拥抱。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小圈若干、平衡木两组、椅子、小鼓一个。
2.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做热身活动:呼啦圈操
引导幼儿随音乐一起做操,活动身体各关节。
(二)指导幼儿玩圈。
1.请幼儿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圈的?并演示玩法,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2.引导幼儿合作玩圈。
3.指导幼儿跳单圈、跳双圈、钻圈。
(三)创设情境组织幼儿玩游戏。
1.游戏接力闯关
(1)将幼儿分为红队和蓝队。
(2)要求幼儿依次跳过呼啦圈 走过平衡木,钻过呼啦圈,敲响小鼓快速返回,拥抱接力,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位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才能出发,以最快一组为胜。
(四)放松环节
恭喜小朋友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来跳个欢庆舞吧。听音乐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5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按两种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
1.感知衣服的不同,学习将衣服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2.懂得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分一分”图片。
2.纸面教具:《分一分》。
3.材料准备:衣服筐两个;请每位幼儿带一件衣服/裤子/裙子。
活动过程:
(一)师幼讨论,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穿衣的不同。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师:我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呢?
小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气候有所不同,所以穿衣也不同,比如春天穿长袖,夏天穿短袖短裤,秋天要穿厚一点的外套,冬天要穿更保暖的衣服,我们要根据气候的变化穿不同的衣服。
(二)出示情景图片“分一分”,分发纸面教具《分一分》,引导幼儿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季节将衣服进行分类。
(1)分发纸面教具,鼓励幼儿将衣服按照季节分类。
师:这些是奇奇和妙妙的衣服,小朋友们知道哪些是夏天穿/冬天穿的吗?为什么呢?
师:一起来分一分吧!
(2)操作课件,验证猜想。
小结:夏天很热,所以夏天的衣服、裤子一般都是薄的,短的,穿起来凉快的;冬天天气变冷了,衣服、裤子一般都是长的,厚一点的,穿起来挡风、保暖的。
2.启发幼儿思考还能够如何分类。
(1)复用纸面教具,鼓励幼儿思考更多的分类方式,启发幼儿将衣服按照上、下装和性别分类。
师:奇奇和妙妙的衣服除了按照季节分类,还可以怎么分呢?
(2)操作课件,验证猜想。
小结:还可以按照上下装来分类;按照男生、女生穿的来分类。
(三)组织幼儿玩游戏“一起来分类”,鼓励幼儿将衣服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1.请幼儿展示所带的衣服,并引导幼儿按夏、冬季节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把夏天穿的衣服放在左边的筐,把冬天穿的衣服放在右边的筐里。
2.鼓励幼儿说说衣服还能够如何分类并尝试分类。
师:你们的衣服除了按照夏天和秋冬天两个季节来分类,还可以怎么分呢?试一试吧!
小结:我们还可以按照衣服的布料(毛衣、衬衣)、衣服的样式(裤子、裙子)、衣服的穿法(套头、系扣)、穿衣服人的性别(男生、女生)等等方式来分类。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对科学区的材料感到好奇,喜欢问问题,愿意摆弄物品和材料。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科学游戏:《最先喝水的纸》
活动目标:
1.体验实验探索的乐趣。
2.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和渗透性的不同。
3.能够在活动中大胆探索,尝试团队合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此次活动前,请幼儿向家长了解纸的不同名称。
2.物质准备:毛边纸、报纸、蜡光纸、牛皮纸若干、大记录表一张、记录笔若干、脸盆两个、滴管四支、烧杯四个、水杯四个。
3.环境准备:将幼儿的座位分小组围摆,便于观察和实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实物导人
教师出示不同材质的纸张,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撕一撕,感受不同材质的纸张的特点。“桌上有什么?这些纸样吗?摸一摸这些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猜想。
“假如把这些纸放进水里会怎么样?你们猜猜把这几种纸同时放进水里,哪种纸吸水最快?”
2.将幼儿的猜想记录下来。
3.分组实验,验证猜想结果。
(1)看哪个纸盒最先沉。
分别用四种不同材质的纸折成纸盒,将折好的四个纸盒同时放进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细微的变化,并记录。
(2)睡莲花开。
将四种不同材质的纸折剪成睡莲,然后将睡莲同时放人水中,引导幼儿比较不同材质的纸在水中变化速度的差异,并记录。
(3)纸杯浸水
分别将四种不同材质的纸折成杯子状,并将纸杯固定在水杯的内壁上,同时向四个不同材质的纸杯倒水,观察其渗透的情况,并记录。
(4)水滴快快跑。
将滴管里的水同时滴进四张不同材质的纸的圆圈里,引导幼儿观察“小水滴”最先跑出哪种纸的圆圈,并记录。
4.讲述观察记录情况。
(1)“你刚才玩的什么游戏?你发现哪种纸最先吸水?
(2)“你们从这张记录表上发现了什么秘密?为什么会这样?”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玩的这几个游戏,让我们知道纸质不同,纸吸水就有快有慢。
二、体育游戏
(一)《青蛙跳跳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向前进行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掌握双脚跳和单双脚交替跳的技能,保持身体平衡。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脚印,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在玩游戏之前,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块来活动身体。
(二)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们,刚刚音乐中出现了哪只小动物呢?(对,是小青蛙)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青蛙是怎样跳的吗?(请个别幼儿展示)
1.分组进行游戏
师:下面需要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小青蛙跳的最快(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2.增加游戏难度(放置脚印)
师: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我们荷叶中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青蛙应该怎么样跳呢?(一只脚印代表单脚跳,两只脚印代表双脚跳)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三)结束部分
幼儿原地休息,捏捏腿放松腿部。
(二)《玩沙包》
活动目标:
1.知道沙包的多种玩法,在游戏中锻炼肩上抬臂投物。
2.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模仿小动物,充分活动身体。
师:“你们还记得小动物走路的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动物走路吧!”
“小青蛙怎么走路的?变成小青蛙跳起来。”
“小马怎么走路的,快快快,变成小马,跑起来。”
“变成小金鱼,游呀游。”
(二)幼儿探索沙包的玩法
看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沙包) “那你们知道沙包都怎么玩吗?你们自己拿沙包试一试,看看你有什么好的玩法”
幼儿可能探索出的玩法:
1.扔沙包
2.头顶沙包走
3.双腿夹着沙包跳
4.把沙包放在背上爬
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们都有这么多沙包的好玩的玩法,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用沙包玩一个游戏吧。
(三)游戏活动,你扔我捡
游戏玩法:将幼儿分为四组,两组的小朋友手拿沙包用力扔出去,另两组的小朋友在沙包落地后快速跑出去把沙包捡回来,先捡到沙包跑回来的幼儿获胜,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投掷沙包远的小朋友进行投掷示范,教师讲解臂肩上抬臂投物的要点,引导幼儿练习投掷。
在幼儿小组循环投掷两到三次后可以进行组别交换进行游戏,让所有的幼儿都得到投掷练习的机会。
(四)放松运动
放松活动(做呼吸训练,四至牵拉,驱赶牵拉)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5月1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艺术:《红彤彤的灯笼》
活动目标:
1.感受过年时的喜庆气氛。
2.了解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及步骤。
3.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红灯笼。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使用剪刀的方法。
2.课件准备:“过年前的准备”组图;《红灯笼》手工视频;“材料展示”图片。
3.纸面教具:《线条图》。
4材料准备:红色彩纸、红色长条、黄色长条、安全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过年前的准备”,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师:要过年啦,老师准备制作一些装饰品来布置我们的活动室,这些装饰品要能体现过年的感觉,老师该准备哪些装饰品呢?(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
师:你们有观察过灯笼吗?
师:灯笼是什么颜色的?灯笼上都有哪些图案?(红色,文字或花)
小结:中国人在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挂上红彤彤的灯笼。灯笼很美丽,也很喜庆。我们一起做一些红灯笼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吧。
(二)播放手工视频《红灯笼》,出示图片“材料展示”,发放纸面教具,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红灯笼。
1.播放手工视频1-2遍,初步了解红灯笼的制作过程。
2.出示图片“材料展示”,知道制作红灯笼所需的材料。
师:好看的红灯笼是用什么做成的?
师:除了纸,还用到哪些工具?(剪刀、固体胶)
师:这些材料和工具是怎么使用的?(用剪刀将纸剪好,然后用固体胶粘贴)
3.教师讲解示范灯笼的制作步骤。
(1)首先将红色的线条图按照提示线对折。
(2)接着将对折后的线条图用剪刀沿提示线剪开,剪完之后再展开。使用剪刀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眼睛要看着自己的小手,慢慢剪。
(3)然后在剪好展开的线条图的上下两端贴上黄色纸条,在最右边涂抹固体胶,将线条图围成圈,头和尾粘在一起。粘好之后可以用手向中间按压一下。
(4)最后再拿一条红色的纸条作为灯笼把手,用固体胶粘在灯笼顶端的两侧。这样好看的红灯笼就做好啦。
4.发放纸面教具与材料,幼儿尝试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做的红灯笼吧。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对科学区的材料感到好奇,喜欢问问题,愿意摆弄物品和材料。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