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班——
6月17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动物园》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建构游戏活动,在教师的鼓励下,初步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建构。
2.初步学习用铺平、延长、围合、搭高、拼、插等技能,搭建物体的简单造型。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能轻拿轻放,爱护玩具。
活动准备:
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歌曲引入,激起兴趣
1.以歌曲《小鸭小鸡》引入活动。
2.出示用花片拼插的小鸭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欣赏范例,感知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小鸭的身体是拼插的花朵变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老师拼搭的小鸭,知道小鸭子有:用“花朵”拼成的身体。
3.教师示范用花朵作为身体拼搭鸭子,并稍作改动变成小鸡和孔雀,引导幼儿感知动物的突出特征。
(三)动手尝试,意愿拼搭
1.请幼儿按意愿拼搭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建构情况,指导幼儿建构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同时提醒幼
拼搭时将积塑插紧.插牢。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建构。
二、体育游戏
(一)《吹泡泡》
活动目标:
1.练习踮脚、后跳、侧走等动作。
2.能和同伴拉成圆圈听指令愉快的合作游戏,并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3.体验玩吹泡泡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欢快的音乐。2.宽阔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创设吹泡泡的情境,进行热身活动
1.启发谈话: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幼儿已有经验)
2.探索练习基本动作,幼儿游戏
(二)探索并练习重点动作
1.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抓泡泡的?(请幼儿展示自己抓泡泡的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泡泡飞的高、飞的低泡泡破了等动作。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引导其余幼儿练习。(练习踮脚、后
跳等动作)
(三)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并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手拉手围成大圆圈边念儿歌边侧走进行游戏。要求幼儿按老师的口令做泡泡变大、泡泡变小、泡泡破了等动作。(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泡泡破了)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如:在做动作的时候强调慢慢走,慢慢蹲,手之间不要用力的拉; 要按老师的指令协调的做动作。
3.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请幼儿与自己的伙伴围成三人泡泡或四人泡泡,继续分组游戏。让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感受到快乐。
上午班——
6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下午班——
6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活动
一、美工游戏:《可爱的小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 习蛋壳制作玩具的方法;
2.教 育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懂得保护自己;
3.培养幼儿勤动手动脑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空蛋壳、采色纸若干张、固体胶、剪刀、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咕咕鸡。
角色扮演,(唱)导入,让幼儿初步认识鸡的基本特征。
(二)教幼儿制作小鸡的玩具。
1.需要准备的材料;
2.让幼儿表演小鸡跳舞,并观察特征;
3.教师讲解并示范嘴、鸡冠、翅膀的剪、贴、画。
(三)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二、体育游戏
(一)《套圈》
活动目标:
1.能看准物体抛扔,提高目测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2.喜欢民间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活动淮备:
绳子1根、套圈10个、玩具、套圈游戏的图片;布置活动场地,画起点线并将小玩具摆放在一定距离的场地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套圈。
教师:小朋友们都逛过庙会吗?你印象里哪个好玩的游戏是使用这个圈的?
教师: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小窍门?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套圈游戏的图片,说说如何玩套圈。
游戏玩法:手拿塑料套圈站在横线后,双脚不能超出横线,对准前面距离1—3米的投准柱投扔,塑料套圈套佳投准柱即可。
2.教师示范套圈的方法,讲解套圈的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投扔的力度要适中,眼睛看着“目标”。
3.教师将小玩具分散地放在地上,玩具之间留一定间隔。测量出幼儿的合适距离,在地上用绳子划定出界线。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看谁的收获最大。
4.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幼儿站在起点线处,抛扔套圈去套场地里的小玩具。根据所套中的物品的距离,可以为幼儿设定分数,从而激发他们玩游戏的兴趣。
5.游戏比赛:谁是套圈王。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游戏,幼儿个人比赛或分成小组比赛,谁或哪个小组套的物品最多则表示赢了,是“套圈王”。
上午班——
6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集中教育
健康(心理):《奇怪的人跟着我》
活动目标:
1.萌发被跟踪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以及应对被跟踪的方法。
3.能够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被跟踪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奇怪的人跟着我》动画视频;“应对方法”组图;“被跟踪了怎么办”音频及组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一段,导入主题。
这天小猫蜜蜜一个人回家,在路上她发现有奇怪的人跟着自己,会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是谁在跟着蜜蜜?(大灰狼)
(二)再次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的方法。
蜜蜜是怎么发现大灰狼在跟着她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视频。
蜜蜜走路/停下来的时候,大灰狼是怎样的?
当蜜蜜拐弯跑开后,大灰狼还跟着她吗?
(三)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二、三段并出示组图“应对方法”,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的应对方法。
可怕的大灰狼一直跟着蜜蜜,爸爸妈妈不在她的身边,她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蜜蜜是怎么做的吧。
1.播放动画视频第二段并出示组图“应对方法-1”,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时可以躲避的场所和可以寻求帮助的人。
蜜蜜想到了什么办法?她躲进了哪里?请谁帮忙呢?
售货员是怎么帮助蜜蜜的呢?
除了超市,我们还可以躲进什么地方?请谁帮忙呢?
除了赶走跟踪我们的人,还可以请他们帮忙做什么呢?
2.播放动画视频第三段并出示图片“应对方法-2”,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时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售货员帮助蜜蜜赶走了大灰狼,但蜜蜜没有请她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这样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可怕的大灰狼竟然躲在商店外等着蜜蜜。这次蜜蜜用了什么方法甩掉大灰狼呢?
蜜蜜为什么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四)播放音频及组图“被跟踪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萌发被跟踪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1.播放音频及组图“被跟踪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
蜜蜜终于安全了。可小猴闹闹在独自回家的路上也发现有奇怪的人在跟着他,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闹闹甩掉大灰狼?
大灰狼又出现了,闹闹可以请谁帮忙?帮什么忙呢?
2.师幼互动,加强幼儿不独自外出的意识。
你们知道什么情况下,奇怪的人会跟踪小朋友吗?(小朋友独自外出时很容易被跟踪)
我们怎样才不容易被跟踪呢?(外出有大人陪伴、不离开大人的视线)
上午班——
6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