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三班 沈盛丹
2024.5.20—2024.5.25 第十三周
下午班——
5月20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美丽的花》
活动目的:
1、在绘画中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在画圆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沿着圆圈进行绘画。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范例、蜡笔、画纸、各种花的图片
活动重难:
知道春天的花是千姿百态的。
活动难点:
尝试从花蕊外边有规律的添画
活动过程:
一、花儿朵朵开
1、图片观赏,你知道这些花都叫什么名字吗?"他们长得什么样子。
2、为什么春天花都会开了。
二、各种各样的花
1、老师介绍范例,并讲解。
2、老师示范绘画。
·小蜜蜂采花蜜时喜欢在花的什么地方?(花蕊)
·老师示范绘画,从花蕊开始添画。
·请个别幼儿尝试绘画(鼓励各种方法)。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各种样子难点画。
二、户外体育游戏:《钻山洞》
活动目标:
1、幼儿主动探钻山洞方法。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钻山洞的兴趣。
活动准备:
山洞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游戏:教师边演示边对幼儿说:山洞真好玩。
二、基本部分
幼儿探索钻山洞的方法。幼儿自由钻山洞鼓励幼儿想出多种钻的方法,并让幼儿做示范。
(三)展开部分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要先学习小蜗牛的走路方式,小蜗牛背上有个大大的壳,所以我们要先蹲下,用手拿上小蜗牛的行李(积木),然后蹲着钻到对面,将行李放在“新家”中。(教师边说边示范动作)
2.请学会的幼儿来做示范,其余幼儿注意观察动作。
3.游戏开始,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小结:我们成功帮小蜗牛搬到了新家,大家可真厉害呀,快竖起大拇指给自己点个赞!
(四)结束部分
教师表扬幼儿表现,小结游戏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
上午班——
5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方方和圆圆》(健康)
活动目标:
1.感知方形与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观察发现圆形和方形的物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形、方形的饼干,盘子,圆形与方形的图形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方方和圆圆,了解其基本特征。
1.圆圆的
(1)请幼儿自由猜想饼干的样子。
(2)出示圆形饼干,说说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3)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方方的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方形,并找找、说说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方方的。
3.小结:圆圆的东西是没有角的,方方的东西通常有四个角、四条边。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具有圆圆的或方方的特征。
四、户外体育游戏:《跟着老师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步行方式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提高幼儿对空间、方向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小车、步行卡片(步行、跑步、蹲下、跳跃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常常使用步行这种方式,与幼儿交流步行的好处,并提问:有哪些步行方式?
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跟着老师走》,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不同的步行方式。
2、游戏环节 :将游戏道具(小车)放在教室中央,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坐在地上。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幼儿轮流拿起一张步行卡片,按照卡片上的指示操作,然后将卡片放在小车上。提醒幼儿在进行动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让幼儿依次进行游戏,观察其他幼儿的动作。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建构区、音乐区、科学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穿线玩具。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游戏。
2.动手动脑探究益智区的玩教具。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5月2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角色游戏:《上学去》
活动目标:
1、学会整理学习用品,能与同伴相互协作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2、在游戏中学会角色扮演。
活动准备:
书包、桌椅
活动过程:
(一)我们准备好了,上学去啦!上学的路上有一片树林,怎么过去呢?快速绕过树林进行曲线跑,注意身体平衡的控制。
(二)把学习用品放在桌子上后往回跑,拍下一位小朋友的手,并排在队伍的后面。第二个小朋友开始依次进行。
(三)最后一位小朋友背着书包跑到桌子前,将桌子上的所有学习用品依次整理放进书包。背好书包跑回队伍,以先到的一队为胜。二、户外体育游戏:《运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篮球基本动作(运球、传球等)及篮球比赛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四散练习,复习动作。(幼儿练习,老师观察指导)
2、探索练习,重点指导。
(1)请个别(3~4个)幼儿示范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2)幼儿自由结伴练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老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合作传球)
(3)规则:持球者应运球或传球,不能持球跑。
(4)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鼓励幼儿多用两人以上配合传球的方法,并提醒幼儿遵守比赛规则。
3、结束部分(放松身体)
上午班——
5月2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你和我,我和你》(语言)
活动目标:
1.喜欢跟读儿歌
2.学习用形体动作和声音模仿动物。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小鸡,青蛙等常见的小动物的叫声。
物质准备:小鸡,青蛙,小狗,小猫等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师幼互相问好,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来我们班级做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
1.猜猜是什么动物
① 教师先后扮成小鸡或青蛙,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师:叽叽叽(呱呱呱)小朋友们听听老师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啊?
请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模仿小鸡和青蛙的叫声。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儿歌《你和我,我和你》
①教师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念,让幼儿注意“叽,呱”的发音。
师:我们在来学习一下这首《你和我,我和你》,请小朋友在念的时候要把小鸡叽叽叽的叽和青蛙呱呱呱的呱念好来。
② 请小朋友学习小鸡和青蛙的动作,注意青蛙跳的动作要控制高度,避免受伤。
师:小鸡和青蛙是怎样的呀?青蛙跳的时候不要跳的太高,不然青蛙会摔倒的,知道吗?
四、户外体育游戏:《大皮球》
活动目标:
1.锻炼手腿脚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肌肉的力量与关节的柔韧性。
2.发展手指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热身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创设情境,“送皮球宝宝们回家”
2.小球宝宝们出去玩迷路啦,现在需要小朋友送他回家。3.回家的路上有一些路很难走,大家要小心哦。
4.请一位小朋友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拍皮球,怎样送他回家。
5.再请小朋友送一遍皮球宝宝,看谁的速度最快。
(三)结束部分
让小朋友们拍一拍自己的小腿放松肌肉。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音乐区、角色区、角色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绘本《熊爸爸》;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美工区材料自由创作,掌握绘画技巧。
2.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5月24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语言游戏:《动物的耳朵》
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用途。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耳朵的特征。
活动准备:
镜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耳朵。
1、教师出示镜子,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
2、你知道自己的耳朵长什么样子的吗?
(二)自主探索,感知耳朵的特性。
照镜子,感知耳朵的外形特征。
1、师:小朋友,请拿出镜子看一看,摸一摸,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小结
3、师:观察耳朵时,你发现了什么?
(三)分享交流,教师总结。
二、户外体育游戏:《揪尾巴》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双手抓握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萌发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热身。
(二)展开部分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教师示范。
2.请一位小朋友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注意幼儿安全。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放松活动回班级。
 
上一课题:第十二周(2024.5.13—5.17)
下一课题:第十四周(2024.5.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