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七周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马颖

2024.4.7——2024.4.12 第七周

上午班——

4月7日 星期日

上午活动

集中教育

音乐活动:《我的鞋子真好笑》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诙谐、幽默,能根据乐曲的节奏做穿鞋、脱鞋、学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2.能根据自己听到的歌词,创编各种不同的动作。

3.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走姿,乐意参与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2.幼儿学习歌曲《我的鞋子真好笑》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诙谐、幽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些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兔子、乌龟、鸭子的图片)它们三个动物是三个最好的朋友,它们三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穿一样的鞋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听一听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出示课件)

1.放ppt,请幼儿听一听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

2.再来听一听小动物们是怎么走路的,请你猜一猜它们是怎么走路的?

3.教师总结:这是一只小兔子,它走路的时候是左一摇右一摇的,还有一只小乌龟是爬着走的,再来听听看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放音乐)

(二)学习歌曲,在游戏中初步学习歌曲。

1.脚丫朋友想小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里他说了什么?(放音乐)你听到歌曲里都说了些什么?

2.再一次听音乐,你可以边听边用动作表示出你听到的东西。

3.你最喜欢哪一句?请你来学一学。

4.你觉得最可笑的是哪个动作?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动作中感受小动物走路的不同。

5.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学一学这可笑的小动物们。能不能边唱边做动作?不会的小朋友要教一教他们哦。

(三)表演唱,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跟着音乐自由地创编动作。

1.我们小朋友也来表演一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吧。

2.我们小朋友表现得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唱吧!音乐响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随着音乐,自由地表演唱《我的鞋子真好笑》。

(四)延伸活动

到教室里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朋友的走路姿势和我们是一样的,你可以编入歌曲中,然后大家表演给老师和小朋友看。

 

下午班——

4月8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小老鼠拿蛋糕》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2.能够模仿律动。

3.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鼠妈妈、老猫的头饰,蛋糕盒子,请配班老师表演猫,两段强弱不同的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并会玩相应的律动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老鼠上灯台》律动游戏,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做。

师: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律动游戏2遍。

师:哎呀,小老鼠肚子饿了,可是又吃不到灯台上的油,那怎么办呀?教师做努力想办法的样子。

师:哦,我知道在厨房里有一块很大的蛋糕,我们去把蛋糕拿来吃好不好啊?可是啊那边有一只老猫守着,你们在这里等着,鼠妈妈先去看看。

(二)小老鼠拿蛋糕

1.教师示范音乐起,鼠妈妈跟音乐轻轻的走到厨房里拿起一块蛋糕,音乐变强,鼠妈妈赶快跑回家里。

师:鼠宝宝们,妈妈拿到了一块蛋糕,给妈妈鼓鼓掌。(幼儿鼓掌)

2.幼儿示范

师:你们看到刚刚鼠妈妈是怎么过去拿蛋糕的吗?(轻轻的走过去的)

师:其实鼠妈妈过去拿蛋糕是有方法的,(音乐起)你们听当音乐轻轻的时候,就表示老猫睡着了,我们可以过去拿蛋糕了,当音乐变的很响的时候,就表示老猫要醒了,我们要赶快跑回家里来了,知道这个方法鼠宝宝们也可以去拿蛋糕了。哪位鼠宝宝愿意和鼠妈妈去拿蛋糕呢?

音乐起,教师请2位幼儿上前表演,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我们又拿回来3块蛋糕,给我们鼓鼓掌吧。

3.幼儿集体表演

(1)教师在前面带领幼儿

师:鼠宝宝和鼠妈妈一起去厨房拿蛋糕吧。

音乐起,教师在幼儿前面带领幼儿去拿蛋糕,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哦,宝宝们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蛋糕,我们鼓鼓掌。

(2)教师跟在幼儿后面师:你们看厨房里还有那么多蛋糕我们一起把它全都拿出来好不好啊?

音乐起,老师在幼儿后面跟着幼儿去拿蛋糕,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配班老师(老猫):喵呜,是谁呀?

师:快跑呀,老猫醒来了。

(三)结束

我们拿了那么多的蛋糕够我们吃上好几天的了,鼠宝宝们我们回去吃蛋糕喽(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

二、体育游戏

(一)《切水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已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外形。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西瓜的外型特征。

师:小朋友们!西瓜长的什么样子?

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2.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师: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圆圈)。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一个圈,师幼共同有节奏的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大家做吃西瓜的状态,游戏继续开始。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上午班——

 4月9日 星期二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图书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图书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图书,促使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

2.通过图书区阅读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的能力。

3.通过图书角的创设和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读书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4.通过提供多种图书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下午班——

4月10日   星期三

下午活动

一、美工游戏:《画画小动物》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画笔大胆地用基本线条勾勒小动物外形。

2.掌握曲线的用法。

3.喜欢美术活动,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游戏准备:

油画棒若干、画纸若干

游戏过程:

(一)感知动物形象

(二)教师解析外形基本构造,引入线条画法。

(三)幼儿尝试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师评价作品

二、体育游戏

(一)《外婆桥》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掌握平衡技巧。

2. 在游戏中发展平衡能力。

3.愿意遵守秩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准备外婆头饰一个,平衡木一组。

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老师问,幼儿答。

(二)谈话:

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2.你去看外婆吗?你怎么到外婆家的?

3.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看他要怎么到外婆家的?

(三)幼儿游戏:

1.怎么去外婆家的?

2.遇到小桥了怎么办呢?

3.教师鼓励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排队过桥。

(四)放松活动,结束游戏。

 

上午班——

4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图书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科学区材料,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性。

2.通过科学区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早期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的科学角创设和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的良好习惯。

4.通过提供多种科学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二、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2日   星期五

下午活动

一、绘本教学:《一个鸡蛋的故事》

活动目标:

1.愿意听老师讲故事,对故事感兴趣。

2.能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实物准备:《一一个大鸡蛋》绘本PPT、挂图、蚂蚁手偶、小鸡手偶、玩具鸡蛋(可分成两半)。

经验准备:喜欢听绘本故事,能和老师互动。

活动过程:

(一)一个大鸡蛋

1.教师戴着手偶,配合挂图或PPT讲故事

师:小蚂蚁看见-个大大圆圆的东西,小蚂蚁用力去推它,可是怎么也推不动。师: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师:小蚂蚁推的是什么呀?

师:你是怎么认出它是一个鸡蛋的?

师:小蚂蚁为什么推不动鸡蛋呢?

(二)教师操作鸡蛋,配合小鸡手偶扮演

师:忽然,大大圆圆的东西里面发出“咔啦咔啦”的声音,“咔嚓”-声,大大圆圆的东西裂开了。

师:是谁从鸡蛋里面钻出来了呀?

师:从里面走出一只小鸡,鸡妈妈来了,小鸡赶紧扑进了鸡妈妈的怀里。

(三)小鸡从哪儿来

1.教师利用挂图和材料提问幼儿,加深故事理解

师:小鸡是从哪里走出来的呀?

师:鸡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延伸故事,鼓励幼儿扮演小鸡,模仿小鸡破壳出生的样子

师:小鸡终于从鸡蛋里出来啦,我们挥动挥动翅膀,跟着小鸡一起去玩吧。

二、体育游戏

(一)《小流星》

活动目标:

1.为了增强幼儿上肢、腰、背等部位肌肉的力量,锻炼幼儿上肢部位的关节,提高关节柔韧性。

2.促进幼儿动作准确性、协调性的发展,练习投掷、投远运动的技能。

活动准备:

1.纸球若干,飞船图形一个,流星若干个(彩色纸球)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化身小流星做热身操。

(二)基本活动

1.教师提问并让幼儿练习。

(1)“超人们,流星妈妈离我们这么远,当我们找到小流星时,该怎样把它送回到流星妈妈那去呀?”幼儿自由谈论。

2.出示纸球,让幼儿自由玩耍,练习扔、抛等。

(1)教师提问,让幼儿自由发言在练习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能让纸球扔的远,抛的高。

3.教师小结,并做出正确的动作。

(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稍微往右侧倾,右手把球握好,放于右耳旁,在把球扔出去的同时,身体转向正前方,尽量把手伸直,把球扔出去。

(2)幼儿再次练习。

4.教师讲解规则,带领幼儿开飞机进入主题区。

(1)“超人们,请注意,在我们前方有一条银河,流星妈妈的飞船就在我们对面,你们要把找到的小流星扔到飞船上,但是脚不能跨过这条红线。只要小流星打到飞船都算把它送回家了。”

(2)幼儿游戏,教师巡指。

(三)放松活动

 


 


上一课题:第六周

下一课题:第三周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