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十周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马颖

2024.28—2024.4.30  第十周

4月28 日   星期日

上午班——

集中教育

健康活动:《遇事我不哭》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松鼠遇到困难的态度,能说岀小动物帮助小松鼠重新建“家”的过程。  

2.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说出应对孤单、害怕的简单办法。  

3.懂得遇事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愿意做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

1.“小松鼠”哭声的录音,引出活动内容。提问:谁在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  

(二)请幼儿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小松鼠遇到困难时的态度,说出小动物帮助小松鼠重新建“家”的过程,懂得遇到困难应该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1.提问:小松鼠遇到什么困难了?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帮助它了?动物们分别是怎样说的?

2.组织幼儿讨论:哭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办?  小结:遇到闲椎不要害怕,要动脑筋想办法,也可以向别人求助。  

(三)创设“我来帮助你”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应对孤单、害怕的简单方法。  

1.播放课件

引导幼儿讨论图中的小朋友独自在家,心里害怕怎么办?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转移注意力

2.结合幼儿想到的办法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尝试、体验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的成功和自豪。  

小结: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害怕的事,积极动脑筋就能想岀让自己不害怕的好办 法,要做勇敢的孩子。  

(四)请幼儿参观“我会解决问题”展览,相互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验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快乐。  

引导幼儿交流: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遇到困难有谁帮助过你?他(她)是怎样帮助你的?  

小结:遇到困难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下午班——

4月29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颜色标记20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魔术,导入活动内容。  

师:欢迎大家来到魔法学院,我是魔法师。今天我要教大家编一个魔术。  

师:这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样子的?(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师:看仔细楼,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了,但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咒语“水宝宝,变变变!”它才会变的。我们来试试?(教师先横着摇动瓶身,据幼儿情况而定,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变出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玩吗?  

给变出颜色的水宝宝贴上相匹配的标记。  

(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勇于尝试探索。  

1. 师:老师准备了每人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一定要说:“水宝宝,变变变哦”。  

2. 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轻摇瓶身,使其变色。(老师指导鼓励孩子)  

3. 师:你们的水宝宝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交流讨论)给你们的水宝宝贴一个颜色标记吧。  

4. 师:水宝宝玩累了想休息了,我帮它找个家,红色的水宝宝住红标记的家,请小朋友们看着标记给你们的水宝宝也找个家吧。(与框子对应放)  

(三)教师解读秘密。  

1. 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  2. 请2个幼儿演示操作,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进行试验。  3.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幼儿猜想)  

师:我们把瓶子打开来找一找秘密吧。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盖子里藏了颜料,颜料被水溶解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词:溶解)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师:看看老师的瓶盖里还有颜料吗?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黄)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在一起会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念咒语吧!  

教师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请幼儿观察色彩的变化。  

提问: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你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它找了什么颜色当好朋友,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讲述)  

总结:哇,颜色可真有趣,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区域里再玩一玩,变出更多不同的颜色吧!  

(五)结束活动,幼儿离场。我们拿了那么多的蛋糕够我们吃上好几天的了,鼠宝宝们我们回去吃蛋糕喽(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

二、体育游戏

(一)《赶小猪》

活动目标

1.练习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

3.通过赶小猪的情境,产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皮球、小棍、小椅子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与幼儿手持小棍,听音乐做全身运动。

2.准备活动--队列练习。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大皮球,并会听口令练习"稍息、立正、齐步走、立定"等。

(二)基本活动  

1.幼儿每人领一头小猪(皮球),用球拍赶着小猪去散步。

2.启发幼儿想象,赶着小猪去郊游,边讲边练。

3.小猪去郊游:

(1)介绍郊游的行程,走过一条小路,穿过一片树林,绕过小山。

(2)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赶猪经过行程。

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让球滚掉,如过滚走,要马上追回来。继续赶。

4.送小猪回家。

(1)教师示范赶小猪的动作。

(2)幼儿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小猪",分散练习和探索"赶小猪"的方法。

(3)老师让幼儿说说"我是怎么赶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三)放松活动

上午班——

4月3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图书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科学区材料,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性。

2.通过科学区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早期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的科学角创设和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的良好习惯。

4.通过提供多种科学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上一课题:第十一周

下一课题:第五周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