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十七周(2024.12.23—2024.12.27)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李家秀

2024.12.23—2024.12.27 第十七周

下午班—— 

12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建构游戏:《百变磁力棒》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的名称及大致玩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习搭高、拼技能。 

3.对建构材料感兴趣,喜欢上建构活动。 

活动准备:磁力棒若干、磁力棒搭建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让幼儿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形特征。 

师:这些房子是几层的?是什么形状的? 

(二)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1.老师按顺序搭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搭正方形或长方形,屋顶可以搭三角形。 

(三)提出建构要求及规则。 

1.师:小朋友们可以自己选择材料搭喜欢的建筑,但是要爱护玩具,也不要把别的小朋友的建筑碰倒了。

 2.在幼儿搭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指导。 

(四)欣赏幼儿作品。 

师: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漂亮呢?为什么漂亮? 

(五)活动延伸 

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描述一下你们今天搭的房子,还有是怎么搭的好吗? 

二、户外体育游戏:《掉队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发展四肢力量和四肢协调性。 

2.知道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3.喜欢上户外游戏及与同伴一起玩耍。 

活动准备:回力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知道有一个小动物有特别多的脚,长的黑黑的吗?这就是毛毛虫!我们今天来玩几个小游戏,让我们化身为毛毛虫。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毛毛虫的世界吧! 

(二)用游戏来锻炼幼儿的四肢及协调能力。 

游戏一:毛毛虫快爬 

玩法:小朋友站成一竖列,将回力框摆成一竖列,小朋友们从回力框上面爬过去。 

游戏二:奔跑的毛毛虫 

玩法:将回力框摆成一竖列,小朋友们小手背后小脚打开从上面跑过去。 

(三)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开心吗?大家今天都很棒,现在来跟老师一起听着音乐,做一做放松动作。甩甩小手,扭扭小脚。 


上午班——

12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小动物吃一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小动物的不同叫声及爱吃的食物。

2.能够伴随有节奏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曲视频;“喂喂小动物”组图。纸面教具:《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视频《我爱我的小动物》,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叫声。1.视频里出现了哪些动物?(小羊、小猫、小鸡、小鸭)

2.它们的叫声是怎样的?(咩咩咩、喵喵喵、叽叽叽、嘎嘎嘎)

3.师?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小狗,汪汪汪;小青蛙,呱呱呱;小老鼠,吱吱吱)

(二)出示组图“喂喂小动物”,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爱吃什么。

1.小鸡/小猫/熊猫/小狗/小羊喜欢吃什么呢? 

2.请你点击食物,分给对应的小动物。

3.小结:每只小动物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小鸡喜欢吃小虫,小猫喜欢吃小鱼,熊猫喜欢吃竹子、小狗喜欢吃骨头、小羊喜欢吃青草。

(三)投放纸面教具《小动物》,带领幼儿玩游戏“小动物吃什么”,加深幼儿对小动物叫声及爱吃的食物的印象。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自选小动物头饰戴好坐下。教师一边敲小鼓,一边有节奏地说:“小小鸡”,戴小鸡头饰的幼儿站起来模仿小鸡叫声:“叽叽叽”,教师问:“吃什么”,幼儿回:“吃小虫”。依次更换不同的动物。(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2.带领幼儿玩游戏。

3.一轮过后,幼儿可重新自选动物头饰。

(四)活动延伸

1.请家长引导幼儿继续了解身边不同的动物爱吃的食物,如小兔子、小乌龟等,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去动物园了解更多不同动物爱吃的食物。

四、户外体育游戏:《跳圈》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双脚跳进圈里。 

2.知道原地向上跳及双脚向前跳。 

3.喜欢参与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小白兔头饰、彩色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入场:老师扮演兔子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 

师:请小兔子们跟着兔子妈妈做热身运动吧! 

(二)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进行跳彩圈的游戏。 

1.教师首先示范,演示规范动作及路线。 

2.讲解游戏规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撞到别的小朋友。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1.教师将彩色圈间隔一定的距离放成一个大圈,幼儿分散站,教师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随着音乐转着走,看见圈就跳进去再跳出来,一个圈只能跳进一只小兔子。 

(四)放松活动 

师:今天小兔子们都很棒,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放松运动就回家吧。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懂得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 

2.能自主选择想要看的绘本并且能一页一页的翻看。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2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手指点画》

活动目标:  

1.了解手的作用及五个手指的名称。 

2.愿意大胆尝试手指点画,喜欢上作画。  

3.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指的不同作出特别的形象。 

活动准备:白纸、颜料、彩笔 、手的图片、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劳动人 人夸”。(手)  

2、教师出示一只小手的图片。  

师:这是我们的一只小手,看一看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你知道这几个手指宝宝的名字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小拇指)  

(二)展示手指点画作品,教师讲解内容,启发幼儿创作兴趣。 

1.示范与讲解: 教师向幼儿示范手指印画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2.用任意一指蘸颜料,在合适的位置用力按。按完后用抹布将手指头擦干净。 

3.待颜料干后,用手指在按出的形状上进行添画、创意。小朋友们可以尝试分别用五个手指进行点画,注意一个手指尽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 (鼓励幼儿尝试用多个手印进行组合创意) 

(三)结束部分回顾手指点画作品。 

师: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呀? 

(四)活动延伸   

在手指点画的基础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画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画方式,让画面更丰富。 

二、户外体育游戏:《螃蟹走路》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习手膝着地侧爬。  

2.知道螃蟹走路的正确姿势。  

3.体会到情景游戏的快乐,喜欢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塑料框、玩具若干、地垫、一段音乐、贴纸、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吸引幼儿兴趣,使其更快融入课堂。  

师:我的宝宝们,大家好啊,我是螃蟹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的螃蟹宝宝们都快来和妈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吧。(音乐起)  

(二)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感。  

1.师:嘿!螃蟹宝宝,你们知道我们螃蟹是怎么爬的吗,谁来试试?来!都来爬爬看。  

2.师:刚才我看见一个螃蟹宝宝爬的很好,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请爬的好的幼儿示范)  

3.教师进行示范,规范幼儿的姿势。  

师:可是还是有些不对,让老师来教教你们。我们要膝盖和双手着地,胳膊用力撑住地面,抬起头来。动哪个手就动哪个腿。我们先站着练习一下。  

(三)进行小游戏,加深幼儿的身体记忆。  

1.师:孩子们,你们现在爬的比较熟练了,我们来做个拿苹果的游戏吧。  

2.小游戏:对面藏着许多苹果,我们用你们刚才学到的本领侧爬过去拿苹果,一次只能拿一个,然后从旁边绕着地毯跑回来,放在框里。小螃蟹们记住了吗?  

3.师:哎呀,好累呀,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音乐)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螃蟹怎么爬。大家都很棒,动作都很标准,今天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上午班—— 

12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滴嘟滴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3.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便捷。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车辆(公交车、轿车、自行车)图片、核型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置情境,带领幼儿郊游,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常见的车辆,了解它们的特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我们这么多人坐什么车一起呢?(公交车)。公交车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的?几个车轮?几扇门?公交车的身体什么样的?

小结:公交车有1个圆形的方向盘,有4个车轮,两扇门(前后门),到站停车,公交车的身体是长长的,里面有很多坐位,可以载很多人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2.出示图片小轿车,引导幼儿对观察外形特征提问。

(1)小轿车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几个车轮?

(2)谁家里有小轿车?小轿车都用来干什么?

小结:小轿车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有四个车轮,四扇门,可以带我们出去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观察公交车、小轿车,

1.说说它们的异同

提问:它们两个一样吗?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小结:

相同:公交车和小轿车都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都有四个车轮,都可以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不同:公交车有两扇门,小轿车有四扇门,公交车的坐位比小轿车

的坐位多,载的人也比小轿车多。

(三)出示叮铃叮铃声音,引导幼儿猜想这是什么车发出的声音

1.师:自行车有几个车轮?怎样才能使自行车跑起来?小朋友在家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

2.小结:自行车有两个车轮,要用胸蹬车才能动起来,骑自行车可以强身健体。

(四)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了解它的特征、用途

1.师:前面发生了什么亭?我们要找什么车帮忙?消防车车身什么颜色?每次出警会发出什么声音?

(五)通过谈话,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师:你最喜欢那一辆车?为什么?

四、户外体育游戏:《贪吃蛇》 

活动目标:   

1.学会多人协同蹲走。 

2.能保持身体平衡及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合作玩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平坦无障碍的场地、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放松身体,防止幼儿受伤。  

1.师:小朋友们,先跟老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扭扭脖子扭扭腿。  

(二)讲解规则,做游戏前的准备。  

1.比赛前,教师可先组织幼儿练习合作蹲走,引导幼儿听指令,自由组合成两人、三人、五人等不同数量的“贪吃蛇”进行蹲走,为接下来的竞争游戏做准备。 

2.讲解游戏规则、注意事项 

师:小朋友们,追赶其他幼儿时“蛇身”不能断,不然就失败了哦。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摔倒了,也不能绊倒别的小朋友了。 

(三)游戏玩法。 

幼儿用猜拳的方法选出3-4名幼儿当蛇头,其他幼儿四散蹲在活动场地。戏开始“蛇头”迅速蹲走去追赶其他在场地中自由蹲走的幼儿,追到一个后,被追到的幼儿要迅速蹲到“蛇头”的后面表示被吃掉了,扶着前面人的腰部或肩膀,组成一条长“蛇”然后一同去追赶其他幼儿,最后最长的那条“蛇”即为胜利者,成为“贪吃蛇大王”。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很厉害,老师要夸夸你们,而且大家都很注意安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音乐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颜料印章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艺术感兴趣并能有所创造。 

 2.知道颜料印章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2月2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谁丢的鞋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容,知道故事中的主人是谁。

2.能够根据图片讲述出故事的大致情节,与同伴一起进行创造和想象。

3.让幼儿爱上听故事,看图书,在进故事时感受到乐主趣。

活动准备:绘本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故事视频导入

1.教师给幼儿播放《谁丢的鞋子》故事视频,引导幼儿耳聆听故事中的内容,人从而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的主题。

师:小朋友们在故事中听到了什么?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声情并茂地进述故事内容,幼儿认真倾听。

师:小朋友们,在故事中你都听到了什么?鳄鱼拿着鞋子在找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进述。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看图片上的故事和幼儿互动。

师:图片上的鳄鱼在找谁?首先它找到的第一位小动物是谁呢?幼:幼儿回答第一位找到的是青蛙,鳄鱼问青蛙这是你的鞋吗?

师:接下来我们往下看,鳄鱼还找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个丢了的鞋是哪 些小动物的呢?找到了第二个小动物...找到了第三个小动物....

幼:鳄鱼找到了5个小动物,分别有青蛙、蛇乌、虫蛇、狮子、兔子。

(2)教动分组,让幼儿组内交流并大胆进述故事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共同进行角色扮演。

(1)教师出示头饰,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头饰。

(2)师幼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指导小结:大家今天不但学习了好听的故事,你们表演也很生动形象,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是有潜力的小演员。

(三)活动结束

1.收纳材料,自然地结束本次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将角色扮演用到材料及头饰放园整理箱内,良成良好的习惯。

(四)活动延伸

1.延伸至家庭,教师引导幼儿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进述今天所学的故事。

二、户外体育游戏:《钻山洞》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钻的运动技能。  

3.能动作协调的钻过山洞。  

活动准备:山洞(拱形门,将铃铛系在正中间)、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听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二)出示道具,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看!山洞上边安装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拱形门上挂有铃铛) - 这个铃铛就是报警器,钻山洞的时候,如果超高了,铃铛就会响起来报警的。所以我们钻山洞的时候,一定要弯下绳子,不要碰到警报器。  

(三)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弯腰屈膝,低头,身体全部钻过后再站起来。  

2.请个别幼儿示范钻的动作。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哦。看看做的对不对。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并进行游戏。  

师:小河对面的果树林丰收了,请小朋友们去收果子,但是树林里有一只正在睡懒觉的大灰狼,我们在钻过桥洞的时候可要注意 不要碰到铃铛哦。  

3.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游戏,钻过拱形门运完全部“果子”后统计每组总数,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比赛可重复进行。  

(四)放松活动  

1.游戏结束,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2.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