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2024.11.25—2024.11.29 第十三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方一蕙

2024.11.25—2024.11.29  第十三周

上午班——

11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奶粉罐、薯片罐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瓶瓶罐罐,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奶粉罐和薯片罐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二、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小动物过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初步了解动物对环境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特点。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以及幼儿所喜欢动物的过冬方式的资料。

2.PPT课件、黑板报(画有冬季场景及使用四中过冬方式)、鼓一个。

3.八种动物图片(每种三张,一张小的,两张大的)、四种过冬方式的图片(每种两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讲述故事《小动物过冬》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
1.讲述故事

2.进行提问
(1)刚才的故事当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幼儿回答,教师将相应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2)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吗?(结合故事内容的回忆让幼儿说出动物过冬方法并结合ppt的播放)

(3)教师小结: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换毛、迁徙、冬眠、储粮,并请幼儿将黑板上的动物图片贴到相应的黑板上的过冬方式分类的四个板块当中

(二)引导幼儿经验迁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猜想
1.教师分别出示兔子、大雁、蟒蛇、蚂蚁四种图片
2.引导幼儿根据四种动物的身体特征,猜想它们的过冬方式并根据四中过冬方式进行版块分类
3.教师请幼儿观看黑板分类板块并总结总结xx的过冬方式都是……

(三)游戏:"小动物过冬"结合以上八种动物进行游戏
1.玩法介绍:"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儿歌:冬天到,北风叫,小动物,过冬了!"教师扮演北风当发出口令:"过冬了"时教师敲鼓追幼儿,幼儿根据自己的图片,找到自己过冬的方式并用动作展示(如冬眠:睡觉状;迁徙:小鸟飞状;换毛:梳理状;储粮:摘果子状
2.请四位幼儿上来尝试参与,教师以北风伯伯的身份提示寻找相应过冬方式及做动作,逐步引入到八位、十六位幼儿参与游戏。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粉罐、薯片罐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瓶瓶罐罐,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奶粉罐和薯片罐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动。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体验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箱(去掉上下部分)、地垫若干。

2.小刺猬头饰、“果子”每人一个、小熊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活动身体。

(二)提问:小刺猬有一项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起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小刺猬的本领(滚动)。

(三)学习本领——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1.动作要点:侧身滚动时下巴要下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腿要绷直,全身绷紧向自己身体的一侧做翻滚。

2.分组请“刺猬宝宝们”玩滚动游戏,并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距离,不要碰到别人。

3.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1)用小熊手偶创设情境,引出“运纸箱”的主题,引导幼儿说出用侧身滚动带着纸箱动的方法。

(2)“小刺猬运纸箱”,鼓励“宝宝们”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完成任务的“小刺猬”会得到一个“果子”作为奖励。

4.“得到‘果子’了,好高兴啊,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妈妈”带“宝宝们”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点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游戏乐趣。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自主游戏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粉罐、薯片罐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瓶瓶罐罐,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奶粉罐和薯片罐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 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怎么会有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获取震动物体会产生声音的具体经验,知道不同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各不同。

2.教育幼儿注意保护听力,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3.教会幼儿分辨不同物体德尔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能震动并产生声音的物体:橡皮筋、纸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能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哪里来的?(汽车喇叭、风声、鸟叫声、琴声、讲话声等)那小朋友,我们自己能不能发出一些声音来呢?你能够发出什么声音来?(拍手声、跺脚声、口哨声…)

(二)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怎么会有声音呢?(幼儿讨论、猜测)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你用桌子上的东西怎么能发出声音?

2.知道幼儿用各种材料发出声音,如用手轻轻拨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动纸张等。你们发出了什么声音?你们在做试验的时候还发现了身?(有东西动就会有声音)请你们再来试一试,看看声音出来的时候,还会产生什么现象?(振动现象)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并感知物体的振动,可用手轻轻触放在物体上(打击大鼓)刚才你们把手放到鼓上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有振动的感觉,鼓不振动,声音也就会停止。)

4.幼儿表达、讨论。

(三)引导幼儿探索自己讲话的声音。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有东西在振动而产生的呢?(是的)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哪里在振动的呢?(喉部声带)引导幼儿讨论并做发声试验,启发幼儿把手放到喉部感知声带的振动。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在振动的物体的时候,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如果听到了很响的、很刺耳的声音时应该怎样做?(捂住耳朵,保护好耳朵。)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1) 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奶粉罐、薯片罐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瓶瓶罐罐,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奶粉罐和薯片罐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活动——好玩的罐子

活动目标:

1. 练习走梅花桩,发展幼儿的平衡性、灵敏度,锻炼臂力。

2.通过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3.通过废旧物利用,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奶粉罐、奶茶盒、矿泉水瓶、雪碧瓶(大、小)、酷儿饮料瓶、金龙鱼油瓶。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练习负重走梅花桩。

1.你看,老师在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大小不同的瓶和壶,如果你觉得你的力气比较大,那你可以选择油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力气比较小,那你可以选择矿泉水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力气不是特别大,但也不是特别小的,那你就可以选雪碧瓶或酷儿饮料瓶。

2.幼儿按小组自由练习负重走梅花桩。

(二) 游戏:功夫大比拼。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每组幼儿可自由选择不同的瓶,一个幼儿走完时,将手中的瓶子放入筐内,第二个幼儿则接上,最快完成的一组为获胜。完成的幼儿则到梅花桩两侧去保护没完成的小朋友。

2.幼儿游戏。

3.讲评、结束游戏。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那想一想,我们除了废旧奶粉罐可以当梅花桩走,还有哪些废旧物品也可以当梅花桩走呢?下次我们把这些废旧物都收集过来,放到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室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好吗?

(三)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做了那么多的运动,我们的小腿和小手臂都很累了,让我们帮他们按摩按摩吧。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音乐区

材料:鼓、摇铃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游戏乐趣。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自主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3) 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粉罐、薯片罐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瓶瓶罐罐,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奶粉罐和薯片罐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艺术活动——《美丽的杯子》(绘画)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观察的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多种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形状的卡通杯若干彩色笔蜡笔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激趣。

小朋友,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会口渴,口渴的时候会想要喝水。用什么装开水喝,用自己的杯子喝水是最卫生的。没有杯子的孩子也没有关系,通过这堂课的努力,我们会获得自己最喜欢的杯子的。

(二)展示若干漂亮的卡通杯。

孩子们,这是只--漂亮的卡通杯。想一想,说一说,杯子可以来做什么?

(三)引导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我喜欢这个杯子的原因。

(四)教师在黑板上范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并给幼儿说一说喜欢这个杯子的原因。

引导幼儿,独一无二的杯子最漂亮,画出你心中最美最好用的杯子,也是与众不同的杯子。

(五)幼儿自由设计杯子画在画纸上。

分发画纸,准备彩色笔、蜡笔要求:展开幼儿的联想,画出自己想要的杯子。形状、大小、颜色,杯上的图案自由创作。

(六)作品展示。

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独一无二的杯子。让幼儿自由表达,尽力让幼儿把一句话说完整。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