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一班 徐欣冉
2025.1.6—2025.1.10 第十九周
上午班——
1月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静夜思》(童话欣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古诗《静夜思》改编童话的趣味性,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
2.通过听故事、互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乡情感。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锻炼语言表达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身着古装,手持纸扇走进教室,营造古典氛围。提问:“小朋友们,晚上睡觉前,你们会想些什么呀?”引导幼儿分享日常睡前思绪,顺势引出古代有个诗人,在夜里也思绪万千,从而导入《静夜思》改编的童话。
(二)童话讲述
1.声情并茂讲述:“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李白的大诗人,他呀,离开家乡,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天夜里,李白住在一间小小的客栈里,屋子暗暗的。他躺在硬硬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时候,月光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从窗户缝里悄悄钻了进来,洒在了地上,白白的、亮亮的 。李白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这一地月光,还以为是冬天的寒霜呢。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坐起身,盯着地上的月光出了神。忽然,他心里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过,想家啦!想着家乡的亲人和熟悉的屋子,李白的眼眶都湿了,这时候,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小朋友们,这就是《静夜思》的故事啦。”
(三)互动提问
1.“小朋友们,李白在客栈里看到月光,一开始以为是什么呀?”“他为什么会突然难过起来呢?”鼓励幼儿举手回答,答对给予小贴纸奖励。接着邀请幼儿模仿李白看到月光时的表情、动作,加深理解。
(四)情感引导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要是你们离开爸爸妈妈,去别的地方住,晚上会不会想他们?”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历,说说想念家人的时刻,类比童话里李白的思乡之情。
(五)总结拓展
1.一起回顾童话主要情节,再次强调李白的思乡。布置小任务: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有趣的童话,并且和家长聊聊自己如果出远门,最想念家里的什么。
四、户外体育游戏:《采蘑菇》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体育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2.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锻炼腿步力量。
活动准备:
1. 音乐、垫子
2.小白兔的头饰每人一个、蘑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头带“小白兔”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兔妈妈,你们是谁呀?”
“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到外面锻炼锻炼我们的小手小脚吧!”
幼儿自己找一块空地,跟着妈妈做运动!(律动:小手小脚)
(二)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
(做完运动真舒服,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宝宝们,妈妈想问问你们,你们长这么大了,有些什么本领啊?(跳)
2.请幼儿尝试跳:那我们来跳一跳吧!(教师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请个别幼儿示范跳,并观察是怎么跳的。
4.教师示范跳:妈妈也来学学看(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
5.请幼儿再次尝试跳,并能一边念儿歌一边跳,以了解跳的技能。
(三)游戏:小兔采蘑菇
1.采蘑菇原因
(铃声)师接电话:喂,谁呀?兔奶奶,有什么事吗?哦,好的好的!师告诉幼儿电话内容:兔奶奶打来电话,说她生病了,可是兔奶奶蘑菇地里的蘑菇要丰收了,她不能起床去地里采蘑菇,想请我们兔宝宝帮忙去采,你们愿意吗?
2.师讲解游戏规则:
蘑菇地就在那边,请兔宝宝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一个个跟着妈妈去蘑菇地里采蘑菇。
要求幼儿一次采一个蘑菇,采好后放在和蘑菇相同颜色的筐里。
3.幼儿游戏:采蘑菇(2次)
第一次:跟着妈妈去采蘑菇,采好后坐下休息,妈妈表扬跳的好的宝宝。第二次:设置障碍如小路、草地,让宝宝跟着妈妈顺利通过障碍采到蘑菇。教师指导幼儿用“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去采蘑菇。
4.放松运动
“兔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奶奶把蘑菇地里的蘑菇都采完了。妈妈采得好累呀,你们累吗?那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引导幼儿揉揉腿做放松运动,也可帮好朋友揉揉腿。
我们一起抬着蘑菇给兔奶奶送去吧!(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新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懂得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月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手工游戏:《撕彩纸》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纸和粘贴纸的技能。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
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老师的树叶师怎么做的?"
(二)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强调左右手拿纸的时候要挨紧,才好撕。撕纸要领: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走得近,用力往下撕。撕下来的树叶放进小篮了里。
(三)示范粘贴的方法。
用棉签涂上浆糊,把浆糊均匀的涂在纸上,再将纸片白色的一面贴上去。
(四)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胆撕纸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撕。
(五)作品展示
二、户外体育游戏:《螃蟹走路》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习手膝着地侧爬。
2.知道螃蟹走路的正确姿势。
3.体会到情景游戏的快乐,喜欢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塑料框、玩具若干、地垫、一段音乐、贴纸、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吸引幼儿兴趣,使其更快融入课堂。
师:我的宝宝们,大家好啊,我是螃蟹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的螃蟹宝宝们都快来和妈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吧。(音乐起)
(二)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感。
1.师:嘿!螃蟹宝宝,你们知道我们螃蟹是怎么爬的吗,谁来试试?来!都来爬爬看。
2.师:刚才我看见一个螃蟹宝宝爬的很好,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请爬的好的幼儿示范)
3.教师进行示范,规范幼儿的姿势。
(1)师:可是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让我来教教你们。
(2)师:我们要膝盖和双手着地,胳膊用力撑住地面,抬起头来。动哪个手就动哪个腿。我们先站着练习一下。
(三)进行小游戏,加深幼儿的身体记忆。
1.师:孩子们,你们现在爬的比较熟练了,我们来做个拿苹果的游戏吧。
2.小游戏:对面藏着许多苹果,我们用你们刚才学到的本领侧爬过去拿苹果,一次只能拿一个,然后从旁边绕着地毯跑回来,放在框里。小螃蟹们记住了吗?
3.师:哎呀,好累呀,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音乐)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螃蟹怎么爬。大家都很棒,动作都很标准,今天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上午班——
1月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不要哭,好好说》(心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哭闹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明白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
3.通过角色扮演与实践,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相关的动画视频,内容为小朋友因哭闹和好好说话产生不同结果的小故事。
2.准备一些常见的幼儿场景卡片,如想要玩具、饿了、摔倒受伤等。
3.准备小贴纸、卡通勋章等小奖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孩子哭闹的音频,问幼儿:“小朋友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大家猜猜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引发幼儿好奇,导入课程主题。
(二)故事讲解
1.播放动画视频:小明在幼儿园里想要玩小火车玩具,一开始他大哭大闹,小伙伴们都被吓着了,不知道他要干嘛,老师也很难安抚他。后来小明冷静下来,对小伙伴说“我想玩小火车,可以让我玩一会儿吗”,小伙伴就开心地和他一起玩了。看完后提问:“哪种方式能拿到玩具呀?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点明好好说话的优势。
(三)情景演练
1.将幼儿分组,每组抽取一张场景卡片。比如抽到“饿了”这张卡,幼儿要模拟这个场景,尝试好好说话表达需求。老师在旁观察、指导,提醒幼儿组织语言,例如“老师,我肚子饿了,有没有小点心呀” 。
2.演练结束,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表现优秀的小组可获小贴纸。
(四)情绪认知游戏
开展“情绪猜猜猜”游戏,老师展示不同表情图片,幼儿抢答说出对应的情绪。抢答正确的幼儿能得卡通勋章。游戏后总结:“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把想法说出来哦。”
四、户外体育游戏:《跳圈》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双脚跳进圈里。
2.知道原地向上跳及双脚向前跳。
3.喜欢参与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小白兔头饰、彩色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入场:老师扮演兔子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
师:请小兔子们跟着兔子妈妈做热身运动吧!
(二)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进行跳彩圈的游戏
1.教师首先示范,演示规范动作及路线。
2.讲解游戏规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撞到别的小朋友。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教师将彩色圈间隔一定的距离放成一个大圈,幼儿分散站,教师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随着音乐转着走,看见圈就跳进去再跳出来,一个圈只能跳进一只小兔子。
(四)放松活动
师:今天小兔子们都很棒,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放松运动就回家吧。
(六)总结
“大家在游戏里都很努力,而且学会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运粮,真棒!”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益智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彩色卡纸。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撕纸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自主动手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月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大巨人和小矮人》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要求做动作,并享受表演的乐趣。
2.能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1.设置森林的情境。
2.乐器若干。
3.音乐《小矮人和大巨人》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讲故事引出主题。
故事:最近,森林里出现了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听其他的小动物们说,大巨人和小矮人,小矮人又矮又小,小小的脑袋,小小的手,小小的脚,走起路来很轻很轻“嘻嘻嘻嘻嘻”。大巨人又高又大,大大的脑袋,大大的手,大大的脚,走在路来“咚咚咚咚”。那现在让我们去找一找它们的踪迹吧。
(二)用肢体动作来表演《小矮人和大巨人》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
听说,小矮人和大巨人正在玩游戏,那在找到它们之前,你们觉得小矮人和大巨人长得怎么样?
请出大巨人和小矮人。
请幼儿观察大巨人和小矮人长得怎么样,并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变大变小,变成大巨人,再变成小
矮人。幼儿排在教师前面,当听到大巨人大家就要站立双手高举学大
巨人,当听到小矮人,大家就蹲下来学小矮人。
(三)用乐器表现大巨人和小矮人声音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动作,那你们猜
一猜大巨人和小矮人走路的时候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出示乐器,介绍乐器,并讲解使用。
请小朋友们听听哪个乐器像大巨人发出的脚步声?哪个像小矮
人发出的脚步声?
请小朋友选择乐器,自己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乐器敲打出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脚步声,并说说为什么(例如:用铃鼓,用手掌敲打铃鼓,发出“啪啪”的声音,代表大巨人的脚步声,而轻轻摇晃铃鼓,发出“沙沙”的声音,代表小矮人的脚步声。)
教师幼儿一起随音乐用乐器敲打。
(四)结束
你们玩的开心吗?那请小朋友带着我们的乐器朋友去找小矮人和大巨人一起玩耍把。
二、户外体育游戏:《快乐跳跳糖》
活动目标:
1.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的动作和音乐节奏。
2. 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音乐。
2. 跳跳糖若干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喜欢吃糖吗?都吃过什么样的?
(二)魔术箱变出神奇的糖---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学一学多种感官了解跳跳糖。
师:老师可以变出神奇的糖。(变出跳跳糖)
(三)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跳跳糖。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师:小朋友能用动作告诉大家跳跳糖如何跳舞?比较跳跳糖跳舞时前后的变化。1.师:小朋友都跳得太棒了(双脚蹦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
(四)比较跳跳糖跳舞前后的变化---探索节奏跳。
(五)变成跳跳糖---有节奏的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
(六)巨人大嘴巴游戏---师幼共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师:让我们变成跳跳糖到巨人的大嘴巴里跳吧。(幼儿围成圆)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点点糖、点点糖、点到谁、谁是糖、一个糖、两个糖......注意提醒幼儿要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跳出大嘴巴{幼儿听音乐当唱到“跳到嘴里”时幼儿跳进大嘴巴,当唱到“不见了”时幼儿跳出大嘴巴。(反复游戏)
上午班——
1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音乐:《问好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演唱《问好歌》,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准确唱出歌词与旋律,培养节奏感。
2.通过歌曲演唱与互动,提升幼儿社交礼仪意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与他人打招呼问好。
3.激发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幼儿在音乐氛围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1.《问好歌》的音乐音频、视频。
2.自制动物头饰若干,对应歌曲里出现的角色。
3.彩色小卡片,上面写有简单问候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面带微笑进入教室,先和小朋友们热情挥手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呀!”引导幼儿回应。接着提问:“咱们每天见面都会问好,那如果用唱歌的方式来问好,会不会更有意思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一首超有趣的《问好歌》。”
(二)歌曲介绍与聆听
1.简单介绍《问好歌》:“这首歌里有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也在开心地互相问好呢。”播放歌曲音频,让幼儿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听完后,邀请幼儿分享脑海中的画面。
(三)歌词学习
1.教师清唱,逐句展示歌词,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打出节奏,带领幼儿跟读歌词,感受节奏变化 。比如,遇到附点音符时,加重拍手力度并延长时值,让幼儿模仿练习。重复几遍后,幼儿尝试自己完整念出歌词,教师纠正发音。
(四)歌曲教唱
1.教师范唱全曲,幼儿跟随哼唱,重点提示曲调的高低起伏。多次范唱与跟唱后,鼓励幼儿放声歌唱,注意声音的轻快明亮。分组检查幼儿演唱情况,给予肯定与指导,强化薄弱部分。
(五)互动游戏:动物音乐会
1.给幼儿分发动物头饰,幼儿要扮演头饰对应的小动物,模仿动物动作、声音,用《问好歌》和小伙伴“问好”。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融入角色,把歌曲唱得更生动。
四、户外体育游戏:《绕物运球》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球技巧。
2.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和热身活动,以准备接下来的运动训练。
2. 示范与讲解运球基本动作
教师向幼儿示范基本的运球动作。
3.学习游戏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分组进行基本运球动作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的动作。
4.运球绕物练习
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幼儿进行运球绕物的练习,通过绕过障碍物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
5.游戏总结
结合今天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游戏总结,夸奖表现突出的幼儿,并指出大家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水彩笔。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区角游戏感兴趣,体验区角游戏的快乐。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一课题: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