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八周(2025.3.31——2025.4.3)


2025.3.31—2025.4.3 第八周

上午班——

3月3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通过升旗仪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小蓝和小黄》(故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愿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和表述。

2.让幼儿感受蓝、黄两色“拥抱”后的变化,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3.激发幼儿对色彩变化的好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蓝色、黄色卡纸制作的“小蓝”和“小黄”形象,以及红、黄、蓝三种颜料和调色盘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每个幼儿一套蓝色和黄色的彩笔、一张画纸。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变魔术,出示装有清水的瓶宝宝,分别将其变成蓝色的水和黄色的水,引出故事主人公“小蓝”和“小黄”。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神奇的瓶宝宝,看,现在瓶宝宝里的水是没有颜色的。(摇晃瓶子)变变变,呀,水变成蓝色啦,这就是小蓝!再来看看这个瓶宝宝,(再次摇晃变魔术)变变变,黄色的水出现啦,这就是小黄。小蓝和小黄之间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引导幼儿和“小蓝”“小黄”打招呼,建立亲切感。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 介绍小蓝和小黄的家,展示 PPT 画面,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参观一下,看,小蓝的家里有谁?(幼儿观察回答)

小结:小蓝的家里有蓝爸爸、蓝妈妈还有小蓝,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师: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幼儿观察回答)

小结:小黄的家里也有黄爸爸、黄妈妈还有小黄,也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拥抱变色,继续展示 PPT 画面,小蓝和小黄惊喜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

师:咦,这是谁?小蓝和小黄呢?怎么不见了?(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哦,原来他们拥抱在一起变成小绿了。小绿会去哪里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变成绿色,爸爸妈妈不认识,画面展示“绿”回到小蓝家,蓝爸爸和蓝妈妈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小绿。”

师: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认识他了?如果“绿”回到黄爸爸和黄妈妈家里,他们会认识它吗?为什么?(幼儿思考回答)

4.“绿”一哭又变回小蓝和小黄,展示画面小蓝和小黄哭,眼泪流出来,各自收拢变成原来的样子。

师:现在爸爸妈妈能认出他们吗?(幼儿回答)

5.蓝爸爸蓝妈妈也变成绿色。画面展示蓝爸爸蓝妈妈见到小蓝和小黄,又是抱又是亲,结果也变成绿色。

师:蓝爸爸蓝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幼儿回答)

6.黄爸爸黄妈妈也变成绿色,展示两家父母见面,开心拥抱变成绿色的画面。

师:现在,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绿色。小蓝和小黄又开心地在一起玩了。

(三)游戏:小蓝、小黄抱一抱

1.教师将蓝、黄两色胶片纸分别戴在孩子身上,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孩子们随老师一起做动作。

2.当音乐停止的时候,老师说:“请小黄和小蓝抱一抱、亲一亲。” 让孩子们感受和好朋友拥抱在一起的快乐。

(四)幼儿自主操作,感受颜色变化

1.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套蓝色和黄色的彩笔、一张画纸。

2.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也来当小小魔法师,让蓝色和黄色抱一抱,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用蓝色和黄色彩笔在画纸上涂一涂、画一画,把它们重叠的地方涂满,看看颜色是不是变成绿色啦。

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将颜料弄到衣服上。

(五)总结

1.回顾故事内容,提问幼儿:小蓝最好的朋友是谁?他们一起玩了哪些游戏?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2.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和好朋友在一起做过哪些开心的事情。

四、户外体育游戏:《采蘑菇》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体育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2.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锻炼腿步力量。

活动准备:

1.音乐、垫子。

2.小白兔的头饰每人一个、蘑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头带“小白兔”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是兔妈妈,你们是谁呀?

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到外面锻炼锻炼我们的小手小脚吧!(幼儿自己找一块空地,跟着妈妈做运动!——律动:小手小脚。)

(二)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

(做完运动真舒服,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宝宝,妈妈想问问你们,你们长这么大了,有些什么本领啊?(跳)

2.请幼儿尝试跳:那我们来跳一跳吧!(教师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请个别幼儿示范跳,并观察是怎么跳的。

4.教师示范跳:妈妈也来学学看(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

5.请幼儿再次尝试跳,并能一边念儿歌一边跳,以了解跳的技能。

(三)游戏:小兔采蘑菇

1.采蘑菇原因。

(铃声)师接电话:喂,谁呀?兔奶奶,有什么事吗?哦,好的好的!师告诉幼儿电话内容:兔奶奶打来电话,说她生病了,可是兔奶奶蘑菇地里的蘑菇要丰收了,她不能起床去地里采蘑菇,想请我们兔宝宝帮忙去采,你们愿意吗?

2.师讲解游戏规则:

蘑菇地就在那边,请兔宝宝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一个个跟着妈妈去蘑菇地里采蘑菇。

要求幼儿一次采一个蘑菇,采好后放在和蘑菇相同颜色的筐里。

3.幼儿游戏:采蘑菇(2次)。

第一次:跟着妈妈去采蘑菇,采好后坐下休息,妈妈表扬跳的好的宝宝。第二次:设置障碍如小路、草地,让宝宝跟着妈妈顺利通过障碍采到蘑菇。教师指导幼儿用“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去采蘑菇。

4.放松运动。

“兔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奶奶把蘑菇地里的蘑菇都采完了。妈妈采得好累呀,你们累吗?那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引导幼儿揉揉腿做放松运动,也可帮好朋友揉揉腿。

我们一起抬着蘑菇给兔奶奶送去吧!(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新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懂得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手工游戏:《撕彩纸》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纸和粘贴纸的技能。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老师的树叶师怎么做的?

(三)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

1.强调左右手拿纸的时候要挨紧,才好撕。

2.撕纸要领: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走得近,用力往下撕。

3.撕下来的树叶放进小篮了里。

(三)示范粘贴的方法

用棉签涂上浆糊,把浆糊均匀的涂在纸上,再将纸片白色的一面贴上去。

(四)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胆撕纸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撕。

(五)作品展示

二、户外体育游戏:《螃蟹走路》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习手膝着地侧爬。

2.知道螃蟹走路的正确姿势。

3.体会到情景游戏的快乐,喜欢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塑料框、玩具若干、地垫、一段音乐、贴纸、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吸引幼儿兴趣,使其更快融入课堂

师:我的宝宝们,大家好啊,我是螃蟹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的螃蟹宝宝们都快来和妈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吧。(音乐起)

(二)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感

师:嘿!螃蟹宝宝,你们知道我们螃蟹是怎么爬的吗,谁来试试?来!都来爬爬看。

师:刚才我看见一个螃蟹宝宝爬的很好,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请爬的好的幼儿示范)

师:可是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让我来教教你们。(教师进行示范,规范幼儿的姿势。)

师:我们要膝盖和双手着地,胳膊用力撑住地面,抬起头来。动哪个手就动哪个腿。我们先站着练习一下。

(三)进行小游戏,加深幼儿的身体记忆

师:孩子们,你们现在爬的比较熟练了,我们来做个拿苹果的游戏吧。

小游戏:对面藏着许多苹果,我们用你们刚才学到的本领侧爬过去拿苹果,一次只能拿一个,然后从旁边绕着地毯跑回来,放在框里。小螃蟹们记住了吗?

师:哎呀,好累呀,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音乐)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螃蟹怎么爬。大家都很棒,动作都很标准,今天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上午班——

4月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情绪小怪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产生共鸣,理解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

2.帮助幼儿分辨快乐、伤心、愤怒、害怕、平静五种基本情绪。

3.引导幼儿掌握用语言、表情、动作表达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

2.对应五种情绪的小怪兽玩偶、表情卡片、情绪盒子(盒子上画不同表情,内置相关场景图片)。

3.彩色画笔、画纸若干,“情绪管理小妙招”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神秘地拿着一个不透明袋子走进教室,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朋友,它藏在袋子里,会发出声音哦!接着轻轻摇晃袋子,让里面的小怪兽玩偶发出一点声响,引起幼儿好奇心。

2.教师:让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拿出情绪小怪兽玩偶,“嗨,小朋友们好,我是情绪小怪兽,今天想和大家一起玩,可是我现在有点乱,心情怪怪的。”

(二)认识情绪

1.教师绘本 讲述《我的情绪小怪兽》绘本故事,展示快乐小怪兽画面时,做出开心蹦跳、大笑表情动作,问:小怪兽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们什么时候像它这样开心?引导幼儿分享快乐经历。

2.展示伤心小怪兽画面,教师做出难过、哭泣样子,说:小怪兽看起来好难过,你们猜它为什么伤心?你们有没有伤心的时候?鼓励幼儿说出伤心原因。

3.以同样方式,通过画面展示、动作表情呈现愤怒、害怕、平静情绪小怪兽,引导幼儿感受并分享相关经历。

(三)情绪分类游戏

1.教师将五种情绪表情卡片分散放在教室不同位置,播放欢快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走动。音乐停,教师喊出一种情绪,如 “愤怒”,幼儿快速跑到对应表情卡片处。

2.把幼儿分成五组,每组发一个情绪盒子,盒子里装不同场景图片。小组内轮流抽取图片,判断图中人物情绪,放入相应表情盒子,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四)表达情绪

1.教师拿出不同情绪小怪兽玩偶,示范用语言表达情绪,如拿起快乐小怪兽说:我今天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心里高兴极了,像小怪兽一样快乐!然后鼓励幼儿模仿,拿着玩偶说出自己相关情绪体验。

2.开展“表情猜猜猜”游戏,一名幼儿抽取情绪卡片,用表情动作表现,其他幼儿猜,猜对后分享自己有此情绪的经历。

(五)总结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的情绪知识,问:今天认识哪些情绪小怪兽?开心时会怎样?难过了怎么办?请幼儿回答。

2.教师总结:情绪像小怪兽会在我们心里出现,每种都很重要。要勇敢说出情绪,心情不好时用学的办法让自己开心。给每个幼儿发一张空白画纸,让他们画代表自己今天心情的小怪兽,分享后带回家和家长交流。

四、户外体育游戏:《绕物运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球技巧。

2.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和热身活动,以准备接下来的运动训练。

(二)示范与讲解运球基本动作

教师向幼儿示范基本的运球动作。

(三)学习游戏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分组进行基本运球动作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的动作。

(四)运球绕物练习

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幼儿进行运球绕物的练习,通过绕过障碍物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

(五)游戏总结

结合今天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游戏总结,夸奖表现突出的幼儿,并指出大家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益智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彩色卡纸。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撕纸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自主动手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大巨人和小矮人》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要求做动作,并享受表演的乐趣。

2.能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1.设置森林的情境。

2.乐器若干。

3.音乐《小矮人和大巨人》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讲故事引出主题

故事:最近,森林里出现了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听其他的小动物们说,大巨人和小矮人,小矮人又矮又小,小小的脑袋,小小的手,小小的脚,走起路来很轻很轻“嘻嘻嘻嘻嘻”。大巨人又高又大,大大的脑袋,大大的手,大大的脚,走在路来“咚咚咚咚”。那现在让我们去找一找它们的踪迹吧。

(二)用肢体动作来表演《小矮人和大巨人》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

听说,小矮人和大巨人正在玩游戏,那在找到它们之前,你们觉得小矮人和大巨人长得怎么样?请出大巨人和小矮人。请幼儿观察大巨人和小矮人长得怎么样,并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变大变小,变成大巨人,再变成小

矮人。幼儿排在教师前面,当听到大巨人大家就要站立双手高举学大巨人,当听到小矮人,大家就蹲下来学小矮人。

(三)用乐器表现大巨人和小矮人声音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动作,那你们猜

一猜大巨人和小矮人走路的时候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1.教师出示乐器,介绍乐器,并讲解使用。

2.请小朋友们听听哪个乐器像大巨人发出的脚步声?哪个像小矮

人发出的脚步声?

3.请小朋友选择乐器,自己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乐器敲打出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脚步声,并说说为什么(例如:用铃鼓,用手掌敲打铃鼓,发出“啪啪”的声音,代表大巨人的脚步声,而轻轻摇晃铃鼓,发出“沙沙”的声音,代表小矮人的脚步声。)

4.教师幼儿一起随音乐用乐器敲打。

(四)结束

你们玩的开心吗?那请小朋友带着我们的乐器朋友去找小矮人和大巨人一起玩耍把。

二、户外体育游戏:《快乐跳跳糖》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的动作和音乐节奏。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跳跳糖若干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喜欢吃糖吗?都吃过什么样的?

(二)魔术箱变出神奇的糖---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学一学多种感官了解跳跳糖。

师:老师可以变出神奇的糖。(变出跳跳糖)

(三)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师:小朋友能用动作告诉大家跳跳糖如何跳舞?比较跳跳糖跳舞时前后的变化。

师:小朋友都跳得太棒了(双脚蹦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

(四)比较跳跳糖跳舞前后的变化---探索节奏跳

(五)变成跳跳糖

有节奏的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

(六)巨人大嘴巴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师:让我们变成跳跳糖到巨人的大嘴巴里跳吧。(幼儿围成圆)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点点糖、点点糖、点到谁、谁是糖、一个糖、两个糖......注意提醒幼儿要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跳出大嘴巴{幼儿听音乐当唱到“跳到嘴里”时幼儿跳进大嘴巴,当唱到“不见了”时幼儿跳出大嘴巴。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