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一周(2025.9.1—2025.9.5)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二班  李妍

2025.9.1—2025.9.5 第一周

上午班——

9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对陌生人说不》(安全第一课)

活动目标:

1.认识陌生人,知道不能随意跟陌生人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拒绝陌生人的简单方法,如摇头、大声拒绝、向熟悉的大人求助。

3.能在模拟情境中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提升应对危险的能力。活动准备:

希沃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播放动画视频,视频中卡通小朋友在公园玩耍时,遇到陌生人拿着糖果邀请他去玩。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视频里的小朋友遇到了谁?陌生人说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引出活动主题。

(二)认识陌生人,学习拒绝方法。

1.讲解陌生人概念:展示陌生人卡通面具,结合图片讲解,告诉幼儿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可能看起来很和善,但也不能轻易相信。

2.拒绝方法学习:教师示范面对陌生人时的正确做法,如坚定地摇头说“我不要”“我不去”;如果陌生人强行带走,要大声呼喊“救命”;可以向警察(展示警察卡通图片)、老师(展示老师卡通图片)等穿制服或熟悉的大人求助 。邀请幼儿上台模仿练习,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三)学唱儿歌,总结提升。

教幼儿学唱《防拐骗小儿歌》:陌生人,给零食,摇摇头,我不要;陌生人,来搭讪,不说话,转身跑;找警察,找老师,安全保护要记牢! 边唱边做动作,帮助幼儿加深记忆。最后和幼儿一起回顾遇到陌生人的正确做法,强调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四)总结。

1.发放“安全小任务”卡,鼓励幼儿回家和家长分享学到的知识,和家长一起玩防拐骗情景游戏。

2.在班级区域角投放相关道具,如警察、陌生人玩偶,供幼儿在日常游戏中继续巩固安全知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快速反应并保持静止姿势,锻炼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2.理解游戏规则,学会听指令行动,提升幼儿对指令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空旷安全的户外场地或宽敞的室内活动室,欢快和舒缓的背景音乐,小贴纸等小奖品若干。

2.幼儿已具备初步的规则意识,对木头人的形象有一定认知,如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了解过。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一)教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和幼儿一起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头部转动、肩部耸动、手臂摆动、腰部扭动、膝盖屈伸、脚踝转动等,边做动作边说儿歌:“点点头,耸耸肩,摆摆手臂转腰肢,弯弯腰,踢踢腿,转转膝盖和脚踝,大家一起动起来。”

(二)热身结束后,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木头人吗?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分享自己对木头人的认识,然后引出游戏:“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有趣的《木头人》游戏,看看谁能当最厉害的木头人!”

二、基本部分。

(一)讲解规则

教师向幼儿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告诉幼儿在游戏开始后,大家一起念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当念完儿歌时,老师会喊出一个数字,比如“3”,小朋友们就要立刻摆出一个造型,并且保持静止不动,像真正的木头人一样,坚持3秒钟。如果在这期间有人动了、笑了或者发出声音,就被淘汰,要站到旁边休息。

(二)示范游戏

教师先邀请2 - 3名幼儿到前面,和自己一起进行游戏示范。教师和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随意走动,念完儿歌后,教师喊出数字“2”,然后迅速摆出一个造型,如双手向上伸直,双脚并拢,静止不动,同时引导参与示范的幼儿也摆出造型并保持静止。示范结束后,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三)分组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 6人,进行小组游戏。教师担任裁判,带领每组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完后喊出不同的数字,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对遵守规则、造型独特的幼儿给予表扬,对违反规则的幼儿进行提醒和指导。每一轮游戏结束后,淘汰的幼儿暂时站到旁边,剩下的幼儿继续下一轮游戏,直到选出小组冠军。

(四)集体游戏

小组游戏结束后,让所有小组的冠军一起进行一场集体游戏,决出最终的“超级木头人”。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幼儿,营造紧张又有趣的游戏氛围。

三、结束部分。

(一)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轻轻拍打手臂、腿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帮助幼儿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二)教师对本次游戏进行总结,表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表现出色的幼儿,为他们颁发小贴纸等小奖品,对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告诉幼儿大家在游戏中都很努力,都很棒。同时,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再次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音乐区

材料:铃鼓、响板、单响筒

活动目标:

1.喜欢儿歌与音律感,对儿歌语言感兴趣。

2.可以口齿清楚地念 儿歌。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水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在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存在形式,知道常见的水源,如河流、湖泊、自来水等。

2.通过观察、探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3.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水”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活动准备:

希沃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教师播放“流水声”的音频,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引导幼儿回答。

(二)接着展示大海的图片,问幼儿:“图片里这片蓝蓝的、大大的是什么?里面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引出活动主题“水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一)寻找自然界中的水

1.播放水在自然界不同形态的PPT,展示河流奔腾、湖泊平静、瀑布倾泻、雪花飞舞(固态水)等画面,每展示一幅画面,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水吗?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形态、颜色、所在位置等。

2.组织幼儿讨论:“除了图片上的地方,你还在哪里见过水?”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分享,如公园的小池塘、下雨的天空等。

(二)探索生活中的水

1.展示装有干净自来水和脏水的杯子,让幼儿观察两者的区别,提问:“这两杯水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水可以用来喝、洗手?为什么?”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水的清洁与卫生。

2.开展小实验“水藏在哪里”:给每组幼儿发放实验材料,让幼儿尝试将小石块、海绵、纸巾、沙子放入装有水的透明杯子,观察材料放入后水的变化,如海绵吸水后变得鼓鼓的,纸巾变湿等。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思考:“水去哪里了?这些东西是不是能把水藏起来?”

(三)了解水的用途

1.播放水的用途简短视频,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里水都帮人们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模仿视频中的动作,如假装用杯子喝水、给植物浇水等,加深对水用途的理解。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幼儿感受水的重要性。

三、结束部分。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找了水,知道了水在大海、小河里,在我们用的自来水里,还藏在能吸水的东西里,水可以用来喝、洗澡、浇花,对我们特别重要。”

(二)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比如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用完水要及时关紧水龙头等,并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家里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水,明天来和小朋友们分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好玩的沙包》

活动目标:

1.能轻松、自然地抛掷、滚动沙包,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提升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 。

2.认识沙包,感知其柔软、轻便的特性,了解沙包的多种玩法。

3.积极参与沙包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适宜的软布沙包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在户外场地设置不同颜色的标志圈若干个、平坦的草地或塑胶场地。轻快的背景音乐、舒缓的放松音乐。

2.幼儿有初步的体育游戏经验,对颜色有一定认知。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一)教师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拿着沙包以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会变魔法的好朋友,它圆圆的,软软的,能变成很多有趣的样子,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观察、猜测,引出沙包。

(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沙包热身操:双手举沙包上下挥动(模仿举重)、左右摆动沙包(模仿钟摆)、用沙包轻轻拍打手臂和腿部,为活动做好准备。

二、游戏过程。

(一)探索沙包玩法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个沙包,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沙包的玩法:“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小沙包能怎么玩?可以用手扔一扔、用脚踢一踢,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玩,比比谁的玩法多!” 教师巡回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创意玩法,如有的幼儿把沙包顶在头上走,有的幼儿将沙包抛高再接住。

(二)沙包投投乐

在场地设置不同颜色的标志圈当作“小房子”,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小朋友们,我们要把沙包送到对应的小房子里。站在这条线后面,把沙包轻轻扔到和沙包颜色一样的小房子中!”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依次投沙包,投进对应颜色“小房子”的幼儿可获得一颗小星星贴纸奖励。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投掷安全,不要随意跑动。

(三)沙包接力赛

将幼儿分成2 - 3组,每组幼儿站成一列。教师讲解规则:“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抱着沙包快速跑到前面的标志杆,绕杆跑回来,把沙包交给下一个小朋友,哪组最先完成接力,哪组就获胜!” 教师发令后,幼儿开始游戏,过程中为幼儿加油助威,鼓励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一)播放舒缓的放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用沙包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进行放松,如轻轻拍打手臂、后背、腿部,然后深呼吸,慢慢放松身体。

(二)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遵守规则的幼儿,鼓励幼儿以后继续探索沙包的新玩法,激发幼儿对沙包游戏的持续兴趣。收拾好沙包,结束活动。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生活区

材料:毛巾、玩具

活动目标:

1.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生活物品、美术作品。对美的形象有一定的反应。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专注力,能够集中注意力。

2.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锻炼手部灵活力。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绘本书、动物面具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