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8—2023.9.22 第三周
上午班——
9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我最棒》
教学目标:
1. 感受礼貌用语在交往中的作用;
2. 了解常用的礼貌用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3. 鼓励幼儿在平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猪学礼貌》故事音频及图片;《懂礼貌》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猪学礼貌》,引导幼儿感知礼貌用语在交往中的影响。
2.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猪学礼貌》第一至四段。
——你们知道小猪为什么没有朋友吗?
——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呢?
小结:小猪早晨上学时,不懂得向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问好,小兔帮小猪拿水杯,小猪也没有说谢谢。大家觉得他没有礼貌,所以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3.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猪学礼貌》第五至八段。
——进幼儿园时,小猪听到小松鼠对老师说了什么?
——小兔帮小松鼠拿水杯,小松鼠说了什么呢?
——小猪后来在幼儿园交到朋友了吗?为什么?
4. 播放歌曲视频《懂礼貌》,引导幼儿讨论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境。
——歌曲里有哪些礼貌用语呢?
——这些礼貌用语都在什么时候说呢?
——你们还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二) 组织幼儿情景表演“我是小主人”,巩固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1.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1)进门时,幼儿如何表示?
2)进门后,幼儿需要请老师做什么?怎么说?
3)离开时,幼儿应该如何做?怎么说?
2.师幼共同表演情景。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毛毛虫》
活动目标:
1. 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 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 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毛毛虫图片,苹果相关图片,毛毛虫啃苹果音效,《毛毛虫啃苹果》动画,《毛毛虫啃苹果》歌曲音频、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播放音频,引导幼儿猜测。
——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
——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二)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123变苹果”。
1.毛毛虫这么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我们小朋友就变成苹果送给它。来!不同的小朋友变成不同的苹果!
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造型。
——1,2,3,变!
(三) 播放歌曲《毛毛虫啃苹果》,引导幼儿欣赏。
1. 播放动画视频,引导认真观看。
——毛毛虫还喜欢啃各种苹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毛毛虫啃了几个苹果?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
2.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并播放对应的歌曲段落。
——毛毛虫是怎么咬小小苹果的?毛毛虫是怎么咬大大苹果的?毛毛虫是怎么咬红红苹果的?毛毛虫是怎么咬绿绿苹果的?
(四)再次播放动画,引导幼儿学唱。
1.再次播放动画视频,请幼儿认真欣赏。
——毛毛虫是用什么节奏啃苹果的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2.出示图谱,幼儿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
3.请幼儿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
(五)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要变的苹果,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六)播放课件,引出毛毛虫变蝴蝶,活动结束。
——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
二、体育游戏
(一)《水果蹲》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各类水果名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6.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一些时令水果,与幼儿交谈有关水果的知识经验。
2.准备实物水果和水果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 以律动《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二) 品尝水果
1.出示水果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品尝水果。
2.个别提问,边出示卡片: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样?你还吃过其他什么水果?
(三)教师示范念读,幼儿学念儿歌“水果蹲”几遍。
(四)教师介绍游戏“水果蹲”玩法,规则:
1.幼儿戴上胸卡扮演各种水果宝宝。
2.幼儿听老师口令念儿歌,并根据内容做下蹲动作玩游戏。
3.不符合儿歌内容做动作的幼儿就淘汰出局。
4.提醒幼儿要记住自己是扮演什么水果宝宝。
(五)幼儿玩游戏。
1.请能力强的幼儿戴上水果胸卡游戏。
2.幼儿戴上水果胸卡按儿歌内容玩游戏,老师及时提出游戏中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3.幼儿分组念儿歌玩游戏。
4.增加水果品种,幼儿自选水果胸卡听口令儿歌玩游戏。
5.幼儿自由分组玩游戏。
(二)《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
1. 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动作。
2. 能手脚自然协调的向指定方向爬行。
3. 积极参加体育游戏,感受小蚂蚁完成搬豆任务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材料准备:沙包若干、篮子四个、攻门两个、爬行垫两块。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 导入游戏情境。
——小朋友,今天跟x老师来玩一个游戏,你们是小蚂蚁,我是蚂蚁妈妈,天气真晴朗,小蚂蚁们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2. .播放音乐,教师和孩子一起做热身运动。
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幼儿自由探索爬的动作
——小蚂蚁我们的身体都运动开来,我们要来学本领了,看见前面的大城堡了吗?我们爬过草地去看一下吧!
(二)教师示范,重点强调跪在垫子上,手掌掌心撑在垫子上,与肩同宽,眼睛看着前方,朝着目标爬。
(三)幼儿个别、集体练习爬的动作。
游戏《小蚂蚁运粮》,巩固手膝着地爬的动作要领
——蚂蚁宝宝真厉害,本领都学会了,冬天到了,我们要去寻找粮食过冬了,现在我们要到把河对岸的粮食运回来,下面要听清楚游戏要求了,找到粮食的时候,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运一袋粮食,多了爬不动的,记住了吗?在粮食的过程中会有困难,我们要勇敢,我们要先走过独木桥,再用“妈妈”教你们的本领爬过草地,穿过山洞,才能找到粮食,然后把粮食运回家。蚂蚁宝宝们,出发啦!
游戏方法:小蚂蚁排好队,先走过独木桥,爬过“草地”,穿过“山洞”,然后把粮食运回家。
游戏规则: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运一袋粮食。
活动结束
(四)活动结束
庆祝小蚂蚁完成运粮任务,感受喜悦的心情。
——蚂蚁宝宝运回来了这么多食物,这个冬天我们就会过的很丰盛了,蚂蚁宝宝们真棒,给你们点个赞!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9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有趣的溶解》
活动目标:
1. 对溶解现象感兴趣,乐于进行科学探究。
2. 知道白糖可溶于水,黄豆不可溶于水。
3. 猜测、探究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教师可引导幼儿提前认识活动所需要的可溶物和不可溶物。
课件准备:“白糖不见了”对话音频及图片;“溶解小实验”组图。
材料准备:白糖(一份)、黄豆(一份)、杯装清水(人手一份)、搅棒棍(人手一份)、可溶物(每组两份,如盐、鸡精)、不可溶物(每组两份,如米、绿豆)、小勺子(每份可溶物、不可溶物配套一把或每位幼儿人手一把)、笑脸贴纸(若干)、污水桶(一个)、清水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白糖不见了-1”,导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出示组图“溶解小实验-1”、材料“白糖、清水、搅棒棍”,引导幼儿观察白糖放入清水中溶解的现象,知道白糖可溶于水。
1)出示材料“白糖、清水、搅棒棍”,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白糖放入清水中溶解的现象。
——难道是河水把白糖“偷”走了吗?我们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老师准备了白糖、清水还有搅拌棍,想请一位小助手帮忙把白糖倒入清水中。
——白糖倒入清水后,你们可以看到白糖吗?(看不太清、看得见一点)
——请小助手用搅拌棍搅拌一会。现在你们还可以看得见白糖吗?(看不见)
活动建议:教师可准备温水或40度左右的热水,提高溶解速度,节约时间。
2)出示组图“溶解小实验-1”,引导幼儿回顾白糖溶解的现象,知道白糖可溶于水。
小结:白糖放到清水中就慢慢消失不见啦,如果用搅拌棍搅拌,白糖会消失得更快,像白糖这样放入清水中会消失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我们可以说,白糖能溶解在水中。
2.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白糖不见了-2”、出示组图“溶解小实验-2”、材料“黄豆、清水、搅拌棍”,引导幼儿观察黄豆放入清水中不可溶解的现象,知道黄豆不可溶于水。
1)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白糖不见了-2”,激发幼儿对黄豆是否会溶解在水里的好奇心。
——原来白糖会溶解在水里,所以过了河白糖就不见了,我们快点把这个发现告诉奇奇妙妙和小鸭子吧。
——小鸭子有了新的疑惑,它想知道黄豆过河时为什么没有像白糖一样溶解呢?
2)出示材料“黄豆、清水、搅棒棍”,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观察黄豆放入清水中不可溶解的现象。
——老师想再请一位小助手,帮忙将黄豆放进清水中。现在你们可以看得见黄豆吗?(可以)
——请小助手用搅拌棍搅拌一会。现在黄豆有溶解吗?(没有)
3)出示组图“溶解小实验-2”,引导幼儿回顾黄豆不可溶解的现象,知道黄豆不可溶于水。
小结:黄豆放进清水中,无论怎样搅拌都不会溶解,这个现象说明黄豆不能溶解在水中。
(二)分发材料“可溶物、不可溶物、小勺子、杯装清水、搅棒棍、笑脸贴纸”、纸面教具《有趣的溶解》,出示材料“污水桶、清水桶”,鼓励幼儿猜测、探究、其他材料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并做好记录。
1.出示材料“可溶物、不可溶物”,鼓励幼儿猜测这些材料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巩固验证方法。
——原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溶解在水里、什么东西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呢?老师带了一些材料,看看都有什么?
——这些材料中,你觉得谁可以溶解在水里?谁不可以溶解在水里?
——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这些材料是否能溶解在水里呢?
小结:用小勺子舀一些你想验证的材料加入清水里,搅拌一会,看看这种材料是否会溶解。
2.分发材料“可溶物、不可溶物、小勺子、杯装清水、搅棒棍、笑脸贴纸”、纸面教具《有趣的溶解》,出示材料“污水桶、清水桶”,组织幼儿在小组内搅拌材料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记录表和笑脸贴纸,如果你发现某种材料可以溶解在水里,就在记录表中找到这种材料并在下面贴上笑脸贴纸。
——老师这还有两个大桶,一个是污水桶,另一个是清水桶。当你验证完一种材料并做好记录,就可以把用过的水倒入污水桶中,再去清水桶里装一些干净的水继续验证其他材料。
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准备记录用的贴纸或印章,也可请幼儿用画圈、勾叉等形式进行记录。
3.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你们发现哪些材料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材料不可以溶解在水中?
活动建议:本环节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拿着记录表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4.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小结:盐、鸡精可以溶解在水中,米、绿豆不可以溶解在水中。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生活区、阅读区、科学区、益智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静电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泡沫板、碎纸屑、塑料尺、气球、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等。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用“神奇”的泡沫板吸起碎纸屑。
(二) 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泡沫板把纸屑吸起
(三) 教师示范泡沫板吸起纸屑。教师用泡沫板在衣服上擦呀擦呀,边做边说,来吧!
总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泡沫板在衣服上来回摩擦产生了一种电,叫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上来。
(四)幼儿再次操作,体验操作成功的快乐。
分别请操作成功和不成功的.幼儿操作示范。
总结:摩擦时时间要长一点,速度要快,就容易产生静电,吸起碎纸屑。
(五)幼儿分组操作,尝试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可以和哪些别的东西摩擦产生静电。
发现: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跟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摩擦都可以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
(六)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大服时听到了滋啦滋啦的声音,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二、体育游戏
(一)做冰块
活动目标:
1.能模仿老师动作,根据指令控制身体。
2.能自由创编动作,发号指令进行游戏。
3.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对集体游戏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健康操热身。播放健康操音乐,师幼共同做健康操热身。
2.导入:谈话导入。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出门的感觉如何,引出冰冻概念。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幼儿初步练习。教师创设情境“寒冷的冬天来了,风呜呜地刮,雪嗖嗖的下,小班的小朋友们变成了冰冻人”。
幼儿探索玩法,总结游戏规则。
2.:讲解规则,深入剖析,听口令游戏练习。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做动作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发号口令,幼儿模仿老师动作,进行原地单人游戏。找两位幼儿当老师发号口令,其余幼儿两人一组分组进行游戏。
3.:巩固提升,游戏冰冻人过小桥。幼儿自由讨论冰冻人游戏的其他玩法。教师出示小桥,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所有幼儿在黄线后面,听音乐边跳舞边走路,向小桥位置靠近,逐一排队通过小桥。
(2)过程中音乐停止,老师喊冰冻人,所有人模仿老师动作,音乐开始老师喊冰化了,游戏继续。
(3)所有人通过小桥结束游戏,过程中有乱动的幼儿请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播放音乐,幼儿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团结一心,根据口令做游戏每个动作都做得特别标准,顺利地通过了小桥,我们在平时也要团结合作,就能战胜所有困难。
(二)大球小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用脚尖踢球,掌握自己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2.感受参与游戏比赛的快乐。活动准备:皮球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一起慢跑,并适当加入一些模仿开车的动作。
(二)活动进行。
1.集中幼儿整理队形队列,将队伍变成女生组和男生组。
2.由老师准各好物品,并向幼儿讲解比赛规则,再由老师进行示范。
3.女生组和男生组进行比赛。
(三)活动结束
1.在音乐伴奏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惫中身体。
2.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器材。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下午班——
9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报纸上的洞》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故事并了解丑小兔改掉害羞、胆小毛病的整个过程,体验丑小兔的心情变化。
2.学习在情境中通过操作感知和区分洞洞的大小。
3.知道只要勇敢、大胆,就会交到朋友,体验找到朋友的喜悦感。
活动准备:
ppt,手偶小猪,小兔,带有大、中、小洞洞的报纸,《找朋友》音乐活动过程:
(一) 导入报纸,设置疑问。
小朋友,报纸上有什么?真奇怪,这里为什么会有洞洞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关于《报纸上的洞》的故事。ppt1让我们一起去故事里发现吧。
(二) 欣赏故事,发现洞洞变大,丑小兔的胆子也变大。
1.欣赏ppt2.3,了解故事里的主人公,感受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2.观察ppt4,探索洞洞报纸的角处。
--小朋友,苹果猪在干什么呀?他为什么拿出1张有洞洞的报纸呀?这个洞洞会用来干什么呢?
3.观察ppt5,发现丑小兔躲在洞洞后面的原因。
--看,第1天,苹果猪趴在窗口笑嘻嘻地和过路的人在打招呼呢。咦?丑小兔在哪里?(这里怎么有个洞洞啊?谁躲在里面啊?为什么她躲在里面啊?她胆小,害怕想遮住自己。)教师拿出报纸和幼儿现场模拟故事中的情境。
4.观察ppt6,7:理解洞洞变大了,丑小兔的胆子也变大了。
--第2天报纸上的洞比昨天大了一点,丑小兔仍旧躲在洞洞后面她看到什么了?)教师出示报纸和孩子一起她发现路上的人都很可爱。
小结1:洞洞变大了,丑小兔露出了更多的自己,她的胆子也大了一点。
--小朋友,丑小兔呀想让过路的人看到更多的自己,你们有好办法吗?教师再一次出示报纸,引导幼儿发现丑小兔已经能躲在洞洞后面微笑了。她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二、体育游戏
(一)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
2.培养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大操场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齐步走向操场,练习队列队形。
(二)引入。
1.教师: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要怎么样呢?(尽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 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起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三)游戏规则:
教师或者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照相机,模仿木头人,看谁做得最最好!"
规则如下:
1.一起叫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
2.口令完毕,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
3.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游戏失败者。其他人可以打他的手心惩罚,并且叫口令:“你为什么欺负我们木头人,木头人不说话!”
4.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
5.活动结束。
(二)蚂蚁爬爬
活动目标:
1.手膝着地自然协调的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2.初步建立活动中的安全意识,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匹配,筐子一个,蚂蚁食物(飞碟、沙包、玩具等)若干,铃鼓一个,背景音乐(热身音乐、遇见大熊音乐、放松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事先带好头饰)。
情境:蚂蚁们在家里睡觉。
师:宝宝们,起床了,跟着音乐一起做运动吧! ( 随音乐即兴动起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
(二)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1.自由爬。
师:来,宝宝们,跟着妈妈在地上爬爬,去散散步吧!
在散步之前,妈妈还有一个要求:宝宝们爬的时候要手、膝盖着地慢慢爬,看好路,不要撞到别人,好吗? (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听信号爬。
师:听,什么声音? (铃鼓) 宝宝们,我们来听着鼓声玩一玩吧。一
会儿听到铃鼓敲的快,我们就快点爬。铃鼓敲的慢,我们就要一步一步慢慢爬。
3.尝试倒退爬。
游戏:巧避大熊。(“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响起,声音忽大忽小。)
师:宝宝们快听,什么声音?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幼儿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物吃的大熊,快向后退。(引导幼儿练习向后倒退爬)听!声音没有了,让我们看看大熊走了没有? (引导幼儿再次向前爬。如此反复2-3次。)
4.巩固倒退爬
师:刚才你是怎么倒退爬的?让我们再试试吧。
(三)游戏:蚂蚁运粮。
1.找“粮食”
师:宝宝们,运动了这么久,肚子有点饿了。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寻找粮食回家做午餐吧。(幼儿找粮食)
2.运“粮食”请幼儿将粮食运回家,一起做午餐。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食物”掉了下来)
(四)放松练习,结束活动。
小蚂蚁跟着妈妈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