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班——
12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安全:《肚子为什么会疼》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肚子疼的原因。
2.知道生食瓜果前必须洗净,不能吃太多的冷饮。
活动准备:
“小朋友怎么了”图片;“肚子为什么会疼”组图。
音频及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朋友怎么了”,引导幼儿回忆肚子疼的经历。
——图片中的小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会捂着肚子?
——你们有肚子疼过吗?
——肚子疼是怎样的感觉?
(二)出示组图“肚子为什么会疼1”,引导幼儿思考图片上小朋友肚子疼的原因。
——图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肚子疼?他都做了什么?
——图片中小朋友的这些行为你有过吗?
——这样做对吗?
小结:小朋友吃了路边不干净的食物,喝了自来水,吃了很多冷饮和没有洗过的水果,最后肚子疼,所以这些行为是不对的。
(三)出示组图“肚子为什么会疼2”,引导幼儿讨论引起肚子疼的其他原因以及怎样避免肚子疼。
1.引导幼儿了解引起肚子疼的其他原因。
——除了刚才说的那些会导致肚子疼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肚子疼?
小结:睡觉时露肚子,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吃东西前不洗手,暴饮暴食等都会引起肚子疼。
2.师幼讨论如何预防肚子疼以及肚子疼时该怎么办。
——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肚子疼?
——肚子疼时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吃东西之前要洗手,吃水果时也要洗干净。不能喝生水,也不能吃太多的冷饮,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能吃,不能暴饮暴食,我们要讲卫生、爱干净,这样才不会肚子疼。肚子疼的时候要赶紧告诉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大人,让他们带自己去看医生。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阅读区(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2.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揪尾巴》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光盘
活动过程:
(一)热身
1.队列练习
列队成四路纵队,听口立做动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齐、齐步走、左右转弯等
2.听着音乐做热身运动
教师自编,上肢----下蹲----体转-----腹背----踢腿-----整理运动(二)游戏开始:
1.请幼儿想想两人怎样玩布条
请幼儿找一找,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示范玩法,把布条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布条
教师讲解玩法规则:两人面对面,数一二三,同时开始左右挪动,瞅准机会揪对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3.教师提问: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幼儿快跑躲闪身体灵活动作要快。幼儿再次练习揪住尾巴的为胜利
(三)自由玩布条
1.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布条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3.探索用报纸条玩揪尾巴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
(一)《萝卜蹲》
活动目标:
1.考验幼儿反应能力,促进幼儿生体协调
2.让幼儿认识到更多的水果
3.让幼儿明白游戏规则,幼儿感受体育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场
2.各种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水果歌》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的律动里提到了哪些水果啊?(香蕉、苹果,芒果,西瓜)
那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关于水果的游戏吧
(二)游戏规则是:班上的小朋友3到5个聚成一个小集体,最前面的小朋友为小组长,组长和组员商量选出一个水果
1.主持人指定一人开始,被指定的人说:“××蹲,××蹲,××蹲完,××蹲。
2.被叫到的那个水果的队伍蹲下重复指令,并由组长选出下一个蹲的人
3.最后留在场上的选手胜出;
注意:1.重复说一种称呼不能超过2次;
2.说自己的也被淘汰;
3.被叫到的没蹲或叫错的被淘汰;
(二)《好玩的垫子》
活动目标:
1.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
2.用垫子玩走、跑、跳等游戏,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垫子若干。
2.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健康歌》,幼儿做热身运动,引出活动。(活动一会,幼儿坐在垫子上休息。)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啊?(教师拿出布垫)。那你们说说小布垫有什么用啊?
师:是的,它是让我们在累的时候靠一靠,可舒服了。
(二)鼓励幼儿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
1.玩游戏,藏猫猫。
“藏呀藏呀藏猫猫,藏起小脸找不着。”用布垫把自己的脸遮住;一、二、三,哟……我的脸出来喽 (拿开布垫)。哈哈!(重复几次,可以说不同的.身体部位)
师: 我们小朋友学得真快,我们现在再换一种游戏玩。
2.游戏:小司机(每人手中那垫子)
教师与幼儿边说儿歌边开车。“我是汽车小司机,开上汽车嘀嘀嘀。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小朋友们要记住,交通安全数第一。”引导幼儿开汽车。
(三)放松休息
听音乐,请幼儿坐在垫子上,敲敲腿、敲敲手臂,做放松动作。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12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记忆力游戏》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2.理解记忆大比拼”的玩法和规则,知道一定的记忆方法
3.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完成对积木的重组
活动准备:
三种不同难度的颜色图片积木,盒子 (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对应)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导入语: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中有哪几种颜色?
小结语: 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灰色体验游戏,明确游戏玩法与规则
(二)看图片翻积木,介绍玩法(三种颜色相间的图片)
引导语:我现在给你们出示一张图片请你们快速记住它,然后在自己的盒子里翻出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图案。请我们记得最快的同学来告诉我们他是怎么记住的?
小结语:两个手一起拼,记住每一排的颜色和相应的位置,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记忆。
(二)再玩一次,分享经验。(四种颜色相的片)
引导语:刚才我们小朋友们都知道怎么玩了,现在我给大家看一个更难的图片请我们小朋友们在 15秒内翻出来。请我们记得又快又准的同学来告诉我们他是怎么记住的?
(三)讨论游戏的规则和新玩法
引导语:刚才我们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我们该怎么玩的更加刺激呢?
小结语:有的小朋友们偷看,互相交流有的小朋友在游戏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翻积木。
(四)拓展游戏,四人一组玩接龙游戏
1.介绍玩法:每个组排在第一个的同学先记住图片的颜色和位置然后在积木里快速地翻出来,再给排在第二个的同学看,一个一个往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翻出图案为止
看哪一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2.规则:不能偷看,不能说话,喊开始了才能拼。
结束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记忆游戏的兴趣
结束语:刚才我们用颜色玩了一个特别好玩的记忆游戏,但是有的同学还觉得太简单了,我们还可以用这些颜色玩哪些更好玩的游戏呢?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生活区、阅读区、科学区、益智区、美工区(美术室)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通过操作各种益智玩具和材料。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让幼儿在探索和发现中成长。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最先喝水的纸》
活动目标:
1.与同伴共同台作完成科学实验,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2.感知四种纸张的不同特点,发现不同纸质的纸吸水性和渗透性的不同
3.初步感知了解纸的不同吸水特性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活动准备:
1.卫生纸、宣纸、蜡光纸、锡纸各一张、四个摸箱
2.记录表每组一张,记录笔若干支
3.塑料大盒4个,滴管若干支,烧杯4个,水杯4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纸张手工作品
分别出示卫生纸手工、宣纸画、蜡光纸剪纸和锡纸手工作品,请幼儿猜一猜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好玩的小手工,看看它们是什么?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小手工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吗?
幼儿欣赏观察,自主回答.
小结: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这些作品是用纸制作的,并且能说出其中几种纸的名称,它们分别是卫生纸、宣纸、蜡光纸和锡纸。
教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和这四种纸宝宝做游戏,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小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撕撕、画一画,说一说它们有哪些特征?
(二)每个幼儿分发四种不同的纸,请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教师: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纸宝宝藏起来,请你们摸一摸,说说你摸到的是什么纸?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操作。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纸宝宝,了解了四种纸的不同质地
(三)请幼儿猜想:小朋友,假如把这些纸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假如把这四种纸同时放进水里,谁吸水最快?(将幼儿的猜测记录下来)
1.小朋友,下面请你们猜一猜,如果老师把这些纸放进水里,会怎么样?谁吸水最快?幼儿自由猜想
2.分组实验验证猜想结果.
3.把幼儿分成四组,请幼儿自由选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第一组实验:谁最快喝完水。准备一个杯子装少量水,将四种纸放进水中,观察杯中水的变化,看看哪种纸吸水性最强,进行记录
第二组实验:哪个纸船最先沉下去。分别把四种不同质地的纸折成纸船同时放进水盒中,引导幼儿观察细微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第三组实验:纸杯浸水。分别将四种不同质地的纸折成“杯子”状,并将“纸杯”悬空固定在烧杯的内壁上,同时向四个不同质地的纸杯内倒水,观察其渗透的情况,并进行记录。
第四组实验:水滴快快跑。在四张不同质地的纸上同一位置画上一个大小相同的圆,然后让幼儿将滴管里的水同时滴到四张纸的圆圈里,引导的儿观察哪种纸的“小水滴”最先跑出圆圈外,并进行记录.
(四)请各组的儿讲述实验结果,交流分享四种不同质地的纸张的吸水性及透性的不同。
小结:四种纸中,卫生纸吸水最快,放到水里一下就沉,下去了,宣纸吸水第二快,放到水里很快就沉下去,滴上水很快就散开;卡纸的吸水性和渗透性比宣纸差一些,蜡光纸更慢一些;锡纸没有吸水性,滴上水水滴会跑掉。
(五)简单了解不同纸张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体育游戏
(一)《切水果》
活动目标:
1.练习跑的动作,培养按信号活动的能力及灵活性。
2.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适合跑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进入场地,进行一定热身活动。
(二)引出游戏。
师: 你们都玩过“切西瓜”的游戏吧!那今天我们就来玩和这个游戏吧!我们先把那个儿歌念一遍吧!那你们游戏规则还记得吗?
(三)教师再次重复游戏规则。
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请一个幼儿做切西瓜的人。游戏开始时切西瓜的幼儿在圈内从任何两幼儿拉手处开始捉“切”的动作,并按次序“切”下去。同时口中念道:“切,切,切西瓜,不切一个就切俩。”最后“俩”字落到哪两个幼儿拉手的地方,这两个幼儿就沿着圆圈互相向相反方向跑一圈,再回到自己位置站好,先到的为胜利者,由他做切西瓜的人,后到者仍站在原来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1.规则: 做切西瓜的幼儿必须按次序“切”。被“切”的幼儿必须等切西瓜的人说完“俩”字以后才能跑。两个幼儿要互相向相反方向跑,不应向同一方向跑。
2.注意事项:为增加游戏兴趣,全体幼儿可同时说儿歌。
3.游戏进行4次!
(四)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结束活动,带领幼儿回教室。
(二)《套圈》
活动目标:
1. 锻炼孩子的肌体能力,促进身体更好的成长。
2. 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呼啦圈若干、跑道场地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下楼之前,先在操场布置好游戏场地,选择合适的两条途径。
(二)小朋友下楼后,老师带领小朋友来到跑道上,平均分成2个队,都站在跑道线后。老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戏叫做套圈圈。然后拿出一个呼啦圈放在跑道中间示范如何套圈圈,讲明游戏规则,由一边跑向另一边,经过呼啦圈时,将呼啦圈套过整个身体后再跑回原来的队伍与下一个小朋友击掌。
(三)第一轮比赛只设一个圈圈,第二轮再增加一个,加长路程,依次类推。
1.两组小朋友需间隔适当位置,以免在活动中发生碰撞。
2.圈圈要从头上往下套。
3.与下一个队友接力时不要忘记击掌。
(四)活动结束。
游戏结束以后,需要进行一定的讲评。指出小朋友好的地方,也要说出不好的地方。多以鼓励为主,加深小朋友的印象,为下一次游戏做准备。
四、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12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拓印:《下雪了》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雪是什么,为什么会下雪。
2. 让孩子们观察雪的形状和特点。
3. 培养孩子们的美术创造力,让他们动手制作一幅表现雪的画作。
活动准备:
1.PowerPoint 幻灯片:介绍雪的知识和展示雪的形状和特点。
2. 白纸和彩色铅笔:供孩子们进行画画时使用。
3.小贴纸:用来让孩子们在画纸上制作雪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播放 PowerPoint 幻灯片,向孩子们介绍雪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会下雪。
2. 跟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对雪的认识和感受。
(二)观察雪的形状和特点
1.准备一些装有冰块的盘子,放在课桌上。
2.让孩子们观察冰块的形状和特点,并比较不同冰块之间的差异。
3.引导孩子们注意到雪的形状和冰块的相似之处。
(三)制作雪花小幅
1.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白纸和彩色铅笔。
2.引导孩子们动手绘制一幅表现雪花的画作。
3.提供小贴纸,让孩子们在画纸上制作雪花。
(四)展示和分享
1.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2.鼓励孩子们互相欣赏和表扬彼此的作品。
(五)教学总结
通过这堂美术课《下雪了》,我们让孩子们了解到雪的美丽和冬天的魅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美术创造力和观察力。在制作雪花小幅画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动手实践,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技巧和想象力。通过分享作品和彼此欣赏,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希望这堂课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快乐、丰富的冬季美术体验。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建构区、生活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科学室)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使用工具和材料
2.能在游戏中体验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