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高雪梅
2023.11.6—2023.11.10 第十周
下午班——
11月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小动物的家》
活动目标:
1.能够耐心倾听同伴的想法,尝试合作完成有创意的建构造型活
2.自主灵活选择建构材料,尝试采用多种建构技能进行有目的搭建
3.充分发挥想象,体验建构房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积木、积塑、雪花片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创设小动物们因暴雨冲毁房屋,写求助信请小朋友们帮忙建房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交流讨论小朋友们的设计图纸和搭建计划
老师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特要为什么动物建房子、准备为它建怎样的房子、为什么要建这样子的房子
2.简单点明部分游戏常规
提醒幼儿等会进行游戏时,要按需取材,爱惜材料等,提前告诉幼儿音乐声停就表明游戏时间结束了
3.教师尝试引导幼儿合作分工和提醒幼儿要按计划搭建
教师鼓励幼儿和小伙伴一起活动,但不可勉强。幼儿自主选择伙伴、材料等,老师播放音乐,营造氛围,并在旁巡回指导,让幼儿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游戏,进行建构。
(三)结束部分
1.游戏结束前 5 分钟,提醒幼儿游戏时间快结束了
2.现场评议和提升经验
幼儿建构完成后,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分享自己搭建的建筑和尝试评价他人的作品
3.提醒幼儿整理活动材料
二、体育游戏
(一)《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在逐次提高难度要求的前提下,愉快游戏。
活动准备:
自制“魔法棒”一根,口哨一只,适合游戏的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幼儿队列入场,跟随音乐热身准备。
提问: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
我们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一会更好地玩哦!好吗?
(二)游戏环节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教师先组织幼儿玩最简单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集体扮演木头人,念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三个木头人,扇扇扇,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大家念完儿歌后每人做一个造型动作,在十秒时间内不准动。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要一起玩吗?
2.游戏:魔法师
提问:大家木头人玩的好认真,真像一个个木头人一样,现在我要变成魔法师,魔法师会什么本领呀?
那我这位魔法师要拿着我的魔法棒来施魔法了,我的咒语是“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的大象吧!”
听到周咒语后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幼儿依次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也可请个别幼儿来当魔法师进行游戏。
3.游戏:木头人的快乐多
提问: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木头人”呀!
那请快乐的木头人一起跳起来吧!
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术棒”,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游戏。
提问:今天我们的木头人们表现真棒!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吗?还想玩吗?激发幼儿游戏情绪,为下次游戏准备。
体育游戏
(二)《小花猫学本领》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2.知道遵守游戏规则,懂得不随意离开集体。
3.能听指令,顺一个方向走跑,走跑时不拥挤。
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动物头饰若干,幼儿人手四只“老鼠”玩具。
2.幼儿学会儿歌“捉老鼠”。
3.场地:中心为小猫的院子,四周分别是四种颜色的圆圈。
活动过程:
(一)扮演小猫热身活动(初步学会听指令做动作)
师:亲爱的猫咪宝宝,跟着猫咪妈妈一起出去散散步吧。天气真好,咱们一起来做做操, 锻炼身体吧。
听清要求:妈妈说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动作,好吗?(幼儿随音乐做热身操。
(二)游戏:找老鼠洞洞(初步学会听指令,向指定方向走)
1.介绍洞洞位置。
师:宝宝们,现在你们都已经长大了,要学学捉老鼠的本领了哦。我们先来认识老鼠洞 吧,我们家周围有很多老鼠洞洞。(分别介绍四种颜色的洞洞。)
2.找洞洞
师:妈妈说哪种颜色的洞洞,宝宝就轻轻走到那个颜色的洞洞边。注意要轻轻地,大家不要挤,不要被老鼠发现哦。
教师发儿歌口令,幼儿向指定的洞洞走过去,提醒幼儿不拥挤,对个别幼儿进行纠错。
(三)游戏:捉老鼠
1.介绍活动规则。
师:洞洞里的老鼠可多啦,现在我们去捉老鼠啦!听清妈妈的要求,妈妈说去哪个洞洞捉老鼠,宝宝就跑到那个洞洞捉一只老鼠回来放在妈妈的筐子里,站在妈妈的身边。听清楚了吗?我看看哪个小猫的小耳朵最灵,最能干,注意不能碰到朋友,小心不能摔跤哦!
2.捉老鼠 (老鼠事先放在老师要求孩子去的那个洞洞,其它的不放,没按照老师要求去找的小朋友就捉不到老鼠。)
第一遍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边念儿歌,边发出口令,幼儿听到口令后向指定颜色的洞洞跑去,捉一只老鼠后跑回妈妈身边。
教师进行点评。
集体游戏:教师边念儿歌,边发出口令,幼儿玩捉老鼠游戏四次。
(四)游戏:跳猫猫舞
师:我们捉了这么多老鼠,你们高兴吗?我们来庆祝一下跳个猫猫舞吧!(做放松动作,伴随音乐)
(五)教师评价结束活动
师:我的小猫宝宝,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你们真能干。大家能听懂妈妈的指令捉住老鼠,快给自己鼓鼓掌。现在我们把小老鼠带回家一起品尝吧。(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运动,着食物回班分享。)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11月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健康:《我的心情》
活动目标:
1.了解心情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
2.欣赏毕加索画作《哭泣的女人》和《梦》,了解画作所表现的画家心情。
3.了解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有多种。
活动准备:
小朋友不同心情的相关图片;《哭泣的女人》、《梦》名画实拍图;保持好心情方法的相关图片;《我的心情》动画视频。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
1.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
图片里几个小朋友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讨论造成不同心情的原因。
图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些的心情?他们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二)出示名画,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并感受画里的心情。
1.出示毕加索画作《哭泣的女人》和《梦》,请幼儿进行对比,说出不同。
这两幅画是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有一副是画家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画的,你们觉得是哪一幅,为什么?
2.出示名画《哭泣的女人》,请幼儿看一看。
从哪里可以感觉到画家心情是不开心的?
3.出示名画《梦》,请幼儿认真观察。
画这幅画时画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小结:画中的女人眼睛微闭,表情安逸,双手垂放在肚子前,动作放松,感觉很舒适。而且画中有红色、黄色等明亮、温暖的颜色,让人感觉愉快。所以画家画画时心情是很好的。
(三)引导幼儿了解表达自己心情的方法。
1.组织幼儿画一画“我的心情”。
现在我们知道画画是一种表达心情的方法。大家今天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2.教师提醒幼儿可画表情和动作,可用适当的色彩。
3.组幼儿分享画作。
大家可以跟小伙伴互换自己的作品,跟对方说说你的心情。
4.引导幼儿了解其他表达心情的方式。
除了画画,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四)播放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保持好心情的方法。
保持好的心情,不仅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而且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可是我们难免会有不开心的时候,那我们要怎样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呢?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科学室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美工游戏:《七彩泡泡》
活动目标:
1.在吹泡泡游戏中感知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尝试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水彩颜料着色的洗洁精、吸管。
2.画纸。
活动过程:
(一)情境㝵入
小熊的生日到了,小熊妈妈问小熊需要什么礼物,小熊说:“妈妈,要是你能送我一套吹泡泡的玩具,那该多好呀!”妈妈答应了小熊的要求,真的送给它一套吹泡泡的玩具。小熊可高兴啦!
(二)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感知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
(三)小熊吹了好多的泡泡,可是现在有点不开心,因为泡泡都飞走了,能不能把泡泡留在家里呢?
教师示范:“小吸管,手中拿,放放平,轻轻吹,‘呼”,找个空位子坐一会。”教师边念儿歌,边将吸管一头廳上颜色,拿平吸管,轻轻地吹出泡泡,并将泡泡轻轻地放在图画纸上,纸上就留下了一个彩色的泡泡。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提醒幼儿用 多种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鼓励幼儿把空白纸吹满。
(五)展示幼儿作品。
二、体育游戏:
(一)《吹泡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2.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二)基础部分
1.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教幼儿游戏的儿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2.讲解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3.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课后放松活动,带幼儿一起观察地上的小草,说说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觉?
体育游戏
(二)《切水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过西瓜。
活动过程:
(一)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西瓜是幼儿常见的水果,幼儿基本上能说出西瓜的特征。西瓜是圆圆的,滑滑的。)
1.你们吃过西瓜吗?西瓜长得什么样?
2.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二)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1.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三)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 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小班幼儿组织游戏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在讲解游戏规则时,许多小朋友都不能仔细听,而在玩时就不能根据规则来玩了。所以在活动规则的讲解上,要有趣味性。这个活动是配有儿歌的,所以在讲解游戏玩法时,老师可以与配班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游戏,吸引幼儿的兴趣。)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教师要多示范几次,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玩法。)
3.游戏时,提醒幼儿在跑动时注意安全。
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11月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语言:《下雨的时候》
活动目标:
1.学会分享,能说出分享的快乐。
2.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给花朵涂上颜色。
活动准备:
“花瓣”、“蚂蚁”图片;《挤在一起很温暖》故事音频及图片;《挤在一起很温暖》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花瓣”、“蚂蚁”,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想掉落的花瓣和蚂蚁之间会发生什么。
这两张图上是什么?(掉在地上的花瓣和蚂蚁)
你们觉得掉在地上的花瓣和蚂蚁,它们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二)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挤在一起很温暖》,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1段。
这是一个下雨天,一片花瓣和两只蚂蚁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起听听发生了什么。
这片花瓣是从哪里来的呢?
黄蚂蚁和黑蚂蚁为什么在争抢这片花瓣?大家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2段。
小朋友们想了很多好办法,现在我们继续听故事。
黄蚂蚁和黑蚂蚁挤在一起,它们慢慢发现了什么?
他们还会继续争抢这片花瓣吗?为什么?
(三)播放故事视频《挤在一起很温暖》,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分享的喜悦。
小朋友们平常会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吗?都分享一些什么呢?分享后快乐吗?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艾玛捉迷藏》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艾玛的“特殊”,体会艾玛的调皮、紧张的心理,感受幽默快乐的情绪。
2.能专注的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集体拼图游戏
师:“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二)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内容。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
2.逐幅观察图1——图8,了解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像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快乐。
4.师生第二次完整的阅读图书。
(三)迁移经验:艾玛捉迷藏
1.出示三种类型图片,颜色干扰图;迷宫图;点线轮廓图:艾玛来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啦,请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2.通过操作游戏,就像故事中艾玛与群像开玩笑一样,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带给大家欢乐。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二、体育游戏
(一)《赶小鸭》
活动目标:
1.练习手拨球,增强身体灵敏性。
2. 通过尝试不同障碍的赶小鸭游戏,感知 控球方法的多样性。
3. 体验控球游戏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篮球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
1.幼儿听音乐进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小圆进行走、跑活动,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小鸭模仿操(自编,可以有起床、喝水、走路、捉虫等内容)。
师:小鸭们,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玩吧!
3.幼儿初步尝试赶小鸭动作。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把鸭宝宝放在地上,站在它旁边,弯下腰,把手贴近小鸭的屁股,向前拨一下,鸭宝宝就向前跑了,然后我们的小脚也跟着,再用手拨一下,鸭宝宝又会往前跑。幼儿尝试赶小鸭动作。
4.幼儿再次尝试赶小鸭动作,体验拨球力量与距离的关系。
5.幼儿绕障碍拨球,进一步锻炼控球能力师:你们赶小鸭的本领学得真好!现在我们前面有四条不同的小路,你会带鸭宝宝过小路吗?教师示范并讲解过小路的方法:过小路后抱着鸭宝宝跑到标记线后回头,回来以后可选择其他小路,要注意听鸭妈妈的哨声出发。
(二)游戏:鸭宝宝逛花园。
1.幼儿自由选择四条不同路径,把小鸭赶进花园赏花。
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非常美丽,鸭宝宝想去花园看看,怎么去呢?赶小鸭过小路以后,把鸭宝宝抱进花园,在花园旁玩次(抛球等游戏,就可以得到一朵小花。
2.在教师交代玩法后,幼儿开始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体育游戏:
(二)《小青蛙过河》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井拢跳、向前进行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掌握双脚跳和单双脚交替跳的技能,保持身体平衡。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脚印、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胡老师带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在玩滋戏之的,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块来活动身体。
(二)活动过程
1. 展示部分
师:小朗友们,刚刚音乐中出现了哪只小动物呢?
对,是小青蛙。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青蛙是怎样跳的吗?
请个别幼儿展示。
2. 分组进行游戏
师:下面需要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来进行比基,看哪组的小青蛙眺的最快。
教师示范滋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3.增加游戏难度(放省脚印)
师: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我们荷叶中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青蛙应该怎样跳呢?(一只脚印代表单脚跳,两只脚印代表双脚跳)
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三)结束部分
幼儿原地休息,捏捏腿放松腿部。
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拍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