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三班 舒淑芳
2024.4.22—2023.4.26 第九周
上午班——
4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色彩的秘密》(科学)
活动目标:
1.对色彩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活动。
2.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3.结合日常生活运用三种颜色,并按不同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透明水瓶,水,颜料,橘子、香蕉、蓝莓等各种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引入,吸引幼儿注意力。
1.今天老师带了一样东西,并且要和它一起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魔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吧!
2.提问:瓶子里有什么?瓶中的水宝宝有颜色吗?
3.小结:瓶子里有水,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的。
4.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老师要和水宝宝一起变魔法了,不过小朋友们要和老师一起念出咒语“魔法魔法,变变变”,水宝宝才会愿意变魔法,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摇动瓶子,让瓶子里的水接触到盖子上的颜料)
5.提问:瞧一瞧,老师手中的水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
6.小结:手中的水宝宝变成了xx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宝宝的秘密
1.小朋友们觉得老师的魔法神奇吗?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变魔法试试呢?老师给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准备了一个瓶子,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变变魔术,小朋友们记得念咒语“魔法魔法,变变变”,并且上下晃动我们的瓶子,水宝宝才会变哦。
2.提问:
(1)你的魔法显灵了吗?
(2)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
(3)好奇怪啊,为什么水宝宝会变颜色呢?
(4)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么快就发现了水宝宝的秘密,其实是老师在瓶盖里放了颜料, 当我们晃动瓶子的时候,盖子里的颜料进到水里面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
(三)结合日常生活,帮水果宝宝穿衣服。
1.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橘子宝宝现在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帮橘子宝宝看看,它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2.香蕉宝宝穿什么颜色?蓝莓宝宝呢?
3.小朋友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穿红色、黄色、或者蓝色的衣服呢?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不仅帮橘子宝宝、香蕉宝宝、还有蓝莓宝宝穿上了适合它们颜色的衣服,还知道那么多穿红、黄、蓝等不同颜色衣服的其他宝宝。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们将不同颜色的水宝宝送回他们自己的家。
2.总结:今天小朋友们可太棒了,不仅学会了跟水宝宝变魔法,变出不同颜色的水宝宝,还会给水果宝宝穿上适合他们颜色的衣服,而且还能将不同颜色的水宝宝都送回他们自己的家,请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
四、户外体育游戏:《橘子熟了》
活动目标:
1.练习走、钻、等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能大胆、勇敢地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果若干、两棵水果树,布置场地:小桥,纸板小路等若干,红、绿色篮子各一个,哨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小小送货员”情境子出游戏。
1. 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树林里去锻炼身体好吗?(热身运动
(二)情境体验
1. 师:哎呀!宝宝们,果园里的橘子都成熟了,我们去摘些橘子送给小动物好吗?
2. 教师讲解玩法:橘子园可远了,你们要走过一条小路,还要爬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果园,摘橘子。
3. (请一组幼儿示范)
4. 宝宝摘一个橘子要快速跑回来,把橘子要放进箩筐里,然后拍后面一个宝宝的
5. 手接着站到队伍的最后一个,只有拍到小手的宝宝才能出发。宝宝一次只 能摘一个橘子
6. 宝宝们听到哨子的声音,快速的到老师这集合排队。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现在请宝宝们分成来两队比赛摘橘子。拔到最多的那组获胜。
3.宝宝在比賽的时候有儿点要求:
(1)宝宝们要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才能摘到橘子
(2)摘到的橘子要放进箩筐里,并拍后面一个宝宝的手接着站到队伍的最后一个,只有拍到小手的宝宝才能出发。宝宝一次只能摘一个橘子,
(3)宝宝在摘橘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四)活动结束
1.表扬获胜的队伍,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2.模仿小鸟放松,离开场地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绘本《小熊的水果店》。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美工区材料自由创作,掌握绘画技巧。
2.愿意动手动脑探究益智区的玩教具。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4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糖果变变变》
活动目标:
1. 在猜测糖果变的游戏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2. 尝试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理解并替换歌词内容。
3. 愿意和同伴一起歌唱,体会集体边歌唱边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全体幼儿坐成大半圆、活动PPT、钢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自制的泥工糖果,导入歌曲。
1.师:这是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糖果,给它神奇的魔力,它还会变呢!(教师出示幼儿自制的泥工糖果,并范唱歌曲一遍)
2.师:糖果会怎么样?它变成什么了?(教师示唱歌曲,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
(二)在糖果变变变的不同情境中,多次倾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师:这是什么颜色的糖果?会变成什么呢?(教师拿一颗糖果,对着它唱歌施魔法,歌曲结束后出示PPT萝卜地情景)
2.师:这是哪里啊?糖果在这里会变成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将糖果扔进萝卜地的动作,幼儿根据图片提示猜测糖果变成什么)
3.教师通过PPT创设萝卜地、小河边、草地上的情景,多次示唱歌曲。
4.幼儿在猜测糖果变变变的游戏中,多次倾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5.在小动物们去森林参加音乐会的游戏中学唱歌曲。
6.师:小动物们都去哪里了啊?
7.师:那我们也唱着歌去参加音乐会(幼儿学唱歌曲)
(三)在猜测邀请谁来参加音乐会的游戏情境中,尝试替换歌词。
1.师:糖果变成谁了啊?
2.师:那你们叫它,它怎么不出来啊?我们把它唱到歌里邀请它,它就出来了
3.师:怎么唱?糖果糖果变变变,变成XX真好玩(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替换歌词演唱歌曲)
4.师:糖果又变成谁了啊?
5.师:糖果糖果变变变,变成猴子真好玩。(教师通过PPT出示小动物身体部分部位,幼儿在猜测小动物的过程中尝试替换歌词演唱歌曲)。
(四)糖果变成大恐龙,在惊喜中结束。
大恐龙带着小朋友们去参加音乐会,演唱歌曲在轻松氛围中结束活动。
二、户外体育游戏:《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 知道“木头人”的形象特征,掌握游戏规则。
2. 能够快速的反应并停止动作,发展全身躯干肌肉的控制能力。
3. 喜欢进行体育活动,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积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韵律导入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2.你们听到了什么?(1、2、3木头人)
3.木头人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征?(木头做的,不会动)
(二)扮演木头人,尝试游戏
1.你们知道木头人的游戏怎么玩吗?
(听到音乐休息时,要像木头人一样不能动)
2.那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起点处准备,保持距离,先到达终点的小朋友在终点处等候)
3.播放音乐,第一次尝试玩法。
4.发现问题,完善规则: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该怎么办?
(三)创设情景,完成任务
1.搭建城堡所需要的木头,都放在了对面。需要你们通过玩“木头人”的游戏,到终点处搬运,每次只能拿一块木头哦!
2.拿好木头以后返回起点,将木头放到筐子里,才算胜利。
3.播放音乐,第二次尝试游戏。
(四)提升难度,再次挑战
1.提升难度,音乐停止时做对应要求的动作。
2.播放音乐,第三次进行游戏
(五)放松运动,结束游戏
下面的时间跟着老师一起来做放松运动吧!
上午班——
4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不玩火》(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2.初步学习几种应对火灾的方法。
3.进一步养成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张桌子底下一个托盘,里面装有湿毛巾
3.《佩奇家着火啦》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吸引幼儿兴趣
1.说说佩奇家发生了什么?
2.猜一猜佩奇家为什么会着火?
(二)观看视频《佩奇家着火啦》,了解佩奇家着火的真正原因
1.幼儿观看视频,说说佩奇家着火的原因。
2.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不能自己单独到厨房碰煤气灶。要是看到爷爷、奶奶忘记关煤气灶,要及时提醒。
(三)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1.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说说图片上发生了什么。
2.幼儿通过自己判断说说这样的行为对吗?可能会引发什么?
3.幼儿说说哪些物品不能用手碰,容易引发火灾。
(四)初步学习几种应对火灾的方法
1.情境导入:佩奇家的火越来越大了怎么办?
2.幼儿帮小猪佩奇和乔治想想应对的好办法。
3.幼儿根据图片学习几种简单的应对火灾的方法(包括灭火和逃生)
4.教师提问:要是幼儿园里着火了,怎么办?幼儿说说自己的好办法。
5.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毛巾捂鼻法进行“火场逃生”。
6.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遇到火灾不要慌张,及时拨打119,想办法逃出火场,消防安全我们要牢记心中!
(五)活动延伸
孩子们把学习到的火灾应对方法教给爸爸妈妈吧。
四、户外体育游戏:《踩影子》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
2. 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3. 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
2.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2.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走走跑跑跳跳,活动一下四肢。
(二)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1)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1)踩过自己的影子之后,接着我又开始引导幼儿踩别人的影子。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创新玩法
(1)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开始让幼儿四散开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2)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三)活动结束
孩子们真棒,现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们准备回教室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架子鼓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在益智区发展精细动作。
2.能大胆在音乐区展现自己。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4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点点线线》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不同的水声。
2.能用点、线、面的组合,表现自己对不同水声的感受。
活动准备:
《点点线线》PPT、水粉颜料、调色盘、棉签、绘画纸、抹布、绘画纸、棉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分辨不同的水声。
1.播放“滴水声、下雨声、流水声、海浪声、瀑布声”等各种水声的录音,请幼儿猜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2.请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水声:滴答滴答、沙沙沙沙、哗哗哗哗、哗哗。
(二)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将不同的水声画出来.
1.播放“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视频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声音画出来,小水滴(小雨声、流水声、海浪声、瀑布声)怎么画?边说边引导个别幼儿到前面画画。
2.小结:不同的水声可以画下来,“滴答滴答”滴水声可以画成一个个小点:“沙沙沙沙”小雨声可以画成根根短直线或斜线: “哗哗哗晔”流水声、海浪声可以画成连续不断的波浪线或螺旋线:“哗哗”瀑布声可以画成紧挨着的长直线或一大片一大片往下涂画。
(三)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不同的水声。
1.反复播放视频片段,请幼儿用棉签蘸水粉颜料,绘画不同的水声。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引导幼儿变换点、线、面的组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四)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绘画。
请幼儿在自己或同伴的画上寻找不同的水声。
二、户外体育游戏:《有趣的椅子》
活动目标:
1.幼儿自主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让孩子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椅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孩子进行热身操预热身体。
(二)探索椅子的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小朋友平时在教室里最喜欢玩椅子了,今天我们就在操场上来玩一玩吧!
2.幼儿每人一只小椅子,自主地进行探索自己想的玩法。
3.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创新的玩法加以表扬,并加强安全保护。
4.教师进行总结:请幼儿说说刚刚是怎么玩的?并表扬和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创新的精神。
5.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各种椅子上的游戏活动:
(1)骑马
师: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幼儿将椅背朝前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2-3圈)
(2)过小河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组,把你们的小椅子面对面并在一起,做成一条条“小河”,从“小河”上跨过去。可以重复跨4条小河。
(3)走独木桥
师:现在请把你们的椅子都排成一排,形成一座“独木桥”
6.看看你们能不能从独木桥王胜利地通过,来,试试吧!
(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
7.小结:刚才我们和椅子玩了很多很多的游戏,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
8.活动总结:教师对孩子刚刚玩椅子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下次玩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表扬在活动中孩子的进步和勇敢的精神。
(四)结束部分
师:刚刚小朋友玩累了,现在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上午班——
4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朋友,你好》(艺术)
活动目标:
1.喜爱幼儿园,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认识常见的果蔬颜色,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颜色。
3.能够给常见的果蔬涂上恰当的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如红、黄、蓝等。
2.物质材料:常见果蔬的实物(苹果、香蕉、西红柿、茄子、西瓜、草莓、橘子等)若干,剪好的水果和蔬菜线描的图片若干,绘画用纸和彩色笔若干(幼儿每人1盒),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水果、蔬菜找朋友
1.教师带领幼儿做“水果、蔬菜找朋友”的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认识常见水果、蔬菜及其颜色。
2.教师事先在活动室里藏匿各种不同颜色的果蔬(数量要足够全班幼儿每人一个),请小朋友找一找,每人找到1个(棵)水果或蔬菜,拿着蔬果回到座位上,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桌上。
3.教师请找到水果或蔬菜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是什么水果或蔬菜,它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加深对常见颜色的印象。
师:来到我们班上的蔬果都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4.示范游戏:
(1)教师手拿苹果:我是苹果,我穿的是红颜色的衣服,与我穿相同颜色衣服的水果就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请你们站出来。
教师又手拿西红柿说:我是西红柿,我穿的也是红色的衣服,我愿成为你的好朋友。
(2)教师让手拿香蕉(或梨子)、茄子(或紫葡萄)、西瓜(或黄瓜)的幼儿学着教师的样子找朋友。
(3)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适时地给予提示和指点,以便游戏顺利进行。
(二)涂色游戏:水果、蔬菜穿新衣
1.师:小朋友,你们刚才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可现在在你们桌上还有一些没穿衣服的朋友,找到你们的好朋友(的图片),并给它们穿上合适的衣裳吧。
2.引导幼儿为画有轮廓线的各种水果和蔬菜涂上相应的颜色,训练幼儿眼、脑、手、臂的协调性,进一步巩固他们认知颜色的能力,同时让他们体验涂抹色彩的快乐。
(三)游戏结束活动
1.游戏“找呀找呀找朋友”
(1)教师指导幼儿将涂好颜色的水果背面的双面胶撕掉,将水果图片粘贴在胸前。围成圆圈,让幼儿根据自己水果的颜色,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果蔬。
(2)一边找一边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四、户外体育游戏:《抓小鱼》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 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学习小鱼游,为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1. 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
2. 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
(三)第一次游戏
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夫要来捕鱼喽!
2.师幼游戏。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
3.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四)活动结束
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束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架子鼓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在益智区发展精细动作。
2.能大胆在音乐区展现自己。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上一课题:芽一2024.5.11 第十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