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三班 舒淑芳
2024.5.27—2023.5.31 第十四周
上午班——
5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拍个好笑的你》(社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表情,知道表情与心情的关系。
2.让幼儿模仿各种常见的表情。
活动准备:
五张表情(大笑、伤心、惊讶、微笑、生气)图卡,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提前为幼儿拍摄的表情图片,让幼儿辨别。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创设五个情景,请幼儿说一说五个情景中的小朋友会是什么表情。随后教师出示相应的表情图片,让幼儿知道表情和心情之间的关系。
(1)情景一:小朋友手捧奖杯站在台上。(大笑)
(2)情景二:小朋友的玩具被摔坏了。(伤心)
(3)情景三:小朋友看见从天上掉下来一只大雁。(惊讶)
(4)情景四:小朋友在幼儿园门口看见老师。(微笑)
(5)情景五:同伴正在抢小朋友的书。(生气)
2.教师带领幼儿模仿五个情景中的表情,锻炼他们的面部肌肉,加深他们对表情的认识。
(三)幼儿自主探索
1.教师请几名幼儿随意做几种表情,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说一说他(她)们分别是什么表情。
2.教师把幼儿分成两组。教师先做一个表情,其中一组幼儿做相同的表情,另一组幼儿检查。教师换做其他表情后,两组幼儿交换角色,一个做表情,一个检查。
3.游戏活动:教师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请幼儿欣赏,然后改编歌词并教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四)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观察家人的表情并拍下来。
四、户外体育游戏:《橘子熟了》
活动目标:
1.练习走、钻、等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能大胆、勇敢地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果若干、两棵水果树,布置场地:小桥,纸板小路等若干,红、绿色篮子各一个,哨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小小送货员”情境子出游戏。
1.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树林里去锻炼身体好吗?(热身运动
(二)情境体验
1.师:哎呀!宝宝们,果园里的橘子都成熟了,我们去摘些橘子送给小动物好吗?
2.教师讲解玩法:橘子园可远了,你们要走过一条小路,还要爬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果园,摘橘子。
3.请一组幼儿示范。
4.宝宝摘一个橘子要快速跑回来,把橘子要放进箩筐里,然后拍后面一个宝宝的。
5.手接着站到队伍的最后一个,只有拍到小手的宝宝才能出发。宝宝一次只能摘一个橘子。
6.宝宝们听到哨子的声音,快速的到老师这集合排队。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现在请宝宝们分成来两队比赛摘橘子。拔到最多的那组获胜。
3.宝宝在比賽的时候有儿点要求:
(1)宝宝们要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才能摘到橘子
(2)摘到的橘子要放进箩筐里,并拍后面一个宝宝的手接着站到队伍的最后一个,只有拍到小手的宝宝才能出发。宝宝一次只能摘一个橘子,
(3)宝宝在摘橘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四)活动结束
1.表扬获胜的队伍,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2.模仿小鸟放松,离开场地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印章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美工区材料自由创作,掌握绘画技巧。
2.愿意动手动脑探究益智区的玩教具。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5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糖果变形记》
活动目标:
1.在猜测糖果变的游戏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2.尝试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理解并替换歌词内容。
3.愿意和同伴一起歌唱,体会集体边歌唱边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全体幼儿坐成大半圆、活动PPT、钢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自制的泥工糖果,导入歌曲。
1.师:这是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糖果,给它神奇的魔力,它还会变呢!(教师出示幼儿自制的泥工糖果,并范唱歌曲一遍)
2.师:糖果会怎么样?它变成什么了?(教师示唱歌曲,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
(二)在糖果变变变的不同情境中,多次倾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师:这是什么颜色的糖果?会变成什么呢?(教师拿一颗糖果,对着它唱歌施魔法,歌曲结束后出示PPT萝卜地情景)
2.师:这是哪里啊?糖果在这里会变成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将糖果扔进萝卜地的动作,幼儿根据图片提示猜测糖果变成什么)
3.教师通过PPT创设萝卜地、小河边、草地上的情景,多次示唱歌曲。
4.幼儿在猜测糖果变变变的游戏中,多次倾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5.在小动物们去森林参加音乐会的游戏中学唱歌曲。
6.师:小动物们都去哪里了啊?
7.师:那我们也唱着歌去参加音乐会(幼儿学唱歌曲)
(三)在猜测邀请谁来参加音乐会的游戏情境中,尝试替换歌词。
1.师:糖果变成谁了啊?
2.师:那你们叫它,它怎么不出来啊?我们把它唱到歌里邀请它,它就出来了
3.师:怎么唱?糖果糖果变变变,变成XX真好玩(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替换歌词演唱歌曲)
4.师:糖果又变成谁了啊?
5.师:糖果糖果变变变,变成猴子真好玩。(教师通过PPT出示小动物身体部分部位,幼儿在猜测小动物的过程中尝试替换歌词演唱歌曲)。
(四)糖果变成大恐龙,在惊喜中结束。
大恐龙带着小朋友们去参加音乐会,演唱歌曲在轻松氛围中结束活动。
二、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知道“木头人”的形象特征,掌握游戏规则。
2.能够快速的反应并停止动作,发展全身躯干肌肉的控制能力。
3.喜欢进行体育活动,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积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韵律导入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2.你们听到了什么?(1、2、3木头人)
3.木头人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征?(木头做的,不会动)
(二)扮演木头人,尝试游戏
1.你们知道木头人的游戏怎么玩吗?
(听到音乐休息时,要像木头人一样不能动)
2.那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起点处准备,保持距离,先到达终点的小朋友在终点处等候)
3.播放音乐,第一次尝试玩法。
4.发现问题,完善规则: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该怎么办?
(三)创设情景,完成任务
1.搭建城堡所需要的木头,都放在了对面。需要你们通过玩“木头人”的游戏,到终点处搬运,每次只能拿一块木头哦!
2.拿好木头以后返回起点,将木头放到筐子里,才算胜利。
3.播放音乐,第二次尝试游戏。
(四)提升难度,再次挑战
1.提升难度,音乐停止时做对应要求的动作。
2.播放音乐,第三次进行游戏
(五)放松运动,结束游戏
下面的时间跟着老师一起来做放松运动吧!
上午班——
5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玩具历险记》(科学)
活动目标:
1.了解惯性、发条、电池等玩具的特点,探索其动起来的秘密。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
3.在探索玩具玩法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玩具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智能课件《玩具,动起来》。
2.幼儿材料包:齿轮箱、轴承、转动轴、轮子、车架、幼儿操作卡。
3.自备材料: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机械发条玩具、遥控玩具等。
4.每位幼儿从家里带1个玩具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分享玩具,感知会动的玩具。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2.师:你带来了什么玩具?你的玩具可以怎么玩?
3.师:你们的玩具种类可真多,而且都很好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探索玩具,了解玩具动起来的秘密。
1.依次出示电动玩具、惯性玩具、遥控玩具等,供幼儿观察。
(1)师:看看怎样让这个玩具动起来?
(2)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电动玩具有电池,接上电池,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
2.观看互动环节《玩具超市》,引导幼儿观察。
(1)师:我们一起去玩具超市看一看,那里有什么玩具?
(2)师:有个小朋友想买会动的玩具,你能帮他选择吗?
(3)请个别幼儿操作。
(4)师:你选择了哪些会动的玩具?
3.观看互动环节《会动的玩具》,引导幼儿操作。
(1)师:在玩具超市买了好多会动的玩具呀,怎么让它们动起来呢?
(2)请个别幼儿操作。
(3)小结:我们知道了,有的是电动玩具,装了电池就可以动起来;有的玩具是发条玩具,扭动发条,就可以动起来;有的是惯性玩具,向后拉一下,再松手玩具就可以动起来;有的是遥控玩具,操作遥控器就可以动起来啦!
(三)互动游戏,对不同启动方式的玩具进行归类。
1.观看互动环节《整理玩具》,引导幼儿操作。
2.师:房间里的玩具太多啦,它们分别是怎样动起来的?可以分为几类?请小朋友快帮忙分一分吧!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分享交流,经验总结。
1.师:你知道哪些玩具动起来的秘密?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小结: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一下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往后一拉,手一松就会动起来。这些玩具真有趣!
四、户外体育游戏:《踩影子》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
2. 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3. 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
2.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2.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走走跑跑跳跳,活动一下四肢。
(二)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1)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1)踩过自己的影子之后,接着我又开始引导幼儿踩别人的影子。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创新玩法
(1)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开始让幼儿四散开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2)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三)活动结束
孩子们真棒,现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们准备回教室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架子鼓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在益智区发展精细动作。
2.能大胆在音乐区展现自己。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5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点点线线》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不同的水声。
2.能用点、线、面的组合,表现自己对不同水声的感受。
活动准备:
《点点线线》PPT、水粉颜料、调色盘、棉签、绘画纸、抹布、绘画纸、棉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分辨不同的水声。
1.播放“滴水声、下雨声、流水声、海浪声、瀑布声”等各种水声的录音,请幼儿猜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2.请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水声:滴答滴答、沙沙沙沙、哗哗哗哗、哗哗。
(二)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将不同的水声画出来.
1.播放“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视频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声音画出来,小水滴(小雨声、流水声、海浪声、瀑布声)怎么画?边说边引导个别幼儿到前面画画。
2.小结:不同的水声可以画下来,“滴答滴答”滴水声可以画成一个个小点:“沙沙沙沙”小雨声可以画成根根短直线或斜线: “哗哗哗晔”流水声、海浪声可以画成连续不断的波浪线或螺旋线:“哗哗”瀑布声可以画成紧挨着的长直线或一大片一大片往下涂画。
(三)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不同的水声。
1.反复播放视频片段,请幼儿用棉签蘸水粉颜料,绘画不同的水声。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引导幼儿变换点、线、面的组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四)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绘画。
请幼儿在自己或同伴的画上寻找不同的水声。
二、户外体育游戏:《好玩的椅子》
活动目标:
1.幼儿自主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让孩子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椅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孩子进行热身操预热身体。
(二)探索椅子的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小朋友平时在教室里最喜欢玩椅子了,今天我们就在操场上来玩一玩吧!
2.幼儿每人一只小椅子,自主地进行探索自己想的玩法。
3.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创新的玩法加以表扬,并加强安全保护。
4.教师进行总结:请幼儿说说刚刚是怎么玩的?并表扬和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创新的精神。
5.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各种椅子上的游戏活动:
(1)骑马
师: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幼儿将椅背朝前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2-3圈)
(2)过小河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组,把你们的小椅子面对面并在一起,做成一条条“小河”,从“小河”上跨过去。可以重复跨4条小河。
(3)走独木桥
师:现在请把你们的椅子都排成一排,形成一座“独木桥”
6.看看你们能不能从独木桥王胜利地通过,来,试试吧!
(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
7.小结:刚才我们和椅子玩了很多很多的游戏,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
8.活动总结:教师对孩子刚刚玩椅子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下次玩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表扬在活动中孩子的进步和勇敢的精神。
(四)结束部分
师:刚刚小朋友玩累了,现在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上午班——
5月3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可爱的小动物》(艺术)
活动目标:
1.学画横线、波浪线和弹簧线三种线条。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体验绘画的兴趣。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每人一支蜡笔,小动物的画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呀!有一些动物朋友要来做客,看它们是谁?(小朋友们来和小动物打招呼。)
(二)播放课件,观察画面,逐步感知三种不同的线条。
1.课件乌龟走线条:
(1)教师提问:看,谁先来了?小乌龟是怎么来的?谁来猜一猜?
(2)小乌龟爬呀爬,爬条横线直又直。
2.手指学画直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好吗?来!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画:小乌龟爬呀爬,爬条横线直又直。
3.课件小鱼走线条:
(1)谁又来了?小鱼是怎么来的?那小鱼是怎么游的?
(2)播放小鱼走线条:小鱼儿爱游泳,波浪里面游啊游。
4.手指学画波浪线:小鱼游的真好,我们来和小鱼比比看谁在波浪里面游得棒!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画:小鱼儿爱游泳,波浪里面游啊游!
(三)欣赏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小乌龟直直的线,还会画小鱼弯弯的线。请大家到美工区去试一试,还能画出那些小动物的线条呢?
四、户外体育游戏:《捕鱼达人》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学习小鱼游,为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1.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
2.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
(三)第一次游戏
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夫要来捕鱼喽!
2.师幼游戏。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
3.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四)活动结束
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束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架子鼓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在益智区发展精细动作。
2.能大胆在音乐区展现自己。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