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三班 舒淑芳
2024.6.17—2023.6.21 第十七周
上午班——
6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妈妈的节日》(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辛苦付出。
2.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3.愿意用图画粘贴的方式表示对母亲的感谢。
活动准备:
孕妇前后对比图、孕中照片胶水、彩笔、剪刀、白色卡纸若干,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2.提问:小朋友们,刚刚的歌曲里面提到了谁呢?你爱你的妈妈吗?
(二)幼儿感受母亲的辛苦
1.教师出示孕妇前后对比图、孕中照片,引导幼儿了解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辛苦付出。
2.提问: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那妈妈肚子里面有什么呢?
(三)幼儿了解母亲节
1.教师为幼儿讲解母亲节的时间,引导幼儿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提问:母亲节是每年的几月?是第几个星期日呢?是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几呢?
(四)幼儿表达爱意
1.教师提供胶水、彩笔、剪刀、白色卡纸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图画粘贴的方式表示对母亲的感谢。
2.提问:你们做的这个礼物是给谁的?送礼物的时候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到家中将礼物送给妈妈,并说一句“妈妈我爱你”!
四、户外体育游戏:《拖拉玩具真好玩》
活动目标:
1.体验身体运动及自由想象的乐趣。
2.发展受部及腿部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利用大可乐瓶制作成的拖拉玩具人手一件(瓶内装有少许豆子,瓶口系一根 80 厘米长的绳子)。
2.用木制线轴、保鲜膜芯、卫生纸芯、易拉罐、大透明胶带芯制成的拖拉玩具若干,上系较长的绳子。另备装有少量水的可乐瓶拖拉玩具若干。
3.每人自带一辆玩具汽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导幼儿玩可乐瓶玩具。
1幼儿手拿拖拉玩具,来到活动场地。
2.今天我们每人都有一只瓶子,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还会跟着你跑,跟着你走。不信,你们拉着玩玩看!
(二)幼儿自由寻找空地玩拖拉玩具,感受运动的快乐。
1.鼓励幼儿边玩边跟拖拉玩具“对话",如:快来追我!我们去旅行吧!等等。
2.引导幼儿想出其他办法玩这种玩具。如:模仿钓鱼动作(让可乐瓶直立在地手持绳子一端上提)、模仿洗衣动作及搓面团动作(将绳子横卧在地,两手搓动可乐瓶,嘴里发出“哼唷哼唷"的声音)、模仿放鞭炮动作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注意安全。
(三)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其他拖拉玩具。
1.请幼儿自由选玩其他拖拉玩具,体验它们与可乐瓶玩具有什么不同。
2.建议幼儿呼唤玩具,体验不同的感受。如:有的重(装水的可乐瓶)、有的轻;有的会滚动(木制线轴的)、有的不会滚动;有的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不会等等。
(四)游戏:倒车请注意。
1.请每个幼儿将拖拉玩具的拉线一端与玩具汽车的尾部相连,边说“倒车请注意”,边把长绳子回绕到卷轴上。
2.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比比谁先把车子倒回“车库”。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绘本修补。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美工区材料自由创作,掌握绘画技巧。
2.愿意动手动脑探究益智区的玩教具。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6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长颈鹿穿新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竖线和横线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围内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颈鹿线条画人手一张、蜡笔人手一盒、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1.(出示长颈鹿)师: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迎新年活动,可是长颈鹿没有漂亮的衣服呢。怎么办?
2.师:让我们一起为她做一件新衣服吧!
(二)为长颈鹿做新衣
1.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教师小结:长颈鹿身上的衣服是一块一块的,方方的,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方 形”。
2.(出示勾线笔)看,这是什么呀?它还会变魔术。小眼睛,看好了,笔宝宝开始变魔术了。
3.教师示范画方形,为长颈鹿穿新衣。
(1)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画方形:竖线线,横线线,竖线线,横线线,大家一起手拉手,变出一个正方形。
(2)刚才笔宝宝先变出什么线,再变出什么线,最后变成一个什么呀?幼儿说,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
(3)谁也会用食指妈妈变出小方形?教师带幼儿空手练习画方形。
(4)现在,谁想用笔宝宝来帮助长颈鹿身上画出许多的小方形?幼儿示范画,其他幼儿帮着念儿歌。
(5)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如果小方形再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
4.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巡回指导。
(1)那里还有许多长颈鹿宝宝没穿上新衣服,我们快去帮助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2)教师讲作画要求。
(三)展示作品,及时讲评。
小朋友画好后,可以去讲给老师听,她们还会奖给你一个小礼物呢!
二、户外体育游戏:《大步走小步走》
活动目标
1.能模仿鸭子走路的动作,练习大步走和小步走。
2.能按照口令进行走路、跑步的交替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鱼”若干或用插塑玩具代替、铃鼓。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小鸭散步。
1.教师扮演鸭妈妈带领“小鸭子”到草地上散步,做鸭走、鸭跑、扑翅膀、喝水等动作,进行热身。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鸭子大步走、小步走。
3.鸭妈妈带小鸭子大步走上山坡,小步走下山坡,大步走过草地,小步走过小桥,跳进池塘游来游去做游戏,听到摇铃鼓就跑回家。
(二)游戏:狐狸来了。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鸭妈妈带小鸭子去山上做早操,(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然后到很远的“池塘”抓鱼,如果遇到坏狐狸,一定不要怕赶紧跑回家。
2.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操:
大清早,做做操;(两臂由侧向下内绕环一圈。)
伸伸臂,伸伸臂;(两臂侧平举,放下,重复一次。)
踢踢腿,踢踢腿;(两手叉腰,左右腿各踢一次。)
蹦蹦跳,蹦蹦跳;(两手叉腰,两脚原地向上跳四次。)
认真锻炼 本领高。(左右脚原地踏步各四次。)
3.“小鸭子” 来到“鱼塘捉鱼”;“狐狸来了”,并摇响铃鼓,“小鸭子”快快跑回家。
(三)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庆祝胜利,做全身放松运动。
上午班——
6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把队形站好。
2.教师带领幼儿做早操。
3.情绪积极,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夏天的水果》(科学)
活动目标:
1.对水果感兴趣,感受夏季水果的丰富。
2.了解夏季时令水果并感知其特征。
3.能根据图片,描述个别水果的外观特点。
活动准备:
《夏天的水果》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熊水果店。
1.播放音频及组图“小熊水果店”,引出夏季时令水果
2.什么事情这么热闹?(夏季水果新鲜上市了)
3.小结:夏天到了,小熊的水果店新进了一批夏季的时令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认识夏天的水果。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实物,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该水果的特征
2.出示图片“夏天的水果-西瓜”,引导幼儿感知描述西瓜的特征。
(1)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西瓜,圆圆的,绿色的)
(2)切开它你看到了什么?(红红的西瓜、黑黑的西瓜籽)
(3)你吃过西瓜吗?它尝起来怎么样?(甜甜的,很多汁水)
(4)小结:西瓜的果肉多汁且甜美,每一口都仿佛能驱散夏天的炎热。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含水分和多种营养成分,是夏季消暑解渴的绝佳选择。
3.小结:原来西瓜、菠萝是长在地上的,芒果、榴莲和荔枝是长在树上的
种水果游戏,巩固水果的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特点。出示组图“种水果”,幼儿观察包装袋水果特征分辨水果种子,并将种子种到合适的地方。
(三)大家帮忙做什么
1.这是什么水果的种子?它应该种在哪?
2.种子种好了,我们一起来浇浇水。看!长出了小果苗!
3.再来施施肥,水果长出来啦!
四、户外体育游戏:《聪明的小兔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兔妈妈做游戏的形式发展身体灵活躲闪能力,使身体动作更加协调。
2.在游戏中尝试两人合用一把伞,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圈圈作河中的石头,若干小伞作蘑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垫子作草地,长凳子拦开一块场地作小兔家。
2.狐狸和兔妈妈头饰各一。《兔子舞》音乐十打雷下雨声。简易舞蹈动作。
3.幼儿听故事《爱心伞》。有在伞下躲雨、藏起身体的经验,尝试学习合撑一把伞。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游戏情境
1.帮助幼儿熟悉活动场地。师戴兔妈妈头饰:“兔宝宝们,现在天气很好,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
(二)活动展开
1.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通过练习双脚跳跃、往后拔物的身体动作练习,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师:妈妈和你们一起去采蘑菇、吃青草、拔萝卜好吗?
2.师生双脚跳跃的形式过小河,发展跳跃能力。
师:前面有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应该怎么办?
3. 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4. 来到草地吃青草、双手拔萝卜。
师:这里有许多萝卜,我们一起来拔萝卜吧!
5.来到蘑菇地大家摘蘑菇的形式,引导幼儿两个人合撑一把伞。初步探索合撑伞的方法。
(三)游戏:“聪明的小兔”
1.明确游戏规则:初步学习两两合撑伞的技能,知道森林里有敌人狐狸,注意防范。(音乐变成了打雷下雨声),师(兔妈妈):“孩子们,下雨了,怎么办呢?”妈妈引导宝宝们两两合用伞。兔妈妈以要回家收衣服为由,叮嘱宝宝们注意防范森林里的敌人:狐狸,如果狐狸来了要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把身体全部藏起来,不要漏出屁股、腿脚等,不能动不能有声音。
2.通过游戏,探索在伞中灵活躲闪的最好方法。
(1)“狐狸来了”的形式创设游戏的情景。(师换上狐狸头饰)幼儿立刻躲到蘑菇伞下,配班教师提醒幼儿把全部身体都藏好。
(2)狐狸来检査、搜寻没有躲藏好的小兔的形式,暗示幼儿要尽量完全躲藏。
(3)交流如何才能更好躲藏,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躲藏方法。
3.完整游戏两遍,师生互换游戏角色。
4.庆祝自己成功躲过狐狸的形式,共同跳“兔子舞”
(四)活动结束
师:天晚了,我们要回家了。师生共同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架子鼓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在益智区发展精细动作。
2.能大胆在音乐区展现自己。
3.自主探索玩教具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经验准备
2.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音乐欣赏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4.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下午班——
6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木耳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观察木耳在水里泡发后的有趣现象了解泡发原理。
2.运用泡发原理,了解木耳和海带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3.使幼儿在视频学习中体验到科学实验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干木耳、水、水杯,干海带,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帮小木耳找回友谊
(二)观察干木耳:了解干木耳的特征
1.观看VCR认识木耳的不同种类及其特征。黑黑的东西是木耳,我们来看看,这个木耳长什么样子呢?你可以用手摸一摸,搓一搓,也可以闻一闻,说说你的感觉。
2.毛木耳:外形像人的耳朵,长在朽木上的,所以称木耳。背后为灰色,毛绒绒的为毛木耳。
(三)实验操作:感知体验木耳泡发的有趣变化
实验操作,感知木耳泡发后的变化博士:我们请热水朋友来帮帮忙,把小木耳轻轻的放到热水杯中让小木耳泡一会儿。
(1)在热水的浸泡下,15-20分钟即可泡发。
(2)干木耳和湿木耳对比,讲解观察结果,得出干湿木耳的不同。用手捏一捏,摸一摸,闻一闻,各感官感受木耳。泡发后的木耳变得大大的,软软的。
(3)解答泡发的原理,并介绍木耳的功效与作用。
(四)对比实验:加深泡发原理的理解
(1)准备两杯盐水,一个干木耳、一片海带
(2)将干海带和干木耳同时放入盐水中,做对比实验,观察在盐水中,干木耳和干海带哪一个泡的更快。
(3)一分钟后,海带在盐水中,已经完全泡发,木耳并未泡发。将湿木耳和湿海带拿出来展示,摸一摸海带。
(4)VCR解答盐水中海带比木耳泡发快的原理,并介绍海带的功效与作用。
(五)活动结束
师: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个现象叫泡发。会玩泡发魔术的东西还真不少呢,我们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食物也会玩这个小魔术的,去告诉更多的好朋友吧!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鲤鱼跃龙门》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学习纵跳动作,能原地纵跳,用头顶到离头顶20厘米左右的物体。
3.能有序的一个跟着一个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习《小鲤鱼》儿歌
2.物质准备:纸棍、积木若干(每根纸两边分别用两块积木架起)、彩色气球(每个气球里装一个小铃铛)、小铃铛若干、吹泡泡玩具(与幼儿人数相等)。教师自制小奖章贴在气球上。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二)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做鲤鱼操 。
1.儿歌:
今天天气真正好
小鲤鱼呀起得早
跟着妈妈来做操
游来游去真快乐!
2.练习原地纵跳动作。
(三)游戏:"小鲤鱼跃龙门”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请幼儿进行示范,教师重点讲解动作要领。
3.幼儿分成三组说儿歌自由选择游戏路线,进行第一次游戏。
4.教师根据幼儿第一次游戏的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进一步要求。
5.教师根据幼儿第二次游戏的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进一步要求。
6.教师根据幼儿第三次游戏的情况进行小结,表扬勇敢的小鲤鱼。
(四)放松活动“小鲤鱼游一游”
请小朋友坐在场地上,学习小鱼划动,重点放松脚腕。
下午班——
6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3.幼儿喝牛奶时不要弄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一步一步走啊走》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ppt、各小动物教具。
活动过程:
(一)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是什么地方?谁跟我去羊村玩呢?2.我们准备去羊村了,羊村前面有一条小路通向羊村,我这里也有一条白色的小路,桌上也有一条白色的小路,你们赶紧去找一下,找到了就站在它的面前。
(二)观察画面,模仿不同角色走路的动作,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1。
(1)教师:走到小路上看,看到了一个朋友,这个小朋友是个小弟弟,你的小路上有小弟弟吗?看下小弟弟是怎么走在小路上的?是一步一步走的。
(2)教师:你们看看小路上的花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一个的?
(小女孩)(小鸡)(绿叶)(兰花)(一架红飞机)(一架蓝飞机)
(3)教师:再看看小弟弟的脸上有什么东西也是一个的?
(鼻子)(嘴巴)(头)
2.感知数量2,模仿小乌龟走路的动作。
教师:小弟弟在路上走啊走,看看走着走着又碰到谁了?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呢?
3.感知数量3。
(1)教师:小弟弟和小乌龟在路上爬呀爬呀,又遇到了谁呢?大白鸭,大白鸭是摇着走路的,大白鸭走路摇啊摇。
(2)教师:现在小路上来了几个朋友呢?排在第一个的是谁?
4.感知数量4,模仿小白兔走路的动作
教师:三个朋友一起走啊走,又碰到一个朋友,小弟弟学着他一蹦一跳,你猜猜它是谁呢?(小白兔)
5.感知数量5,模仿大鸵鸟走路的动作
(1)教师:它们四个跳着跳着正高兴呢,又来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你们认识吗?
(2)看看谁走的像大鸵鸟一样跨着走路呢?
(三)将五个朋友尝试有序地排列。
教师:看看小路上总共来了几个朋友呢?5个第一个朋友是小弟弟,第五个是大鸵鸟,第二三四个是谁呢?
(四)结束环节
教师:五个好朋友一起到羊村去了,可是路上又碰到了谁呢?把小动物们吓坏了,是谁来了呢?原来是只大老虎。可是它说,我是好老虎,我和你们一起去羊村吧!
二、户外体育游戏:《球儿滚得快》
活动目标:
1.练习将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初步学习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的方法。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自己的尝试练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又快又稳的滚球方法
3.在活动中努力听清教师的要求,坚持将自己的球滚到终点,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只、系上丝带的椅子六把。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大皮球"
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大皮球》边玩大皮球的游戏。
(二)学习直线滚球和饶障碍滚球
1.尝试把球从起点直线滚到终点直线。
(1)教师: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了,皮球想从你们的面前一直滚到红线那里,小朋友你能帮助它们吗?
(2)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练习将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后,再将球取回站在老师周围。
(3)教师:你们觉得皮球怎样才能滚得又快又稳?
(4)教师总结: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滚球时不能用劲太大。
(5)幼儿再次尝试把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 。
2.滚球绕障碍。
(1)教师:这一次皮球想到大树那里去绕一圈再回来,你们想想看该怎么从椅子那里绕回来呢?
(2)教师总结玩法:把皮球一直滚到椅子那里,再从有丝带的一边绕回来,
(3)幼儿进行滚球绕障碍活动,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语言提示
(三)游戏“跺皮球"
1.讲解游戏玩法:老师的手里有一个皮球,我把皮球往前扔,你们要躲开我的皮球,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
2.幼儿开展玩"躲皮球"的游戏。
(四)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皮球扔进筐子里,然后带领所有幼儿坐在花坛边或场地旁跟随老师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