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5—2023.3.29 第五周
下午班——
3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建构游戏:《变形金字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变形金字塔的形状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变形金字塔模型或图片素材。
2.搭建变形金字塔的材料,如积木、纸板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变形金字塔模型或图片素材,引发幼儿对变形金字塔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变形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有哪些特点?
(二)主题活动
1.向幼儿介绍变形金字塔的形状和特点,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2.引导幼儿观察变形金字塔的稳定性、对称性等特征。
3.发给幼儿搭建变形金字塔的材料,让他们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变形金字塔。
4.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搭建的变形金字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户外体育游戏:《吹泡泡》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2.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活动准备:幼儿一起拉手围圆圈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法:
一边念儿歌,一边进行游戏,当儿歌念到吹了一个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了一个小泡泡时,幼儿全部向中间靠拢;念到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二)附儿歌:吹吹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
吹吹吹泡泡,吹了一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上午班——
3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会咬人的动物》(语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一些会咬人的动物。
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敬畏之心,教育幼儿如何安全地与动物相处。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图片或视频素材:一些会咬人的动物,如狮子、老虎、蛇等。
2.故事素材:有关会咬人的动物的故事。
3.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一些会咬人的动物,引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咬人吗?它们咬人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二)主题活动
1.讲述一个有关会咬人的动物的故事,如《狮子和兔子》。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动物为什么会咬人?它们咬人时的表现是什么?
3.分析动物咬人的原因,教育幼儿如何避免被动物咬伤。
(三)绘画活动
1.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会咬人的动物。
2.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如牙齿、爪子等,并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户外体育游戏:《乌龟宝宝晒太阳》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手腿脚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增进幼儿对自然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4.培养幼儿团队协作和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乌龟玩具、太阳卡片、小红旗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乌龟晒太阳的动作
1.教师向幼儿展示乌龟晒太阳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2.幼儿模仿乌龟晒太阳的动作,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加深幼儿对乌龟晒太阳动作的记忆。
(三)游戏:乌龟宝宝晒太阳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太阳”。
2.游戏开始,各组幼儿需要用手腿脚动作模仿乌龟,尽快到达“太阳”所在的位置。
3.到达“太阳”位置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小红旗作为奖励。
4.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放松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3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趣味涂鸦》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
2.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增进幼儿对色彩和图形的认知。
活动准备:
画纸、颜料、画笔、画具、绳子、彩旗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涂鸦技巧
1.教师向幼儿展示涂鸦技巧,引导幼儿模仿。
2.幼儿尝试涂鸦,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加深幼儿对涂鸦技巧的记忆。
(三)游戏:趣味涂鸦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画家”。
2.游戏开始,各组幼儿需要按照“画家”的指令,用颜料和画笔进行涂鸦。
3.在涂鸦过程中,教师会出示不同的图形和颜色,幼儿需要迅速找到对应的颜料和画笔进行涂鸦。
4.涂鸦完成后,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奖励。
(四)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二、户外体育游戏:《走脚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2.促进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增进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脚印图案、小动物玩具、彩虹色垫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走脚印的动作
1.教师向幼儿展示走脚印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2.幼儿模仿走脚印的动作,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加深幼儿对走脚印动作的记忆。
(三)游戏:走脚印小动物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动物”。
2.游戏开始,各组幼儿需要按照“小动物”的脚印图案进行走脚印。
3.在走脚印过程中,教师会出示不同的小动物脚印图案,幼儿需要迅速找到对应的脚印进行走步。
4.走脚印完成后,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奖励。
四、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上午班——
3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该不该洗小手》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理解洗手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2.技能目标: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洗手液、纸巾、毛巾、清水、脏手图片、可爱的小动物手偶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出示脏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洗手的重要性。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洗手的经验。
(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模仿。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洗手,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三)情景剧表演
1.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洗手的情景剧,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洗手重要性的理解。
2.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洗手的情景剧,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小动物洗手比赛
1.教师出示可爱的小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手脏了,需要洗手。
2.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动物手偶。
3.比赛开始,各组幼儿需要用自己的小手帮助小动物洗手,看谁洗得最快最干净。
4.洗手完成后,教师评价并奖励洗手最快最干净的小组。
四、户外体育游戏:《捉蝴蝶》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单脚站立和单脚跳跃的能力。
2.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健康歌》音乐幼儿做热身运动,伸伸手,弯弯腰,点点头,跺跺脚。
(二)师说谜语,创设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朋友要不要猜一猜他是谁?师;有种动物真稀奇,天天生活在水里,说他是龙,不是龙,头上长着小胡须。对了他就是小蝴蝶。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捉蝴蝶的游戏好不好?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
小蝴蝶,小蝴蝶,我们把你带回家。
装在篓里蹦蹦跳,躺在碗里羞答答。
大红旗袍红头发,像个新娘要出嫁。
(三)游戏玩法:
(四)大部分幼儿单脚站立或跳跃当蝴蝶,其中两名幼儿手拉手当渔网去捉蝴蝶,若被抓住了就当渔网与那两个幼儿手拉手去抓蝴蝶,直到所有的蝴蝶被捉住,游戏结束。如果快被捉住了就蹲下来表示安全,不能去捉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午班——
3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拇指歌》歌曲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拇指歌》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增强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乐器,拇指歌歌词卡片,拇指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出示拇指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拇指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用到拇指的经历。
(二)学习《拇指歌》
1.教师播放《拇指歌》的音乐,让幼儿欣赏并感受旋律的欢快。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拇指歌》,让他们熟悉歌词和旋律。
(三)拇指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拇指歌歌词卡片。
2.幼儿需要按照歌词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拇指大哥,拇指大哥,出来做游戏”等。
(四)集体表演
1.教师邀请各小组上台表演《拇指歌》,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共同完成表演。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