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九周(2024.10.28-2024.11.01)

2024.10.28—2024.11.1第九周

上午班——

10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花儿好看我不摘》

活动目标:

1. 认识几种常见的花,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意采摘花朵,能主动劝阻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1.PPT、各种美丽花朵的图片、视频。

2.关于爱护花草的儿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春天花园里各种花儿盛开的美丽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并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看视频里有什么呀?”

“这些花儿漂亮吗?你们喜欢吗?”

(二)认识花儿

1.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花(如桃花、杏花、月季花等)的图片,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名字、颜色、形状等特征。

“小朋友们,这是桃花,它一般是粉红色的,有五片花瓣,就像一个小粉伞呢。”

“这是杏花,它比桃花颜色稍微淡一些,也是五片花瓣哦。”

2. 拿出仿真花或自制纸质花朵,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触摸,感受花儿的形态。

(三)花儿的作用

1.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花儿有什么用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教师总结并讲解:

花儿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就像给大地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

蜜蜂、蝴蝶等小动物会在花丛中采蜜、玩耍,花儿是它们的好朋友。

有些花儿还可以做成香香的花茶,喝了对身体好呢。

(四)花儿好看我不摘

1. 播放人们随意采摘花朵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人在做什么呀?这样做好不好呢?

“花儿被摘下来后会怎么样呢?”

2.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 教师总结并讲解:

花儿被摘下来后就会枯萎、死掉,它们就不能再在花园里漂亮地开放,供大家欣赏了。

我们要爱护花儿,让它们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好好生长,这样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们的美丽。

(五)儿歌学习

1. 播放爱护花草的儿歌音频,如《花儿好看我不摘》,让幼儿先听几遍,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儿歌内容:花儿好看我不摘,

花儿好看人人爱。

大家都来爱护它,

美丽花儿永远开。

2. 教师逐句教幼儿唱儿歌,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唱,通过儿歌加深对爱护花草的理解。

(六)游戏巩固

1. “护花小卫士”游戏:

2.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个模拟花园,里面摆放着仿真花。

3.每组轮流安排一名幼儿当“护花小卫士”,其他组的幼儿扮演想要摘花的人。

4.“想要摘花的人”试图去摘花时,“护花小卫士”要及时劝阻并说出不能摘花的理由,如“花儿好看我不摘,摘了花儿会枯萎”等。如果劝阻成功,该组得一分,反之不得分。

5.依次轮流,最后看哪组得分最多,评选出最佳“护花小卫士”小组。

四、户外体育游戏:《采蘑菇》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体育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2.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锻炼腿步力量。

活动准备:

1. 音乐、垫子

2.小白兔的头饰每人一个、蘑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头带“小白兔”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兔妈妈,你们是谁呀?”

“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到外面锻炼锻炼我们的小手小脚吧!”

幼儿自己找一块空地,跟着妈妈做运动!(律动:小手小脚)

(二)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

(做完运动真舒服,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宝宝们,妈妈想问问你们,你们长这么大了,有些什么本领啊?(跳)

2.请幼儿尝试跳:那我们来跳一跳吧!(教师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请个别幼儿示范跳,并观察是怎么跳的。

4.教师示范跳:妈妈也来学学看(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

5.请幼儿再次尝试跳,并能一边念儿歌一边跳,以了解跳的技能。

(三)游戏:小兔采蘑菇

1.采蘑菇原因

(铃声)师接电话:喂,谁呀?兔奶奶,有什么事吗?哦,好的好的!师告诉幼儿电话内容:兔奶奶打来电话,说她生病了,可是兔奶奶蘑菇地里的蘑菇要丰收了,她不能起床去地里采蘑菇,想请我们兔宝宝帮忙去采,你们愿意吗?

2.师讲解游戏规则:

蘑菇地就在那边,请兔宝宝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一个个跟着妈妈去蘑菇地里采蘑菇。

要求幼儿一次采一个蘑菇,采好后放在和蘑菇相同颜色的筐里。

3.幼儿游戏:采蘑菇(2次)

第一次:跟着妈妈去采蘑菇,采好后坐下休息,妈妈表扬跳的好的宝宝。第二次:设置障碍如小路、草地,让宝宝跟着妈妈顺利通过障碍采到蘑菇。教师指导幼儿用“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去采蘑菇。

4.放松运动

“兔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奶奶把蘑菇地里的蘑菇都采完了。妈妈采得好累呀,你们累吗?那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引导幼儿揉揉腿做放松运动,也可帮好朋友揉揉腿。

我们一起抬着蘑菇给兔奶奶送去吧!(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新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懂得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手工游戏:《撕彩纸》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纸和粘贴纸的技能。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

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老师的树叶师怎么做的?"

(二)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强调左右手拿纸的时候要挨紧,才好撕。撕纸要领: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走得近,用力往下撕。撕下来的树叶放进小篮了里。

(三)示范粘贴的方法。

用棉签涂上浆糊,把浆糊均匀的涂在纸上,再将纸片白色的一面贴上去。

(四)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胆撕纸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撕。

(五)作品展示

二、户外体育游戏:《螃蟹走路》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习手膝着地侧爬。

2.知道螃蟹走路的正确姿势。

3.体会到情景游戏的快乐,喜欢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塑料框、玩具若干、地垫、一段音乐、贴纸、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吸引幼儿兴趣,使其更快融入课堂。

师:我的宝宝们,大家好啊,我是螃蟹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的螃蟹宝宝们都快来和妈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吧。(音乐起)

(二)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感。

1.师:嘿!螃蟹宝宝,你们知道我们螃蟹是怎么爬的吗,谁来试试?来!都来爬爬看。

2.师:刚才我看见一个螃蟹宝宝爬的很好,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请爬的好的幼儿示范)

3.教师进行示范,规范幼儿的姿势。

(1)师:可是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让我来教教你们。

(2)师:我们要膝盖和双手着地,胳膊用力撑住地面,抬起头来。动哪个手就动哪个腿。我们先站着练习一下。

(三)进行小游戏,加深幼儿的身体记忆。

1.师:孩子们,你们现在爬的比较熟练了,我们来做个拿苹果的游戏吧。

2.小游戏:对面藏着许多苹果,我们用你们刚才学到的本领侧爬过去拿苹果,一次只能拿一个,然后从旁边绕着地毯跑回来,放在框里。小螃蟹们记住了吗?

3.师:哎呀,好累呀,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音乐)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螃蟹怎么爬。大家都很棒,动作都很标准,今天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上午班——

10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我来浇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生了解浇花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通过实际操作浇花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植物的意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花卉盆栽若干,如绿萝、吊兰、多肉植物等,放置在教室或室外合适的区域。

2.关于花卉养护知识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展示一些美丽花卉的图片(PPT展示),提问幼儿:

2.“你们看看这些花儿漂亮吗?”

3.“那大家知道花儿要健康生长需要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节课主题——浇花。

(二)知识讲解

1.利用PPT课件,讲解花卉生长需要水分的原因:

“就像我们人需要喝水一样,花儿也需要水分来维持生命,进行光合作用等。”

2.介绍浇花的基本步骤:

(1)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早晨或傍晚比较合适,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时浇水,因为此时温度高,水易蒸发且可能烫伤花卉根系。

(2)检查土壤干湿程度: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约2 - 3厘米,如果感觉土壤干燥,就需要浇水了。

3.强调浇花的注意事项:

(1)浇水量要适中,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导致积水,使花卉根部腐烂;过少则不能满足花卉生长需求。

(2)不同花卉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要根据花卉的种类和习性来确定浇水量和浇水频率。比如多肉植物比较耐旱,浇水要少且频率低;绿萝等喜湿植物则需要相对多一些的水分且浇水频率可稍高。

(3)浇水时要注意不要把水浇到花卉的叶子、花朵上,尤其是一些有绒毛的花卉,以免引起病虫害或损伤花朵。

(三)工具介绍与演示

1. 拿出准备好的浇花工具,如喷壶、水壶等,向幼儿一一介绍它们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1)“这是喷壶,它可以喷出均匀的水雾,适合给一些小型花卉或喜欢湿润环境的花卉浇水。使用时,先将水装进喷壶,然后握住喷壶把手,轻轻挤压,水就会呈雾状喷出来了。”

(2)“这是水壶,容量比较大,适合给大型花卉或多盆花卉一起浇水。倒水时,要慢慢倾斜水壶,让水缓缓流出。”

2. 教师进行现场演示,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使用浇花工具给一盆花卉浇水,边演示边强调要点,让幼儿仔细观察。

(四)小组实践操作

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盆花卉和一套浇花工具。

2. 幼儿在小组内按照所学的知识和演示的方法,轮流进行浇花实践操作。

3. 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浇水量过多、浇水方式不正确等,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正确的浇花方法。

(五)总结

四、户外体育游戏:《绕物运球》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球技巧。

2.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和热身活动,以准备接下来的运动训练。

2. 示范与讲解运球基本动作

教师向幼儿示范基本的运球动作。

3.学习游戏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分组进行基本运球动作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的动作。

4.运球绕物练习

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幼儿进行运球绕物的练习,通过绕过障碍物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

5.游戏总结

结合今天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游戏总结,夸奖表现突出的幼儿,并指出大家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彩色卡纸。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撕纸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自主动手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3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大巨人和小矮人》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要求做动作,并享受表演的乐趣。

2.能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1.设置森林的情境。

2.乐器若干。

3.音乐《小矮人和大巨人》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讲故事引出主题。

故事:最近,森林里出现了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听其他的小动物们说,大巨人和小矮人,小矮人又矮又小,小小的脑袋,小小的手,小小的脚,走起路来很轻很轻“嘻嘻嘻嘻嘻”。大巨人又高又大,大大的脑袋,大大的手,大大的脚,走在路来“咚咚咚咚”。那现在让我们去找一找它们的踪迹吧。

(二)用肢体动作来表演《小矮人和大巨人》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

听说,小矮人和大巨人正在玩游戏,那在找到它们之前,你们觉得小矮人和大巨人长得怎么样?

请出大巨人和小矮人。

请幼儿观察大巨人和小矮人长得怎么样,并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变大变小,变成大巨人,再变成小

矮人。幼儿排在教师前面,当听到大巨人大家就要站立双手高举学大

巨人,当听到小矮人,大家就蹲下来学小矮人。

(三)用乐器表现大巨人和小矮人声音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动作,那你们猜

一猜大巨人和小矮人走路的时候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出示乐器,介绍乐器,并讲解使用。

请小朋友们听听哪个乐器像大巨人发出的脚步声?哪个像小矮

人发出的脚步声?

请小朋友选择乐器,自己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乐器敲打出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脚步声,并说说为什么(例如:用铃鼓,用手掌敲打铃鼓,发出“啪啪”的声音,代表大巨人的脚步声,而轻轻摇晃铃鼓,发出“沙沙”的声音,代表小矮人的脚步声。)

教师幼儿一起随音乐用乐器敲打。

(四)结束

你们玩的开心吗?那请小朋友带着我们的乐器朋友去找小矮人和大巨人一起玩耍把。

二、户外体育游戏:《快乐跳跳糖》

活动目标:

1.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的动作和音乐节奏。

2. 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音乐。

2.  跳跳糖若干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喜欢吃糖吗?都吃过什么样的?

(二)魔术箱变出神奇的糖---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学一学多种感官了解跳跳糖。

师:老师可以变出神奇的糖。(变出跳跳糖)

(三)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跳跳糖。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师:小朋友能用动作告诉大家跳跳糖如何跳舞?比较跳跳糖跳舞时前后的变化。1.师:小朋友都跳得太棒了(双脚蹦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

(四)比较跳跳糖跳舞前后的变化---探索节奏跳。

(五)变成跳跳糖---有节奏的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

(六)巨人大嘴巴游戏---师幼共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师:让我们变成跳跳糖到巨人的大嘴巴里跳吧。(幼儿围成圆)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点点糖、点点糖、点到谁、谁是糖、一个糖、两个糖......注意提醒幼儿要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跳出大嘴巴{幼儿听音乐当唱到“跳到嘴里”时幼儿跳进大嘴巴,当唱到“不见了”时幼儿跳出大嘴巴。(反复游戏)

 

上午班——

11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歌曲:《茉莉花》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茉莉花》优美、柔和的旋律,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能够跟随音乐简单哼唱歌曲的部分旋律,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认识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对花朵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若干朵茉莉花(新鲜的或仿真的),让幼儿可以近距离观察。

2.《茉莉花》歌曲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拿出茉莉花,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闻起来是什么味道呢?”让幼儿通过观察和闻味来认识茉莉花。

3.教师简单介绍茉莉花,如茉莉花是一种很香的花,花朵小小的、白白的,非常漂亮等,激发幼儿对茉莉花的兴趣。

(二)听赏歌曲

1.播放《茉莉花》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幼儿安静地听赏。

2.听赏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轻轻摆动身体,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

3.听完后,提问幼儿:“这首歌曲好听吗?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先从简单的歌词开始,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让幼儿跟着教师反复唱几遍。

2.然后逐渐增加歌词的长度,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让幼儿慢慢熟悉整首歌曲的歌词。

3.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

4.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学唱,如教师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或者教师和幼儿一起唱等。

(四)音乐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等。

2.教师再次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根据歌曲的节奏选择合适的打击方式。

3.邀请几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鼓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五)结束环节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如认识了茉莉花,学唱了《茉莉花》歌曲等。

2.鼓励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四、户外体育游戏:《蚂蚁运粮》

活动目标:

1.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蚂蚁运粮的生活习性。

2.尝试用多种方式模仿蚂蚁运粮的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体验模仿蚂蚁运粮的乐趣,感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蚂蚁的视频、图片。

2. 若干个小沙袋(或其他可代替粮食的小物品)作为“粮食”。

3. 蚂蚁头饰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或根据分组情况准备适量。

4. 布置简单的游戏场地,如设置起点和终点,起点放置“粮食”,终点可设置“蚂蚁窝”(用纸箱等简单搭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一段蚂蚁的视频(PPT播放),视频内容主要展示蚂蚁在草地上爬行、寻找食物以及运粮的场景。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看:

(1)“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视频里是谁呀?”

(2)“蚂蚁们在干什么呢?”

(二)认识蚂蚁

1.结合播放的视频和PPT图片,向幼儿介绍蚂蚁的外形特征:

(1)“蚂蚁小小的,身体黑黑的,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哦。头上还有一对触角,就像两根小天线呢,可以用来闻味道、找朋友。”

(2)用手指着图片,分别向幼儿指出蚂蚁的各个部位,加深幼儿的印象。

2.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蚂蚁呀?”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

(三)了解蚂蚁运粮

1. 再次播放视频中蚂蚁运粮的片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 教师讲解:“蚂蚁们很勤劳哦,它们每天都会出去找粮食,找到粮食后就会用嘴巴咬住,然后慢慢搬回家里。有时候粮食太大了,一只蚂蚁搬不动,好多蚂蚁就会一起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把粮食运回家。”

3. 提问幼儿:“蚂蚁运粮辛苦不辛苦呀?那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运粮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让幼儿明白蚂蚁运粮是为了生存。

(四)模仿蚂蚁运粮动作

1. 教师示范蚂蚁运粮的动作:

(1)首先示范爬行的动作:双手和双膝着地,模仿蚂蚁的六条腿,慢慢地向前爬行,边爬边说:“我是一只小蚂蚁,爬呀爬呀找粮食。”

(2)然后示范搬粮食的动作:趴在地上,用嘴巴(假装)咬住一个小沙袋(粮食),双手抱住沙袋,慢慢地往回爬,说:“找到粮食啦,我要搬回家。”

2.让幼儿分组在教室的空地上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如提醒幼儿爬行时膝盖不要抬得太高,保持身体的平衡等。

(五)游戏:蚂蚁运粮

1.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戴上蚂蚁头饰。

2. 在游戏场地的起点放置若干个小沙袋(粮食),终点设置“蚂蚁窝”。

3. 游戏开始,每组的幼儿要像蚂蚁一样从起点出发,用嘴巴(假装)咬住一个小沙袋,双手抱住沙袋,然后慢慢地爬向终点(蚂蚁窝),把粮食放进“蚂蚁窝”里。

4. 如果一只幼儿搬不动“粮食”,可以喊同组的其他幼儿一起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完成运粮任务。

5. 教师在旁边观察并鼓励幼儿,对表现好的幼儿和小组进行表扬,如:“这只小蚂蚁爬得真快呀!”“这个小组合作得真好,粮食都运回家啦!”

(六)总结

“大家在游戏里都很努力,而且学会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运粮,真棒!”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益智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水彩笔。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区角游戏感兴趣,体验区角游戏的快乐。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