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4.12.9—2024.12.13 第十五周
12月9日 星期二
安心托幼活动
一、花样篮球:《单手拍球》
活动目标:
1.认识篮球、了解篮球;
2.能够正确理解并初步掌握单手拍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3.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准备:
1.篮球
2.平整的操场或室内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引入篮球运动的概念,让幼儿了解篮球。
2.向幼儿展示单手拍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学习单手拍球。
1.介绍原地单手拍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示范正确的单手拍球动作。
(三)练习单手拍球。
1.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进行单手拍球的练习。教师可以在场地上设置标记点,引导幼儿站在点上。
2.教师巡视并纠正错误动作。
(四)放松运动
二、户外游戏:《搬过来搬过去》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2.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动作,能钻过卷席筒。
活动准备:
若干个皱纹纸做的果子,1个大筐(贴上刺猬家的标记)。幼儿每人戴上1个小刺猬头饰,口哨1个,卷席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快乐的小刺猬。
教师:今天空气真好,小刺猬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幼儿在场地内听口令练习站着走、蹲着走等动作。
(二)练习钻、爬动作。
教师:小刺猥们,你们可以出去玩啦。但是要记住当妈妈吹口哨的时候,你们就要赶紧回来哦!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幼儿钻过卷席筒,爬出去稍玩片刻,教师吹口哨,幼儿返回,可进行2次。
(三)游戏:果子搬进大仓库。
教师:天气凉了,小刺得要捡果子送到白己家的仑库里保存起来冬天再吃。看野果子就在对面,我们要钻过山洞把它拿回来!
玩法:小刺猥钻过卷席筒,爬至草地上找果子,找到果子后返回,把果子放进大筐里。可反复游戏2至3次。
(四)放松、结束活动。
教师带着幼儿抖动四肢做放松运动,整理物品回教室。
12月12日 星期四
安心托幼活动
一、 创意美术:《洒了的颜料》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体验洒水成画的乐趣。
2.了解使用“洒水瓶”的注意事项。
3.发挥想象力,尝试用洒的方式创作图画。
活动准备:
洒水瓶(装有水和颜料的矿泉水瓶,瓶盖钻有滴水孔,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作画工具“酒水瓶”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是用什么来画画呀?画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来做一件很有趣的事,用瓶子在地上画画。
(二)了解用“酒水瓶”作画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洒水瓶”,思考用“洒水瓶”作画的方法。
教师:观察一下瓶子,想一想要怎么用它来画画?
2.请个别幼儿尝试使用“洒水瓶”。
3.教师小结使用“洒水瓶”的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将瓶盖朝着地板,轻轻一捏,让瓶内的水滴下来,一边移动瓶子,一边作画。
(三)“洒水画”初尝试。
1.教师讲解洒水画的注意事项。
作画前,与同伴分散一些。作画时,注意不要将瓶口对着同伴,避免水弄湿同伴的衣服。
2.鼓励幼儿尝试洒水画。
规划幼儿的画画区域,并分发“洒水瓶”。幼儿自由使用“洒水瓶”作画。分享自己使用“洒水瓶”作画的感受
(四)进一步探究“洒水成画”
1.启发幼儿思考洒水量和力度的关系。
教师:你们都画了什么图案呢?老师发现有小朋友画了一个太阳。在画太阳的时候,中间圆圆的部分需要很多水,外面的阳光线条不能用太多水,该怎么办呢?
2.教师示范控制洒水量的方法。
教师:如果想要很多水,小朋友们可以用力地捏一捏瓶子。如果只想要一点点水,那我们只要让水自然地从瓶子里滴落,画完了马上把瓶子竖起来就好。
3.幼儿继续作画,体验洒水成画的乐趣。
教师:掌握了方法后,小朋友们可以继续创作啦,老师期待你们更加丰富的洒水画作品。
二、科学游戏:《最厉害的纸》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纸若干张、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和纸,教师:书和纸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他们今天吵架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地说:“哼,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请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教师:到底纸能不能稳稳地站起来,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纸,我们一起试一试,好吗?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3.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的手真巧,通过折、卷等方法,使纸站了起来,纸这会儿开心极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教师:可是,书这会儿又说了:“我不仅能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
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猜测:纸也能托起书吗?
2.(再次实验)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教师: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可以任意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让它变小、变矮能托起更多的书。
3.幼儿操作尝试,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教师总结。
教师: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和纸的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