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周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5.4.14—2025.4.18 第十周

上午班——

4月1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杯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咬人的缝隙》(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门、窗、橱柜、电梯的缝隙有一定的危险性。

2.萌发关于缝隙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呜呜……”播放哭声,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幼儿猜想,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猜到了很多答案,现在我们来看看是谁在哭,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出示幼儿被夹手案例。

图中的小朋友出了什么事情?通过回答,引导幼儿了解图片内容,小朋友是被XX夹往了。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发生“缝隙咬人的情况”我们来看看(接着出示案例)

(三)提问交流。

教师:你们或者是你们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被缝隙“咬”过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咬”往了会有什么后果?生活中哪些地方可能存在“咬人的缝隙”?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比如感应门,电梯,窗户这些地方里的缝隙都特别容易被夹到。我们一定要注意。

(四)找一找。

教师: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咬人的缝隙?我们来找一找,看谁找的地方多。

将全班小朋友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分别由两位老师带领,共同寻找教室里和游玩设施里的缝隙。

(五)居家安全。

教师:除了这些地方,我们在家里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我们来看看。

小结:小朋友们要记往,手指是绝对不可以伸进滑动衣柜门缝、防盗门缝、窗户的缝隙和书桌抽屉的缝隙里,更加要注意开动的电梯和旋转门,不能在幼几园频繁地开关教室门,把门窗当作玩乐的场所或道具,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开飞机》

活动目标:
1.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让幼儿学会在交叉路线时养成礼让好习惯。

3.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注意力,能认真听老师的口令。

活动准备:

纸折飞机若干(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纸折大飞机一架 。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手持大飞机,幼儿手持小飞机,四散地站在飞机场上。

(二)游戏开始,大家一手举着飞机在机场内四散走(飞),边走边念儿歌:“小飞机,飞飞飞,飞到西,飞到东,快快飞到高空中。”念完儿歌,幼儿任意走向周围的航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沿着航线走,边走边发出飞机的声音。教师说:“飞机降落。”幼儿走回机场蹲下,同时手臂放下。然后老师起来再练儿歌:“小飞机,飞飞飞,”重复 游戏结束 。

(三)航线适当提高难度,进行游戏。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巾、玩具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体验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肥皂的发展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简单了解肥皂的发展历史,知道肥皂的基本用途。通过观察和触摸,感知不同种类肥皂的特征。

2.通过观察、触摸和简单的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不同种类的肥皂(如透明皂、药皂、液体皂、手工皂等)、水盆、毛巾,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人清洁身体的短视频,视频中展示古代人使用草木灰等原始清洁方法。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清洁身体的吗?”引出活动主题——肥皂的发展史。

(二)探究环节。

1.教师展示古代肥皂的图片,向幼儿介绍:“在古代,人们发现一些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和水混合后,可以用来清洁身体,这就是最早的肥皂。后来,人们又发现用动物油脂和草木灰一起煮,可以做出更好用的肥皂。”

2.展示现代肥皂的图片,讲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肥皂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现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肥皂,有不同形状、颜色和气味的。”

3.介绍不同种类的肥皂及其用途。如透明皂可以用来洗手、洗脸,药皂有杀菌的作用,液体皂使用方便等。

(三)互动环节。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肥皂,让幼儿观察、触摸并闻一闻,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块肥皂是什么形状的呀?”(引导幼儿观察形状)“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质地)“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辨别气味)

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块肥皂和水盆,让幼儿尝试用肥皂洗手,感受肥皂的使用方法和清洁效果。

3.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小朋友们,先把手打湿,然后抹上肥皂,搓出泡泡,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引导幼儿分享洗手后的感受:“用了肥皂洗手后,你们觉得手怎么样啦?”

(四)进行“找不同”游戏。

教师展示两幅相似的肥皂图片,其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让幼儿找出不同之处。提问幼儿:“肥皂除了可以用来洗手,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肥皂的其他用途。

(五)总结。

1.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肥皂的发展史,知道了古代人是怎么制作肥皂的,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现代肥皂。肥皂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清洁。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了解更多关于肥皂的知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鸭捉鱼》

活动目标:

1.练习走斜坡,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进行初步的环保意识教育 。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互帮互助。

活动准备:

木制斜坡4条。 塑料筛3只;鸭子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塑料玩具鱼、塑料棒、小树模型、废纸团、废纸筒、树叶、饮料罐等若干,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幼儿分别扮演鸭妈妈和小鸭的角色,随音乐旋律模仿鸭子走进入场地。

2.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变化做模仿律动:鸭子捉鱼(弯腰点头)、鸭子蹲、鸭子扑水(跳)。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交代游戏的名称及玩法,并示范走斜坡的基本动作要领。  

小鸭捉鱼回来时必须从小路的两边跑回来,并把小鱼放在筛子里。 上下斜坡时要注意重心,两手侧平举。

2.幼儿听着音乐走到四条小路的起点分别站好,进行游戏:小鸭捉鱼。

(1)教师鼓励幼儿勇敢走过斜坡,并站在斜坡旁进行保护。 及时纠正幼儿走斜坡时的动作。

(2)游戏玩过一次后,幼儿再去捉鱼时,发现没有鱼了,只有很多其它的东西(垃圾),教师:小鸭子,池塘里发生了事呢?有垃圾,池塘的水会变得怎么样呢?怎样才使池塘变干净?(初步让幼儿知道要保护环境卫生和热爱劳动。)

(3)让小鸭子收拾垃圾,直到把池塘的垃圾捡干净。

(4)垃圾拾完,继续“捉小鱼”的游戏,幼儿游戏2--3次,把小鱼捉完为止。

教师注意控制幼儿上下斜坡的速度,提醒幼儿注意上斜坡时身体稍向前倾。

(三)结束部分。

1.小鸭妈妈表扬勇敢参与锻炼的小鸭子,及认真学习本领的、听指挥的小鸭子 。

2.鸭妈妈带领小鸭子听着音乐做小鸭子律动模仿抬着鱼回家。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材料:水彩笔、水彩纸、水杯

活动目标:

1.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生活物品、美术作品。对美的形象有一定的反应。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美术)活动——香飘满园(绘画)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认识桂花的基本形状和颜色特征,包括四瓣椭圆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柄。掌握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桂花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和讨论桂花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绘画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感受桂花带来的美好氛围。培养学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关桂花的图片和视频,画纸、蜡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桂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播放一段关于桂花飘香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桂花的香气和美丽的画面。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幼儿分享自己对桂花的初步感受。引出主题——香飘满园的桂花绘画。

(二)了解和学习。

1.教师展示桂花,引导学生观察桂花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的排列方式。教师:桂花有四个小小的花瓣,它们是椭圆形的,颜色有黄色、白色等。花瓣中间还有细细的花蕊。

2.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桂花的轮廓,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进行上色。教师:我们可以先用铅笔轻轻地画出桂花的形状,然后再用蜡笔或彩色铅笔涂上颜色。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哦,让桂花看起来更加漂亮。

(三)互动时间。

1.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桂花的观察结果和绘画想法。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四)练习巩固。

幼儿开始绘画实践,教师提供画纸、蜡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教师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醒幼儿注意桂花的形状和颜色特征,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绘画方法。

(五)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鼓励幼儿从色彩、形状、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