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三班 章明慧
2025.4.27—2025.4.30第11周
上午班——
4月27日 星期日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身体大作战》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初步了解它们的主要作用;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表现;
3.增强对人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口令游戏:听老师的话
教师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边做边说口令:“请你像我这样做。”幼儿边学动作边回答“我想老师那样做。”
2.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做游戏时都用到了我们身体当中的那些部分?(小朋友们自由举手回答)
二、认识身体部位
1.小朋友们回答得可真好,我们的身体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些它们的照片,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2.幻灯片出示:头、手、脚的图片;
3.幼儿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4.老师提问:在你的身体上有没有这些朋友呢?
5.口令游戏:在哪里?规则:老师问:“在哪里?”幼儿一边手指一边回答:“在这里!”
6.原来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呀,那你知不知道,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幼儿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7.你还知不知道,除了它们之外,身体上还有那些朋友?
三、拓展游戏:
1.总结身体朋友的好处并提问:我们的身体帮助我们吃饭、画画、思考、跑步,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四、户外体育游戏:《赶小猪》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
2.通过赶小猪的情境,产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能够努力完成任务,培养耐心、细心、不怕困难的品质。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皮球,人手一根塑料棍。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队列练习。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大皮球,并会听口令练习“稍息、立正、齐步走、立定”等。
2.游戏活动——赶小猪。
(1)老师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2)教师示范赶小猪的动作。
(3)幼儿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小猪”,分散练习和探索“赶小猪”的方法,老师巡回 ;指导和观察。
①老师让幼儿说说“我是怎么赶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1)幼儿六路纵队站好,只有第一排幼儿拿球和棍。第一排将“小猪”赶到指定的终点,再赶回来,交给第二排的幼儿,然后排到队尾。后面的幼儿依次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猪”最听话,哪一组的速度最快。
(2)小组游戏情况,并请幼儿将“小猪”和棍子收好。
3.放松活动——小孩、小孩真爱玩。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表演区、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表演区增加动物头饰。
(三)重点指导区域:表演区
活动目标:
1.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
2.学习用道具扮演动物形象。
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形象。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看谁反应快》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理解游戏规则,能根据指令快速反应。
2.锻炼反应速度、大肌肉动作(跑、跳、蹲)和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愿意遵守规则并初步尝试合作。
活动准备
1. 彩色圈圈(红、黄、蓝、绿各3-4个)、动物头饰(兔子、青蛙、猴子、小鸟)、 轻快背景音乐(如《动物模仿操》《彩虹糖的梦》)、铃鼓或摇铃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动物模仿操
1. 教师引导: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变成小动物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做动作,看谁学得像!”
2.音乐游戏:
播放《动物模仿操》,教师示范动作: 兔子跳(双脚跳)、青蛙蹲(深蹲)、猴子跑(原地小跑)、小鸟飞(挥动手臂)。
幼儿跟随模仿,教师观察动作规范性。
二、核心游戏:反应大挑战
游戏:听指令,做动作
规则:
教师用铃鼓发出不同节奏(快、慢、停),幼儿根据节奏变化做动作:
- 快节奏:小猴跑
- 慢节奏:兔子跳
- 铃鼓停止:青蛙蹲
- 关键提问:
“小耳朵仔细听,鼓声变了,你的动作变了吗?
二、户外体育游戏:《脚尖走》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脚尖走的快乐。
2.知识技能:学习用脚尖走路的技能。
3.能力习惯:用脚尖走时能控制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走路的经验。
2.环境场地准备:宽敞、平坦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跟随儿歌,做热身动作
教师边念儿歌《健康操》边带领幼儿做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重点活动下肢、膝盖、脚。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脚尖走
1.教师原地踮起脚,提问;小朋友们,老师长高了吗?你们会做吗?(请幼儿尝试原地踮起脚)
2.教师用脚尖走路,请幼儿照样子模仿,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3.教师自编儿歌,带领幼儿练习脚尖走。如:小朋友,踮脚走,走到滑梯旁(大树旁、转椅旁),一起拍拍手。(提醒幼儿尽量抬高脚后跟)
三、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包饺子》,边进行放松活动。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了用脚尖走的新本领,你们的脚后跟抬得高高的,用脚尖走得真棒啊!
上午班——
4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我的五官》
活动目标:
认识骨头并感受骨头对于身体的支撑作用。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身体为什么会动》。
活动过程
和幼儿讨论身体为什么可以动。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动吗?身体里有什么法宝?(鼓励幼儿展开
各种猜测)
——因为身体里有骨头。—你知道骨头在哪里吗?
和幼儿一起看幼儿用书,摸一摸身体,感受并认识身体中的骨头。
—请看幼儿用书(小男孩照片旁边个骨头小人),这些都是我们的骨头。—摸摸看,感觉到了吗?硬硬的地方就是骨头。(教师带领幼儿先摸几个地方,如头、手、胳膊等)
—身体的哪里还有骨头呢?摸摸看,你摸到的骨头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硬硬的、长长的。(小腿的骨头)
—小小的。(手指的骨头)
—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很多骨头,头、上身、胳膊、手、屁股、腿、脚都
有骨头,骨头有各种样子的。(教师总结)引导幼儿想象并讨论骨头的作用。
一身体有这么多骨头,有什么作用呢?
——硬硬的骨头可以支撑我们的身体,帮助我们的身体站立、蹲下。我们一起来蹲一蹲。
—还可以做什么呢?(玩单杠、踢球、跑步、跳高、游泳.…)
——没有骨头会怎么样?
_起看幼儿用书(右下角处没有骨头的小人),这个小朋友怎么生—软趴趴的,站不起来了。
—没有骨头还会怎么样?
—手拿不起勺子,吃不了饭。
—不能游泳。
—不能抱爸爸妈妈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蚂蚁》
活动目标:
手膝着地自然协调的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初步建立活动中的安全意识,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匹配,筐子一个,蚂蚁食物(飞碟、沙包、玩具等)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事先带好头饰)。情境:蚂蚁们在家里睡觉。
师:宝宝们,起床了,跟着音乐一起做运动吧!(随音乐即兴动起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
2.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1)自由爬。
师:来,宝宝们,跟着妈妈在地上爬爬,去散散步吧!在散步之前,妈妈还有一个要求:宝宝们爬的时候要手、膝盖着地慢慢爬,看好路,不要撞到别人,好吗?
(2) 听信号爬。
师:听,什么声音?(铃鼓)。宝宝们,我们来听着鼓声玩一玩吧。一会听到铃鼓敲的快,我们就快点爬。
铃鼓敲的慢,我们就要一步一步慢慢爬。
3.尝试倒退爬。
游戏:巧避大熊。
(“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响起,声音忽大忽小。)
师:宝宝们快听,什么声音?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幼儿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物吃的大熊,快向后退。(引导幼儿练习向后倒退爬)听!声音没有了,让我们看看大熊走了没有?(引导幼儿再次向前爬。如此反复2~3次。)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印泥。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发现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敲一敲》
活动目标:
1.会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并知道声音有大小之分。
2.通过动手操作能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并发现敲鼓声音大小与装豆多少的关系。
3.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并初步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感知经验。
2.PPT课件《有趣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2)教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辦别不同的声音。
1.辨别公鸡的声音
师: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你们也来学一学。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2.选择瓶子演绎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二、户外体育游戏:《碰碰车》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碰碰车”游戏规则,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活动准备:小汽车模型、障碍物、音乐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
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引导幼儿模仿各种交通工具的动作,如汽车、火车、飞机等,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汽车的名称。
教师示范小汽车在障碍物中行驶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
游戏实施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排成一列,手牵手。
在场地中设置障碍物,障碍物间距约2米。
游戏开始,各小组成员按照指定路线,模仿小汽车在障碍物中行驶。
当小组碰到障碍物时,小组成员要像碰碰车一样,相互拥抱,然后继续前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音乐为幼儿加油鼓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每组完成一次游戏后,回到起点,下一组开始游戏。
7.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1.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集合,讨论游戏过程中的感受。2.引导幼儿分享在游戏中学会的团队协作、勇敢面对挫折等品质
 
上一课题:苗一2025.5.12——2025.5.16 第十四周
下一课题:豆豆三班第十二周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