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豆豆三班第十四周备课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三班    章明慧

2025.5.19—2025.5.23第14周

上午班——

5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小熊拔牙》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2.培养幼儿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小熊拔牙挂图一套。小熊手偶或玩具一件。

2.小熊头饰、医生帽子、医生的药箱及相应工具。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表演:小熊拔牙。边放音乐,教师边表演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知道应如何保护牙齿。

2.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小熊最爱吃什么?它为什么要拔牙?

3.帮助幼儿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问:什么时间刷牙,应该怎样刷?想吃甜食怎么办?什么时候吃?吃完应该怎么办?

4.与老师一起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5.指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一名幼儿扮演小熊,一名幼儿扮演医生,教师复述故事,幼儿进行表演。

6.引导幼儿进行迁移性讲述,除了爱护牙齿,还要爱护哪些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怎样爱护它们嫩?简单了解如何保护身体器官。(如眼睛看书的时候要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姿势要端正:不用硬的东西抠耳朵;比把东西塞进岛孔里等。)


户外体育游戏:《戴帽子》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变才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反响力和协调性。

3.进步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活动准备:小路障、场地、盘子

活动过程:

热身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带领幼儿做热身操。

(二)导入

1.师:冬天我们的头部是由什么东西来保暖的呢?(帽子)我们的大树爷爷也想戴上帽子,可是它的帽子掉在旁边了,小朋友们可以帮助他把帽子戴上吗?

(三)游戏

1.小朋友依次将路障旁边的盘子拿起,放在路障的上面,完成戴帽子。

分小组比赛

两组幼儿比赛,看谁戴帽子的速度更快。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表演区、益智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水果知识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在水果屋的“建构”中体验合适的空间感,喜欢与朋友一起搭建和游戏。

2.感知画面的色彩美和水果的主要的特征。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快乐城堡》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会快乐城堡的基本构造和搭建方法。

2.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城堡的搭建,培养团队精神。

3.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耐心与动手能力。

4.能够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5.快乐城堡模型和示意图。

6.手工制作材料,如剪刀、胶水、卡纸等。

7.记号笔和彩笔等书写用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当天学习的主题,告诉幼儿们今天将要制作一个快乐城堡,并与幼儿们分享一些城堡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

1.学习快乐城堡的基本构造和搭建方法。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城堡的模型和示意图,介绍城堡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用途,让幼儿们了解城堡的构造,从而更好地理解制作城堡的方法。

2.团队合作制作城堡。将幼儿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们共同制作城堡。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互相协作,分工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意义。

3.手工制作城堡。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所需要的手工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并指导幼儿们逐步完成城堡的每个部分。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要让他们误伤自己。

3.美化城堡。在城堡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们用记号笔和彩笔等书写用具为城堡增色,美化城堡,让城堡更加生动活泼。


二、户外体育游戏:《好玩的皮球》

活动目标:

教幼儿初步把握拍皮球的方法和技能,磨练幼儿的手腕关节。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育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喜好。

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手拍的气力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球、录音机、轻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玩游戏“捡皮球”。幼儿四散站在场合上,老师向幼儿抛球,幼儿捡到球后在场合上自由活动片刻,站在大圆的点子上。

基本部分

老师示范讲解拍球的动作。要求用手拍一次球后,用双手接住球。幼儿分散习,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教幼儿连续拍球:用手将球拍下,当球弹起来后,再接着一下一下地拍。幼儿练习,老师重视个别辅导,帮忙幼儿把握拍球的方法。

游戏“看谁拍得多”。幼儿听老师的口令拍球。

(4)小结。老师称赞学拍球专注的幼儿,率领幼儿将球送入筐中。


上午班——

5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让玩具响起来》

活动目标:

1. 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探索声音如何传播。

3.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材料:

1. 铃铛、小鼓等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

2. 一些常见的物体,比如玻璃杯、纸张等。

教案过程:

引入(10分钟):

1.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比如铃铛、小鼓等,并问学生们这些玩具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实验一:探索声音产生

1. 将一只铃铛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们观察。

2. 老师让学生们谨慎地轻轻摇晃铃铛,问他们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3. 引导学生们发现铃铛内部有一个小球,当铃铛摇晃时,小球会撞击铃铛的壁面,发出声音。

4. 让学生们自由尝试使用其他玩具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声音产生的原理。

实验二:探索声音传播

1. 老师将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比如玻璃杯、纸张等,并询问学生们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 引导学生们用玩具敲打不同的物体(比如纸张、桌子等),观察声音如何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

3. 引导学生们思考声音是如何从玩具到物品,在物品之间传播的。

 

四、户外体育游戏:《吹气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气球内装满气体时才能飞起来。

2.培养孩子们吹气球的技巧,增加肺活量。

3.让幼儿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新年,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节日的喜庆。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水、毛线、胶带。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老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孩子们每一年的一月一日是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新年,又叫元旦。

  2.老师出示元旦热闹的图片。

  3.指出气球并出示。

  基本部分:

  1.老师当场吹一个气球,并扎好在空中拍打,气球飞起。

  2.提出质疑:气球里装了我吹进去的气体会飞起来,装别的能飞吗?

  3.老师在气球内装水扎好,演示是否能飞。得出结论:气体轻,气球才飞。

  4.老师请两位孩子上前来示范吹气球,并评价结果,讲解吹气球的要领。

  5孩子自由练习吹气球,老师个别指导。小结,吹气球可以增加肺活量。

  6.游戏:《欢乐吹气球》,将幼儿编成小组,比比同一时间内哪一组吹的多。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生活区、阅读区、科学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积木。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培养幼儿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吸管 

2.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食盐、醋、白糖、酱油等 

3.清水 ,废旧电线丝做成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师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儿吹泡泡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经验,让幼儿初步感知泡泡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再次感知泡泡特点。 

  (一)设疑: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吗?生大胆猜测,引出操作活动。 

  预设:1.说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当场用自来水吹一吹。(通过演示自来水吹不出泡泡的过程,比老师的空说教效果强得多。) 

  2.说不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说说理由,说说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泡泡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兔跳彩圈》

活动目标:

 1.享受运动。

 2.锻炼敏捷的反应能力及跳跃能力。

 3.练习双脚向前行走和跳跃。

物质准备:

    教具:每人一个兔头饰;四个红、黄、蓝、绿色板;有六个相应的颜色圈。

活动过程:

    一、 进口

    1.出示头饰,引起兴趣。

    (老师戴上兔妈妈的头饰)说明:“孩子们,看,老师变成了谁?”(兔妈妈)“然后你拿着兔子的头饰,变成一只小兔子。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请带上兔子头饰)

    2.“兔妈妈”与“小兔”一起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二、  1.(带幼儿来到活动场地)指导语:“孩子们,你们看地上有什么?”(彩色圈)“都有什么颜色的?”(红、黄、蓝、绿)“你喜欢哪个彩圈?去跳着玩玩吧!”(指导幼儿自由地在圈中跳进跳出,熟悉彩圈的颜色)

    2.(将颜色圈在一定距离内放入一个大圆圈)说明:“孩子们,请站在大圆圈上。妈妈将和你们一起玩兔子跳过颜色圈的游戏,看看谁是聪明的兔子。”

    3.教师讲解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随音乐在大圆圈内按顺时针方向走,看见彩圈就跳进、跳出。当教师高举一块彩色板时,“小兔”就迅速跳到与彩色板颜色相同的彩圈内,每个圈只能跳进一只“小兔”,以最先跳进的“小兔”为胜,并且他要告诉“妈妈”自己太刀了什么颜色的彩圈里,说对了,“妈妈”给予奖励。

    4.教师组织儿童游戏,重点引导儿童双脚向前、跳跃。


上午班——

5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涂色:五彩的蛋》

活动目标:

1.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的进行装饰活动。

  2.感受参与创造性艺术活动的乐趣。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鸡蛋若干、记号笔、油画棒、橡皮泥、彩纸、胶水、剪刀、底座等。

  2.装饰好的五彩蛋。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秋天到了,森林里的树叶有的黄了,有的红了,可漂亮了。小动物们也出来玩了,白母鸡妈妈和黑母鸡妈妈也出来卖东西了,它们卖什么呢请听故事《五彩蛋》。

  2.欣赏五彩蛋,了解各种装饰方法。

  (1)出示各种方法装饰的五彩蛋。!.快思.教案网出处!提问:黑母鸡妈妈的蛋是什么样子的她是怎样打扮蛋宝宝的

  (2)小结:有的蛋颜色漂亮,有的蛋有好看的花纹,有的蛋上有图案、、、、、所以,大家把黑母鸡妈妈的蛋称作五彩蛋。

  3.幼儿自己动手装饰。

  (1)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蛋吗(喜欢)白鸡妈妈也想把它的鸡蛋变成五彩蛋,我们来帮助它吧!

  (2)操作要求: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工具,有油画棒、橡皮泥……你可以从这里选择你喜欢的来打扮它。蛋壳很容易碎,操作时要小心点。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操作,老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四、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反映能力和耐力。 

玩法:1.一起叫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 2.口令完毕,马上保持静止状态,无论原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需保持不动。

 3.假如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游戏失败者。暂停一次游戏

    目标:锻炼幼儿的反映能力和耐力。 

     玩法:1.一起叫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 

     2.口令完毕,马上保持静止状态,无论原来是什么姿态,都必需保持不动。 

     3.假如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游戏失败者。暂停一次 

    游戏,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 

     4.教师可创编各种口令,让幼儿单脚站立不动、下蹲不动、一手着地不动等。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建构区、语言区、阅读区、生活区、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增加积木砖块。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技巧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