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三班 付娜娜
2025.5.6—2025.5.9第十二周
上午班——
5月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甜甜的水》(谈话)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东西,分享快乐。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3.大胆想象,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PPT展示图。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听?在听这个故事之前,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欣赏故事。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呢!
2.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图片。
(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碰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河水变甜了,小鱼、小乌龟、小螃蟹都游来啦,它们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小熊高兴,棒棒糖也很开心。)
(三)结束部分:总结活动
小朋友们,本节活动我们就上到这里了,故事中小熊没有和朋友们分享棒棒糖,朋友们都离开了,所以小朋友们,我们要懂得分享,分享就是和好朋友有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好看的一起看。小朋友们,和朋友们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哦。
四、户外体育游戏:《贪吃蛇》
活动目标:
1. 能在宽25厘米以内的平行线中行走。
2. 能在行走中平衡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1. 在场地画两条款25厘米以内的的平行曲线(蛇线)。分别在起点画蛇头,起点处摆一空筐,终点处摆一小筐。
2. 小球或纸团若干放在终点的小筐里。
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1. 小朋友们都知道蛇吗?这里有两条贪吃蛇(教师手指地面上画出的蛇形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喂贪吃蛇,看哪一组送的食物又快又多。
(2) 游戏部分:
1. 幼儿分成两组站在蛇形线的起点。
2. 听到教师出发的指令后,排头幼儿在蛇形线内 快速通过,到达终点后拿起筐里的数个小球,原路返回放在蛇头旁的小筐里,然后接力下一位幼儿。
3. 游戏结束时以速度快且拿小球最多的组为胜。
4. 分散游戏:踩小蛇。
(1)每人一根跳绳,自己摆出不同的蛇形线,然后从绳子的一端踩着绳子走至另一端。
(三)放松活动
跟着音乐相互捏捏胳膊、捶捶腿。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表演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棉签。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体验棉签点画活动乐趣。
2.学习用棉签点花朵。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可爱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能尝试用海绵印章印出各种动态的毛毛虫,并添画触角、脚等细节。
2.喜欢参与拓印活动,体验用海面印章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毛毛虫图片PPT,海绵印章若干,画纸若干,各色颜料,棉签,抹布。
活动过程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看,谁来了?(出示毛毛虫图片)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结:毛毛虫的身体是一个圆一个圆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就像一列小火车。
(二)观察图片,了解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1.师:你最喜欢哪一条毛毛虫?它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说说毛毛虫的动态,并学一学)
2.师:如果你是毛毛虫,除了这上面的动作,你觉得毛毛虫还会做什么动作?
3.小结:原来毛毛虫有各种不同的姿态,有的弯弯的,有的头朝上,有的头朝下。
(三)探索、讨论压印毛毛虫身体的方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看一看,有什么?(分别出示海绵印章、颜料和画纸)
2.讨论:毛毛虫的身体长长的,怎样才能印出长长的毛毛虫?(根据幼儿探索的情况,引导幼儿理解一节一节连在一起的身体,并大胆地印出来)
小结:毛毛虫的身体是一节一节连在一起的,我们要一个连着一个印出毛毛虫的身体。
3.师:毛毛虫除了有长长的身体,还有什么?(引导幼儿添画触角、眼睛、脚等细节)
4.幼儿尝试压印毛毛虫。
师:请你们都去印一印毛毛虫,想一想你的毛毛虫可能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记得印好后,还可以用棉签帮它添画上触角和小脚。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师:好朋友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的毛毛虫们在干什么呢?
二、户外体育游戏:《运果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
3.能听懂指令,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大趣味插子,铃鼓,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 活动前准备:动作模仿
1.“小鸟走路飞呀飞,小鱼走路游呀游,小象走路甩着长鼻子,小鸭子走路摇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
2.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二)介绍游戏玩法:
1.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猫妈妈有一些筐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筐子?”“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介绍游戏玩法规则:“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大趣味插子轻轻撒到草地上)
3.“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果子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筐子里呢?"
"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4.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5."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铃鼓一响就一起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子,准备好了吗?”
(三)进行游戏《运果子》
1.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情况;
2.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听清楚猫妈妈的要求。
3.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助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4.根据幼儿的取放情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
(四)结束游戏。
轻柔拉伸: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帮助肌肉放松。
上午班——
5月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我不玩水》
活动目标:
1. 认识防溺水的安全标志及六不准。
2. 具有安全行为辨别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
PPT课件、防溺水的视频、安全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和幼儿谈论夏日玩水的事情,来引出主题,请幼儿回答。
师:在炎热的暑假,我们都干了些什么?玩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讲述溺水事件,请幼儿回答。
师:小明也喜欢游泳,他在游泳时发生什么?他去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禁止在这些地方游泳呢?
3、教师小结:小河、池塘、水库等地方没有安全措施,小朋友们不要独自去这些地方玩,应该在大人的陪同下到正规的游泳场所练习游泳。下水前要做好热身活动,了解水池深浅,小心谨慎一点。
(二)学习游泳注意事项。
1.认识防溺水安全标志。
师:刚才我们讲到了平时常见的一些防
溺水安全标志,小朋友们都记住他们了吗?
2.牢记安全游泳六不准。
师:请谁来告诉我安全游泳六不准有哪些呢?
3、观看视频,学习溺水后应当怎么做。
师: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学习了溺水后应该怎么做,有没有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呢?
(三)辨别对错。
1.出示图片,请幼儿辨别对错。
师:小朋友们,学习了防溺水安全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的不对。
2.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防溺水知识,不仅小朋友们要做到防溺水,大人也要学习防溺水知识,请你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好吗!
四、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 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
2.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
“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
2.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
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
3.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 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
(三)好玩的新玩法
1.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
2.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3.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
(四)结束部分
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表演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俄罗斯方块。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认知能力及思维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大大的小小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大”与“小”的对比。
2.鼓励幼儿学说简单的对话,尝试用“大大的....活动小小的...”句式进行表达。
3.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增进亲子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
活动导入: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展示一双大大的成人鞋子和一双小小的幼儿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2.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这两双鞋子有什么一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大”和“小”的区别。
3. 引出绘本故事《大大的,小小的》
(二)基本部分
1.绘本阅读与讲解
(1)分发绘本,让幼儿先自主翻阅绘本,观察画面,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教师开始逐页讲解绘本故事:第一页:展示爸爸大大的床和宝宝小小的床的画面。
师:“小朋友们,看这里,这是谁的床呀?(爸爸的)对啦,爸爸的床是大大的,那宝宝的床呢?(小小的)宝宝和爸爸说什么啦?(引导幼儿学说对话:爸爸,大大的床,是大大的。我的小小的床,是小小的。)”
(3)按照同样的方式,依次讲解绘本中爸爸大大的牙刷、大大的毛巾、大大的杯子和宝宝小小的牙刷、小小的毛巾、小小的杯子等页面内容,每一页都引导幼儿观察对比“大”与“小”的事物,并学说相应的对话和句式。
)(三)互动讨论
1.读完绘本后,教师提出问题与幼儿互动讨论:
师:“小朋友们,在绘本里除了床、牙刷、毛巾、杯子,还有哪些东西是大大的,哪些是小小的呀?”让幼儿回忆绘本内容并回答。
2.进一步拓展提问:
师:“那在我们的教室里,你们能找到大大的东西和小小的东西吗?”鼓励幼儿观察教室环境,并用“大大的...小小的....”句式描述找到的事物,如“大大的黑板,小小的粉笔”等。
(四)结束活动
1.师:“今天我们读了《大大的,小小的》这本绘本,知道了好多大大的东西和小小的东西,还学会了用’大大的...小小的...’句式来说话呢。”
二、户外体育游戏:《圈圈乐》
活动目标:
1.体验玩圈的乐趣。
2.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
3.练习跳、钻、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音乐、呼啦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郊游导入,模仿热身
1.教师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和幼儿一起做飞、走、跳等动作,活动上、下肢、腰等部位。
(二)自主探索,交流分享。
1.出示呼啦圈,问:这是什么?颜色?形状?怎样玩?
2.幼儿自主探索玩法。
3.交流尝试呼啦圈的多种玩法。让孩子说出并演示自己的玩法,大家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如:地上转圈、晃圈等。
(三)设置情境,练习重点
1.创设情境一:让幼儿学做小风车转动,练习平衡能力,体验转动的快乐。
2.创设情境二:学小青蛙跳荷叶及捉害虫,感受跳的乐趣。
3.创设情境三:帮小乌龟修门,去乌龟家做客,引导幼儿练习
钻爬等技能,享受助人的愉悦。
(四)郊游小憩,放松结束。
师幼一起在草地上嬉戏、玩耍,放松身心,在放松愉快的氛围
中结束活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