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三班 付娜娜
2025.6.3—2025.6.6 第十五周
上午班——
6月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活动:《保护眼睛》(儿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性,了解简单的护眼方法(如不揉眼、保持用眼距离)。
2.学唱护眼儿歌,掌握无接触眼保健操的基本动作。
3.激发幼儿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活动准备:
1. 材料:眼睛模型、彩色毛绒球、眼罩、护眼儿歌音频(如《小眼睛亮晶晶》)、护眼行为图片(正确与错误对比)。
2. 环境:教室光线柔和,设置“护眼角”展示区(含护眼小贴士和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引导幼儿说出“眼睛”。
2.提问:“眼睛有什么用?如果看不见会怎样?”(播放幼儿蒙眼走路的短视频,直观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二)学唱儿歌,掌握护眼知识
1.教唱儿歌《小眼睛亮晶晶》:
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好孩子,讲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看书画画要坐正,一尺距离要记清。
户外活动多参与,眼睛明亮真开心!
(配合动作:指眼睛、洗手、坐直、远眺等)。
2.互动:分组比赛念儿歌,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三)游戏体验,强化护眼意识
1.游戏一:蒙眼摸物
幼儿戴眼罩摸取物品(如毛绒玩具),感受失明的不便,讨论“如何保护眼睛不受伤”。
2.游戏二:护眼小卫士
出示图片(如揉眼、近距离看电视),幼儿判断对错并纠正,奖励“护眼小贴纸”。
(四)学习眼保健操,放松眼部肌肉
1.无接触眼保健操:
爱眨眼的小星:闭眼,双手握拳,随节奏睁眼闭眼(5次)。
跳动的弹力球:双手上下摆动,目光随手动(左右各3次)。
闭眼休息:轻闭双眼,听轻音乐放松。
(五)总结延伸,家园共育
复习儿歌:全体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巩固记忆。
四、户外体育游戏:《钻爬乐》
活动目标: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表演区、科学区、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物品卡片。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愿意玩找相同的游戏。
2.初步学习同类物品配对。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6月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做饼干》
1.感知圆形的特征,知道饼干的基本形状。
2.学习用团、压的方法制作“饼干”,尝试用简单材料装饰“饼干”。
3.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愿意与同伴分享“饼干”。
活动准备:
1. 材料: 超轻黏土(各色)、圆形模具(或瓶盖)、塑料小刀、安全小镊子。彩色皱纹纸碎、小贴纸、谷物粒(如燕麦片,需提前消毒)、塑料小珠子(可选,需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毛绒玩具小熊、小兔等(作为“坐饼干”的角色)、小纸盘若干。
2. 环境:桌面铺防水垫,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如《饼干歌》),设置“小熊饼干店”情境背景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熊的饼干店开业啦!
1.故事引入:
“今天小熊的饼干店开业啦!可是小熊说:‘我的饼干太少了,客人来了不够吃怎么办?’小朋友们愿意帮小熊做很多香香的饼干吗?”
2.观察与认知:
出示圆形饼干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饼干是什么形状的?表面有什么?(花纹、糖粒等)我们可以用什么做饼干呢?”
(二)教师示范:做一块圆圆的饼干
1.步骤分解:
(1)团一团:取一小块黏土,用手心团成圆球状(“像揉小皮球一样”)。
(2)压一压:将圆球放在手心轻轻压扁(或用模具压出圆形),“饼干做好啦!”
(3)装饰饼干:用镊子夹皱纹纸碎、贴纸等粘在“饼干”上,“撒上糖粒和巧克力碎,饼干更香啦!”
2.互动提问:
“还可以用什么装饰饼干?(引导幼儿联想:彩色点点、小线条等)”“怎样让小熊坐在饼干上呢?(鼓励幼儿想象:把饼干变大、变厚,或用几块饼干叠起来)”
(三)幼儿操作:我是小小饼干师
1.自主创作:
幼儿选择喜欢的黏土颜色,自由制作“饼干”,教师巡回指导。
2.重点引导:
“小手脏了可以用湿巾擦一擦哦!”(培养卫生习惯)
“轻轻压,饼干才不会破掉~”(练习手部控制力)
3.个别指导:
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辅助其用模具压形;对能力较强的幼儿,鼓励尝试组合不同颜色的黏土(如“夹心饼干”)。
(四)游戏分享:小熊坐饼干
1.情境游戏:
幼儿将做好的“饼干”放在小纸盘里,邀请毛绒玩具“小熊”“小兔”来“坐饼干”。“哇!小熊坐在饼干上啦!饼干够大吗?要不要再做一块更大的?”
2.互动分享:
幼儿互相展示“饼干”,说说“你的饼干是什么味道的?小熊喜欢吗?”
二、户外体育游戏:《脚尖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2.提高幼儿的动作模仿能力。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活动准备:
图片或卡片,展示脚尖走路的动作、平衡球或其他平衡器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展示图片或卡片,向幼儿们介绍脚尖走路的动作。解释脚尖走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2.请幼儿们模仿老师进行脚尖走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游戏一:音乐脚尖走路
1.播放轻快的音乐,鼓励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脚尖走路。
2.可以尝试变换不同的动作,例如跳跃、转圈等,让幼儿们在脚尖走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三)游戏二:模仿游戏
1.提供动作卡片,一张卡片上一个动作,例如踮起脚尖、跳跃等。
2.让每个幼儿轮流选择一张卡片,并模仿上面的动作。
3.其他幼儿观察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结束活动
1. 让幼儿们坐下来,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幼儿们分享他们在脚尖走路中的体验和感受。
上午班——
6月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保护眼睛》
活动目标:
1.知道眼睛是重要的感官,初步了解揉眼、长时间看屏幕等行为对眼睛的危害。
2.学会正确擦眼、控制用眼距离的方法,能跟着做简单的护眼小律动。
3.养成爱护眼睛的意识,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护眼行为。
活动准备:
1.故事道具:小熊玩偶、“红眼睛”贴纸(模拟揉眼后的眼睛)。
眼罩、绘本《眼镜兔子》小镜子、湿纸巾、“护眼小明星”贴纸。
2.教室光线充足,避免强光直射;设置“护眼小课堂”情境区,摆放眼睛模型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熊的红眼睛
1.情境表演:教师戴上小熊玩偶手偶,揉着眼睛哭:“呜呜呜,我的眼睛好疼,还红红的……”
2.提问引导:“小熊的眼睛怎么了?(引导幼儿观察“红眼睛”贴纸)为什么会这样?(预设回答:揉眼睛、看电视太久)眼睛疼了该怎么办?”
3.小结:“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病,我们要保护好小眼睛!”
(二)认识眼睛:我的眼睛亮晶晶
1.照镜子观察:幼儿拿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眼睛是什么样子的?有睫毛、眼皮,还有黑黑的眼珠(瞳孔)哦!”
2.体验游戏:蒙眼走小路
幼儿戴眼罩走直线(地面贴彩色胶带模拟“小路”),感受看不见的不便:“眼睛看不见是不是很不方便?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三)学习护眼方法:小眼睛的好朋友
1.互动讨论:哪些行为伤害眼睛?哪些行为保护眼睛?
2.伤害眼睛的行为:揉眼、离电视太近、在暗处看书、长时间看手机。
3.保护眼睛的行为:用干净的湿纸巾擦眼、看一会儿书就远眺、多去户外看绿色植物。
4.示范与练习:
(1)正确擦眼:用湿纸巾轻轻按眼睛周围,“像给眼睛轻轻洗脸”。
(2)护眼小律动(配合儿歌):
小眼睛,亮晶晶,
不用小手揉眼睛。
看图书,坐端正,
一尺距离要记清。
户外活动多又多,
眼睛明亮真快乐!
(动作:指眼睛、摆手表示“不揉眼”、比“一尺”手势、模仿看远处、拍手
(四)游戏巩固:护眼小卫士大挑战
1.情境游戏:帮小兔找错误
出示图片(小兔在暗处看书、揉眼睛、离电视很近),幼儿找出错误并纠正:“小兔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
2.角色扮演:
幼儿轮流扮演“护眼小医生”,用湿纸巾帮“小熊”(玩偶)擦眼睛,奖励“护眼小明星”贴纸。
四、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表演区、益智区、音乐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沙锤。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能够正确识别并正确指出身体的各个部位。
2.通过使用沙锤,增强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午班——
6月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苹果熟了》(黏土)
活动目标:
1.感知苹果的外形特征(圆形、红色),知道苹果柄和叶子的颜色(绿色)。
2.学习用团、压的方法制作“苹果”,尝试粘贴苹果柄和叶子。
3.体验黏土创作的乐趣,愿意展示自己的“苹果”作品。
活动准备:
1.材料:红色超轻黏土、绿色黏土(或绿色卡纸剪的叶子)、小木棍(截成2-3厘米长,一端削圆作为“苹果柄”)、安全儿童剪刀(教师备用)。圆形模具(如瓶盖,可选)、塑料小叉子(用于压出“苹果斑点”)、托盘(每人一个)。
画有苹果树的背景板(树干空白,可粘贴“苹果”)、真实苹果1个(供观察)。
2.环境:桌面铺防水垫,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如《摘苹果》儿歌),摆放苹果实物供幼儿观察触摸。
活动过程:
(一)观察体验:摸摸看,苹果是什么样的?
1.实物感知:出示真实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红的)摸起来是圆圆的还是方方的?(圆圆的)顶部有什么?(小小的柄)”
传递苹果,鼓励幼儿触摸:“苹果皮是滑滑的还是毛毛的?”
2.提问互动:“苹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吗?我们今天用黏土做很多红红的苹果,让它们回到树上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团一团,压一压,苹果变出来!
1.步骤分解:
(1)做苹果果肉:取红色黏土,放在手心团成小圆球(“像揉小汤圆一样”),轻轻压成扁圆形(“压一压,苹果变胖啦”)。
(2)装饰苹果:用小叉子在“苹果”表面点几下(“戳戳戳,苹果长斑点啦”),或用少量黄色黏土点缀。
(3)安装柄和叶子:取绿色黏土搓成小长条(或直接用绿色卡纸叶子),粘在“苹果”顶部当叶子;将小木棍插入“苹果”顶部当柄(“插上小柄,苹果就可以挂在树上啦”)。
2.儿歌辅助记忆:
红黏土,团一团,
变成圆圆小苹果;
压一压,点一点,
再插一根小柄柄!
(三)幼儿创作:我的苹果熟啦!
1.自主操作:幼儿取红色黏土,自由制作“苹果”,教师巡回指导。
2.重点引导:“小手脏了可以用湿巾擦一擦哦!”(培养卫生习惯)“轻轻压,苹果才不会裂开~”(练习手部控制力)
3.个别指导: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圆形模具辅助压形,或帮助粘贴柄和叶子。对能力较强的幼儿:鼓励用绿色黏土做叶子,或用不同颜色混合表现“花苹果”。
4.情境互动:
“你的苹果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快把它挂到树上吧!”(引导幼儿将“苹果”粘贴到背景板的树枝上)
(四)分享展示:苹果树丰收啦!
1.集体欣赏:
教师指认背景板上的“苹果”:“这是谁做的苹果?红红的真漂亮!”
2.趣味游戏:
播放《摘苹果》儿歌,幼儿模仿摘苹果动作(踮脚、伸手),“摘下”自己的苹果,互相说一说:“我的苹果大大的/圆圆的!”四、四、户外体育游戏:《碰碰车》
活动目标:
1.学习和运用碰碰车的基本操作技巧。
2.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碰碰车、障碍物、场地标记物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部分
1. 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预热身体。
2. 进行一些跑步或跳跃的活动,激活身体。
(二)介绍游戏规则
1.向幼儿简单介绍碰碰车,并说明游戏规则。
2.解释碰碰车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分组训练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幼儿组成。
2.对每个小组进行基本操作和技巧的训练,包括刹车、转向等。
3.强调幼儿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确保安全。
(四)游戏活动
1.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例如锥桶、绳子等。
2.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游戏,尽量避开障碍物,同时尽可能碰到其他小组的车辆。
3.游戏结束后,统计每个小组碰倒其他小组车辆的次数,评选出获胜小组。
(五)结束活动
1. 简单的放松活动,例如深呼吸或平衡训练。
2. 幼儿整理场地,回到教室。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阅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小方和小圆》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3.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表演游哮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