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2025.9.3—2025.9.5 第一学期 第一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陈昌娟

2025.9.3—2025.9.5 第一周

下午班——

9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不一样的圆》

活动目标:

1.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2. 尝试用多种材料自由创作“不一样的圆”(涂鸦、拓印、拼贴)。  

3. 激发对色彩、形状的兴趣,体验自主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白色卡纸(每人1张)

2. 圆形模板(瓶盖、杯子底、圆形饼干模具等,大小不一)

3.各色颜料/蜡笔/彩铅/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圆圆大发现

1.情境创设:  

教师扮演“圆圆魔法师”,手持魔法棒(羽毛掸子),挥动时投影仪打出动态圆形光斑。  

   “看!我的魔法棒变出了好多圆圆的小精灵~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实物探索:  

出示“神秘百宝箱”,邀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圆形物品是什么。(如:“滑溜溜的玻璃珠!”“硬邦邦的硬币!”)  

小结:原来生活中藏着这么多不同的圆圆!有大有小,有的光滑,有的粗糙……

(二)示范:圆圆变身术

1.三步魔法口诀:  

第一步:画个圆圆脸** → 用圆形模板蘸颜料印在纸上,或徒手描圆。  

第二步:给它穿新衣** → 用棉签点染、手指涂抹或蜡笔平涂给圆形上色。  

第三步:圆圆变魔术** → 添加眼睛、条纹、斑点,或撕贴彩色纸片做头发/花纹。  

2.对比示例:  

展示同一圆形的不同玩法:纯色太阳 vs 条纹糖果圈 vs 斑点毛毛虫头。  

关键提问:“你的圆圆想变成什么?还可以怎么打扮它?”  (三)创作:我的魔法圆圆

1.分层任务:  

选择现成圆形模板拓印,并添画表情/花纹。  

尝试自己画圆,组合多个圆变成花朵、汽车轮子。  

用圆形纸片拼贴金鱼尾巴、乌龟壳等立体造型。  

2.个性化支持:  

对不敢下笔的幼儿:教师握着其手掌共同画出第一个圆,增强信心。  

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亮片、毛根等材料装饰细节。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袋鼠跳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跃,提升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  

2.尝试控制跳跃方向与距离,初步感知轻重缓急的节奏。  

3.体验模仿小袋鼠的快乐,萌发热爱运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仿制“育儿袋”(布制小兜+魔术贴,缝在背心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森林派对召集令  

1.角色代入:  

教师佩戴超大袋鼠头饰,手持玩具桉树叶枝干登场:“我是袋鼠妈妈!今天要带宝宝们去参加森林跳跃大赛!”  

为每位幼儿分发袋鼠耳朵发箍,瞬间变身“小袋鼠”。  

2.热身操《袋鼠宝贝动起来》:  

跟随音乐做动态拉伸:晃胳膊(揉搓眼睛)、扭屁股(甩尾巴)、踮脚尖(嗅花香),重点活动脚踝。  

趣味互动:集体撑开彩虹伞,玩“风吹小袋鼠”——随伞起伏蹲下站起,感受重心变化

(二)小袋鼠运粮忙

1.单人跳跃赛

幼儿将沙包装入胸前的“育儿袋”,沿彩色脚印线双脚并拢连续跳到终点,返回时可绕过标志桶曲线返程。  

“记住像小袋鼠一样弯着腿跳,轻轻落地才不会摔倒哦!”  

增设迷你跨栏(软质轮胎),鼓励幼儿跳过低矮障碍。  

2.袋鼠家族接力赛  

4-5人一组,每组首个“袋鼠爸爸/妈妈”背着一名“宝宝”(抱起或牵手)。  

教师扮演“袋鼠长老”,为努力的家庭鼓掌喝彩。  

3. 超级跳跳侠  

 “黑夜冒险”——关闭部分灯光,依靠手电筒光束指引跳跃路径。  

 “音乐指令跳”——播放快慢交替的音乐,听到“加油!”快速跳,“嘘——”则轻声慢跳。  

(三)放松与总结

1.舒缓活动:  

全体躺地上模拟“晒太阳的小袋鼠”,教师轻柔拍打腿部肌肉。  

哼唱改编儿歌:《小袋鼠歇一歇》(“跳呀跳呀用力跳,累了躺下歇一歇~”)。  

2.分享时刻:  

围坐成圈提问:“你最喜欢怎么跳?像什么动物?”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跳跃感受。  

颁发“最佳跳跃奖”(树叶形状贴纸),强调每个人都很棒。  

 

上午班——

9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我的托班名片》(谈话)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短句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及喜好(如“我叫XX”“我喜欢XX”)。  

2.初步学会倾听同伴发言,体验集体交流的乐趣。  

3.感受自己是班级独特一员,萌发归属感与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范例名片(含照片、名字、爱好图标)、各种表情贴纸、卡通小印章若干。 |

2.每人一张彩色卡纸(A5大小)、蜡笔/马克笔;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神秘嘉宾来访

1.悬念引入  

教师手持一封贴着星星贴纸的信走进教室:“今天早上邮递员叔叔送来一封信,说是给托班小朋友的!”  

拆开信封取出一张空白卡片:“原来这是一张会说话的魔法名片!它想找新朋友一起玩。”  

2.示范互动  

教师假装对着“魔法名片”自我介绍:“你好呀!我叫王老师,我喜欢唱歌和画画~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引导幼儿回应:“愿意!”并鼓掌欢迎。  

(二)制作专属名片

1.观察讨论:  

出示教师范例名片:“看看这张名片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  

引导发现要素:名字、喜欢的图案/颜色、代表爱好的小符号 

提问:“你想在名片上告诉大家什么特别的事情?”  

2.分步创作

画出自己→ 用蜡笔简单勾勒自画像(圆形脸+头发/五官)。  

提供镜子对照,允许涂色超出轮廓。  

贴照片→ 教师逐一表扬  

添加爱好→ 从贴纸篮中选择喜欢的图案粘贴

3.对内向幼儿:邀请佩戴动物头饰上台,教师充当翻译:“这只小兔子想告诉大家……”  

对活跃幼儿:赋予“设计师”角色,请其帮他人点缀名片边框。

(三)分享展示:名片发布会

1.趣味播报  

创设“电视台直播间”,幼儿轮流手持“魔法话筒”报道:  

例:“大家好!这是我的名片,我叫乐乐,我喜欢搭积木!”  

互动回应:全体拍手说:“乐乐,真棒!”  

 

2.合作游戏

找朋友大闯关:根据名片信息完成任务卡,如“找到戴眼镜的朋友”“找到也喜欢汽车的小伙伴”。  

集体拼图:将所有名片贴在大展板上,组成班级树,每片叶子是一个小朋友。  

 

四、户外体育游戏:《彩虹伞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认识彩虹伞,感知其丰富的色彩,通过游戏初步理解“上”、“下”、“里”、“外”等空间方位概念。

2.锻炼幼儿跑、跳、蹲、爬等大肌肉动作,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在教师指令下学习简单的集体协作。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玩彩虹伞的快乐,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培养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大型彩虹伞一把、欢快的背景音乐(如《颜色歌》、《彩虹的约定》)、舒缓的放松音乐、小球若干(可选)。

2. 环境准备:平坦、柔软的户外场地(如草坪、塑胶地)。

3.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的听指令做动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热身与导入(3分钟)

1.情景导入:教师神秘地出示彩虹伞:“宝宝们看,老师带来了一片大大的、会变魔术的彩虹云!我们一起去和它做游戏吧!”

2.热身运动: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

“我们一起绕着彩虹伞走一走。”(顺时针、逆时针走)

“踮起脚尖,摸摸彩虹云。”(向上伸展)

“蹲下来,找一找彩虹云下面有什么。”(蹲起练习)

(二) 基本部分:游戏“变变变”(12分钟)

游戏一:大海浪与小波浪

玩法:所有幼儿和老师一起握住彩虹伞的边缘。

教师:“大风吹来了,大海浪来啦!”大家一起上下大幅度抖动伞面,制造“汹涌的波浪”。

教师:“风小了,小波浪。”大家一起轻轻地、快速地抖动伞面。

目的:让幼儿熟悉彩虹伞,练习抖动的动作,感受力量大小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游戏二:大面包与藏猫猫

玩法:变面包:教师:“彩虹伞要变魔术了,1,2,3,变出一个大面包!”所有幼儿一起用力将伞向上抛起,让伞在空中鼓成一个“大面包”,然后落下。

藏猫猫:教师:“面包好香呀,我们钻进去尝一口吧!”教师和幼儿一起迅速蹲下,将伞盖在身上,坐在伞里,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宝宝们藏好了吗?看看谁也在这里面呀?”

教师:“太阳出来了,我们要出来啦!”大家一起站起来,将伞掀开。

目的:练习抛、蹲、钻等动作,体验空间变化带来的乐趣,增进师生、同伴间的亲密感。

游戏三:颜色快快跑

玩法:教师说出一种彩虹伞上的颜色(如:“红色红色快回家!”),所有摸到那种颜色的幼儿要迅速跑到伞底下或交换位置。

目的:巩固对颜色的认知,训练听觉反应和快速移动的能力。

(游戏升级可选:可将一些小皮球作为“果酱”或“鱼宝宝”放在伞中央,大家一起抖动伞面,让球在伞上跳跃或滚落,增加趣味性。)

(三) 结束部分:放松整理

1. 放松运动:播放舒缓的音乐。

“彩虹云玩累了,要休息了。”引导幼儿慢慢拉着伞坐下或趴下。

“我们一起给彩虹云按摩吧。”带领幼儿用手轻轻拍打伞面,放松手臂。

“我们把彩虹云卷起来,变成一道小小的彩虹。”师生合作将伞卷起。

2.整理评价:表扬和鼓励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宝宝:“今天宝宝们真棒,和彩虹伞变成了好朋友,我们下次再请它来玩,好吗?”

3. 整理器材:师生一起将彩虹伞收好。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阅读区 娃娃家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多种打击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我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绘本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名字是用来称呼、辨别每个人的。

2.能够用“我叫XXX”的短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愿意在集体面前开口说话。

3.喜欢自己的名字,感受被老师、同伴呼唤的亲切感,体验集体活动的温暖。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绘本《我的名字》;一个可爱的玩偶(用于情境导入和点名游戏)、轻快的背景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的名字有初步的熟悉感。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神秘客人来导入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玩偶)

2.教师用玩偶的口吻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豆豆。你叫什么名字呢?”(教师模仿玩偶,走到几位幼儿面前,引导他们感知“问答”情境)。

(二)绘本阅读与互动

1.出示绘本,讲述故事:

教师:“豆豆想知道更多关于名字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好书,叫《我的名字》。”

逐页展示绘本,用缓慢、清晰、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

提问与互动:

 “这是谁呀?哦,他叫小明。我们来跟他打个招呼吧:‘小明,你好!’”

 “看,这是谁在叫小明呀?是妈妈!妈妈叫小明来吃饭了。”

 “小明在公园里遇到了好朋友,好朋友叫他的名字,他们一起玩滑梯啦!”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老师和好朋友叫我们的名字,是因为他们爱你,想和你一起玩。

2. 互动游戏:《我叫XXX》

教师:“现在,豆豆想和所有的小朋友做朋友,它想知道你们的名字。”

教师手持玩偶,走到一位幼儿面前,微笑着说:“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呀?”

引导幼儿回答。如果幼儿愿意说,教师要及时给予具体表扬:“哇,你说得真清楚!XXX,你好!”(并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拍拍手)。

如果幼儿害羞不敢说,教师可以温柔地替他回答:“哦,老师知道啦,你叫XXX,对吗?”(幼儿通常会点头或默认为),然后同样给予鼓励。

注意:不必强求每个幼儿都必须大声说出来,愿意倾听和接受也是参与。游戏节奏要快,点到即可,保护所有幼儿的积极性。

(三) 结束部分:游戏延伸与放松

1.音乐律动《你好歌》:播放简单律动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你好,你好,点点头;你好,你好,叫名字;你好,XXX(插入一个幼儿的名字),我们爱你!”

2. 小结:教师轻轻拥抱身边的幼儿:“今天老师知道了好多小朋友的名字,真开心!XXX, XXX, XXX(叫出几个孩子的名字),你们都是老师的好宝贝。”

3. 整理:和绘本、玩偶说“再见”,自然结束活动。

二、户外体育游戏:《开火车啦》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开火车”游戏的规则,知道一个跟着一个走、钻山洞等基本玩法。

2.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慢跑、钻爬等基本动作,发展身体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学习简单的队列协作。

3.体验集体模仿游戏的乐趣,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萌发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火车头头饰1个、火车车厢胸卡若干(或 simply 用不同颜色贴纸区分)。

2.拱形门、大型积木或用轮胎和垫子搭建的“山洞”2-3个。

3.欢快的背景音乐(如《火车开来了》)、舒缓的放松音乐。

4.场地中间放置若干小椅子作为“车站”。

活动过程:

(一)热身与导入

1. 情景导入:教师戴上火车头头饰:“呜呜——咔嚓咔嚓!宝宝们你们看,我是谁呀?对啦,我是火车司机!今天,我要邀请所有的小朋友坐上我的神奇小火车,我们一起去旅行吧!”

2. 热身运动: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做“火车检修”热身操。

 “检查车轮(蹲下摸摸脚踝)。”

 “检查车身(转转腰)。”

 “加加油(摆动双臂)。”

 “鸣笛啦(做拉汽笛的动作,并发出‘呜呜’声)。”

(二)游戏“开火车啦”

游戏一:火车连接

玩法:教师扮演火车头,请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来,用双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膀上(或拉住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下摆/腰),连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

教师指令:“小车厢们,快快来连接!我们要出发啦!”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初步体验集体协作。

游戏二:火车出发(平地行驶)

玩法:火车连接好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听着《火车开来了》的音乐,在平地上缓慢行驶。

教师模拟:“呜呜——火车开动了,咔嚓咔嚓!”(引导幼儿模仿火车声音和动作)

变换指令:“上坡啦!”(身体前倾,脚步放慢加重);“下坡啦!”(身体后仰,脚步轻快);“火车拐弯啦!”(带领队伍走曲线)。

目的:在直线、曲线行走中锻炼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游戏三:钻山洞(障碍行驶)

玩法:火车开到场地上设置的“山洞”(拱形门)前。

教师指令:“前方有山洞,请小车厢们低头弯腰,慢慢通过!”

教师带领幼儿依次钻过山洞,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目的:练习钻爬动作,发展身体灵活性,并学习听从具体指令。

游戏四:到站停车

玩法:火车开到“车站”(放置小椅子的地方)。

教师指令:“XX车站到啦!火车要停车休息啦!”全体幼儿松开手,模仿火车“嗤——”的放气声,然后找个小椅子坐下休息片刻。

休息后,教师可变换头饰或请一位能力强的幼儿扮演火车头,再次连接,开始新的旅程(如:“下一站,动物园站!”)。

目的:学习听信号做动作(启动和停止),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短暂的休息,调节活动节奏。

(三)放松整理

1.放松运动:播放舒缓的音乐。

 “小火车旅行结束啦,我们都好开心呀!现在让我们给火车头、小车厢放松一下。”

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抖抖手(检修车轮)、拍拍腿(检修车身)、深呼吸(火车休息了)。

2.情感交流:教师拥抱幼儿:“今天每位小车厢都表现得特别棒,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没有脱节,安全地钻过了大山洞!我们的小火车真厉害!”

3.整理器材:一起将头饰、胸卡收好,把“山洞”放回原处。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