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刘雨婷
2025.9.15—2025.9.19 第三周
上午班——
9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杯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遇事我不哭》(心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松鼠遇到困难时只哭不想办法解决是不对的。
2.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习简单的应对恐慌的办法。
3.懂得遇事不慌张、不要哭,要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步树立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小松鼠”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谁?小松鼠为什么哭?
小结:当我们遇到伤心、难过、害怕的事,我们有可能会哭。
教师:小松鼠到底为什么哭?我们一起听故事。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松鼠遇到困难时只哭不想办法解决是不对的。
1.讲述故事1-3段。
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哭?哭就会有新家吗?都有谁来帮助它了,为什么要帮助它?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做?
小结:其实遇到困难不要哭,不要怕,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想到很多解决困难的办法。
2.讲述故事4段。
提问:小松鼠有新家了吗?谁来帮助它了?啄木鸟是怎样帮助小松鼠的?小松鼠看到啄木鸟在啄洞,它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小松鼠也有挖洞的本领,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想到呢?
小结:遇到困难特别害怕、紧张、光哭,就有可能会忘记自己的本领。我们一定要学会冷静,这样小困难都能想到办法解决的。
(三)依次出示图片,积极讨论,学习简单应对恐慌的办法,懂得遇事不慌不哭。
1.观看图片1:活动区活动时,小朋友不会折纸着急的哭了。
提问: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你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小结:如果我们遇到不会做的事情时,不要着急不要哭,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观察,向周围的好朋友学习,也可以请求老师的帮助。
2.出示图二: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
提问: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都喜欢的玩具可以一起玩,也可以轮流玩,不用哭,更不能抢。
3.出示图三:小朋友在超市里与妈妈走丢。
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这位小朋友怎么了?哭有用吗?他应该怎么办?
小结:在商场走丢了的时候,我们可以原地等爸爸妈妈回来找,可以求助售货员阿姨和保安叔叔,也可以去广播站请阿姨播放广播找妈妈。
(四)幼儿讨论和观看录像,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懂得遇事要不慌不哭,初步树立勇敢自信的品质。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组织讨论: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什么事情让你很想哭,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或者害怕的事情,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想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观看“妈妈表扬宝宝遇事不哭”视频,进一步激发幼儿遇事不哭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自豪感,增强幼儿的勇敢与自信心。
小结:我相信小朋友们都会是勇敢的孩子,遇事不哭,不慌张,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好玩的呼啦圈》
活动目标:
1.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学习滚圈的动作。
2.锻炼幼儿手臂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呼啦圈;场地中画两条宽50厘米的跑道;音乐、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并进行热身运动。
(二)让幼儿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并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玩过没有?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来试一试,玩一玩,看看都有哪些玩法,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三)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观察,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四)幼儿再次尝试。
(五)玩游戏“汽车司机”,学习在一定距离内滚圈走的动作,并能绕过障碍物。
1.教师:小朋友,看老师在干吗呢?(教师做开汽车的动作)引导幼儿回答是在开汽车。
2.教师:我们都是小汽车司机,来开一开我们的小汽车吧!(教师带领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小司机们,快停下来吧,我们的汽车出现故障了。哦,原来是我们的轮胎坏了,把我们手中的呼啦圈当做轮胎把它们送到修理厂去吧,看看哪个司机运送轮胎的动作最灵活、最熟练。
3.教师示范滚圈的动作,边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小朋友跟在轮胎的后面,双手推动轮胎向前滚动,要尽量让轮胎在跑道内滚动,不要让轮胎离开地面,看到障碍物后慢慢绕过去,运到对面后第二个小朋友接着运。
4.幼儿站两排,进行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5.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
(六)放松活动。
教师:我们的轮胎修好了,小司机们跟我一起做(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立体书、手偶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能够独立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够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图书、图片地理解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黑夜舞会》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了解夜晚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月亮、星星的变化,知道一些动物在夜晚的活动习性。
2.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夜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感受黑夜的神秘和美丽,消除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活动准备:
有关夜晚动物活动的视频,手电筒、黑色布幕、星星和月亮的图片、各种夜晚活动的动物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打开手电筒,在黑色布幕上投射出光影,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的光影吗?”引导幼儿说出夜晚。接着教师说:“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黑夜舞会,一起去探索黑夜的奥秘吧!”
(二)中间环节。
1.认识夜晚的天空。
(1)出示月亮和星星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教师讲解月亮和星星在夜晚的变化,如月亮有时是弯弯的,有时是圆圆的,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2)播放有关夜晚天空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夜晚的美丽。
2.了解夜晚的动物。
(1)出示各种夜晚活动的动物玩具,如猫头鹰、蝙蝠、萤火虫等,让幼儿猜猜这些动物在夜晚会做什么。教师逐一介绍这些动物的活动习性,如猫头鹰在夜晚捉老鼠,蝙蝠在夜晚飞行觅食,萤火虫在夜晚发光等。
(2)播放有关夜晚动物活动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动物们在夜晚的行为。
(三)互动环节。
1.“黑夜舞会”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夜晚活动的动物,扮演这种动物参加黑夜舞会。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们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在教室里自由活动。
(2)音乐停止后,教师提问幼儿:“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夜晚会做什么?”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表演。
(四)练习巩固。
教师出示一些夜晚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有哪些夜晚的自然现象和动物。然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夜晚景象。
(五)总结。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总结夜晚的自然现象和动物的活动习性。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夜晚,发现更多的黑夜秘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快乐的小螃蟹》
活动目标:
1.学习双人合作用身体夹球侧身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并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贴有红、黄、蓝螃蟹图片筐各两个,皮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小螃蟹们,春天来了,快醒醒吧。睡了一个冬天了和妈妈一起活动活动吧!”。
(二)准备活动。
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做准备运动。
教师: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了(上肢运动—两臂在体侧 上下摆动)。小燕子飞呀飞,飞到树林里,小树枝被风吹得摆呀摆(体转—身体左右转动);小燕子飞呀飞,飞到公园里,小朋友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真好玩(下蹲运动);小燕子飞呀飞,飞到动物园,大象鼻子长,甩来甩去真有趣(腹背运动—身体前屈学长鼻子大象走)。小燕子飞呀飞,飞到幼儿园,小朋友玩皮球(跳跃运动),跳上跳下。小燕子飞呀飞,飞到广场上,爷爷奶奶做运动,捶捶背,敲敲腿、拍拍屁股,真轻松。
(三)螃蟹走。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和妈妈一起去散散步吧!想想我们螃蟹是怎么走的?教师带领练习螃蟹走。
(四)学习双人合作用身体运球。
1.老师:“孩子们,有这么多圆圆的石头?有石头我们散步不方便,那该怎么办!石头这么重,一只小螃蟹搬不动,怎么办?对,我们得找个朋友一起运,两个小螃蟹合作运输,不过妈妈有个要求:不能用钳子(手)运,要用你们的身体运。”
2.幼儿探索双人运球的方法。
3.交流双人运球的最佳方法。
4.幼儿练习双人运球横着走或跑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俩人面对面抱住、或两个人背靠背臂挽臂)。
5.游戏:小螃蟹运石头(双人身体运球)
(1)教师: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组螃蟹宝宝运石头运的最快?
将幼儿分成数队,进行比赛,看哪一队速度最快。
(2)讨论:为什么有的螃蟹走的快,有的走的慢?请个别幼儿示范:球不掉,且走的快的好方法。
(3)再次比赛。
(五)结束部分。
教师:小螃蟹们,你们可真棒,搬掉石头我们散步就方便多了。搬了这么久石头,身体都累了,我们放松身体,让身体舒服一些!
听螃蟹歌伴奏,跟着老师做放松运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室
材料:粘土、纸杯、马克笔
活动目标:
1.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生活物品、美术作品。对美的形象有一定的反应。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专注力,能够集中注意力。
2.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锻炼手部灵活力。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故事盒子、绘本书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一课题: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