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二周(2025.9.8——2025.9.12)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苗苗二班  章雨婷

2025.9.8—2025.9.12 第二周

上午班——

9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杯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会好好睡觉》(安全)

活动目标:

1. 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睡前安全注意事项,知道好好睡觉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能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正确的睡眠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 愿意主动遵守睡眠规则,不害怕独自睡觉,体验健康睡眠带来的舒适感。

活动准备:

1. 绘本《小刺猬的晚安》、正确与错误睡眠姿势的对比图片、“睡眠安全小勋章”贴纸、舒缓的睡前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绘本故事《小刺猬的晚安》。

1.教师出示绘本,用亲切的语气讲述故事:“小刺猬豆豆今天午睡时,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把旁边小松鼠的被子扯掉了。原来它不知道怎么好好睡觉,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2.提问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午睡时会像豆豆一样吗?怎样才能睡得香呢?”激发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

(二)探索发现:学习正确睡眠方法与安全规则。

1.认识正确睡眠姿势,出示对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的小朋友睡得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总结:“趴着睡会压到肚子,蒙头睡会喘不过气,这些都是错误的;右侧睡或平躺睡,盖好被子不露肚子,才是正确的睡眠姿势。”

3.讨论睡前安全注意事项。组织幼儿小组讨论:“睡觉前我们要做哪些事?哪些东西不能带到床上?”

(三)游戏巩固:“睡眠安全小卫士”。

1.玩法:教师扮演“睡眠小老师”,幼儿扮演“小卫士”。教师说出不同的行为,幼儿判断对错:对的拍手说“安全”,错的摇头说“危险”。

2.奖励:游戏结束后,给积极参与、判断正确的幼儿颁发“睡眠安全小勋章”,鼓励幼儿坚持正确的睡眠习惯。

(四)结束环节:体验舒适睡眠。

 

1.播放舒缓的睡前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模拟午睡场景:“现在我们都是乖宝宝,轻轻走到小床边,脱鞋、盖被,用正确的姿势躺好,慢慢闭上眼睛,体验好好睡觉的感觉。”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大圆筒奇妙冒险》

活动目标:

1.通过钻、爬、滚、跳等动作,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和力量。

2.认识大圆筒和软垫的玩法,理解游戏规则,知道在游戏中保护自己和同伴。

3.乐于参与团队游戏,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增强勇敢尝试的信心。

活动准备:

大圆筒、软垫、小贴纸、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运动小火车”。

1.教师带领幼儿排成一列“小火车”,播放背景音乐,围绕场地慢跑。

2.做热身动作:模仿“钻山洞”(弯腰走)、“滚皮球”(原地打滚)、“小兔子跳”(屈膝跳),活动头部、肩膀、膝盖、脚踝等关节,为游戏做准备。

3.提问导入:“今天我们要和大圆筒、软垫一起冒险,它们能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探索环节:大圆筒和软垫的玩法。

1.自由探索。教师将幼儿分成2-3组,每组发放2个大圆筒和3块软垫,让幼儿自由尝试玩法。

2.示范正确玩法。教师示范安全玩法,钻圆筒:双腿弯曲,身体下蹲,头和手先进入圆筒,慢慢向前爬,避免碰撞。跪在软垫上爬,或从矮处轻轻跳到软垫上,提醒幼儿不要在软垫上追逐打闹。

(三)游戏环节:“冒险闯关大挑战”。

1.介绍游戏规则与关卡

关卡1:“钻山洞”——幼儿排队依次钻过立起来的大圆筒,不能碰倒圆筒。

关卡2:“软垫小路”——在平铺的软垫上爬行,不能爬到地面上。

关卡3:“跨越小山坡”——将大圆筒侧放,幼儿跨过圆筒后,再跳到软垫上。

完成所有关卡的幼儿,可获得1张贴纸奖励,表扬“勇敢小冒险家”。

(四)结束环节:放松与分享。

1.放松运动:播放轻柔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坐在软垫上,做拉伸动作(如伸懒腰、捶捶腿),放松身体。

2.带领幼儿一起收拾材料,将大圆筒和软垫放回指定位置,培养整理习惯。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能够独立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能够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

3.愿意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布的生产过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初步了解布的生产过程,知道布是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

2.能通过触摸、观察区分棉花、纱线和布,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三者的不同,发展观察和表达能力。

3.对布的生产过程产生探索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懂得珍惜布料做成的物品。

活动准备:

棉花、不同粗细的纱线、各种材质的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布制品大聚会”。

1.教师出示提前收集的布制品(小裙子、手帕、布偶、书包),提问:“小朋友们,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呀?”引导幼儿说出“布”。

2.继续提问:“我们每天都在用布做的东西,那你们知道‘布’是从哪里来的吗?是工厂里直接变出来的吗?”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导入活动主题。

(二)探索发现:布的生产“三步曲”。

1.第一步:认识“布的妈妈”——棉花。出示棉花实物(带棉籽和去棉籽的),请幼儿轮流触摸,用放大镜观察棉花。

2.第二步:棉花变纱线——纺纱。出示弹棉花的图片,讲解:去了棉籽的棉花,要先弹得松松软软,变成棉絮。展示纱线,对比棉花和纱线。 

3.第三步:纱线变布——织布。出示织布机模型,讲解:好多根纱线,要在织布机上交叉跳舞——有的横线、有的竖线,织在一起就变成布啦!

4.实物对比:让幼儿观察纱布(纱线缝隙大)和厚棉布(纱线密集),触摸感受:“看看这两种布,纱线的样子一样吗?摸起来有什么不同?”

(三)游戏巩固:“布的成长小火车”。

1. 玩法:将幼儿分成5组,分别扮演“棉花”“去棉籽工人”“弹棉花工人”“纺纱工人”“织布工人”,对应5个流程节点。

2.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棉花”组幼儿手持棉花卡片,依次跑到“去棉籽工人”组,完成“去棉籽”动作(模拟剥离);再跑到“弹棉花工人”组,完成“弹棉花”动作(模拟撕扯);依次类推,最后“织布工人”组将“纱线”(毛线)在桌面上摆成“布”的形状,完成“织布”。

3. 奖励:每组完成“小火车”流程后,教师表扬“勤劳的小工人”,并让幼儿触摸真实的布,感受“劳动成果”。

(四)结束环节:珍惜布制品。

1.带领幼儿触摸各种布制品,轻声说:“谢谢布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方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废旧材料大变身》

活动目标:

1.通过搭建、钻爬、跳跃、投掷等动作,锻炼幼儿肢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提升动作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2.探索纸箱和奶粉桶的多元玩法,能合作搭建简单场景,理解游戏规则,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游戏,体验共同探索的乐趣,增强规则意识和同伴间的互助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纸箱、奶粉桶、小印章、欢快的背景音乐、安全警示标志。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材料小互动。

1.教师带领幼儿手持奶粉桶、触摸纸箱,围绕场地慢跑,播放背景音乐。

2. 做针对性热身:举奶粉桶:双手举桶上下摆动(活动肩膀);钻纸箱:弯腰钻过矮纸箱(活动腰部);踮脚走:踩着奶粉桶边缘慢走(活动脚踝),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二)探索环节:解锁材料新玩法。

1.自由探索。将幼儿分成3组,每组发放2个纸箱和4个奶粉桶,让幼儿自由尝试玩法。

2.教师巡回引导,鼓励创新:“除了钻纸箱、搭奶粉桶,还能怎么玩?试试把它们组合起来!”

3.安全玩法示范。教师示范关键玩法,强调安全要点:钻纸箱隧道:身体贴紧箱内,慢慢爬行,不推挤前面的同伴;搭奶粉桶塔:最多堆叠3层,避免倒塌;投掷奶粉桶:站在指定线后,轻轻投掷,不朝同伴方向扔。

(三)游戏环节:乐园闯关大作战。

1.第一关:“搭建童话屋”。玩法:每组幼儿合作,用纸箱和奶粉桶搭建“童话屋”——纸箱做“屋顶”“墙体”,奶粉桶做“支撑柱”,6分钟内完成搭建。

2.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分工,如“有的拼纸箱,有的摆奶粉桶”,完成后为小组盖“合作印章”。

3.第二关:“障碍小勇士”。玩法:幼儿排队依次挑战——踩着奶粉桶“平衡桥”走,弯腰钻过纸箱“隧道”,最后跳过2个叠放的奶粉桶,到达终点后返回队尾。

4.教师保护:在“平衡桥”旁辅助,提醒幼儿“眼睛看前方,双手打开保持平衡”。

5.第三关:“投掷小能手”。玩法:幼儿站在1.5米远的线后,将奶粉桶投向纸箱“靶心”,投进内圈得2分,外圈得1分,累计3分即可通关。

6.奖励:每闯过一关盖1枚印章,集齐3枚印章可获得“乐园小达人”贴纸。

(四)结束环节:放松与整理。

1.放松运动:播放轻柔音乐,带领幼儿坐在纸箱上,做拉伸动作,伸懒腰、揉膝盖、深呼吸,放松身体。

2.整理材料,带领幼儿一起将纸箱叠放整齐,奶粉桶分类收好,放回指定位置,培养爱护材料的习惯。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科发室

材料:手电筒、放大镜

活动目标:

1.引异幼儿亲近自然,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愿意自己多动手操作。

3.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科学活动的快乐和趣味性。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碎布贴画》(绘画)

活动目标:

1.认识碎布的不同颜色和纹理,知道碎布贴画是用粘贴的方式创作,了解贴画的基本步骤。

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将碎布裁剪合适大小,粘贴出简单造型,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喜欢参与碎布贴画活动,体验用废旧材料创作的乐趣,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各色碎布、白色画纸、固体胶、儿童安全剪刀。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教师出示装满碎布的小篮子,邀请幼儿触摸:“小朋友们,快来摸一摸篮子里的东西,感觉怎么样?这些彩色的碎布,原本是没用的,今天我们要把它们变成漂亮的画,想不想试试?”

2.展示范例作品,引导幼儿观察:看,这些画不是用笔画的,而是用碎布贴出来的!红色的碎布变成了小花,蓝色的碎布变成了小鱼,是不是很神奇?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二)示范讲解:碎布贴画小步骤。

1.第一步:选轮廓,定主题。教师拿起画有花朵轮廓的画纸:“我们先看看画纸上的轮廓,今天老师要贴一朵彩虹花,所以要选不同颜色的碎布。”

2.第二步:撕/剪碎布,备材料。示范撕布:“如果碎布太大,我们可以用小手轻轻撕成小块;也可以用安全剪刀剪,但要注意剪刀尖不对着自己和同伴。”提醒幼儿:“碎布大小要和轮廓匹配,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哦。”

3.第三步:涂胶水,贴碎布。示范涂胶:“用固体胶在轮廓内均匀涂一涂,注意胶水不要太多,不然会弄脏画纸。”示范粘贴:“把选好的碎布轻轻贴在涂了胶水的地方,用小手按一按,让碎布贴得更牢。”

4.第四步:补空缺,变完整。讲解:“贴完后看看有没有空白的地方,再用小碎布补上,这样我们的画就完整啦!”

(三)幼儿创作:我的碎布小画。

1.发放材料:给每位幼儿分发画纸、固体胶,每组摆放碎布和安全剪刀。

2.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安全:“剪刀要轻轻拿,用完放在桌子中间;胶水涂在画纸上,不要涂在衣服上哦。”

3. 允许幼儿自由发挥:若幼儿不想按轮廓贴,可鼓励其创作简单的自由造型(如拼贴小太阳、小房子)。

(四)作品分享:多彩小世界。

1.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一一贴在“多彩小世界”展示板上。

2.分享交流: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谁愿意说说,你用碎布贴了什么呀?用了哪些颜色?”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用没用的碎布,贴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画,你们都是小小艺术家!碎布还能贴出很多东西,下次我们再一起创作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